摘要:在目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环境中,建筑企业要获得较高的利润,就要要控制好工程项目的投资,工程造价预结算是重要的工作内容。建筑工程单位的工程造价人员在进行预结算审核工作中,所有的工作都要按照审核原则进行,采取相应的审核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资金浪费的现象。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质量的提高,工程投资就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随着工程造价管理质量的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也有所提高,由此建筑企业就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
引言
建筑工程具有高投资、周期长等特点,优化工程的造价管理,可减少工程使用的成本,为企业持续发展打好基础。造价预结算作为重要的组成,其工作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造价的控制,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程建设。所以,工程方应给造价预结算工作足够的的重视。
1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工程出现虚增的问题。虚报工程量增加了工程的预结算负担,工程量是根据竣工图纸、设计与变更联系单及与国家有关的规定等计算规则进行计算的;加上施工单位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有复杂的思想与动机,导致施工单位高估工程量。同时,施工单位在思想与观念上存在错误,虽已在结算前就与建设单位签订交付审计费协议,然而部分施工单位仍然虚报工程量,不利于预结算的有效控制。此外施工单位编制结算时,把预算定额当中已包含在内的子目录继续重复计算等问题。②施工材料价格问题。在工程造价中材料的费用占了很大的比例,现行工程造价的构成中材料费几乎占工程60~70%。因此控制材料价格对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建设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建材市场的行情并不是很稳定,相同的建筑材料在不同时期的价格差距比较大,而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完成整个项目耗时很长。因此建筑材料的价格变动也是工程预结算中的大问题。
2 造价预结算的审核方式
2.1 全面审核法
全面审核涉及的范围较广,且工作量较大,最终结果的精度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当下,这一方法在预结算工作中应用较广。
2.2 重点审核法
它是以全面审核法作为前提,从总的审核项目中找到重点项目,对某个项目展开具有针对性的审核。这种审核方式在工作中的使用,能够让审核人员简化工作步骤,减少工作量,提高效率。其适用的对象是复审的建筑工程,其原因是是建筑工程二次审核时多用全面审核法,但它会浪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
2.3 对比审核法
这种方法适用的对象是位于同一个区域,或有相同结构建筑。通常来说,对两个工程的预结算指标的深度分析,可以从发现工程的规律,用书面文字呈现出来,若在过程中发现与规律背离,随即对违背的造价计展开审核,加快了审核的速度并保证精度。这一方法设计的指标具有全面性,且其自身对精度也有很高的要求。
2.4 对比分析法
用这种方法展开审核审核工作时,会把两个互为相关的对象放在一起对比,就像是工程量与设计图纸,这两者的关系是,设计图纸设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工期,又比如建筑规模与标准立项的批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审核人员在分析中,也能发现预算工作存在的问题,了解预算的实际情况。即它适用于工程结果不需要过高精确度的对象。
3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
3.1 全面及时收集相关资料
预结算审核人员要及时收集施工领域应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方面的资料,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有理有据的补充预算定额。在审核工作前期阶段,要及时收集设计变更、竣工图、工程技术方案等资料,并要求审核人员参与到工程变更的工程量计算工作中,避免施工单位虚增工程量或虚报价格,有效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3.2 严格施工组织审核
由于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会选用先进的材料和设备,通过制定最佳施工方案以提高工程质量、进度,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这就使得施工单位如果采用最佳施工方案编制工程预算,必然会造成与定额预算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预结算审核人员应当主动了解施工组织情况,认真核对施工单位上报的工程预算,在定额允许的范围进行适当调整,并且按照定额规定的施工方法进行计价。比较分析两者的差额,如果确定该差额是施工单位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而采取的施工措施所造成的,那么不能将这部分差额计入工程造价中;如果确定该差额是因客观因素、施工环境而被迫调整和优化施工方案所造成的,那么应当与监理方和建设方一同商议决定后,才能将其确认为合理费用支出。
3.3 加强施工工程合同质量管理
实施预结算审核工作时,要重点把握好建筑工程合同的质量,这是一个合格的建筑工程很关键的一点。因此,要严格对工程合同进行检查审核,确保工程的实际付款比例、方式等方面都能与对方提供的合同相对应。与此同时,也要增强在对合同签订过程的管理,避免出现漏洞,通过多方面的思考提高审核工作的效率,以确保合同拟定条款的全面性。
3.4 加强工程量审核
①审核人员要审核施工单位执行工程合同的情况,尤其要重点审核工程变更,对工程变更资料的完整性进行审查,并审核工程量计算范围、计算方式是否正确。②审核核人员要核对施工工程量与招标文件内容是否一致,施工材料费用和设备使用费用与标价是否一致,避免形成多个工程量计算口径。③严格审核预结算是否存在错算、漏算、重算的问题,加大重点项目的审核力度,提高工程量计算的正确性。
3.5 处理审核风险
造价预结算工作的进行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会增加工作风险,降低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所以,工作人员应尽量减少工作中的风险。其使用的技巧是,建筑企业会建立内部的一级审核、三级复核机制,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即工作人员首先要做的是由审核人员审核,待审核通过后,再由项目的负责人复核,校对一次审核的的结果,如果在审核中发现问题,随即进行完善,最后,技术人员进行第三次审核,通过这一方式,可提升工作质量,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与素养,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预结算审核是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途径,并且加强预结算审核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全面提升工程建设的资金利用效率,从而保障整体建筑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周建春.论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致因与控制[J/OL].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2):316-317
[2] 李华东.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有效控制措施研究[J/OL].建筑知识,2017,(17):
[3] 张悦宁,刘义晴.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7,(02):179.
[4] 刘兆军.加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与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152+162.
[5] 彭迪唯.加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与措施[J].江西建材,2017,(17):239+242.
论文作者:黄凯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工作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工程量论文; 预算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