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桩基础施工技术是整个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是建筑的基础,起着支撑整个建筑体的作用,同时也是确保工程项目品质的关键。据此,本文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
一、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
(一)静力压桩技术
静力压桩技术是指通过静力作用设置墟桩机自重与桩架配重作反力,将预制桩直接压入土中的施工技术。静力压桩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噪音、冲击力、振动,而且造价较低,工艺简单、质量可靠等。静力压桩技术主要是应用在高压缩性或砂性较轻软质土层中。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图层结构的破坏,导致地下水对土层产生一种超孔隙水压力,就要停止工作。
(二)振动沉桩技术
振动沉桩技术是指通过在桩顶部安装固定振动器,使得预制桩在自身重力与振动效果的共同作用下,是桩逐渐沉入基地的过程。振动沉柱技术具有利用的设备装置简单、设备体积小、设备的重量轻、打桩效果理想等优点,能够有效的降低施工强度。但是这种技术在利用中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影响工地周围人们的生活。令一方面这种施工方式造价比较高。
(三)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
人工挖孔桩技术属于灌注桩,而且还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技术。其主要依靠人力进行,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花费较少,品质较高,并且施工工艺简单,能够有效避免对附近生态和工作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将其称之为一种经济且生态的技术。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首先要对已经挖掘的桩的底部进行扩充,具体的扩充尺寸要按照水流量进行确定,在透水层则需要注意适当进行布置环状钢筋圈,然后,再进行回填混凝土,在混凝土施工后,需要严格按照设计的直径开挖穿过透水层。对于桩孔护壁混凝土则应该确保挖掘好一节后,就对其回填混凝土,进而振捣处理,一般而言,想要将其强度控制在C20左右,那么坍塌度则需要控制在100mm,这样主要是为了保证其稳定性。
二、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要点分析
(一)做好前期准备活动
1、合理选取施工方位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和受力能力,必须确保施工位置的平整性,并且还要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场地地质状态分析,这主要是为了保证场地的平整性。
2、明确并且测量桩位
当搭建好平台以后,就要明确地基坐标。通常来讲,要借助方木桩来标示桩位,进而明确开孔的方位,而且还要合理的埋设护桩。平台搭建好,需要明确地基坐标,通常来说,需要借助方木桩进行桩位标示,以此明确开孔的方位,同时还应该合理埋设护桩。具体来说,在进行埋设时,应该按照以下规范开展,由桩中心处进行测量,在大于桩径50cm处均匀做出三个护桩的中心点,做出标记,并且要求护桩顶和地面保持水平,用水泥浆对其浇筑,以此确保护桩的坚固性。
3、护壁的施工以及护筒的埋设
首先,井圈中心线偏离设计轴线的距离,不能大于20mm。其次,井圈顶面应高于施工平面250-300mm,下面壁厚要低于上层壁厚100-150mm。相比较而言,护筒埋设比较简单,要求水上主墩的钢护筒应该采用厚度不低于12mm的钢板卷制,与护壁的作用相同。对于钻孔的顶部与底部都需要采用不低于12mm的钢板进行加固,护筒的内径要大于钻头直径0.2-0.4m,而且直径为2.5m的护筒,需要采用厚度为14mm的钢板进行卷制,其他直径尺寸的钢护筒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进行卷制。按照施工土质的实际情况,护筒的高度不能低于2m,护筒距离施工地面的高度要超过0.3m,要高于最高施工水位1.5m-2.0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做好设备准备工作
在开展工作时,应该切实根据工程项目设计规定,做好设备准备工作。在准备过程中,应该认真分析其性能特点,切实发挥出它们的优势,以此提高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施工过程,必须结合所在地的气候状况和地质情况等,合理选取设备类型,切实发挥出更好的效益。为了能够节省更多的成本,对于那些通用的装置,需要实行一机多用的施工方法,扩大机械装置的使用范围。这样一来,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简化工序,从而提高运用效率,减少管控工作者的工作量。
三、建筑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
(一)工程概况
某地要进行高层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在桩基础技术实际应用中出现了相关问题,在工程分析之前把建筑工程区域分成四个区,在一区、三区分别要建设成13层的框架抗震墙结构建筑体,它们的高度分别为 64.3m、48.7m。二区域建设3层框架结构裙楼,高度为14.7m.在D区要建设成2层框架结构的商业建筑,高度为7.6m。工程的地面设计标高为10.8m,地下室深度约为4.8m。
(二)工程施工的地质条件
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情况,深入探究施工现象,本工程的施工现场主要是软土、陡坡和池塘,这就要求在施工前,必须对周边情况进行适当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进行施工,否则将会严重影响施工质量。
(三)桩基施工方式选择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和建筑物荷载特点,以及对现场施工布局的研究,经过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勘察,确定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与冲钻孔灌注桩相结合的基础形式进行施工。专业人士认为在一区、三区分别为17层、13层的主体建筑物,致使建筑物的荷载特别大,而且中风化火山岩的埋深较大,致使区域风化层的厚度较大,这样施工才能够满足承担上部建筑物倚载的要求。所以,专家建议设计单位可以考虑将冲钻孔灌注桩改为人工挖礼灌注桩,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的施工方案,在施工中桩基的长度必须控制在23-25m之间,并且在施工前要对地下水质进行分析。
(四)桩型调整方式
根据地质勘探人员的勘探报告,通过有资历的专家进行探讨,要做出一些桩型的调整。首先,如果出现满足荷载的情况下,就要适当减小桩径大小。其次,在人工挖孔桩的护擘部的施工中,要分别使用商品混凝土调整为现场自拌混凝土,把护壁部分的混凝土型号都要进行调节,由C35调整为C25。再次,如果出现人工挖孔桩出现安全问题,要及时解决,还要增加现场安全防护措旌,由现场技术人员与监理人员共同进行质量验收。
(五)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
1、预制桩
预制桩在建筑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在具体制作过程中,必须按照桩尖的朝向确定顺序,其顺序是从桩顶到桩尖。预制桩的方式有很多种,主要有静力压桩、射水沉桩、锤击沉桩和振动沉桩等方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的施工范围进行合理规划,避免产生挤土现象。
2、灌注桩
灌注桩的施工主要是按照桩基础技术的不同成孔方法进行的,主要分为冲击成孔、干作业成孔、泥浆护壁成孔以及沉管成孔等方式,必须切实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防范。同时还应该加强重视施工桩体的强度,以此防止发生断桩事故,对工程进度和施工人员安全造成威胁。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土建中桩基础施工方案具有安全性高和可靠性高等特点,因此在建筑中备受青睐。但是其中也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施工工序的管理和控制,以此确保工程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建筑物。
参考文献:
[1]苏利全,高辉.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8,(5):41
[2]白慧,倪鹏飞.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8,(1):102.
论文作者:龚带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土建论文; 静力论文; 桩基础论文; 过程中论文; 混凝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