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货币政策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已取得明显成效,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宏观经济形势好转,物价涨幅明显回落,经济增长进入合理区间,经济软着陆的目标基本实现。据此,社会上对放松银根的呼声又渐趋高涨,货币政策又一次到了十字路口。笔者认为,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 关键时期,放弃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可能葬送来之不易的宏观经济形势,阻碍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保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
一、货币政策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国家对宏观经济实施调节的
一项核心政策
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经基本建立,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已经基本上改变了以实物管理为主的方式,商品、货币、价值和价值规律等经济范畴已被广泛接受,社会生产各种要素的配置也大都通过对货币资金的配置来进行,由货币的流动来引导。这说明,经过改革,我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若以广义货币M[,2]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来代表一国经济货币化程度,则可以从下表中明显地看出我国经济的货币化进程:
广义货币与国民生产总值
年份
M[,2](亿元) GNP(亿元) M[,2]/GNP
1985 5198.9 8557.6 0.61
1986 6721.0 9696.3 0.69
1987 8349.711301.0 0.74
198810099.614068.2 0.72
198911949.615993.3 0.75
199015293.717695.3 0.86
199119349.920236.3 0.96
199225402.124036.2 1.06
199331501.034476.7 0.91
199444827.244918.0 1.00
199560749.4 ※57733.4 1.05
※:1995年为国内生产总值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4、1995;《中国金融展望》1997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1995年我国货币化程度已经达到1.05,比1985年高出0.44个百分点。这同时也表明我国经济发展与货币数量的相关程度已很高,货币供应量的大小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的一个最直接的因素。事实上,在国家所掌握的宏观经济调控的两种基本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中,由于财政困难,调控能力有限,近几年来国家运用得最多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货币政策。可见,在目前我国情况下,货币政策实际上已经成为国家对宏观经济实施调控的核心政策。
二、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方式
一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同,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也不同。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经济增长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对现实生产要素的动员和利用程度的提高过程。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只有取得了一定数量的货币,才能取得相应数量的生产要素,生产的扩张必须以货币的扩张为前提和条件。因此,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下,若一国的经济货币化过程已经完成,那么,为维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所需要的货币量就相对较多,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当局在政策选择上往往处于两难境地,要么适应经济增长对货币的需要,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造成通货膨胀,要么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其结果是生产下降和失业率提高。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往往都是在一国经济发展初期,而这一时期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和增加就业,因此,货币当局只能选择扩张性货币政策。西方国家在战后经济恢复发展时期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前15年情况就是如此。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改善。表现在对货币的需求上,实现相同规模的经济发展水平所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此时,货币当局在货币政策的选择上就有了较大的回旋余地,实现低通货膨胀甚至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成为可能。因此,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为中央银行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提供了现实的可能,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反过来又会促使企业通过提高要素生产率水平来实现生产的发展,因而更有利于经济的集约型增长。
三、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货币政策的现实选择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以年均近10%的高速度增长,但这种增长有明显的非均衡性和粗放型的特征,主要是依靠铺新摊、建新厂的外延扩大再生产来实现,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低下。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瓶颈部门,明显制约着经济的增长。与这种粗放型的非均衡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事实上是一种扩张性政策,虽然其间曾几次为抑制经济过热而实行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但未等真正紧缩,经济就出现急速下滑。迫于经济增长的压力,只得放松银根,导致新一轮的经济过热,“一紧就死,一放就乱”的恶性循环始终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通货膨胀也就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难以有效地得到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经过近二十年的粗放型增长,资源约束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为保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当前所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要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要素生产率,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规模效益、改进技术和管理,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大的产出,实现高质量的集约型经济增长。
为配合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从1994年起开始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效果是比较理想的。问题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是权宜之计还是应当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始终坚持的一项政策?在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下,应当用什么样的货币政策来配合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显然,认清这些问题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正确选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顺利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认为,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应当是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中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选择。
首先,货币政策取向受到经济货币化程度的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在经济货币化过程中,货币化程度逐渐提高,实现一定数量的国民生产总值所需要的货币量也逐渐增加,此时,经济中货币的增长速度往往要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货币政策事实上是一种扩张性的政策;而当一国的经济货币化过程完成以后,实现一定数量的国民生产总值所需要的货币量不再增加,此时,经济中货币的增长速度与经济的增长速度基本上持平,客观上不需要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从前文表格中可见,我国从1992年开始,M[,2]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已不再提高,这表明我国的经济货币化过程已经基本完成,客观上不需要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增长。
其次,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变是在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进行的,新旧体制并存的局面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在新体制尚未建立之前,微观经济主体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仍然存在强烈的投资扩张冲动,对中央银行形成巨大的货币扩张压力。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企业将可以通过较为便捷的增加投入的方式实现扩大再生产,从而导致企业忽视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失去必要的压力。
第三,当前我国的经济仍然是一种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经济。而在这种经济的总态势下,又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如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就会掩盖滞存矛盾,使那些长线部门不仅不能有效控制,反而能得到更快的增长。而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瓶颈部门往往难以得到充分的资金,使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资源的优化成为一句空话。
第四,如前所述,我国的经济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资源约束型经济,真实资本的短缺现象产针会长期存在。要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就需要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尽可能地节约,但资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需要有准确的市场信号来引导,如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诱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将使市场信号发生扭曲,误导资源流动。从另一方面看,扩张货币不可能增加真实资本,为解决经济发展中必要的资本供给,需要保持一个较高的储蓄率,而保持较高储蓄率的基本前提是货币的基本稳定。
第五,虽然从去年以来我国经济中的物价涨幅已经控制在目标值之内,经济增长速度也步入合理区间,但必须看到,这两年的物价回落既有社会总供求矛盾缓解的因素,也有对前几年滞存商品进行消化的因素。在价格下调的商品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过去的积压商品。同时,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也绝非完全的市场行为,其中行政性命令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步履艰难,企业经济效益尤其是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经济中的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有效的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增加货币供给虽然能够在短期内缓解企业资金的紧张状况,但从长期看,货币的扩张又会导致新一轮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使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得不到解决,经济增长的集约化也就不可能实现。
总之,货币政策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项最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是为经济服务的。货币政策的选择,必须遵循其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客观内在联系,紧密结合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色,配合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坚定不移的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
标签: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货币论文; 国民生产总值论文; 央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