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策略在交际能力中的作用

交际策略在交际能力中的作用

张敏[1]2007年在《贵阳市职高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交际策略培训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交际策略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交际策略是交际者解决交际中的困难而有目的和有意识采取的策略,交际策略决定着交际渠道的畅通与否,影响着学习者的口语流利程度;掌握了交际策略就会最大可能地运用策略解决交际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使交际者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增强参与交际活动的自信心,克服在交际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感。补偿策略在交际策略中举足轻重,补白词对于延缓思考时间有较大的作用,母语的正迁移作用不容忽视。本研究旨在通过1)对职高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发现职高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较弱的原因;2)运用隐性培训和显性培训等教学方法对进行补偿策略和补白词的培训并提高学生对母语策略的正迁移意识,使学生学会使用交际策略,提高交际能力,以克服和弥补由于语言输出缺陷而造成的语言障碍;3)同时对交际策略训练步骤、训练过程及容易出现的问题等方面以及对职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课中进行交际策略培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探讨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补偿策略和补白词的培训,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交际水平有较大提高,提高了学生的策略意识,培养了学生有效地使用策略的能力。同时,通过培训也得到了一定的启示,为再培训奠定了基础。

郭睿[2]2015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形势下,各国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频繁,社会对能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人才需求也变得十分紧迫。当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主要依赖于英语课堂教学中,但是由于教师和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认识不够,意识不强,因而导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流于表面,变成了一种简单的“文化导入”。目前我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象主要集中于大学生和高中生群体,而在2011年出版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当今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势在必行。本研究对国内外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部分和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梳理,在交际教学理论、跨文化教学理论、二语习得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以及人本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学习方法四个角度,提出了一套适合当今初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TTPC教学策略。为了验证TTPC教学策略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笔者通过为期一年的教学实验,使用TTPC教学策略进行课堂教学,根据学生教学实验前后测的数据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最终验证TTPC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同时根据实验结果,也提出了对TTPC教学策略的一些改进措施。本论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文的前三章,是本研究的理论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介绍TTPC教学策略的依据和具体内涵;其次采用TTPC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实验,将本策略实际运用于课堂,根据前后测数据结果,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差异性分析。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为结语部分,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展望。本文希望通过对国内外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梳理,结合TTPC教学策略在课堂中的具体运用,为广大一线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丝启发,最终达到提升初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姚正时[3]2007年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口语交际教学》文中提出2001年出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新课程背景下的口语交际教学,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听说这一口语活动的认识的改变,呼唤着语文教师教学实践的改变。以往的语文口语教学,比较注重学生“听”和“说”的训练,很少注意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训练的方法手段及内容也比较单一、陈旧。笔者在仔细分析高中口语教学面临的困难的基础上,从高中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确立口语交际的内容,并从认知教学心理学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元认知理论、认知风格理论中获取养料,设计口语交际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去实践,并从实践中反思,提出口语交际教学的原则,以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陈敬玺[4]2012年在《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论》文中提出本论文以发生在海外的“国际”汉语教学为研究对象,以韩国和泰国的部分汉语学习者为具体的案例,对“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结构模式与培养现状做三个方面的论述和探讨。首先,从理论层面上对“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结构模式进行操作性的建构。然后,通过对韩国学习者汉语作文语料的具体分析和对泰国学习者实施的汉语文化语用和汉语学习者策略两项实地问卷调查,对其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状况进行探讨和分析。最后,从“教材编选”到“课堂教学”再到“测试评估”,对国际汉语教学流程之中汉语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操作和实施进行分析和探讨。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主要由四种要素结构而成:汉语语言知识、汉语言语技能、汉语文化语用能力和汉语策略能力。一个生理、心理相对健全的外国成年人在一定的环境中,带着一定的情感和态度,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学习汉语语言文化,掌握用作口头和书面的理解与表达的汉语言语技能,调动已有的世界知识,便可能逐步获得汉语的基本语言能力;这一能力在学习者所习得的汉语文化语用规则的指引下,在其所能够掌控的汉语交际策略的调节下,通过大量模拟的和真实的汉语交际活动,逐渐转化为汉语的综合交际能力。对韩国59位大学汉语专业学生近200份汉语作文语料所做的分析发现,他们虽然在汉字、词语、句法和语篇层面上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通过三、四年的汉语学习已经具备了汉语的基本语言能力。如果还想将这一能力提升到一种更高层次的综合交际能力,他们就应在汉语书面表达能力上面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训练。训练可以通过汉语综合语言课和写作专项技能课两个途径来实施。对泰国22位大学中文专业学生进行的“文化语用能力问卷”调查发现:他们经过三年的专业学习似乎已经在汉语文化词语的理解和日常情景中的汉语使用上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但校际间的差异较为明显。这与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生自身因素相关,也与汉语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相连。所以应该设法提高学生汉语学习的积极性并加强汉语课堂中相关文化语用因素的渗透教学。对泰国37位学生进行的“汉语学习者策略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意无意地使用着各种学习、运用和管理的策略方法,其中既表现出共性,又存在着差异。这既与他们所处的学习阶段和已掌控的策略方法相关,也与其所处的本土文化背景相联系。有一些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策略却并没有为其所用。因此,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之中渗入一些策略培训和实践的内容。两项调查结果表明,学习者在经过大学三、四年的专业学习后完全可能具备一定的汉语综合交际能力,但他们在汉语文化语用规约和汉语学习、交际策略运用方面都还存在着缺陷和不足。这有可能在国际汉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显性的教学和隐形的熏陶而逐步得以消除。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于国际汉语教学的全过程,尤其是在教材编选、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之中。对十四部对外汉语教材进行的分析发现,业界在能力培养上已经积累了一些值得肯定的教材编写经验与技巧,但没有一种现有的教材可以直接用于国际汉语教学之中,所以必须选用或者编写出“适合于特定教学环境”的国际汉语教材。这种教材在内容和形式可以各不相同,但都应成为“学习者中心”、“交际性语言教学”和“汉语文化语用”理念的生动体现。课堂教学只有在内容和手段上与学习者主体心理状态相吻合,才会对第二语言习得发生促进的功效,所以在国际汉语课堂上,应该综合地利用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教学方法,但所有的方法都必须体现“学习者中心”和“交际性语言教学”的理念。围绕这两条主线,一个真实的国际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即在泰国UDRU大学使用的“交际汉语”之启蒙单元),对“针对性”、“交际性”和“规范性”的教学原则进行了现身说法。对新、旧汉语水平考试(包括HSK和YCT)的对比分析发现,汉语能力水平测试已经发展到“基于运用(表现)”的新阶段。以此切入,对国际汉语日常教学中如何进行诊断性测试、在阶段教学后如何实施学业成就测试等问题进行了实践性的探索。给出的所有实际案例都试图将汉语言文化知识、汉语言语技能、汉语文化语用规约和汉语学习与交际策略等能力要素渗透在国际汉语教学的收尾验收环节之中。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形成和获得必须经过两次转化:从“语言文化知识”到“言语技能”;从“语言基本能力”到“综合交际能力”。促成转化的媒介是大量生动有效、富含意义的语言练习和交际实践活动。为了生动有效地开展国际汉语教学活动,实现国际汉语教育(学)的培养目标,即“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论文最后提出了两点主张和四条建议,并对今后的国际汉语教学做了一些思考。

王咪[5]2009年在《英语交际策略在求职培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求职过程中,一些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佳的学习者由于在英语面试中的失误而错失心仪单位的橄榄枝。如何准备、如何应对英语求职面试是每个求职者必须思考的一道难题,也是迈向未来必须经历、不可回避的一次考验。本文拟通过培训学习者交际策略,辅以适当的语言资源、求职背景资料,提高学习者的求职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在面试中运用交际策略保持交流渠道的顺畅,克服交际困难,预防和缓解交际中断,兼顾流利度和正确性,确保学习者顺利地发挥出应有水平。首先,本文分别从交际策略的历史现状、交际策略的定义、交际策略的分类、影响交际策略的因素、交际策略的可教性、交际策略的教学方法、交际策略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交际策略对英语教学的启示等九个方面对交际策略进行文献综述。其次,本研究对32位学习者,包括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毕业生分别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集中在学习者的基本情况、求职的态度、求职的准备情况以及交际策略在面试中的使用等四方面。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习者在面试中潜意识地使用了回避、请求重复、迂回等交际策略,但并未真正理解其作用,而且在使用交际策略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故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与效果。因此,在面试中使用交际策略方面,学习者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再次,根据前端分析结果,结合本研究的特点,设计了交际策略的培训教案。该教案分为七部分:认识自我、企业对求职者的期望、求职者的写作、面试-基本情况,面试-关于公司的职位、面试-案例分析和非语言交际策略。将交际策略的学习渗透到了求职培训中的每一个方面,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交际策略,还提高了求职语言能力。希望通过本文的抛砖引玉,能够引起学术界进一步关注交际策略在求职中运用。

海珂[6]2006年在《留学生汉语口语交际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通过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近百名留学生汉语口语交际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本研究所采用的调查工具有:笔者自行设计的两份口语交际策略问卷、对留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访谈以及观察并转录留学生在会话中的言语行为表现。 文章在对国内外二语习得交际策略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介绍了本研究所使用的方法、调查工具、调查对象以及数据统计方法。然后,通过对两次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文章指出了不同语言程度的留学生使用交际策略的大致情况,并从群体视角对汉语口语交际策略的使用与汉语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接着,我们从关注群体的留学生使用汉语口语交际策略的情况过渡到关注两位有着明显个体差异的日本留学生和美国留学生,主要对比他们在会话中的言语行为的表现,进一步分析了造成他们使用交际策略差异的主要原因;然后,文章根据我们群体视角的分析和个案研究的结果,从总的策略群中选出八种具体策略类型,对它们的使用情况举实例进行描述,对留学生使用这些策略的原因进行心理学、语言学等方面的探究。文章在最后提出了汉语口语交际策略研究对汉语教学的一些建议。 群体视角下的分析结果显示汉语程度的差异的确影响了外国留学生在一些交际策略选择上的差异,问卷1中体现出的缩减策略的使用频率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而降低的明显趋势,以及问卷2中目的语策略随之增加的明显趋势都证明了这一点。然而,求助策略和副语言策略以及检索策略的使用频率的变化表现出的不明显趋势从一个侧面揭示出留学生选择使用交际策略的倾向性不光是汉语程度影响的结果,它很有可能是汉语水平和汉语本身特点、学习者母语背景和学习者的性格以及其他个体因素共同交互作用的结果。个案研究为我们展现了在较为真实的情景下留学生使用交际策略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汉语口语交际策略的使用具有很强的个性特征,学习者母语的语言和文化的双重背景,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差异等因素是造成交际策略使用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通过对八种具体策略的进一步的认识,我们提出了在汉语教学中应该做到的四个方面,第一、培养留学生交际策略意识,使其正确认识交际策略;第二、强化训练留学生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第三、要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策略教学;第四、策略教学要实现在教材编排、语言测试、课程发展和教学方法上的同步进行。 总之,本研究就是要从对留学生汉语口语交际策略的实际使用情况的调查出发,分群体和个体两个视角,描述留学生汉语习得过程中口头交际策略的表现形式、心理原因等,探究汉语水平、母语背景、认知风格等因素对留学生选择使用

郝美玲[7]2000年在《交际策略在交际能力中的作用》文中指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专 业 课程\教学沦 研究方向 第一语目教学\习得理沦 论文题目 交匡圈噬绪朝巍匪d挫姓遇

于海阔[8]2013年在《人类表演理论视角下的对外汉语交际能力研究》文中指出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近年蓬勃发展,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词汇、语法知识,但他们的汉语交际能力却并不乐观。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在真实的社会语境下使用汉语进行自然、得体、流利、有效地交际互动的能力。关于“交际能力”的定义和内容,语言学界及语言教学界目前尚无明确、统一的认识和比较可靠的标准。传统的交际能力理论在教法、教材、考试和教学效果评估方面都表现出弱势。以往交际能力的定义过于片面,本文提出的人类交际能力是指人与人之间针对不同的交际对象和交际场景,通过调动全部感官及所有表现手段进行的即时、动态、全方位、立体化、多层面信息交流的综合能力。从广泛的意义上说,人类的所有交际行为都可以视为人类的表演行为,表演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表演与交往一样,处理和面对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过程来看,表演的过程,就是交往的过程,是表演者和观看者以角色为依据的交往行为。同时,交往的过程,也是表演的过程。”语言交际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可理解为人的表演能力。将语言交际能力定义为表演能力,使语言交际更具真实性;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对不同年龄人的语言能力获取过程进行模拟训练,全方位地进行语言交际能力训练,比传统教学要完整;合理的重复手段在情景中能更好、更科学地分配刺激量,安排语言学习的频率,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有利于解决人们长期以来关于交际能力的种种争议,将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等纳入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范围,使交际能力的训练更为科学和完整。结合人类表演理论的主要内容,我们认为人类表演理论视域下的对外汉语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应集中于以下方面进行:(一)交际中把握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人物、不同场景能够随机应变;(二)应把握交际的即时动态性特征;(三)应能调动人类所有的感官和表现手段,全方位、立体化地进行信息交流。实验结果表明,学生在表演理论指导下进行汉语学习对其交际能力的全面进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即时互动能力、针对性的把握和调动全部表现手段的能力也都随着表演能力的提高而获得提高,进一步证明了交际能力与表演能力的同质性。

刘霞光[9]2003年在《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学习策略与口语交际能力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语言学习策略与语言学习相关研究的回顾,大量研究表明,语言学习策略与语言交际能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影响着语言交际能力习得的速度和最终达到的水平。故重视语言学习策略与语言交际能力关系的研究,对于推进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及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采用问卷法和口语测试法分别考查了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状况和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总体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深入地探讨了英语学习策略与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状况是基本乐观的,绝大多数(99.21%)大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使用各种学习策略。在四项学习策略使用的偏爱程度上,最偏爱使用的是形式操练策略,余下的依次为功能操练策略、交际策略和母语策略;(2)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学习策略使用的数量和频率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在学习策略使用的数量和频率上显著高于男大学生;(3)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各构成要素得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语音、语法上的得分最高,其次是内容和得体性,流利性最差;(4)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总体水平显著高于男大学生;(5)形式操练策略与口语交际能力各要素及其总分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形式操练策略对语音、语法的影响较之对内容、流利性、得体性的影响更为显著;就总分而言,在“基本不使用”与“使用”之间的差异较之在“使用”与“经常使用”之间的差异更为显著;(6)功能操练策略与口语交际能力各要素及其总分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功能操练策略对内容、流利性、得体性的影响较之对语音、语法的影响更为显著;就总分而言,在“基本不使用”与“使用”之间的差异较之在“使用”与“经常使用”之间的差异更为显著;(7)交际策略与口语表达内容、流利性及其总分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语音、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学习策略与口语交际能力的相关研究语法、得体性之间的相关不显著。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交际策略对口语表达的流利性影响最为显著,而对于口语表达内容及其总体水平的影响则是具有一定限度的;(幻母语策略与口语交际能力各要素及其总分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均显示,口语交际能力各要素得分及其总体水平随着母语策略使用频率的上升而显著降低;(9)母语策略、形式操练策略、功能操练策略及交际策略对口语交际能力均具有预测作用;(10)具有不同口语交际能力水平的大学生,在各项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上也存在显著差异,高水平者较之低水平者更频繁的使用形式操练策略、功能操练策略和交际策略,而很少使用母语策略。中等水平者虽在形式操练策略、功能操练策略和交际策略的使用频率上显著高于低水平者,在母语策略的使用频率上低于后者,但与高水平者相比,表现为较多的使用母语策略,而在功能操练策略的使用频率上则明显不足。 笔者针对上述结果进一步从外语教学方法、语言学习环境、考试制度、学习者自身因素并借鉴了交际能力理论和心理语言学的部分成果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与讨沦,并从外语教学方法及学习策略的训练两方面对外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柴冉[10]2014年在《初级水平留学生汉语口语交际策略与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交际策略属于交际能力中的一部分,所以对交际策略的研究至关重要。国外学者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对交际策略做了大量的研究,国内外语界对交际策略的研究始于90年代初,而对外汉语界关于交际策略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任务访谈的方法,对初级水平的留学生汉语口语交际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定量研究,探讨了留学生汉语n语交际策略使用的频率,发现初级水平的留学生在各类交际策略的使用上频率不同,他们常使用的高频策略为形式减缩策略和体态语策略,而中低频策略的使用也各不相同。其次,我们探讨了留学生汉语口语交际策略使用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学>_|时间、家庭背景、学习动机、语言态度四个方面探讨,分析这四个方面与汉语口语交际策略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性和显著相关性。再次,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初级水平留学生汉语口语交际策略的使用情况,我们从问卷调查对象中随机抽取20名留学生进行任务访谈,通过定性的方式,在自然的语境中考察留学生口语交际策略的使用情况,进一步验证问卷调査结果,同时也可以弥补问卷调查中的不足。随后我们又探讨了交际策略与交际效果之间的关系,找出了有利于口语表达的交际策略。最后,我们从本文的研究成果出发,提出了培养口语交际策略的重要性与具体的方法,以及本文的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贵阳市职高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交际策略培训的研究[D]. 张敏.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2]. 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D]. 郭睿. 宁波大学. 2015

[3].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口语交际教学[D]. 姚正时.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 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论[D]. 陈敬玺. 陕西师范大学. 2012

[5]. 英语交际策略在求职培训中的应用研究[D]. 王咪.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6]. 留学生汉语口语交际策略研究[D]. 海珂.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7]. 交际策略在交际能力中的作用[D]. 郝美玲.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0

[8]. 人类表演理论视角下的对外汉语交际能力研究[D]. 于海阔. 厦门大学. 2013

[9]. 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学习策略与口语交际能力的相关研究[D]. 刘霞光.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3

[10]. 初级水平留学生汉语口语交际策略与教学研究[D]. 柴冉.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  

交际策略在交际能力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