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傅立叶社会改造的理论对社会主义学说的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傅立叶论文,学说论文,贡献论文,理论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既要根源于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也要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在为这种转变提供过思想材料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中,傅立叶的学说体系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这一学说体系以及它对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对于了解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发展,继承人类宝贵的思想遗产和思考当代社会主义的许多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包藏在神秘外壳中的全面改造社会思想
沙利·傅立叶(1772-1837年),是19世纪初期法国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他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包含着辩证法观点和唯物主义萌芽思想的社会历史理论。以这一理论为基础,他进而提出了内容深刻的社会主义方案。这个方案的重要特点,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是从生产的改造出发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607页。)。即它是紧紧围绕如何在文明制度即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协调的社会体系而展开的。这样,傅立叶不但和同时代的圣西门、欧文一起,把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重要历史阶段,而且为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地预测未来社会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思想材料。恩格斯指出:“傅立叶是在正确地认识了过去和现在之后才按照自己的看法想象未来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658页。)傅立叶实际上已经看到了当时开始隐约地暴露出来的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尤其是所谓大规模生产和分散生产之间的矛盾。他实际上是根据这样的认识来设计能够消除这些矛盾的社会主义方案的。按照他的说法,文明制度已经创造了“大规模的生产、高度的科学和优美的艺术”这些建设新社会的必需的“动力”,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发明这种与分散经营相反的协作结构”。(注:《傅立叶选集》第3卷,第27页。)可以看出,傅立叶实际上是遵循“大规模生产”的客观要求来设想未来社会的。因此,这种设想是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的。那么,傅立叶所据以“发明”新社会的思想原则是什么呢?就是理性原则。我们知道,每个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是用理性原则来设想未来社会的,而他们的理性原则的具体形式又各不相同。在傅立叶那里,这种理性原则表现为他的“情欲引力”论。
傅立叶的情欲理论和法国唯物主义哲学的理性论本质上是一样的,因为傅立叶是直接从法国唯物主义者的学说出发的,表现为情欲和理性都具有合乎自然、合乎人性的属性。傅立叶不过是把理性改换成人类固有的情欲,并加进上帝意旨的神秘主义形式,即把人的情欲说成是“上帝用来鼓励一切生物履行神的意志的魔杖”,“引力的分配者只是上帝”等等。这是自然神论意义上的上帝,即上帝=自然=人的情欲。也就是说情欲是永恒不变的人的自然本性,是与生俱来的固有的本性或理性。
傅立叶把人的情欲分为十二种根本情欲和由这些情欲的彻底满足而形成的第十三种情欲——统一欲(追求普遍幸福的高尚情欲)。它们是五种感官情欲(味觉、触觉、视觉、听觉和嗅觉),又称“奢侈欲”;四种依恋情欲(友谊、爱情、家庭、名利),又称“小组欲”;三种分配情欲(连锁的、多样化的、调整的),又称“谢利叶欲”。十二种情欲的共同发挥或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第十三种情欲,即统一欲,又曰协调主义。(注:《傅立叶选集》第1卷,第109-117页。)这是关于情欲的最基本的划分,如果细分下去,也可以说有几十种或一百几十种,甚至更多。
尽管傅立叶关于各种情欲的用词很古怪,但稍加分析就可明白,所谓情欲就是“需求”,“需要”。奢侈欲就是五种感官的需要,主要是物质生活的需要,也包括文化精神生活的需要(如满足听觉,视觉感官的需要)。依恋情欲是指人的各种社会结合的需要。人人都有满足感官的需要,都有实现社会结合的需要。那么,怎样使全社会人们的这种多种多样的需要互不发生矛盾,都能得到满足呢?这是需要调节。最后三种所谓分配情欲,就是对前面各种情欲发挥调节作用的情欲。有了这三种情欲的调节,全社会就会和谐一致。只有当各种情欲(需要)全面协调的满足的时候,才能达到统一欲的满足。傅立叶非常强调统一欲,认为它是十二种情欲的主干,它以十二种情欲的发扬为前提,又是它们发扬的最终目的。只有统一欲发扬了,社会普遍幸福才能实现。在傅立叶看来,统一欲是人类要使个人的幸福与他人的幸福、全人类的幸福相协调的意向。这种意向要靠建立情欲的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的和谐来实现。所谓内部作用就在于使个人的各种情欲保持均衡,以便使每一种情欲的自由发扬有利于其余情欲的发扬。在文明制度下,个人处于同自身的战争状态,个人的种种情欲自相冲突;所谓外部作用,就在于必须使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同时又是在为大众的利益服务。傅立叶以此批判文明制度的结构是每个人反对大众的斗争,是一种每个人都用欺骗公众的方法来寻求个人利益的制度。他认为关键问题是要建立情欲的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的统一,实现了这种统一,就达到了情欲引力的总目的即统一欲,也就达到了社会关系的普遍协调和整个社会的普遍幸福。
不难看出,傅立叶关于“奢侈欲”、“依恋情欲”、“分配情欲”和“统一欲”之间相互关系的思想,实际上涉及到关于如何协调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以至于整个社会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协调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重大理论问题。例如前面已说到,五种感官情欲包含着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味觉、触觉和嗅觉表示人们衣食住行等的物质内容的需要,听觉、视觉则包含了人们对文化艺术、音乐戏剧等的精神内容的需求;四种依恋情欲表现了人们实现各种社会结合的需要,如爱情结合、家庭结合和各种利害关系的结合等等;三种分配的情欲是协调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即协调社会关系的需要;统一欲指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关系的协调统一,它着重强调在满足个人利益时,应当兼顾集体的和社会的普遍利益。这里鲜明地表现了傅立叶情欲论中的社会主义倾向。
既然傅立叶所说的情欲就是“需要”,那么,这些需要是否就是自然的、永恒不变的呢?也许有人会说,人不是从来就有吃喝住穿的需要吗?这难道不是永恒的吗?固然,人类要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即为了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就必须要吃喝住穿。但是这种需要(情欲)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内容和形式是否永恒不变的呢?回答则是否定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欲望是否成为固定,就是说它是否取得对我们的无上的权力……这决定于物质情况,‘丑恶的’世俗生活条件是否许可正常地满足这种欲望;另一方面,是否许可发展全部欲望。而这最后一点又决定于我们的生活条件是否容许全面的活动因而使我们一切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86页。)这就是说,欲望的具体的物质和精神内容以及它的发展、满足决定于物质生活条件;欲望的形式和内容是一个历史性概念,是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人的欲望的形式和内容,不可能想象原始社会的人有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的那些欲望或需求。就傅立叶把人的情欲(欲望)认作某种始终不变的先天固有的本质来说,和历史唯物主义对欲望的理解根本不同。但是,傅立叶其中正确的看法——这种看法又非常接近上述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欲望的满足和发展的观点——在于他始终把人的各种欲望的满足和发扬同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社会生产组织联系起来,始终确定不移地认定在文明制度下满足人的十二种欲望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只有在新的社会制度——和谐制度下,在生产劳动组织得符合人的本性的情况下,在劳动本身变得有益于人的身心愉快并成为充分享乐的条件下,才会成为可能。这又说明傅立叶已经多少懂得情欲是否能够充分满足决定于人们的现实物质生活条件和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制度,表明傅立叶以其特有的表现形式使他的情欲理论接近了历史唯物主义对欲望理解的正确观点。正是在这里,包含着傅立叶的要求全面改造社会的思想。
在傅立叶看来,文明制度之所以是不合理性的社会,最根本的就是它压抑了人们的种种情欲(需要)。人们不仅不能满足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而且也不能满足社会结合的需要——没有真正的友谊,没有合理的家庭。爱劳动本是人的情欲,但文明制度或者是完全剥夺了穷苦人的劳动权力,造成了“恶性肿瘤的贫民大军”,或者是把人们终生束缚于一种工作,压制了人们多样化情欲,使劳动变成令人厌恶的事情,等等,傅立叶正是针对文明制度的种种弊病提出他的情欲理论的。这种理论虽然属于唯心史观体系,甚至带有神秘色彩,但是从中可以看出,它是为了全面地满足人们的需要而要求全面地改造社会关系,其中包括改造经济关系,也包括改造家庭关系等等一切社会关系在内的理论。马克思曾指出:“为了把社会生产变为一种广泛的、和谐的自由合作劳动的制度,必须进行全面的社会变革,社会制度基础的变革。”(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599页。)那么,就让我们看看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是怎样从满足人们的需要出发来设计经济关系以至于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全面改造的方案的。
二、实现社会经济关系全面改造的法郎吉社会主义方案
傅立叶认为,为了全面地满足人们的“情欲”,首先必须对社会经济关系进行全面的改造,把大规模生产和分散生产相矛盾的文明制度改造成为大规模生产和协作结构相统一的和谐制度。
文明制度是傅立叶社会划分中的第五个历史时期。在此之后,傅立叶认为必然要经历保障制度,协作制度这第六、七个时期作为过渡,然后才能进入和谐制度的第八时期。之所以需要这样两个过渡时期,是因为构成每一历史时期的各种社会因素都要有一个逐步发展成熟的过程。傅立叶认为应当随着这些社会因素的逐步发展和成熟,最后确立他所设想的和谐制度,这种思想是很可贵的。其中,傅立叶所特别注意的显然是“协作生产”或“协作结构”这个社会因素的发展和成熟的问题。他把保障制度称作半协作制度,把协作制度称作简单协作制度,把和谐制度称作复杂协作制度。这就说明,他是把协作生产或协作结构看作是这几个社会制度的经济关系的基础。而他对现存社会经济关系的全面改造,就是要达到建立完善的协作社会制度(复杂协作)的目的。那么,他所设想的将在和谐制度中最终实现的复杂的即完善的协作制度或协作结构,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傅立叶对此没有作过直接说明。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他的设计方案看到它的主要内容。
傅立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主要表现在他对未来社会基层社会组织的描述中。据他的描述,和谐制度中的基层社会组织叫做法朗吉。它由人们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自愿组成。是一个包括工业、农业、商业、家务、教育、科学、艺术这七种“劳动”在内的协作社。每个法朗吉协作社的人数大约1600到1800人,他们都是法朗吉中的劳动者,自由而和谐地共同建设新生活。未来的世界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法朗吉所组成。
根据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傅立叶的所谓协作生产或协作结构,是一个内容广泛的称谓。它包括以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的内容,也包括所谓“七种劳动”结构方面的内容。不过,协作结构主要是指经济结构方面。
1、所有制关系和经济结构的改造
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法朗吉究竟实行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应该说它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或社会主义公有制。傅立叶设想,吸引包括资本家在内的各阶层人士自愿投资入股参加法朗吉,法朗吉中的所有成员都是该协作社的劳动者。认为资本家会自愿变成劳动者,这当然是一种幻想。投资入股的人可以把他的资本作为在法朗吉中取得收入的根据之一(此外,凭劳动和才能取得收入)。这也明显地表现了傅立叶的资产阶级倾向。但是,这是否从根本上影响法朗吉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呢?我认为并不如此。因为尽管法朗吉中保留着凭“资本”取得收入的权利,但这种“资本”已不再归投资者个人所支配,而完全归法朗吉用来经营集体生产,“资本”的所有权和支配权(使用权)已发生分离,这样,“资本”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同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向原来的资本家交付定息的情况作点比较。我们在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向资本家交付定息,固然意味着为了实现和平改造而向原来的资本家偿付的一种代价。但这种情况并不影响我国那些经过改造而成为国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当然,这里也有一点区别,法朗吉中凭资本付给报酬是随着生产增长而有所增加的并且没有时间限制。我们的“定息”则不是这样。但是,法朗吉的投资者在入股以后已经失去了对他的财产的支配权和经营权,这同我们在社会主义改造后的情况是相同的。总之,法朗吉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应该说是明确的。有的学者可能援引恩格斯的话来反驳上述看法。恩格斯说:傅立叶主义的“一个不彻底的地方,就是它不主张废除私有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579页。)按照这个说法,法朗吉是保存着私有制的社会组织,因而不能把法朗吉的所有制看作是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怎样理解恩格斯的这句话呢?恩格斯是在1843年10月《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一文中讲到法朗吉的参加者中有资本家和工人,有富人和穷人以及他们的个人收入按照资本、劳动和才能这三者来计算这一情况时说到这句话的。我认为,如果把恩格斯的这句话理解为法朗吉的经济中带有某种私有制的痕迹,那是对的。如果认为法朗吉就是保存着完整的私有制那是不符合事实的(理由如前所述),同时也不符合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以后所表述的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的许多合理主张,无非是要求消灭阶级对立。既然认为傅立叶等的主张是要求消灭阶级对立,又认为傅立叶不主张废除必然产生阶级对立的私有制,那是自相矛盾的。我们在引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时,应当注意他们的观点是有所发展和变化的。1843年,他们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尚在由酝酿走向成熟的过程之中,对于他们这一时期的论述,应当有所鉴别。总之,按照傅立叶所描写的具体内容,法朗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傅立叶之所以要把分散的生产改造成为协作生产,其一个方面的内容,实际上就是要把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改造成为集体所有制。按照关于法朗吉中七种“劳动”关系的描述,傅立叶所说的把分散生产改造成为协作生产或协作结构,还包括经济结构方面的改造(这里只谈经济结构方面的改造,其实所谓七种“劳动”涉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全部社会关系)。
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系统。它所包容的各个部门以及每一部门中的各个专业互相依存。而这种联系和依存方式,又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为了促进社会生产的顺利发展,人们应当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变革这种联系和依存的方式。作为空想主义者的傅立叶,当然不可能有这样明确的认识。但是,从他对文明制度的批判和对法朗吉社会主义方案的设想中可以看出,他已经深入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并且提出了十分珍贵的见解。
如前所述,傅立叶认为文明制度的根本缺陷就是大规模生产和分散生产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破坏了各经济部门和各行各业之间的协调关系。傅立叶认为,和谐制度则应在建立法朗吉集体所有制的同时,建立经济结构间的协调关系。
这种协调关系是指什么,傅立叶并没有系统地作过说明,而且在当时的条件下也不可能作出这样的说明。但是,从他的所谓七种“劳动”的协作制度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这种协调关系,其一,就是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肯定过的消灭城乡之间即工农之间,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关于消灭工农、城乡对立,这可以从他关于七种劳动统一于一个法朗吉中的设想上得到说明。关于消灭脑、体劳动的对立,傅立叶不但认为和谐制度将普及高等教育,而且以极其夸张的笔调描写到那时的社会成员几乎人人都将成为堪与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诗人媲美的杰出人物。其二,就是各种生产部门的协调的比例关系。比如,他认为工农业之间就应当有这样不容随意破坏的比例关系:在全部工农业生产中,工业生产应占四分之一,农业生产应占四分之三。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傅立叶的有些设想似乎是幼稚可笑的。在不到二千人的一个基层社会组织中,把一切社会部门都包罗在内,这岂不是放大了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认为工业生产只应占全部生产的四分之一,这岂不是否定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他甚至还说,工农业生产之所以应当各占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那是因为人们关于工农业生产劳动的情欲的多寡不同,这岂不是认为各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是由所谓人的情欲来决定。但是,我们不应忘记,傅立叶终究是一个在唯心史观基础上建立自己体系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是一个不能不受到当时经济水平限制的思想家。这样一个思想家竟然能够猜测到未来社会中消灭城乡和工农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的必然性,竟然能够提出应当使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建立协调的比例关系,这倒是令人惊奇的。还应指出,正是在容易被人们指责为奇谈怪论的那个思想中,即认为各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是由人的情欲决定的思想中,实际上包含着这样的见解,即这种比例关系是有其由事物本性所决定的规定性或规律性。因为据他所说,人的情欲引力以及各种情欲引力之间的构成,是一种自然规律,不容人们随意违背。由此推论,作为情欲的要求的生产比例关系当然也是不容人们随意违背的。傅立叶有许多论述,似乎是极为玄妙的,但是在这种玄妙的外壳中确实包含着真理的颗粒,上述思想就是一例。总之,在对经济结构问题的思考中,傅立叶的思想比其他任何一位空想社会主义者更深刻,更富有预见性。
综上所述,傅立叶关于把分散生产改造成协作生产或协作结构的思想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既涉及到所有制的改变,也涉及到经济结构的调整。显然,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在经济生活上达到和谐的境界。这种思想应该说是富有远见卓识的。我们不妨指出这样一个事实,在国际共运史中,确实存在过这样的偏向,即人们往往十分重视所有制关系的改造,而忽视经济发展本身的规律,以为所有制改造的实现就能带来美好的一切。事实证明这是片面的。而傅立叶则没有这种片面性。他关于改造社会经济关系的思想是相当全面的。
2、把资本主义无政府状态的生产改造成计划经济
傅立叶十分明确地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并对无政府状态所造成的恶果作了详尽的分析和批判。既然如此,傅立叶设想和谐制度的社会生产时,必然会提出建立和无政府状态相反的计划经济。但是,从字面上看,傅立叶却似乎没有提出这个问题,以致许多研究者在谈到十九世纪初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时,往往只是着重谈到圣西门的计划经济思想,却没有提到傅立叶。的确,圣西门提出了明确的“计划”概念,傅立叶则没有提出这个概念。但是,如果不是就字面而是就实际内容看,那就应当承认,傅立叶不但提出了计划经济的思想,而且内容丰富,独具特色。那么,傅立叶的计划经济思想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傅立叶把他的理想社会称为和谐制度,而和谐制度的根本特征就是大规模生产和协作生产的统一。他还把和谐制度的基层组织法朗吉称作把七种“劳动”协调地组织起来的协作社。其中,就各种生产部门而言,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如前面提到的工农业的比例关系),以实现各方面的平衡,关于这些诸如协作、协调、比例、平衡等概念(都是在傅立叶著作的原文中出现过的),实际上就是体现着傅立叶的计划经济思想的概念。这些概念,现在我们在谈到计划经济问题时也还在使用。所以,根据他的这些概念和论述,我们应该肯定傅立叶是提出了计划经济的思想的。那么,他的计划经济思想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和圣西门不同。圣西门主要是从如何建立全社会的计划体制着眼来提出这个问题的,而傅立叶则是从社会各个构成部分的个性特点来实现计划经济的(协调、平衡等)。比如,圣西门提出由国家最高科学院编制计划,由实业家委员会审查,交由中央银行监督施行。傅立叶没有提出过这种“宏观”的设想。他所注意的是社会各个组成部门的各自的特点。他认为工业生产这个事物的特点或本性要求它在全部工农业生产中只占四分之一,因此要按这个要求确定工、农业生产的比例关系。又如,他认为社会成员的性格或爱好极其多样,共有810种,只有把所有这些性格一个不漏地都自由地发挥出来,法朗吉的生产才能协调地进行。为此,他对如何保证所有这些不同性格的发挥作了精心安排。为了防止因某种性格的人突然出缺而影响生产,他为每个性格的人都配备了一个同样性格的人作为副职,以此确定法朗吉的标准人数是1620名。这种根据各个具体事物的不同特点或本性来煞费苦心地安排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描述,在傅立叶的著作中不胜枚举。所有这些足以证明,法朗吉的协作社绝不是没有计划性,而是在首先考虑每种具体事物的基础上来实现计划性。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在发挥各个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实现计划性。这就是他不同于圣西门的特色。应当说,这个思想是十分宝贵的。如果人们只有实现计划的愿望,而不考虑如何根据各个部门的特点。不注意发挥它们的积极性,那么计划就会变成僵死的东西。从这一点看,我认为傅立叶的计划性思想不仅不比圣西门逊色,而且比圣西门更深一层。
这样,我们就看到了傅立叶和圣西门实际上在计划经济方面存在着共同性,即都主张在未来社会中建立计划性经济,以有别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只不过他们实现目标的途径不同,也就是说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存在着差异。他们各自侧重的重心和角度大不相同,圣西门的计划经济思想注重自上而下的中央集中控制的统一计划。傅立叶恰恰相反,他是立足在发挥法朗吉各个生产组织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发挥劳动者个人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的基础上实现全社会经济的平衡、协调即计划性的。如果说圣西门的计划经济思想是强调宏观控制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傅立叶的计划经济思想实际上强调微观搞活。他是在微观搞活的基础上达到全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的。
第二、傅立叶关于“和谐”、“平衡”、“协调”等表示他的计划经济思想的概念是建筑在多样性、灵活性、数学计算的精确性基础之上的,是计划性和灵活性、多样性及数学的精确性的统一。具体些说,这种计划性(平衡、协调)是通过组织多样化的劳动、满足多样化的劳动需要和爱好,充分发挥劳动者个人和劳动生产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各个劳动组织安排上的“具有数学的属性”等来实现全社会经济的计划性的。傅立叶的这一观点中包含着一个极为可贵的萌芽思想,即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应当建立在精确的数学分析和计算的基础上。在傅立叶看来,法朗吉经济的组织和生产劳动的安排(分配),都是经过严格的数学计算的,达到了“以数学方式安排的协调”,都具有数学的属性并符合数学的规律性。只有这样,协作经济才能达到平衡,协作联系才能协调。这种数学计算的例子在傅立叶的著作中比比皆是,甚至给读者造成一种头晕目眩的感觉。因为在他的数学计算中掺和着许多令人难以理解的成份和相当神秘的色彩。例如说人有810种性格以及其他更加令人头痛的数字形式,有的简直就是数字游戏。但是,如果抛开其中神秘化的成份不谈,可以说,这种对经济现象进行数学计算本身就足以表明傅立叶是非常注重经济的计划性的。傅立叶认为,法朗吉的生产、分配以及各种劳动专业之间的划分和组合都应当根据情欲和“有系统的安排”,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数学的属性。所以数学的属性乃是组织生产和分配劳动的“首要”属性。傅立叶的这一思想包含现在已为科学社会主义实践证明了其正确性的真理成份。当代社会主义实践已经证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无论是国家的预算、概算,还是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综合平衡以及农、轻、重的比例关系,直至各个企业的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精确的具体的定量分析,即应当进行精确的严格的数学计算,否则,就不可能准确地把握复杂的经济过程并正确解决它所提出的重大问题。马克思曾指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了数学以后,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傅立叶数学计算的做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某种定量分析的尝试。尽管这种分析含有神秘主义和离奇古怪色彩,但是应当肯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政治经济学创立之前,是傅立叶最先不自觉地尝试了对社会主义经济进行数学的定量分析的作法,这种作法至今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有宝贵的启示。
3、实现劳动和享受的同一性
傅立叶认为,由于和大规模生产相适应的协作制度的确立,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的协调,和谐制度将显示其无可比拟的巨大优越性。它将使人们极大地加强征服大自然的能力,社会生产将比文明制度增长几倍,十倍乃至百倍,人们的收入也将增加三倍以至到五十倍。在和谐制度的种种优越性中,傅立叶特别详尽地论述了新型的劳动制度,并且通过这一论述,极大地发展了社会主义的劳动理论。
劳动理论是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莫尔以来,所有的社会主义者一般说来都谴责游手好闲,赞颂辛勤劳动。十七世纪意大利的康帕内拉还提出过一切为社会服务的劳动都是光荣的思想,但是,大多数空想社会主义者一般都只是把劳动看作是一种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而应尽的义务,即只是把它看作谋生的手段。只是在康帕内拉和摩莱里的著作中,初步提出过劳动是人的生活需要的思想。前者认为,未来社会中的劳动不但不会危害身体,反而会发展人的体力;摩莱里则进一步提出,劳动是人类本性的自然需要,在未来社会中,劳动将成为有趣和轻松的活动。但是他们的这些思想都没有充分展开,傅立叶则对这个问题作了充分的论述,形成了系统的社会主义劳动理论。
按照傅立叶的说法,劳动是人所固有的一种情欲。就是说,劳动是每个人天生的需要或爱好。如果这些劳动爱好都能发挥出来,那就可以形成充分地满足社会需要的力量,而无需采取任何强制。但是,要使人们多种多样的各种天生的劳动爱好充分发挥出来,就要有能使人的各种情欲都得到满足的社会条件。在文明制度的条件下,人的各种情欲都受压抑,劳动者不得不为养家糊口而终生从事一种自己并不爱好的工作,从而使劳动变成了令人厌恶的活动。在和谐制度下,由于不再迫于生活,而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事工作,劳动也就恢复了它的本来面目,成了一种人体活动的需要,成为一种愉快的享受。恩格斯称傅立叶的这种理论为“劳动和享受的同一性”理论,给予很高的评价。马克思曾说,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十分明显,傅立叶的“劳动和享受的同一性”的理论,已经有了马克思这一科学预见的萌芽。
傅立叶还对未来社会中的劳动情景作了具体描述。在那里,旧社会的那种把劳动者终生束缚于一种工作的旧的分工已被彻底打破,劳动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并经常变换工种。据他描述,法朗吉的成员往往每天变换几次以至三十次工作,每一次工作的时间很短。据说这样做的好处是符合人的多样性情欲。傅立叶这种带有夸张性质的描述,常常引起一些非议,认为这是不屑一顾的胡思乱想。其实这种描述包含着深刻的含义。恩格斯认为这表明傅立叶已经充分地了解到旧分工所造成的恶果。“了解一方面是工人的畸形发展,另一方面是劳动本身的畸形发展。这种劳动活动局限于单调地机械地终身重复同一的动作”;了解到“人应当通过全面的实践活动获得全面的发展;劳动应当重新获得它由于分工而丧失的那种吸引人的力量,这首先是通过经常调换工种和相应地使劳动的每一‘会期’……不过长的办法来实现。”(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2页。)
按照傅立叶的描述,劳动既已成为象观剧、跳舞那样诱人的享受,那么,劳动者不但人人自觉地参加各项工作,而且为了显示和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互相——人与人、组与组、队与队——之间开展热烈的竞赛。傅立叶激烈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竞争,但是他有时也把和谐制度中的竞赛称作竞争,或称竞赛性的竞争。他认为这种竞争不但不会象文明制度中的竞争那样,造成反社会的恶果,而且是提高生产和增加社会财富的强大动力,因此是完全必要的。这种关于劳动竞赛或竞争的理论,也得到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肯定。
根据以上的描述,傅立叶进一步得出了劳动是“最主要的天赋人权”的结论,改变了以往大多数空想社会主义者只是把劳动看作一种义务的观点。所以恩格斯说“劳动权是傅立叶发明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153页。)这个思想在后来的社会主义运动中发生过很大的影响。但是后来的社会主义者对这一思想的理解并非都很正确。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法国的一些社会主义者曾想在资本主义制度中实现劳动权,这是对傅立叶思想的明显歪曲。因为傅立叶认为劳动权的实现要以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为前提,有的国家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宣布它已经实现了劳动权。如果说这是指社会主义制度能使劳动者获得工作不再有被抛进失业大军的危险,这在理论上是说得通的。因为社会主义制度已不存在象资本主义制度那样的保存劳动后备军即失业大军的经济必然性(当然,由于自然原因或主观原因,社会主义社会中失业问题也不是容易消除的,但这不是由于经济上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但是,有人说这是实现了傅立叶的理想,那是不完全正确的。因为傅立叶的劳动权思想是和劳动已成为愉快的享受这一情况相联系的。而在社会主义社会时期,劳动还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因此,还不能实现傅立叶所说的那种劳动权。
总之,傅立叶的劳动理论,包括关于未来社会中将打破旧的劳动分工,能够自由选择和调换工作,劳动不但是为社会应尽的义务,而且是一种诱人的享受和最重要的权利等的论述,不但内容丰富,而且立论深刻。它是傅立叶全面改造社会经济关系设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傅立叶在劳动问题上的这些系统而丰富的思想,在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它无疑对科学社会主义劳动理论的产生作出了重大贡献。
傅立叶的学说体系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本文只是探讨了其中的几个问题,但仅从这几个问题,就足以看出傅立叶思想的深刻性。这些深刻的见解在各个不同侧面上对社会主义学说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当然,作为十九世纪初期的一位空想社会主义者,他的思想不能不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尽管如此,傅立叶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地位,他对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功绩是不容低估的,有必要对他的学说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
标签:傅立叶论文; 个人计划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企业协作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