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国能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101;2.山东明科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101)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建设的也十分迅速。随着社会的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就是电网,但是近几年电网运行的环境却在不断变化着,比如说电网负荷的迅速增长、电力市场运行影响着电网运行、大区域电网互联的初步形成、全球气候的变化,这些问题都给电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智能电网有着信息化、数字化的特点,所以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手段就是电力工程技术,对此本文将加以分析。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应用;智能电网建设
引言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国内电网建设愈加成熟,在保障各行各业用电平稳性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经济加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电网建设过程中引入电力工程技术,引导电网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是未来的电网建设发展道路,能够显著提升电网的运行质量。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职能电网的特征,然后探讨了智能电网中电力工程技术的以应用措施,以期不断提升国内电力电网发展水平。
1智能电网特征
1.1电网架构牢固
我国幅员辽阔,且各地的气候类型和地质状况各不相似,某些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几率极高,不利于电网建设,促使电网无法正常运行。因此,相关人员在架设电网时十分注重稳定性和牢固性,最大限度保证电网不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保证区域内居民的用电安全,减少断电情况的出现。
1.2经济效益高
建设电网时应优先考虑电网的建设目的,并通过将先进的典型工程技术应用于电网之中,减少电网维修成本,在保证电网建设质量,提供稳定电力的同时使企业获得稳定的经济收益。
1.3交互性强
相较于传统电网,智能电网更注重对用户体验的收集,管理部门可通过电网与客户实现实时沟通,针对用户反馈的意见对电网进行及时修复和调整,优化电网,提高电网工作效率。
1.4自动化水平高
当前,智能电网已具备自动排障和自动修复功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显著提升,运行质量得到进一步保障,对人工的需求也随之降低,缩短运维工作耗时,降低运营成本。
2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2.1应用电力工程输电技术
由于智能电网具有较高的要求,必须有高质量的电能,这就要求电网保持较为稳定的工作状态,要是满足上述各项要求,就可以把电力工程技术中的输电技术应用其中,因此我们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输电技术的使用,把集成最新科技成果的输电技术装置应用其中。如:在建设智能电网的时候,要想提高智电网的建设水平,施工技术人员可以依托交流变换技术或者超导无功补偿,以满足上述要求,保障智能电网具有较高的建设效能。不仅如此,在长线路、大容量时,建设者可以在电网中引入直流输电方式不断提高其输电效率,特别是输送高压直流电的时候,建设者更应该重视供电效果,不断增强智能电网的建设质量。
2.2电力能源转化的应用形式
调查发现,中国的电力资源短缺,以及中国的电力工业的发展逐步转向低碳能源,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企业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只有在保证智能电网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实现远距离输电。从能源的角度来看,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企业主要利用新能源和环保理念实现低碳。在目前的情况下,智能电网建设主要使用两种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作为首选的可再生能源,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使用电力工程技术,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在应用中促进智能电网电能转换的电力工程技术的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高压直流的输电技术
现在的直流输电系统里有许多环节采用的都是交流电,而输电却是直流电。其他直流输电技术可以有效利用好控制换流器,从而实现逆变或是整流这样的工作状态。在重量轻的直流输电中,其换流器都是可关断元件而组成的,其可以让输送变得更稳定,而且经济性能也比较高,可以使用在近距离或是远距离的输电工程里,像是海岛等一些孤立领域也可以使用此技术来供电。在我国,此技术广泛的应用在了远距离输电当中,而且向着更远的距离发展。
2.4电力工程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建设智能电网的时候,作为建设者和技术人员应该对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给予更多的关注,主要是因为该技术的使用能够输出更多的清洁型能源,以电力技术和微电子处理技术的融合为基础,保障智能电网更加的灵活。不仅如此,我们要以国家电压输变电相关法律法规为蓝本,借以建设智能电网,开展建设工作。该技术可以隔离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满足绿色发展的要求。
2.5能源转换技术
鉴于能源不可再生且总量有限,相关人员必须重视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逐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避免应用传统能源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当前,世界各国逐渐加大对新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我国在电厂并网技术方面的研究已开展了数十年,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其中,光伏发电技术凭借自身优势彰显出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国在能源转换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究成本,但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依然较为明显,仍需要继续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加强对核心技术的研究
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优点主要优点:
(1)可以优化配置电网资源电力工程技术能在不做较大改动的前提下提高电网的输电能力,实现水电、风电、等再生能源的大容量、远距离和低损耗输送,可以有效的缓解能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2)促进电网系统稳定运行FACTS和VSC-HVDC等技术与传统的输电方案相比具有更好的灵活性、更快的反应速度,并且便于控制,为智能电网的连续、快速、灵活的控制提供了相当有效的方法;(3)提高了清洁能源的并网运行以及控制能力。风力发电以及太阳能发电的变流器具备软并网、解列、控制解耦(有功和无功)以及电能质量优化控制等多种功能,集中式大容量储能以及V2G式的分布式储能方法可以有效的吸纳更多可利用的再生能源。(4)增容并改造城市的配电网一方面,由于的大中型城市用电量不断迅速增长,原有的配电网络包含的输电量已经的不能满足正常的用电负荷需求。与此同时,长距离的输电线路和架空电缆线路容易产生比较大的电流,这就需要向其中添加相对应的功率补偿装置(无功)。VSC-HVDC采用的是地埋式的电缆,这样既不会影响到市容,也不可能产生电磁波干扰,适合于长距离的电力传输工程。采用这项技术向城市中心城区等地区供电有可能作为为城市电网增容和改进的最合适方案。
结语
智能电网作为新兴且具有较高实用性能的产物,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在国家制定的法律范围内进行,新技术的引入,能够保障智能电网的建设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效能,提高建设品质。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智能电网电源的质量,清洁能源的使用以及电力输送的质量,借此提高智能电网的水平。建设之前更应该重视建设方案,及时发现、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个性和共性化问题,保障建设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胡博,牛聪.浅谈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J].中国高技术新产品,2017(4):10.
[2]薛鹏程.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的发展现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1):299-300.
[3]郝文斌,洪行旅.智能电网地区继电保护定值整定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2):80-82.
[4]王立谦;明清;浅谈能电网的现状与发展[J];信息;2018年19期.
论文作者:张尉1,曹相勇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电力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能源论文; 较高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