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风电场安全管理问题关系着风电的安全生产能否顺利进行。通过对风电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希望能为风电同行提供参考,共同为“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大厦添砖加瓦。
关键词:风电;运行维护;安全管理
引言
近几年来,风电发展迅猛,截至2017年底,我国风电实现19.5GW装机,全球占比35%,世界第一。2017年全国发电量6.5万亿千瓦时,其中风电同比增长24.4%,已成为我国第三大类型电源。然而,随着风电场投运数量和使用年限的日益增多,风电场运行所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为突出的是经济性问题。
1风电场运行现状
1.1风电场运行管理的特点
由于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等自然条件因素制约,风电场在山地、丘陵、草原和滩涂等地分布较为广泛,海上风电也处于较快的发展期。以5万千瓦风电场为基本单位,投运较早的风电场单机容量为1250kW,机组台数多达39台,且运行时间长达10年之久,机组分布区域宽广,定期巡视以及故障处理时间明显增加,如遇到恶劣天气,发生事故的概率也会相应增加。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机组大部件更换的频率增加,吊装问题、交通问题、民事协调等问题接踵而至,对于风电场的安全管理是极大的考验。风力发电属于新兴产业,大概在2002年才开始大规模引进,从运行管理、技术管理、人员管理、资料管理、仓库管理等方面来看,风电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加之风电场升压站多处偏远地段,人烟稀少,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休假制度不完善,很难吸引人才,离职率较高。且风电场不同于火电场运行模式,班组人员配置少,应届毕业大学生未经培训上岗作业,老员工一专多能的现象普遍,工作任务较为繁重,这也使很多人员不能在专业技术上精益求精,成为风电场安全管理当中的另一隐患。
1.2风电场运行管理模式
风电场与常规火力发电厂的运行管理模式区别较大,风电场主要有两种运行维护模式。(1)运、维一体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①质保期内建立自己的运营队伍,质保期之外可快速开展工作,根据风电场特点以及机型特点建立故障处理手册,能够积累一定经验;②人员配置少,不论是检修还是运行都可一专多能。缺点:①人员培养周期较长,难度较大;②对专业人员要求的资质增加;③现场监督管理人员较少;④存在交差作业以及交接工作不清晰等现象。(2)运行、检修分开模式,优点:①质保期内建立自己的运行队伍,质保期之外可将检修工作承包给有一定实力的检修运维公司,弥补自身技术力量不足的缺点;②可以有效提高检修质量;③便于四票三制的管理。
1.3需建立适合风电的管理模式
各风电场受自然因素、人员因素以及地理位置因素限制,寻找最适合本风场实际的管理模式,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同时,由于风电处于大发展期,从基建到生产的阶段往往存在重基建轻生产的过渡时期,人员角色身兼数职,在安全管理中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以及设备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
2加强风电场安全管理的模式
2.1要继续强化外委检修运维公司的管控、边角地带的安全管理
风电检修运维公司管理有自己的难处,风电的检修承包商不像火电那样,成建制的、长期固定的承包商已经事实上演变成火电厂的一个虚拟独立车间,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是因为风电的特殊性,对承包商管理才更有必要实现“五个统一”、“五个关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风电检修承包商相对来讲规模都比较小,素质偏低,不从五个关口下手进行把控,容易鱼龙混杂,造成服务和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安全大局无法从根本上进行保障。不是“五个统一”、“五个关口”不切合风电实际,而是风电运行管理单位没有认真去探索怎么去将“五个统一”和“五个关口”融入到具体管理工作中去。建立建全奖惩处罚实施细则,查出的安全隐患从严从重处罚。探索、完善适合自身管理要求的外委作业管理模式,完善作业标准化要求,大力加强现场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外委不能免除安全主体责任”的理念,坚决杜绝“以包代管”和“以罚代管”现象。
2.2风电场人员培训管理
风电场由于其发展历史不长,国内各项技术都不太完善,因此需要培育大量的人才,建立高效、有序的团队。随着风电行业的不断发展,风力发电领域的人员素质越来越高,风力发电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好,因此好的团队对于风电场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帮助。
2.3加强风电运维人员安全意识
从事故原因中可发现,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关键因素是巡视工作中没有及时发现故障设备,有时因操作人员的失误及故障排查能力不强,都会间接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这时就需要培养风电运维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排查故障能力,以便发生故障时可自行解决或及时上报相关部门,不影响风电场的正常运行。具体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可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在风电企业中制定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以此来约束工作人员在生产活动中的行为,加强员工政治思想教育和技木业务的学习,提倡主人翁精神,从根本上提高员工责任心、上进心和事业心,进而提高安全思想意识,其次,强化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为实现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有关控制措施及计划,从组织、技木及管理等各个方面出发,以强有力的措施消除种种不安全因素,第一时间避免事故的发生。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可从“严、细、实”方面协调,首先从“严”出发,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自然要有严明的规章制度,领导要起到带头作用,在严密的组织中担负第一负责人的重任,把安全工作放置首位,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好规章制度执行关和各项工作管理关,认真对待和严肃查处安全生产中一切不安全现象和习惯性违章维护安全工作的严肃性,其次从“细”处入手,除了细化规章制度,还从细微处入手,以防为主,防微杜渐,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将法律法规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运维人员整体技术业务水平,防止不安全因素的出现。最后落到“实”处,一切从实际出发,将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如果建立规章制度是治标,那么把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就是治本,标本兼治,才会收到良好的安全生产效果,稳定风电企业效益。
2.4不断加强安全隐患控制预防机制
一定要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发现隐患,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把隐患当作事故去处理。要使安全管理超前,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风电场和火电厂相比点多面广,要充分发动群众和员工,要鼓励人人去查找和整改安全隐患,鼓励每名员工都可以主动参与到安全生产管理中,使“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成为员工的思想自觉、职业自觉和行为自觉。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风电行业经过了高速发展之后逐渐向稳步发展过渡,风电企业在这个时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效益下滑、发展速度放缓等现状,不得不寻求全新的管理战略。本文主要以风电运维人员安全管理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其人员安全管理所存在现状,得出应加强其管理等措施。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有效配备对风电场日后运行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更好地稳定企业安全发展的根基。
参考文献:
[1]未瑞.风力发电项目技术经济综合评价理论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9.
[2]全球风电市场2017年度统计报告.全球风能理事会,2018,(02):14.
论文作者:张永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风电论文; 风电场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人员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规章制度论文; 承包商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