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要:目的:探讨鼓膜穿刺联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鼓室置管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40例有效率为88.8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35例有效率为77.77%,实验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鼓膜穿刺;鼓室注药;分泌性中耳炎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ympanic membrane puncture combined with tympanic cavity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cretory otitis media.Methods: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6 in our hospital 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cretory otitis media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of 45 cases,control group patients take tympanic tube surgery treatment,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by tympanic membrane puncture were treated with intratympanic injection,after the end of treatment,curativ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8.88% in 4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7.77% in 35 cases,the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secretory otitis media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secretory otitis media
Key words:tympanic membrane puncture;tympanic injection;secretory otitis media
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于咽鼓管顺应性增加引起的持续性咽鼓管塌陷以及无效的动开放导致中耳的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该疾病如不及时进行治疗,严重者甚至会直接导致患者失去听力能力,该疾病主要以鼓室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其发病机制也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咽鼓管功能异常、乳突气化功能不良及中耳黏膜气体交换功能不良等。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该疾病的病发率在逐年上升,因此,对该疾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间我科收治9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鼓膜双孔穿刺联合鼓室注药与鼓膜单孔穿刺联合鼓室注药治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鼓室置管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进行治疗。实验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10~68岁,平均年龄(42.45±10.89)岁,病程1周~3个月;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11~69岁,平均年龄(43.35±11.08)岁,病程1周~2个月。经确认,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经相关的临床检验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疾病。
1.2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取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进行治疗,让患者的患耳朝向医生,首先对患者的患耳及外耳道进行消毒,用2%的丁卡因棉片对鼓膜及外耳道皮肤进行局部麻醉,在内窥镜下,从鼓膜前下刺入鼓室,将鼓室的内分泌物抽出,之后用5 mg的地塞米松和4000 U的糜蛋白酶混合液适当加压注入鼓室,指导患者吞咽次数,治疗结束后,服用相关抗生素,连续治疗7天,治疗结束后,保持耳内干燥,防止上呼吸道感染,一周后进行复诊。对照组患者采用鼓膜置管进行治疗,麻醉方法及术后用药方法同实验组患者相同,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耳内变化,以防出现意外情况,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进行纯音测试。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χ2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相较,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40例游戏率为88.8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35例有效率为7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
3.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危害性较大的疾病之一,该疾病会导致患者的听力受损、语言发育迟缓、中耳炎疾病急性发作的可能性增大,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是鼓膜穿刺及鼓室置管术治疗,相关的临床实践经验表明,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显著,其中鼓室穿刺术能够较快清除患者鼓室内积液的情况,且切口较小可以反复穿刺而不留瘢痕,避免了鼓室切开、留置引流管等带来的鼓室硬化、穿孔等并发症。,在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鼓室局部大剂量地塞米松及糜蛋白酶灌注后可清除分泌性中耳炎鼓室内分泌液,减轻鼓室黏膜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等,注射时可以在鼓室内产生向咽鼓管咽口方向的压力,
有助于咽鼓管的疏通开放,且符合咽鼓管黏膜纤毛正常摆动方向,从而有利于咽鼓管功能恢复。另外,鼓室局限应用糖皮质激素也减少了激素对人体的诸多不良反应。经过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相较,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40例游戏率为88.8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35例有效率为7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由此可见,这种鼓膜穿刺结合鼓室灌注药物治疗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效、安全、经济的局部治疗方法,故该治疗模式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推广和借鉴。
总而言之,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推动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春利,于西武,刘艳慧,等.电耳镜下鼓膜穿刺及鼓室注药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9):648-649.
[2]杨建明,金建平,常涛.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显微镜下鼓室冲洗和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J].江苏医药,2013,39(6):730-731.
[3]车德安,车昌文,叶彩霞,等.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J].2013,22(27):3032-3034.
论文作者:迟阿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9
标签:鼓室论文; 患者论文; 中耳炎论文; 鼓膜论文; 实验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