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人性境界_人性论文

新课程的人性境界_人性论文

新课程的人性境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人性论文,境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唤醒人的主体意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始终是一部寻找“精神家园”的历史。从原始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的宗教幻想;从挣脱中世纪精神枷锁的人文主义运动到当代文明准则的确立,无一不是人类唤醒主体意识、建设精神家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和决定性的。

真正理想的教育,能把人引向光明,能使人灵气喷薄而又内秀自然。新课程是一种“唤醒”教育,它能唤醒人的主体意识。人的主体意识一经觉醒,就能够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成为智慧而明达的人。美国纽约理性研究院艾利斯博士说:“生命中最好的岁月,就是能够确认自己的问题是自己的事,也就是感觉到命运由自己控制之时。”新课程努力指向理想的人性化的课程,使我们的孩子接受了这样的课程教育之后,头脑澄明,心地纯正,使他们的精神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从而更好的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享受生命中最好的岁月。

一切为了感受爱。现代文明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是:人与人之间要建立起一种爱意,以取代人与人之间的敌意。我们的教育理所当然要给予受教育者“爱”的元素。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常常体会到具体爱意,那么,他(她)在以后复杂甚至恶劣的竞争环境中,也能一切从“善”出发,对人生、对社会充满善良的向往,就能够自觉地消除心理不安定的隐患,在社会中有尊严地甚至诗意地生活。基于这样的理念,新课程努力构建“爱的教育”,在尊重生命前提下,教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的“大爱”,同时,让学生切实感受美好,感受具体的“小爱”。

呼唤民主与科学。中小学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科学素养和民主精神的重要阶段,但是我们的教育长期阉割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革新课程观念与教育观念,实现真正的教育方式的变革。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生活在一定条件下的具有主动生命形式的人;学生具有未完成性,具有丰富的潜能,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是正在发展的人,教育乃是养成学生健全的个性与人格,并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发展成为民主与科学的品质。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创造者,是课程的建设和开发者,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尊重、赞赏,帮助、引导,反思、合作。可见,新课程的教育充满民主人文主义的理想,沐浴人性光辉,闪烁科学的光芒。

标签:;  ;  

新课程的人性境界_人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