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城市的发展与城市传统风貌的保护和延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貌论文,旅游城市论文,传统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市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既是自己的传统文化,又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是市民和旅游者共同的心理和生理的需要,市民需要自己的文化,旅游者需要体验别人的文化,这就是旅游城市是否受到市民和旅游者共同赞誉的根本。
一、城市发展和传统风貌的保护与延续
城市发展是历史进程和经济推进的必然。现代建设给城市带来巨大活力,但城市开发建设中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对城市传统风貌的延续、连贯及环境造成巨大伤害。如何解决经济高速增长与城市传统风貌的保护和延续的矛盾,促进技术与文化的平衡发展,在建设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延续自己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已成为全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
信息技术压倒物质产品生产成为主要生产力的社会变革,促使社会观念和城市结构发生巨大改变。高技术需要高情感与之平衡,在城市规划与建筑创作中如何表现大众的多情感,参与和选择的意识,反映地方特征的通俗化和商品化的群体文化,强调城市文脉和延承和独特民族性,使城市在总体结构特征和城市风貌上继承历史传统,表达文化特质,适应旅游发展,面向未来挑战,已成为城市规划和建筑研究不可回避的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的城市建设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城市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同时也出现不少问题,深入研究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经济形势下发展前进,是我们规划师和建筑师们义不容辞的任务。
二、急功近利的城市开发对旅游城市传统风貌的破坏
我们现在正面临一个伟大的变革时期,我国将从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改革开放释放巨大生产力,城市也在社会变革中获得巨大发展。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建设规模加大。以乡镇企业突起为推动力,小城镇的发展势头迅猛。城市发展的技术手段长足进步,交通、通讯、信息等发展对城市的影响力日趋显著。城市的结构也在发生变革,城市越来越向广阔的空间铺开。城市财力物力的增强也使许多过去可想而不可及的事,现在可以筹集资金变为现实。城市发展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但是,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不断加强,现代城市问题日趋严重。建设汇成巨大力量,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的建设破坏,特别是对环境、历史文化、民族传统和城市风貌的破坏。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重要差别之一,就是经济活动中出现了不同的受益者,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由计划经济的一致性转向市场经济的分离,出现利益的差异性和占有性。国家利益、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具有一定的冲突。在市场经济下,城市土地有偿转让。由于开发商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首要考虑的是如何使土地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加上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法规不健全,使之更为有利可图。而某些地方和部门好高骛远,贪大求洋,各种名目的开发区一哄而起,又缺乏必要的规划和管理,致使一些城市建设陷入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所有这些,导致城市有机整体的丧失,自然的破坏和环境的恶化,城市结构异化和公众事业荒废,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遭到损害,甚至是无法挽回的破坏。
当前我们的城市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种令人痛惜的现象。风景城市中兴建工业开发区;以“改造”为借口,将传统街区全部推倒重建方盒子楼房;高、大、洋的一条又一条大小街道的“现代”建筑,到处一个模样;捡来一堆西方早抛弃的旧方盒子建筑,改头换面充斥城市的各个角落,极为呆板乏味,还美其名曰“现代化”;城市绿地被占用,水面被填平……如此等等,致使城市中原有富于人情味的场所精神荡然无存,历史传统被割断,民族文化不见了,这种情况如果再发展下去不说风景旅游城市要更名换姓,就是一般的城市也找不到中国特色,我们国家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是城市面貌的中国特色被西化了。
三、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人们对建筑和环境的高情感及多元化要求
20世纪人类文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享受,但大机器生产也使人们感到思想的困惑和精神世界的贫乏,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环境恶化,使人们开始怀疑“技术万能”的思想,因为它加剧能源紧缺,破坏环境,并忽视文化传统,物质财富发达国家渐渐意识到人不能被物化,迫切需要走出禁锢人类精神的静态世界,重返自然的精神世界中。
美国预测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为我们展示了西方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信息时代)过渡的特征及未来的方向。信息技术成为主要生产力使社会观念发展质变。人们的时间观念从农业社会的面向过去、工业社会的面向现在转向面向未来;空间观念由工业社会处理与汽车有关的物质空间转向电脑时代处理与电子有关的概念空间;人们的生活目标也从与大自然的对抗和竞争转向为竞争对抗中人与其他人的相互作用。高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寻求高情感的心理平衡,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都更注重自我的参与,人们从非此即彼的选择转向多种多样的选择,而且学会了强调文化特点,推崇民族的多样性,由大一统的国际式转向富于区域风格的新地区主义。
我国还处在向工业化现代化迈进的历史阶段,原搬和照抄西方的时髦不符合我国旅游城市的需要,但当今世界国际大交流,大对话,使我国势必受到冲击和影响,而西方走在我们前面的探索和实践,其经验和教训是值得我们很好吸取和借鉴的。
在这方面,桂林市的规划与建筑,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为传统的风景游览城市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优美的自然山水环境受到较为完整的保护,尤其是是80年代制定的城市总体规划和高度控制与风景名胜保护规划,使桂林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总体结构得以较好地延续连贯,这又成为城市规划和建筑创作灵感的源泉,近年来逐渐浓厚的从传统民间建筑及其群落中吸取营养的创作气氛,使一批较好体现传统文化场所精神的成功作品得以出现,包括住宅、商业、旅游建筑、园林建筑、工厂园区、纪念建筑以及其它公共建筑和城市小品及其空间环境等。在对传统建筑及其空间概念的深层次挖掘和研究的基础上吸取“营养”,表达传统文化内涵的特质,并贯穿和运用于城市规划和建筑创作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桂林城市总体结构的区域文化风格也因此得到了增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反映地方风格和文化特征的创作思想逐渐地、艰难地走出来了。
这方面的实例较多,主要有漓江民族风情园,整体移植桂北民间传统木构建筑,已形成旅游新景点;有花桥商业街,整个街区体现传统建筑与丰富的传统空间环境特色;有桂湖宾馆、桂山大酒店、七星大酒店、云雾山庄、漓苑宾馆、会仙阁和伏波山庄等,各个宾馆饭店均以传统建筑形式建成,特别是桂湖宾馆,全部以吸取桂北民居为营养内涵而创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桂湖风景融为一体,深受市民和中外游人赞誉;还有南门桥的改造工程,运用传统文化思维对待功能性的城市桥梁设施,将连接城市商业主干道的桥梁按三块板分为三座桥,以6道精美的白玉栏杆划分道路板块和河流水体,创造出充满地方特色和人情味的场所精神体验,历史文化得以很好地再现和延续;还有住宅建筑和其他各类建筑的尝试等等。都与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相融,并延续了历史传统,弘扬了民族文化。
然而这些成果毕竟还是局部的,有限的,有些作品还不是太成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革,但更多的还是方盒子建筑,与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名城极不相融,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城市风貌,受到低劣的方块建筑的“方盒堆”的严重破坏,急待拯救。我国其他旅游城市与文化名城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与城市风貌的保护与延续,都需急待拯救,何去何从,不能再等待了,希望全国同行们共同努力,保护我国的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为全国人民和子孙后代,留点自己的传统文化。
四、地方特色建筑总是体现着传统场所精神
在欧美思潮和文化热的冲击影响下,中国的建筑创作的整体方向,已从探索现代主义与民族传统的结合转向对建筑艺术中人与文化的主题的挖掘上来了。即在更为广阔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的背景中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深义及城市和建筑艺术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表现。中国建筑界的现实主义传统也随之显示出其强大的影响力。事实上,不少建筑师和学者是站在现实主义的立场来呼吁,主张和实践新理论或新主义的。在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中,对于“中国特色”或统言之“民族形式”、“地方特色”的关注已经越来越明显地从抽象的整体体系即全国观念转向具体的区域体系即地方风格方面来了,如“海派”、“京派”、“岭南派”和“徽派”等形成,无疑是基于探究地区性的历史文化传统的。
建筑和城市的发展记录了人类的历史,包容着人类文明内含的历史文化。建筑既受气候、地形、地貌、资源等自然因素影响,又受政治、经济、技术、宗教、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审美情趣、对外开放等人文因素的影响,建筑是一种文化的反映。狭义地说,建筑作为造型艺术,如同雕刻、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一样,都反映文化。广义来说作为社会生活存在的空间场所,体现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法律制度、历史进程等,也反映了文化。建筑做为人类文明的物质产品,体现了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成就,它是人类凝固的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综合性结晶。因此,也必然反映它赖以诞生和发展的地方区域的民族的深层文化内涵。城市作为建筑群体和人类文明的集中载体,在历史长河的演变过程中,其内涵的文化本质和特征,是十分丰富博大的。而人类在历史条件和文化环境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对城市的精神文化传统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认同。
人的需求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人类生活方面的要求,即作为一个生物的人对物理空间的要求;另一是人类精神、心理方面的要求,包括人的审美要求以及作为社会的人所要求的归属感和社会认同,即对存在空间的要求,“人类需要文化的连续性,而不能象技术所能达到的速度那么快去调整,建筑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用物质的表现形式去体现文化,并以此来提高文化,使其连续充满希望”,现代主义忽视建筑意义的体现。现代主义建筑那种抽象的几何形体,给人以冷峻、陌生、空漠和孤寂的感受,国际式方盒子建筑的千篇一律,使人们不知身处何处而萌生失落感,这样的建筑和城市使人厌倦。人们开始反思,为什么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创造的房屋、村镇和城市环境给人以亲切实惠合用感,给人以心理认同?为什么那种形态的建筑及群落能够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传统建筑有当地的“味道”?这就是因为传统建筑及其群落总是体现着明显的地方场所精神。
根据场所理论,场所就是人们存在和使用的空间,是存在行为的具体环境,不同功能建筑和环境造成不同层次的空间领域,使居民产生不同层次的认同感。这也是一种精神和心理上的满足信息时代的人们渴求人情味,追求多元化,追求更多的内在特质。这些要求在城市和建筑上反映就是追求认同,追求地方文化特色,追求历史传统的连续,换言之,就是追求特定城市的特定空间的特定场所精神。
传统建筑的形态和特征,是传统文化特色的“硬件”,是传统建筑和空间的表象特征和符号。然而,不等于有传统建筑的所有部分都是精华。有的建筑创作中,随心所欲地搬用一些传统建筑符号,在方块建筑上贴上传统建筑的符号标签,谓之“传统建筑”的“神似”,这种对传统建筑不予认真研究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将导致城市整体特征的破坏和文化连续性的破碎。
传统建筑作为形成发展而存在至今,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其本身也是不断变化和丰富的。传统的精义不在于其表征的符号,而在于符号后面所包涵的精神实质,亦即更为原型内容,这就是传统文化的场所精神。现代建筑的传统延续,必须寻找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形式,且能表达历史传统真正延续性,这就必须在新材料、新技术的情况下融合传统历史文化的场所精神,追求传统历史文化内涵在现代城市空间环境和建筑个体场所的精神象征,把传统文化所包含的积极意义更加浓缩、集中、典型与升华,最终获取时代的,体现历史延续的新的空间。
五、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发展必须提倡民族性、地方风格和地方特色,保护和延续城市传统风貌
对传统民间建筑及其群落的深层文化的研究,以及对传统文化场所精神实质的充分把握,与现代材料和技术有机结合,将提供前所未有的创作方法,展现出崭新的空间形式,在促进城市向高品质、地方化、民族性和文明化的方向发展提供盎然生机。
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浓郁的历史文化传统强烈地辐射着这一地方区域的文化特征,其周围地方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精神也同样影响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富与发展。这是一种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而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在这一体系中发挥着表率的带头作用。在特定环境和背景条件下,整体移植具有历史价值和典型民族文化色彩的建筑或群体,直观再现具有浓郁民风、民俗和地方风格的建筑特色和环境形象,完整表述和记录传统民间建筑特色和风采,勾勒传统文化的轮廓,是地域历史文化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吸纳区域传统民间建筑的传统文化原质内容,结合现代材料和技术手段,创造鲜明时代感和独特地方文化精神相融合的新型空间场所,是保持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总体结构完整性的历史文化传统延续连贯,促进城市向时代精神和传统特色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六、研究历史,结合现实,是旅游城市和名城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
城市是历史的重叠,历史通过各朝代的建筑使城市产生连续形象,给人以丰富的感受。近年来很多规划师和建筑师都主张用改造而不是全盘推翻的方式来丰富城市的结构,这样更有利于保持历史的文化连续,不割断历史,不脱离现实,在自己的传统土壤中挖掘财富,寻找灵感,使人工创造的物质环境反映历史传统的文化韵味,使种种文化内涵和艺术形象与城市建筑以丰富多彩、和谐美妙的方式和文化特色相溶合,呈现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独有的个性特征和地方特色的城市风貌,适应城市发展和旅游现代发展需要,这才是我们的正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