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一个人从他人管理走向自我管理——访田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目的论文,自我管理论文,走向论文,访田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采访/刘秀英
家庭承担着让孩子从家庭中分离出去的任务,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离开家庭以后能够很好地生长
刘:自我管理一直在企业对员工的管理上提得比较多。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管理比较多,也就是孩子接受的被动管理比较多。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为什么要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父母们往往对此关注得不够。您如何理解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
田: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搞清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如果目标不清楚,就不知道家庭教育该做一些什么。父母对于教育孩子的困惑就在于不知道怎么带孩子,不知道怎么带孩子的原因就是不知道该往哪儿带孩子。有人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孩子掌握足够的知识,也有人认为是让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些都是对家庭教育的目标一定层面的理解,而不是根本。根本是什么呢?根本就是家庭教育承担着让孩子从家庭中分离出去的任务,承担着让孩子走向个体化发展道路的任务。用个概念来讲就是“分离与个体化”。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离开家庭以后能够很好地生长。
家庭教育孩子,如同母亲对孩子的十月怀胎。母亲在孕育孩子的时候,给宫内的孩子提供营养,细心地照顾自己的身体,目的并不是让孩子永远生活在母体中,而是为了让孩子有一天离开母体的时候,能够健康地成长。父母教育孩子的目的也是如此。家庭环境也就类似于孩子生活的子宫。
自我管理追本求源,追到家庭教育的根本,就是分离与个体化。用另外一个操作性的概念说就是自我管理能力不断地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孩子与父母就无法分离,更谈不上个体化发展。
自我管理的过程就是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提高,从他人管理走向自我管理的过程。分离与个体化程度越低的人,就越靠近他人管理,靠他人管理自己才能活,没他人管理自己就不行了。分离与个体化任务完成得好的,自我管理所占的比例也就越高。
如果不能分离与个体化,心理学上也有个概念,叫做“共生”状态。处于这种状态,就是孩子离不开父母,离不开成人。
刘:很多父母的所作所为,好像不愿意让孩子与自己分离。
田:对,现在很多上了大学的孩子,父母还让孩子晚上回家和妈妈一起睡。孩子在应该某种程度上与父母分离的时候,还与父母处于一种共生的状态,那就是害孩子。
家庭现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生活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机会,使孩子成为了一个半拉子的人,或是三分之一的人
刘:在许多家庭中,父母可能承担了除去学习以外孩子应当担负的一切任务。父母觉得孩子只要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就可以了,其他的都不用管。但是这样做的父母往往发现孩子对于自己的学习也不负责任。孩子学习没有主动性,做作业要父母督促。父母不催着孩子,孩子自己从来不会主动学习。
田:分离与个体化,最终是要让孩子自己面对一切。孩子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只有学习一项任务,因此希望孩子只对学习一项任务负责是不行的。孩子面对的是多元的生活,分离与个体化的任务也是多元的。另外,分离与个体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个阶段所面临的任务不一样。如果横切一刀的话,涉及到自我管理的内容首先分为生活的自我管理、学习的自我管理、人与人交往的自我管理几个方面。
这是从一个人所面临的生活来划分的。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要面临的领域主要就是生活的领域、工作的领域、社会的领域。对于孩子来说,工作也就是学习,社会主要就是与人的交往。
生活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人的最基本的能力,是人要生存、要活下来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如果生活都不能自我管理的话,其他方面很难能够自我管理。如果买东西都不会买,到医院看病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何谈其他能力。家庭现在很大程度一剥夺了孩子这方面能力的发展机会,使孩子成为了一个半拉子的人,或是三分之一的人。生活的自我管理的能力需要从小去培养。
学习的自我管理就是成年人的工作的自我管理,因为学习就是学生的工作。
人与人交往的自我管理,就是社会,人要在社会上生存。
孩子在这三大领域必须都学会自我管理。如果生活上不能自我管理,那就成了曾经的一个高考状元,考上了大学,但是生活不能自理,还得让母亲来帮着料理生活。学习上不能自我管理,就不知道自己的学习存在哪些问题,不知道怎么改善,只能别人推一把,自己进一步。没人推,自己就不动,就不往前走。与人交往上不会自我管理,可能就很难立足于社会。这三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出问题,都会影响其他方面。
从心理学上讲,可以把自我管理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于自己的认知活动的管理,另一个就是对自己的非认知活动的管理。认知活动的管理对于学生而言,包括注意力的管理、记忆力的管理、思维的管理。这三方面最重要了。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如果他对学校不适应,主要来自于对学习的不适应。学习上适应了,他这一个阶段的主要矛盾就解决了。
刘:记忆力也需要管理吗?这种管理也需要学习吗?
田:记忆力的管理也是需要教的,比如如何才能记得比较快,记得比较牢,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非认知的管理首先是情绪的管理。情绪的管理也应该从小训练。情绪的管理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就是情绪的识别,能够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高兴不高兴,生气没生气。
刘:是不是也要学会看别人高兴不高兴,情绪如何?
田:对。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自我中心的倾向是比较多的。但是他们应该逐渐去学习关注别人的反应,关注他人的情绪。教育不应该仅仅是口号,应当有实际的方法,让孩子这方面的能力生成出来。这是责任,不能光有愿望。
刘:孩子对自己情绪的识别也需要学习吗?
田:是的。因为一个人在情绪化的时候,他的自我判断能力会非常低,他会不知道自己处于哪种状态。进行情绪管理的学习就是训练孩子当情绪上来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有情绪了。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愤怒了的时候,他自己就会从那种情绪中跳出来。就是因为识别不了,他才任由愤怒控制着自己。
另外还有情绪的表达,情绪的调节,情绪的控制。
情绪的表达也需要学习。比如孩子对父母的教育方式有看法,往往不能够正确地表达,而是采取对着干的方法,你越是不让我干什么,我越是要干,要让父母生气,他才算达到目的,他才快乐。这都不是正确的表达。
刘:自己的愤怒也需要用语言正确地表达出来,比如说我对你的行为非常气愤,非常不满意等。
田:对。要正确地表达,而且要语言与行为一致地表达。嘴上说的确实是自己心里想的,这就是一致的表达。如果说的与心里想的不一样,父母与孩子就无法沟通。
另一个就是对待逆境,在逆境当中如何自己管理自己。我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这其中有很多具体的技术。人在压力大的时候总是会去收集那些对自己不好的信息,越是认为自己不行,越是会去找证明自己不行的证据,这样就越来越觉得自己不行。这也就是那种隧道效应,在遇到压力时,人就像走进了一条黑暗的隧道,越走越黑,越走越觉得见不到光明,越灰心。这个时候,如果你想一想光明的东西,就可能会一下子豁然开朗。
刘:逆境当中的自我管理也有一些具体的技术吗?比如说一个孩子不喜欢他的老师,但是父母又不能总是因此给孩子换学校,所以孩子还要听这个老师的课,还要上好这门课,父母应当给孩子一些什么样的指导呢?
田:孩子不喜欢自己的老师,这对孩子来说是个不利的处境。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需要两个技术,一个是消极地应对,一是积极应对。如果采取消极应对的方法,一些心理学的技术可以被采纳,一是心理分裂的技术,把老师讲的课与老师分裂开,就像你去商店买东西,要把你想买的东西与售货员的态度分开。你要买的是某种物品,而不是售货员的态度,所以你应当在意的是商品,而不是售货员的态度。针对这个孩子来讲,你学的是这门课,而不是这个老师。第二种技术就是思维停止的方法,每当你想到这个老师如何如何的时候,就在心里大声命令自己“停止”,然后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学的知识上去。积极应对,就是要把问题向积极的方面想。孩子不喜欢自己的老师又要上好他的课,这与一个人参加工作以后,不喜欢自己的领导却又要在他手下工作完成考核指标是一样的,只是这样一个人生课题提前到来了。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学习用这种积极的心态面对这个问题。父母要让孩子欣然接受自己不喜欢这个老师这样一个现实,可是这就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孩子要有没有老师的额外指导也能学好这门课的决心与勇气。
自我管理的流程:自我评估——设定目标——设计方案——采取行动——评估与修正
刘:自我管理主要分哪些环节?如果要进行自我管理先从什么开始做起?
田: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自我评估,评估自己到底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比如说如果想要解决一天的时间管理问题,先要评估自己这一天是否有效果,管理得怎么样。
第二步就是设定目标。还是拿时间管理来说,时间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是效果,这是最低的要求,也就是这一天你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老师安排的作业是否完成了,是不是到该上床睡觉的时间准时上床了,等等。第二个层次是效率,指的是效果除以时间,你在单位时间做出的事如何。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事越多,效率越高,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事越少,效率越低。比如说课堂上老师讲的课你记住了多少,如果课堂上老师讲的你记住了99%,那么你的效率就是高的,同样的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你只记住了40%,这就是低效率。第三个层次就是效能,也就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的效果。
第三步是设计方案,就是根据目标与现状之间的差距设计时间管理的方案。
刘:通过自我评估发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自身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然后设计一个方案,来解决这之间的差距。
田:是的。
第四步就是采取行动,去做,把方案付诸实施。
第五步就是评估与修正,评估整个方案的实施过程,修正方案中不太合理的地方。
按照这一个流程走下来,每个人都可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刘:每个人面对任何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时候,比如想解决自己学习中存在的某一个问题等都可以采取这5个步骤。
田:是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拿到这个框架中去解决。
父母挑剔孩子,并不是一种主观故意,而是一种惯性思维方式
刘:让孩子去执行一个方案,可能会遇到自我控制能力的问题,比如说明明现在按照计划应该是学习的时间,但是孩子就是想看电视,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如果靠父母监督,是不是又偏离了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的目标。
田:父母与孩子可以采取行为契约的方式。在方案开始实施的时候,父母就要与孩子用文字的形式约定,如果孩子达到了要求如何,如果达不到又会怎么样,让孩子事先对后果有所了解,并且认可这种约定,一定不要强加给孩子。父母切忌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情绪好的时候对孩子放松,孩子方案执行得不好也不理不睬;情绪不好的时候,就对孩子的行为严格要求,出现一点问题就“严打”。契约保证了公正性。如果孩子的行为处理总是受父母情绪的影响,孩子也容易产生焦虑,因为他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
孩子可以采取自我奖赏的办法,比如说自己很好地执行了方案中的要求,就可以给自己一个奖励,比如几分钟的游戏。
刘:事实上可能很多父母不愿意放弃对于孩子的控制,他们不相信孩子有管理自己的能力。在更多的家庭中,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不是首先需要父母做一些改变。
田:父母要克制自己,不要对孩子干预过多。父母要明白自己参与孩子事务的目的是什么。当孩子有自我管理的好的倾向的时候,也就是孩子做得好的方面,孩子的优点,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强化,对孩子进行鼓励与表扬;每当孩子有不良的行为的时候,父母可以使用两个措施,一个是忽视,对孩子的不当行为就像没看见一样,一个是惩罚。
刘:很多父母往往不太容易发现孩子的优点,他们也不是故意,只是比较习惯于发现一个人的缺点,对于自己也往往是如此。
田: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光是给父母们讲道理似乎收效比较小,但是训练可以帮助父母们有效地改善。我曾经对父母们进行过这样的培训,先是让父母们在一分钟之内说出100条自己身上的优点,没完没了自夸。就像你说的,许多父母并不是只用挑剔的眼光看孩子,他们也不会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看自己,因为让他们说自己的优点的时候,他们也往往是说几条就说不出来了,说得不错的能说出四五项。所以父母挑剔孩子,并不是一种主观故意,而是一种惯性思维方式。所以对父母进行一些训练,让父母们具备这方面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做训练的时候,可以让父母们去面对一个不认识的孩子去练习,去列出这个孩子的100条优点。对于很多人来说,在刚开始做的时候,都认为是不可能的,顶多说个十几条就说不出来了。但是经过最多三四天的训练,大多数人可以完成这个要求。一个人能够完成这个要求,他对待孩子的方式就变了,再也不会揪住孩子的缺点不放了。
刘:多年为父母们做杂志,我们发现一个规律,当孩子上学以后,亲子关系就逐渐紧张起来。因为孩子开始有了明确的任务,也有了评量的指标——学习成绩。对于孩子的学习任务的解决,父母与孩子之间冲突越来越多。很多孩子说“自从我上学以后,我妈妈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坏了”。这应该不是一种理想的亲子关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父母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按照“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这样一个思路,管理孩子的学习,是不是会有助于缓解亲子关系的紧张状态。
田:对。有一个观点,要让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强,首先父母要提高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父母要学会管理自己的任务,学会在教育孩子中,分清哪些是自己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当做的。
刘:“分离”,让孩子具备独自生存的能力是自我管理的一个最主要的目标。很多成年人虽然已经从家庭中分离,但是他们的自我管理的能力也不是很好,这种状态可能对于生存没有大的影响,但是自我管理能力低会不会影响他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他拥有一个成功、幸福的人生呢?
田:我没有看过有关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所以不能贸然地下结论,不能说自我管理能力强的人就一定能成功,自我管理能力差的人就不能成功,因为也有很多的特例。但是懂得自我管理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这是可以肯定的。就像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我们期待着随着知识的掌握,学习者的能力能够得到提高,但是我们也不能排除,随着知识的掌握,人的能力没有提高。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高分高能的人肯定比低分高能的人比例要高。我们期待着自我管理能力强的人能够取得成功,这也是教育之所以做这件事情的根据和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