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中主观问题系统性错误的成因分析_高考论文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中主观问题系统性错误的成因分析_高考论文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主观题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误差论文,阅读理解论文,高考语文论文,原因论文,主观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与各分省命题机构命制的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阅读①部分,大都由一定比例的客观题和主观题组合而成。在对较高层级的能力进行考查时,主观题较之客观题更受命题者的青睐。如2011年全国课标卷中,古代诗歌阅读两道小题全部为主观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都是四道小题中三道为主观题。而在各省独立命制的高考语文试卷中,主观题的比重更高。如江苏卷现代文阅读共36分,全部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主观题具有开放度高的特点,给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仅考查考生思维的结果,也考查考生思维的过程。

在实际考试中,主观题却常常因测量效度较低为人诟病。一些国家的大学入学考试为此放弃使用主观题。只有找到影响主观题测量效度低的根源并予以矫正,才能真正实现高考语文测量和选拔的目的。效度是指测验能够测量出想要测量的内容的程度,只有测验目的得到充分满足,这项测验才具有效度。效度同时受到系统误差与非系统误差的影响。系统误差是“有一定的产生原因且有一定规律的误差”②,表现出某种固定性和周期性。随机误差是随机产生的,不可预计,也不可消除。所以本文只研究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主观题中系统误差。

考试是由命题者、考生、评卷者三者共同完成的。如果将考试看成一个交流的过程的话,那么可以分为两个交流步骤:命题者—考生,考生—评卷者。借用Berlo的交流模型(Model of Communication),可将这两个步骤进一步细化为以下环节:

交流模型:Source—Encodes—Channel—Decodes—Receiver

交流1:命题者—命题—试卷—考生获取命题意图—答题

交流2:考生—答题—答题纸—评卷者获取考生答案—评卷

一、交流1:语言模糊性造成的系统误差

如果只从命题者—命题—试卷环节来看的话,命制主观题要比命制客观题特别是选择题容易。命制选择题时,命题者在设问之后,不仅要给出与设问严丝合缝的正确项,还要给出具有迷惑性的错误项。而命制主观题,命题者只需在设问后提供较为完善的回答作为参考答案即可。但考虑到之后的诸多环节,命制优秀的主观题就变得非常困难。命题者必须推敲每个字词的含意,分析词句之间的关系,要预设各种可能出现的答案,并根据其优劣赋分。而评卷者必须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快速浏览考生答案,提取有用信息,比对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判定分数。在这一过程中,意想不到的错误屡见不鲜,系统误差时有发生,这与语言的模糊性有直接关系。

语言本身具有模糊性。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符号的意义产生于语言系统内部。构成语言符号的能指(signifier,声音形象)与所指(signified,概念)之间没有必然关联,二者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要表达“树”这个概念,中国、日本、英国、法国的读音都不相同。而在精神分析学家拉康那里,所指本身就是不确定的,在能指链上不停滑动。比如我们要查一个词语的意思,就会发现字典只能通过使用其他词语来解释这一词语。而其他词语的解释又是通过别的其他词语进行解释。语言的模糊性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作用。在考试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下,语言的模糊性带来很多困扰。

命题者与考生实现交流的渠道是试卷,考生与评卷者实现交流的渠道是答题纸,即交流1、交流2的实现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命题者在确定命题意图之后,必须使用清晰、明了的语言将命题意图表达出来。一道好的阅读主观题,应当指引考生进入阅读材料,提取已有知识,运用分析、综合、判断、鉴赏等能力,得出答案,组织语言将答案呈现在答题纸上。这一过程是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的过程,也是交流模型中“解码”“编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语言的模糊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术语使用随意、题干指向不明。

1.术语使用随意

高考语文考查的是语文学科相关的能力,在设计阅读主观题时,必然要使用语文术语来引导考生,避免漫无边际的回答。这些术语在语文教学中常被用到,易于理解,为考生所熟悉。但有些术语由于内涵相近,命题者和考生辨别不清,带来“编码”和“解码”的困扰。这些术语,可以粗略地分为以下几类:赏析单个字词时,常用到的有意蕴、巧妙之处、含义等;概括材料内容时,常用到的有主题、主旨等;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时,常用到的有思想情感、情感、情怀、观点等。这些术语含意接近,但还是存在差异,命题的过程中却常常忽视这一点。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这样一组术语:修辞方法、修辞手法、艺术手法、表现手法。一般来说,修辞方法与修辞手法同义,针对的是文本的微观领域,多局限在一个句子或几个句子中,如比喻、拟人。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同义③,指“文学艺术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表现手段”④。各种辞典对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的解释大同小异,但在举例时却体现出很大的差异。有的是“象征、暗示、对比与照应、虚构、渲染、夸张等”⑤,有的是“描写、叙述、抒情和议论等”⑥,有的是“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夸张、隐喻、转喻、对偶、象征、意识流等”⑦,外延并不确定。与修辞方法和修辞手法相比,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涉及的对象较为宏观,但两者经常出现重合之处。正是由于这些概念既为我们所熟悉,外延又没有清晰界限,导致考生无法将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完全解码。有时命题者自己也不甚清楚,在设计参考答案时将相关相近的概念罗列,而评卷者采点给分,最终造成考生莫名其妙失分。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厘清这些术语的内涵与外延,在学界达成共识。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规范“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不同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中术语的使用。其次,命题者应“入乡随俗”,在命制试题前熟悉这些术语在中学的使用惯例。只有这样,才能使参考答案与题干设问更加相符,让考生在短时间内顺利把握命题者的意图,有效作答。

2.题干指向不明

除了术语使用随意外,试题题干指向不明也常常会影响到考生答题。近几年,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各分省命题机构命制的高考语文试题整体质量较高,题干歧义、表述不畅等低级错误基本避免。但试题题干指向不够明晰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探究题中表现尤为明显。探究题考查的是考生的探究能力,根据“考试大纲”,具备探究能力的考生可以“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此类试题必须具有开放性,允许并鼓励考生对文本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阅读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探究题的命制多避免单一指向的设问,避免过多的限定,给考生更多的自由去思考和发挥。这一命题原则是对的,但实现起来却不那么顺利。试比较2011年全国课标卷中文学类文本第4题和实用类文本第4题。这两道题考查的均为考生的探究能力。

文学类文本第4题:

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该文本选自林海音《血的故事》,小说讲的是张医师经常鼓励大家去验血型,他的朋友彭先生在夏夜乘凉会上讲的一个故事:身为“外省郎”的彭先生一直不被老丈人所接受,后来老丈人住院动手术急需输血,万能血型的彭先生主动献血,赢得老丈人的欢心。“血的故事”和“血型的故事”有细微的区别。该试题的设问非常具体。具体也意味着限定。考生只能在“血的故事”和“血型的故事”中进行选择,无法另外给出合适的题目。

实用类文本第4题:

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该文本选自吴晶的《画之大者——黄宾虹传》,记述了黄宾虹画风之变、书画同源思想以及与张大千不同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和艺道旨趣。该试题要求考生在思考黄宾虹与张大千之间差异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与前一道试题相比而言,该试题问的是针对某一现象的“启示”,限定少,更有开放性。

单从试题本身来看的话,实用类文本第4题要优于文学类文本第4题,探究性强。但考生的答题情况却恰恰相反。在回答文学类文本第4题时,考生首先要比较“血的故事”和“血型的故事”之间的差异,然后再结合文本判断优劣。“血”被我们的文化赋予了特殊的内涵,与“血缘”“血脉”相连。“血型”则是本文的主要线索,小说的背景是张医师鼓励大家去验血型,而彭先生的故事也在讲验血型的重要性。这是一个问题,更是一种提示、一种引导,提示考生去关注这个问题,引导考生深入思考。大部分考生能把握命题意图,在回答时清晰呈现思考的角度和思维的路线,言之有物。而实用类文本由于题干界定较少,范围较宽,所以考生在回答时缺乏方向性,只能泛泛而谈,回答得不深入。还有些考生为了提高得分率,只要是沾边的看法就写在答题纸上,使得答案似是而非。

主观题中的探究题测量的不仅是考生思维的广度,更应是思维的深度。现在探究题命制容易走向一个误区,就是在广度上为考生提供多个方向,以此来保证试题的开放性,而忽视了深度的挖掘。但多个方向浅层次的思考并不等于深层次思考。试题必须有一定的限定,这种限定主要是保证考生向深处思考,而非四处扩散。只有指向明确,才能实现深度考查,更好区分考生,实现考试选拔的目的。

二、交流2:评卷中的系统误差

命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对评定评卷现场千姿百态的试卷来说远远不够。在国外,有些考试在进行之前,要对题目进行试测。在中国,为了安全和保密,高考试题很少进行试测(也有部分自主命题的省市开始尝试试测),但是,在正式评卷之前,一般都有试评,大概用一至两天的时间,对成千上万份试卷进行尝试性评分,然后根据试评结果制订详细的评分细则,再进行正式评卷。这一方法保证了评卷的公平性,也大大提高了评卷的效率。

目前,系统误差主要由以下两点造成,一是评卷者忽视试题考查的能力目标,以对其他能力的评价代替对阅读能力的评价;二是考生答案似是而非,难以依照评分标准进行判断。

1.部分评卷者以对其他能力的评价代替对阅读能力的评价

阅读理解主观题是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考查。根据“考试大纲”中的划分,主要包括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这四个层级的能力。命题者在设计试题时要围绕这四个层级的能力设计题目,评卷者在评卷时也要始终明确考查的能力目标。事实上,评卷者常常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而忽略这一点。比如,同样的答案,字迹潦草的考生得分往往要低于书写规范的考生。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时有发生,那就是以对其他能力的评价代替对阅读能力的评价。以下这个例子便是评卷者以对表达能力的评价代替了对阅读能力的评价。

2011年3A考试中古代诗歌,材料如下:

清平乐·校检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这首词中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是哪两个字?请指出,并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给出的是上片的“足”和下片的“闲”这两个字。“足”“闲”表明作者隐居带湖时自足以及悠闲安适的心情。但是有的考生回答了“静”这个字。“静”这个字给不给分,如何给分,评卷者出现分歧。一方认为应该严格执行参考答案。第一,“静”虽然也可以表现出作者的心情,但题干问的是“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两个字,“静”不如“足”和“闲”;第二,“静”针对的是外部环境,是客观的,题干问的表现作者心情的两个字,应该是诗中对心情的描写。所以,“静”是不正确的。另一方则认为应该将“静”同样看作是正确答案,“足”“闲”“静”三字只要回答任意两个字都可得分。原因在于,在试评的过程中,发现多个表达能力强、措辞准确的考生都选择了“静”作为答案。而有的学生回答出“足”和“闲”,但语言混乱,词不达意。这反映出,答“静”的考生实际语文能力较高。这部分学生得分,才能体现测量考生语文能力的目的。这其实是忽略了该试题考查的能力目标。

2.似是而非的答案带来的评卷困难

考生在参加高考前,大多经过大量的训练。这些训练能够帮助考生熟悉题型,节约考场时间,是必要的。但在训练中,有的教师为了教学便利,单项授课,直接提供阅读结果,很少让学生自己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造成一些考生在考场上不从给出材料中获取答案,而是按照套路作答。有的考生了解评卷采点给分的规则,盲目堆砌关键词,作答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虽然有明确、详尽的评分细则,评卷者在有限的时间内也很难将考生答案与评分细则相匹配,给出恰当分数。这种情况下,往往造成不合理的赋分,影响到试题的测试信度。比如2012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卷中的试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这里的“关系”,是指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简单,“临窗滴”的是“泪”,“就砚旋研墨”的还是“泪”,“泪”将二者联系在一起。所以答案为“就砚旋研墨”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很多考生却受到思维定势的限制,不管具体语境,不分析材料提供的信息,看到“关系”,便回答“因果关系”“递进关系”“顺承关系”,答案似是而非,既沾点边,又很难说是正确的,让评卷者难以科学判定。

三、小结

要尽可能消除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主观题测试中的系统误差,必须既关注交流1,又关注交流2,做好各个环节之间的沟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确考查的目标。这一要求体现在与命题者有关的环节中,就是要求命题者围绕考查目标设计试题,使题干既简洁又准确,不误导考生,不用冗余信息干扰考生;体现在与考生有关的环节,就是要求考生在作答时结合具体材料,语言流畅,表意明确,不堆砌无关词汇;体现在与评卷者有关的环节,就是要求评卷者坚持对考查的能力目标的评价,不以对其他能力的评价代替对阅读能力的评价。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主观题各环节间“编码”“解码”无障碍,才能保障试题具有较高的测试效度。

注释:

①本文所说的阅读,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版》中的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②杨学为.中国考试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③不少辞典认为表现手法又称艺术手法,或艺术手法又称表现手法。

④王庆生主编.文艺创作知识辞典.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

⑤王嘉良,张继定编著.新编文史地辞典.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⑥《教师百科辞典》编委会编.教师百科辞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⑦钱仲联,傅璇琮,王运熙等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标签:;  ;  ;  ;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中主观问题系统性错误的成因分析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