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干预策略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多药耐药菌肺炎的影响论文_姚源1 李妍2 潘嘏3 张臻4 李静5

(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50001、 2.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ICU 100730、 3.黑龙省医院 150001、 4.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116023、 5.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50001)

集束干预策略是集合了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临床疾患的一种方法,其宗旨是持续地执行每一项措施,而不是间断地执行或只执行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否则所执行的措施不会产生明显的临床效果。[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接受机械通气病人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研究表明一旦发生VAP,患者死亡率将增加一倍,且需要花费更多的医疗资源进行救治[2]。本研究主要探讨施行集束干预策略对VAP,特别是多药耐药菌感染VAP的预防与治疗效果的影响,为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提供依据。

中图分类号查询:R473.72 文献标识码:A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2014年7月~12月四所三甲医院ICU收治的,进行过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为实验组,给予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共1095名患者。选2013年7月~2013年12月在ICU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共1066名患者。两组共男性1427人,平均年龄 59.93岁±16.41岁;女性734人,平均年龄50.93岁±17.23岁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一般护理常规。实验组:在一般护理常规基础上,由科主任或护士长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讲解集束干预策略的方法、目的及意义,提高医护人员的重视程度,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集束干预策略制的具体操作标准:①床头抬高≥30。②每日唤醒并进行脱机试验 ③预防消化性溃疡 ④预防深静脉血栓(DVT)形成 ⑤口腔护理 ⑥医师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强化标本送检管理,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⑦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消毒隔离管理[2]。

1.3 统计方法

对应用呼吸机的患者进行实时监测,发现感染病例及时上报并收集。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感染率,以及其中多药耐药菌感染的肺炎发生率。采用SPSS19.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呼吸机相关性肺感染率

实验组的呼吸机相关肺感染人数76人,其中多药耐药菌肺感染58人,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7.14‰,呼吸机相关多药耐药菌肺部感染率5.46‰;对照组肺感染人数105人,其中多药耐药菌肺感染75人,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8.81‰,呼吸机相关多药耐药菌肺部感染率6.29‰,见表1。

3.讨论

3.1 VAP感染率及病原体分布现状

通过我们对四所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研究。 2014年实行集束干预策略的实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从两组的病原体中菌株的数量上看,多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情况较严重,分别为41.35%和38.03%。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十分严峻,面临无药可医的局面。 此外,还检出耐碳青霉烯的肺炎克雷伯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主要是源于细菌基因突变积累的结果,作用是筛选耐药优势菌。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ICU患者发生几种多重耐药菌先后感染的情况,临床医生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3.2VAP的集束干预预防措施

集束干预策略由美国健康研究所(IHI)首先提出,旨在帮助为患者提供最优化的医疗护理服务,通过集合一系列实施“循证实践指南”的治疗及护理方案[3-4],将分散的治疗护理方法系统化,并通过促进不同部门间的合作,缩小指南与临床实践的间隙,对于ICU中某些难治的临床疾患较之传统的治疗护理更为有效[5]。

抗菌药物管理是根据细菌学监测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为可覆盖病原菌、窄谱、安全及经济效益比值高的药物。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 PCT)/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及疗程[5]。ICU医师应与临床药师共同制定患者的用药方案。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尽量选择单间隔离,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对于手卫生的认识在集束干预策略之前是侧重于自我的保护,常在治疗护理后、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体液及排泄物后进行[6],但往往忽视了接触不同的患者之间以及操作前的手卫生执行情况。因此,要强化医护人员感染防控的意识,提高医务人员消毒隔离无菌化操作的责任感,提高洗手的依从性,严格执行无菌化操作规程,采取有效隔离措施,也可以减少交叉感染和感染暴发流行的发生。

综上所述,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不容忽视。通过本次研究显示,集束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多药耐药菌肺炎感染几率,值得在工作中广泛应用,而医院感染监控部门要加强监测,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降低感染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谢蕴秋,贾杨阳,李毓等. 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在预防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3)17-18。

[2]朱光宇,王晓慧,温嫔,等.ICU内预防获得性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8):1020-1023.

[3] 苏明华,冯旋磷.动态监测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1):65-68。

[4] Haraden C.What is a bundle 2006 http://www.ihi.org/IHI/Topics/Critical—Care/Intensive Care. /Improvement Stories/What Is a Bundle.htm.

[5] 管向东,刘紫锰 201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解读[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5):333-334

[6]金晓东,周永方,胡志集束化呼吸管理策略在神经外科意识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山东医药,2011,51(28):56-58。

论文作者:姚源1 李妍2 潘嘏3 张臻4 李静5

论文发表刊物:《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  ;  ;  ;  ;  ;  ;  ;  

集束干预策略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多药耐药菌肺炎的影响论文_姚源1 李妍2 潘嘏3 张臻4 李静5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