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用建筑设计的防火技术运用论文_孙露露1,杨桂锋2

浅析民用建筑设计的防火技术运用论文_孙露露1,杨桂锋2

1.徐州翰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江苏省徐州市 221000 2.厚石建筑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1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民用建筑越来越多。民用建筑是保证居民居住、生活的根本,其安全性会直接影响到社会整体的稳定性。尽管现在的民用建筑具有多功能特点,但其防火效果却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民用建筑中增加防火设计。本文从民用建筑防火设计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建筑防火设计的具体应用,希望能为我国建筑企业带来一定的参考效果。

关键词:建筑防火设计;民用建筑;建筑设计;应用

引言

近些年,由于经济水平发展迅速,人们对于居住条件的要求逐渐增高,民用住宅在建筑特点上呈现出集中化的特点,这一特点的住宅由于楼层偏高,居住人员密集,一旦出现火情无论对救援和自救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作为行业的从业者,对于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的思路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标准,确保居住的安全性。

1民用建筑火灾发生特点分析

1.1火势蔓延快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民用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的速度较快。发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民用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其工作人员没有做好相应的设计工作,在房屋结构的设计当中,由于受到建筑楼层之间的影响,导致房屋建筑的防火隔离处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倘若的民用建筑发生火灾,管道井会加速火势蔓延的速度,进而导致火灾救援工作难以高效开展。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过程当中,除了楼层之间的设计不合格以及楼层结构设计不达标等问题之外,另一个方面则是由于施工人员在其施工环节当中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造成施工质量不达标,而有关的监管部门没有做好相应的监管工作,以此增加了建筑的不安全指数。同时,在建筑装修的过程当中,其选用的装修材料大都属于易燃材料,在火灾发生时,火势就能够顺着各种管道迅速蔓延,加大了消防人员的工作难度。

1.2建筑集中,救援不利

目前,民用建筑一般为群居式的封闭小区。很多小区内部由于建筑集中,导致车辆行驶不便,在消防车救援的过程中不能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对救援工作的开展不利。另外,由于建筑的居民人数多,私家车保有量较多,这也是消防车不利于救援的一大弊端。

1.3排烟设计不科学

小区烟道是民用住宅中火灾隐患较大的区域。目前新小区以高层为主,烟道的连接度密集,如果某一户居民家中出现火情,所燃烧的有毒气体就会随着本单元的排烟系统进行扩散,并产生有害烟雾及有毒气体,这种气体极容易对人们的肺部进行损伤,导致人们呼吸不畅,甚至会导致死亡。据统计,在民用住宅火灾中死亡的居民,71% 都是由于呼吸到了有害气体致使居民死亡的。所以,排烟系统的完善与否,直接关乎着居民的生命安全。

1.4建筑灭火设计的规范与管理

建筑灭火设计需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建设,且建筑灭火设计的建设、应用与管理长期处于缺乏管理的状态,即使建筑设备满足了当前的建筑防火设计要求,却缺乏对防火设备的有效管理,很容易出现火灾紧急情况发生时消火栓断水、排水不当的情况,不能及时抑制现场的火灾情况。

2民用建筑在防火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建设年代较早的民用建筑在功能性方面的表现相对较差,且普遍存在着防火系统不完善的情况,即便是近年新建的民用建筑,也难免存在诸多的防火隐患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筑材料耐火性较差。建筑企业为实现对建设成本的控制,所选择的建筑材料普遍存在耐火性差的情况,当出现火灾问题,火情会在短期内迅速扩张。此外,老旧居民楼中普遍缺少灭火设备,甚至未配备灭火器,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会降低民用建筑的防火安全性。二是民用建筑的间距较短。为实现土地的最大化利用,新建的民用建筑相对较为密集,当出现火灾时,火情存在着扩张到其他民用建筑上的可能性。尽管老旧居民楼之间的间距相对较大,但由于老式小区的整体布局设计不合理,火情扩张速度同样不可忽视。三是居民缺少防火意识。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居民在防火意识上存在欠缺,无论是火灾前期的抢救还是发生火灾时的自救均无法达到标准。此外,在缺少防火意识的背景下,用火、用电不慎的情况比比皆是,且在面对火灾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进行处理,从而最终酿成大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民用建筑防火设计的对策

3.1建筑格局防火设计

为了提高建筑设计的防火性能,应当建筑格局的设计上充分体现对火灾的防范作用,在建筑物的整体格局层面,需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势、风向等进行合理的建筑物方向的设计,避免发生火灾时风向较大促使火灾情况不断蔓延,尽可能的为消防车的救火措施创设条件。在建筑物内的格局设计上,建设防火分区与防火分隔,即将建筑物通过合理的范围设计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当一处区域发生火灾时,使用防火分隔对火灾范围进行隔离,避免火灾蔓延到建筑设备的各个区域,防火分隔的设计不仅要具有较强的耐热性与防火性,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气体隔绝性能,使得防火分隔区域启动时,对火灾现场的有毒气体、燃烧烟雾等进行充分的隔绝,保障建筑设计在火灾发生时的整体安全性。

3.2防火区及防烟区的设计

在设置民用建筑的防火区时,设计人员应当从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布局出发,且防火区不得影响到民用建筑的各项性能。为保证防火区的密闭性,构成防火区的防火墙体上不得开设门窗,若存在特殊情况必须开设门窗,则应当适当添加防火帘。此外,为降低火灾对于财产以及人员安全的影响,民用建筑中需要设置消防通道,且消防通道中不得堆放杂物,以免影响到通道的流畅性。在民用建筑内部的醒目位置需要设置楼层安全指引图,并明确标注疏散路线。防烟区一般设置在民用建筑的地下楼层之中,其存在的意义在于保证地下车库的安全性。防烟区的面积不宜过大,一般需要低于500㎡,且防烟区不得与防火区直接接触。从本质来看,防火区及防烟区存在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火灾的负面影响,为无法及时从建筑中撤离的人员提供安全保障。随着建筑及超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现阶段民用建筑的人口密集程度也相应上涨,防火防烟区存在的作用价值逐渐扩大。在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从民用建筑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考虑各项因素,并坚持科学的设计原则,保证防火防烟区的质量及效果。

3.3设置合理、实用的消防通道

在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逃离火灾现场可以有效的避免火灾对人们带来的影响,所以合理的设置消防通道对减少火灾带来的伤害。从现状来看,虽然小区基本上都设置了防火隔离门,但是在日常闲置时,隔离门往往都被上锁,火灾发生后安全门反而变成了“拦路门”。同时针对防火通道过窄、不达标等系列问题,设计者在设计初期就应该提高标准,一旦出现不达标的情况,后期物业工作人员也要及时疏散,有效引导,确保火灾发生时居民的安全。

3.4建筑防火墙体设计

防火墙体的建筑设计是建筑物防火设计的常用形式,对建筑物墙体的厚度与材料应用提出了具体的标准与要求,一方面,建筑物中防火墙的建设厚度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保障防火墙在火灾发生时具有一定的支撑能力,在重大火灾发生时,依然能够预防建筑物的倒塌风险,为火灾发生时的灭火与人员营救提供充足的时间。另一方面,防火墙体的材料应用,应选择防火、耐高温性能较强的内部支撑材料与外部涂料,采用实心砖、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砖等硬度较强的建筑材料作为防火墙的主要假设材料,要求建设材料能够耐受大于3小时的高温,使得建筑设计与成本相匹配。

3.5建筑楼梯防火设计

建筑内的楼梯是火灾发生时重要的逃生通道,把握建筑物内楼梯防火设计的有效性,为建筑内的人们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逃生通道。要求楼梯建设尽量采用耐火极限较高、耐高温性能较强的材料,并在楼梯板与楼梯把手上涂抹防火涂料,确保火灾发生时不会造成楼梯间的失火。与此同时,楼梯防火还需要注重楼梯间位置、数量、高度、形状等设计,为火灾发生时的人员疏散提供便利性,并充分满足人员逃生的大容量要求,避免楼梯逃生时存在安全隐患,及时对建筑物楼梯建设的安全性进行检查、监督与管理,尽可能保障楼梯防火设计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的电气消防设计是重中之重,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因为电气消防的设计好与坏直接关系到火灾发生的几率,对于居民的财产安全等都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因此民用建筑施工单位要积极的进行电气消防的研究,根据民用建筑的实际情况,同时参考现有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对民用建筑合理完善的电气消防设计,采取新型材料的消防设备,从而提高消防系统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徐连斌.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5(10):182-182.

[2]汪炜.浅析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J].城市建筑,2014(8):275-275.

[3]段晶.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问题分析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42):90-91.

论文作者:孙露露1,杨桂锋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浅析民用建筑设计的防火技术运用论文_孙露露1,杨桂锋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