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战略论文,研讨会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5年1月,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与海南大学在海口市共同举办了全国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与会代表认真回顾了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历程与取得的成绩,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与专题。
一、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及梯度推进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贯彻,区域经济发展很快,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模式,受其制约与影响的教育发展也正在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格局。同时,由于各地政府逐步提高了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在规划本地区发展时,将教育作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的一个子系统进行研究,促进了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发展。80年代中期,上海市率先开始了上海教育发展战略的研究,而后推广到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及经济协作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沿海发达地区的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辽宁省,中部地区的湖北省、黑龙江省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有苏南地区、闽南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等经济协作区;还有作为城市地区和高新产业智力密集区的深圳市、上海浦东新区、北京市海淀区和大连开发区。这些地区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动员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历时多年,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各地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形成了一批很有见地的研究成果,在促进教育决策与管理走上科学化轨道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80年代后期,国务院教育研讨小组组织各方面的力量,经过几年努力,研究起草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并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发。《纲要》不同于过去的人才需求预测与事业发展规划,它吸收了各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功经验,借鉴了各地区域性战略研究的成果,在认真分析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全局性的设想与战略谋划。1994年,国家教委又结合实施《纲要》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与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制定和颁布了《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将《纲要》制定的目标进一步量化、具体化,使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也由区域到全国,由分散到集中,上了一个台阶。
基于我国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国情,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各地为了落实会议精神,再次掀起了宏观教育问题研究的热潮,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了进一步提高,进行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地区也进一步增加,更可喜的是,一些完成了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地区在实施战略规划的同时,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实验研究。这些研究时间虽然不长,却已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为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深化提出了新问题,新思路。
与会代表在回顾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走过的路程的基础上,总结并提出了进行这项研究的带有共性与规律性的几个特点。
1.进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必须密切其与教育决策的联系。代表们认为,与发达国家那种自发的、渐进的和自下而上的自然演化不同,中国的现代化与世界上大多数新兴国家相似,从总体上看是后发型的。由于不能按自然方式经历一个缓慢而漫长的过程,这些国家往往依靠政府统筹,大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由上而下进行启动,加速现代化的进程。这种发展特点决定了在后发型国家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加强政府的统筹作用,科学地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按一定的设计与规划加快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要。
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属于宏观决策研究的范畴,是直接为教育决策服务的。这一基本属性和目的指向,决定了各地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在方案设计、队伍组织、方法选用、成果转化等各个环节上,都必须始终注意加强与教育决策的联系。为有效地保证研究质量,及时地转化研究成果,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要努力做到:(1)使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为教育决策部门的内在需要,摆上决策部门的议事日程;(2)触及教育决策中的重大问题,为决策提供优选方案;(3)高度重视目标的实现可能性和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及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决策,发挥对决策的支撑作用。
2.进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必须将研究教育外部环境与内部规律,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有机结合起来。教育体系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所提供的条件和提出的要求。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要在认真研究教育规律的同时,充分研究教育的外部环境,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挑战和提供的可能性,研究本地区、全国乃至国际环境对教育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同时,发展战略研究的时间跨度大,不仅要研究教育内、外部因素的历史与现状,还要研究其未来发展趋势。只有将以上三点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利用区域内外的各种条件,发挥区位优势,发展区域教育。
3.进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必须打破部门界限,教育内、外部跨学科,跨部门,人员共同参与,综合考虑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速度、比例、结构。鉴于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综合性很强的特点,许多地区在研究过程中,都力求打破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四大块各自为政,争资源、争发展的状态,统筹安排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发展模式,协调教育发展中的重大内部比例关系,努力优化教育的资源配置,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同时,各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主管部门协同作战,组织跨学科、跨部门的人员共同进行调查与研究,有些地区还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体现了经济协作区的特点。
4.进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应该运用科学的方法。在制定教育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许多地区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借鉴并创造性地运用了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心理学与系统工程等学科的研究手段与方法,对教育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评价、分析与预测,既制定了教育发展的数量目标,也制定了教育发展的质量与结构目标。这些研究在方法论方面的突破,不仅提高了战略研究的科学性,而且大大丰富了教育研究的方法,为教育科学的发展与成熟奠定了基础。
二、区域教育发展战略涉及的若干理论和方法问题
研讨会上,代表们在认真总结制定本地区教育发展战略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进一步研究的现实需要,深入探讨了以下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
1.合理区划,充分认识教育发展的区域性特征是制定各地教育发展战略的基础。一些地区在制定教育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采用灰色聚类与评估、多指标综合评价等方法探讨了全国及某些省的教育区划问题,并得到以下结果。
(1)由于教育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状况、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依据不同区位因子划分的教育区域、经济区域或行政区域不完全一致,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某一区域的教育系统是该区域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前者必须适应后者,并受到后者的制约,因而经济区划是教育区划的基础。但某一区域的教育系统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对地区经济的适应性可能表现为超前、滞后或同步等各种形式,教育区域也不应该用经济区域来简单替代。同时,源于教育的特点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各级政府是教育的投资主体,因而,行政区划与教育区划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2)区域间教育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影响各地教育发展的目标、结构、重点等等。例如教育投入的强度不同,义务教育的投入水平就会受到影响,因而,尽管各地初等教育的普及率差异很小,但生均教育经费、农村教育费附加等方面的差异却十分明显。此外,各地产业结构不同,对初中后教育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职教与普教的比例与模式等等要求不同;各地城市化与社会发展的程度不同,对发展第三级教育与高等教育社区化的要求不同;各地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不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同,等等。
(3)一些地区的代表还根据制定本地区教育发展战略的经验,概括了几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与教育发展的不同特点,如资源性晚开发地区、小群组式城市地区等等,为进一步研究教育区划问题开拓了新的领域。
总之,代表们一致认为,在国家教育发展战略规划指导下应该充分注意区域间教育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从不同地区实际出发,遵循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教育发展的不同过程与规律,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形成良性循环的问题,不失时机地推动地区和全国教育发展上一个台阶。
2.认真研究教育发展的周期,把握时机,推动教育加速发展。为了制定合理的战略目标,各地区采用了系统工程与计量经济的方法,认真研究了教育发展的规律,提出以下观点。
(1)多少世纪以来,特别在发动产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教育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增长之后发生的。而一些新兴国家,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缩短现代化进程,倾向于使教育先于经济的发展,也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中国作为现代化起步较晚的国家,为了加快现代化的进程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从总体上讲,应该将教育作为基础性产业,适度超前于经济的发展。
(2)回顾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关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从来就没有按一条直线走的绝对“稳定持续”的发展。小平同志关于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然后再稳定几年的论述,对我们认识教育发展的规律应该有一定的启发。当然,要认真分析什么是反映教育发展规律的周期,什么是人为的、不合理的“过热”。
(3)通过运用灰色系统,对世界上33个国家经济、社会与教育数据进行的多变量统计分析,测算出教育发展的周期。教育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随时间的延续大体经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一个发生、发展、成长、成熟的过程,即前期缓慢发展,中前期加速发展,中后期减速发展和后期“饱和”发展(与受教育人口按比例发展)的过程。我国的教育发展当处于第一阶段后半期和第二阶段初期,因而从整体上说,我国未来教育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从区域的角度看,人均GNP在1000美元左右的沿海发达地区教育发展速度要大大高于中、西部地区。
3.认真分析区情,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战略发展目标。
(1)各地在制定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过程中,都充分认识到,无论是经济目标还是教育目标都不是单一的。如同经济发展要讲质量,讲效益,教育发展的目标也应该是数量、质量、结构和效益的统一,不讲质量的数量没有意义,只讲数量和质量,不讲结构合理化,也不可能有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数量、质量、结构是否合理还决定着教育资源的合理使用。
(2)制定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依据在于认真研究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科学分析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过程中,一些研究人员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研究了教育因素与社会因素之间存在的复杂的数量相关关系,并通过相对变率弹性研究和矩阵分析,对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很有启发的结论。第一,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程度不同,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不相同。第二,成人识字率与三级教育入学率是代表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三级教育之间有着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关系。第三,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性与依赖性比其它两级教育明显,说明经济越发达,对高等教育的依靠越强,产业结构是其中最敏感、最重要的因素。第四,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初等教育得到普及,第一级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由此减弱。
(3)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程度不同。一般来讲,贫困地区的发展思路是降低重心,全力抓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等发达地区将普及初中阶段教育及培训中间层次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发达地区已经完成了“普九”任务,2000年前,将在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基础上争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4)由于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也最能体现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地区差异最大。一般来说,西部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尚未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部地区以发挥现有高校潜力,调整不合理的层次结构与科类结构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东部发达地区,尤其是广东、山东和苏南地区则有比较强烈的高教发展要求。其原因一方面是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大批人才,单靠引进人才已不能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是城市化进程加快,要求高等院校成为精神文明与文化建设的中心,促使区域文化创新。此外,其中有些地区改革开放以前高教基础薄弱,发展不足,也加强了对高教发展的需求。
(5)根据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不同特点,各地的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还以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为目标,探讨了本地区的教育模式。总体上讲,西部地区以农、科、教三位一体的方式促进基础教育的普及,适当开展早期职业教育;中部地区主张经、科、教三者结合,使初中后教育广泛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发达地区则抓住社会发展,城乡一体的优势,提出“高等教育社区化”,高中阶段教育的三元结构等。
4.充分认识教育功能,扩大教育空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的涵盖面越来越宽,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教育功能与教育体系的新认识。
(1)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在发展方针上,从注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过渡到注意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方面从注重经济总量的增长过渡到注重质量效益,注重以技术创新争夺市场;在发达地区,还出现了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发展趋势。因而,教育的功能就不仅仅是要培养大量专门人才以及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而且要包括为农村的现代化,为社区的精神文明与文化建设作贡献。
(2)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在精神文明与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不再是外部的政治需要,而成为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教育空间”的概念由此产生。一些地区的代表探讨了现代教育的涵盖面问题,提出要成为发达地区,就要成为教育发达的地区,成为“大的学区”。要创造一种学习化的社会,使教育无处不在,只有这样,教育的影响力,教育的战略地位才能得以实现。
(3)要建立一种学习化的社会,就要有制度上的保证。这里至少应该有三种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企业教育制度和社会教育制度。通过这三种制度培养新一代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人才,同时把现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培养成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建设者。
5.教育的宏观布局。教育的宏观布局与人口分布、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的关系早已为人们所认识,目前,教育的空间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也受到了与会者的重视。
(1)伴随我国农村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不仅发达地区,而且中部地区都已出现以城市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以小城镇为纽带的城乡社会一体化趋势。各地区的小城镇建设规划把教育发展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考虑,带动了各类学校向城镇集中。
(2)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学校的布局已形成了不同的特点。在经济发展缓慢的欠发达地区,尤其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山区、牧区,各级各类学校的布局尚无相当的变化,小学布点仍很分散。在中部地区,高校布局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将过去置于偏远地区的高校转移到城市,以发挥其辐射作用;小学与中学,尤其是中学逐步向乡镇集中。在农村城市化、农民非农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布局已发生了较大变化。高等学校向中心城市扩散已成为趋势,地方高校社区化成为战略目标。高级中学向区、县所在地靠扰,初中和不少小学向乡镇所在地转移,并力求将乡镇生活区逐步建设成集生活、教育、文化娱乐与医疗卫生为一体的社区,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3)根据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宏观布局的差异,与会代表还讨论了省间及各经济协作区间的协作与优势互补问题,指出:市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会导致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的形成,人才市场也不例外,人才流通的速度也将随之大大加快。因而,各地应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协作,充分发挥全国高等教育资源的潜力,实行优势互补,而没有必要各省、各地区都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
三、进一步开展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新任务与新课题
80年代以来,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的研究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形成决策、付诸实践,已经确立了自己在教育科研与决策中的地位,形成了研究队伍,明确了研究领域与基本研究方法,积累了经验,出现了一批很有见地的研究成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与会代表也清醒地认识到,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发展不平衡,研究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在地方政府规划与决策要求比较紧迫的形势下,有些地区教育发展战略的研究匆忙起步,理论与方法的准备不足;一些地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实际内容与表述比较雷同,在教育发展模式、教育结构和教育发展的主要措施上没有突出区域特征;由于理论建设与学科建设起步较晚,着力不足,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往往容易从一些既定的原则出发,有简单化的倾向等等。
为了推动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回答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与会代表讨论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与课题。
1.加强宏观教育研究的学科建设。
2.进一步深入研究区域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3.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的战略设计。
4.区域教育发展的实验研究。
5.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问题。
6.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联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