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国语学院 杭州 310000
摘要:本文从对我国弱势人群中下肢残障者的关注出发,通过对公共空间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从人体工程学的人体尺度和环境心理因素等方面,对各类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的运用方式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完善公共空间中无肢体障碍设计的理论,设计具有人体工程学思想的人性化公共环境系统,并且为下肢障碍者的公共空间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肢体障碍;人体工程学;无障碍设计
一、引言
在社会飞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不断提升的当今社会,对肢体障碍弱势群体的关怀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其涵盖社会保障制度、福利政策等公共力量。而无障碍设计从弱势人群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出发,全面考虑其使用空间和设备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捷性,成为弱势群体人性关怀的不容忽视的力量和补充。
但目前,我国对下肢障碍者的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情况不容乐观。本人通过调研发现了诸多问题,比如公共空间中无肢体障碍设施的缺失、数据和尺度的不合理性、环境设计系统的不完善性等。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实地调研采集相对科学的数据,对公共空间设计的理论研究进行补充和更新,从人体工程学的尺度和环境心理因素等方面,尝试探讨各类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的运用方式,希望能够完善公共空间中无肢体障碍设计的理论,为设计者提供一些参考。
二、国内外下肢残疾人人体工程学研究
早在1959年,欧洲议会便通过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公共建筑的设计与建设的决议”,之后各个国家陆续推出了保障残疾人正常生活的建筑条件和有关决议。到1969年,各国以建筑标准补充条件的形式将其具体化。德国提出了残疾人建筑标准DIN18030,甚至在1972年颁布的DIN18025中,他的第一部分主要是针对轮椅使用者这一群体。
我国的无障碍设计相较于其他国家,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一线城市不难看见为盲人辨别的方向的盲道、残疾人专用厕所,但我国在普及无障碍设计上存在局限性,例如在人群较为密集的商场、地铁站,依旧只存在少数无障碍设施。无论是门口的楼梯,或者是电梯难以使用的按钮,这些都成为了肢体障碍者参与社会活动的屏障。
三、肢体残疾人的主要障碍
在中国残联发布的我国最新残疾人口数据中表示我国残疾人总数为8502万人,其中肢体残疾2472万人。重度残疾2518万人,重度和轻度残疾人5984万人。根据公共场所实地调研,肢体障碍人士主要有以下障碍:
1、楼层高度:
室内外高度差距以及凸出物导致轮椅无法正常进入商场、公寓等公共场所。商场楼梯高度一般为150mm,目前部分商场会拥有斜坡进入商场,但斜坡角度过高依旧会影响残疾人正常进入商场。并且大多数商场的扶手梯为楼梯式,这也大幅度地限制了肢体障碍人士的活动范围。
2、电梯按钮及转向:
电梯已经成为了我们上下楼一个便利的方式,对于正常人来说,电梯按钮的高度是可正常使用的。但残疾人在使用电梯时,常常出现高楼层按钮无法触碰的情况。电梯外通道过窄对于残疾人自由出入成为一个十分困难的事情,并且电梯内狭窄的空间常常让残疾人无法正常转向,如若碰见电梯内人员拥堵的情况,轮椅更无法进入电梯。这对于一个赶时间但却无法走楼梯下楼的残疾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十分现实的社会难题。
3、上下床椅十分困难:
现代大多数公共空间不会设置残疾人专用座椅,其公共卫生间未设置适宜高度的洗脸盆、烘手机和纸巾盒了,这便要求了残疾人在出行时必须有同行者的陪伴,这些都将成为残疾人正常生活的困难。
4、桌椅距离
在人流量密集的餐厅等公共场所,桌椅板凳间的距离往往采取紧密摆放,甚至一些餐厅是无法移动桌凳的。这使残疾人必须从轮椅搬至桌凳,并且要寻找合适的位置摆放轮椅。对于出游的肢体障碍人士而言,麻烦且困难,这也成为限制残疾人自由的一大难点。
5、旅游的困难
许多旅游景点由于历史文化限制,不设置无肢体障碍设计,因此,许多残疾人无法正常游玩欣赏景点,以致于许多残疾人便选择减少旅游次数。这对于旅游业来说是一笔极大的经济损失,对于肢体障碍人士参与社会活动也是一个极大的难题。
四、下肢残疾者的人体工程学
下肢残疾者的人体工程学在残疾者中尤为特殊,他们进行日常活动需要辅助器械,不同的辅助器械所对应的人体工程也不同。因此,笔者建立了如下表格,整理了下肢残疾者的人体工程学中的相关数据,详见表1所示:
五、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商场内公共空间
一个残疾人坐在轮椅上静止时宽度为≥80mm,因此在设计门框宽度是我们应设计为≥100mm,方便残疾人能够有足够的空间进出。
1)商场门口可以采用平门槛设计和拉门设计,建筑入口应尽量使用无台阶设计,若必须要有台阶,也应额外设置坡道和电梯。一般的纵坡度为3%至6%,如果条件允许,也可将坡度增加至10%,详见图1、图2。
2)面对公共内阳台和廊道,也可将门把手开关门改为拉门设计或者落地窗设计,方便残疾人自由进出。考虑到坐在轮椅上残疾人视线与正常人不同,因此可将窗户高度由大于900mm改为40mm,并设置防护栏,方便残疾人开关窗户并保护他们安全。
3)普通电梯可设置两处按钮,一处为1100mm至1400mm,这是正常人可以使用的人体尺寸。而坐轮椅的残疾人能够抬手够上的要比正常人矮一些,应在900mm至1100mm之间,并且电梯外至少有1500mm*1500mm的公共空间以备残疾人能正常进入电梯。
图1 滑坡设计 图2 滑坡设计
4)一个坐轮椅的残疾人长度为1250mm,因此在公共场所中的餐桌我们都应该预留1950mm至2500mm的空间,以便残疾人能够正常交流。
在卫生间设置上,我们时常能看见残疾人不适宜的扶手高度、宽度,致使他们需要他人帮助,因此扶手距离马桶中轴350mm、距离地面850mm最为适宜。厕所洗手台高度也尽量在800mm,详见图3、图4.
图3 卫生间按钮设计 图4 卫生间设计
洗手台下不宜放置物品,方便残疾人正常进出,洗手台上物品也放置在纵深550mm内,方便残疾人抽取,这尺寸同样适合厨房内放置物品。底部镂空设计方便残疾人进出使用刀具、做菜等活动。
2、交通出行内公共空间
现今社会,公共交通为较普遍、实用的出行方式。在地铁站、公交车上,大面积的斜坡设置可行度不高,因此需要科技扶持。我们可借鉴东京地铁站中对轮椅使用者试用的由Cama电子公司制造的EA6座椅电梯(详见图5)。而公交车前后门打开至少为90mm,并设置斜坡设施,方便残疾人上下车。公交车内过道宽度应大于等于150mm,并在高度为85mm处设置扶手,以便残疾人安全用车。此高度为残疾人正常举手,也可用在门把手和各个公共建筑扶手。
图5为EA6座椅2电梯 图6为某商场无阶梯式手扶梯
3.、色彩及材料使用
在设计公共场所上,我们尽量选取红色等明亮的颜色,并且尽量使用落地窗和坡道,让残疾人使用者能够拥有一个宽敞明亮的生活空间,从内心能够积极面对生活。生活给予的不幸和压力不再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理由,能够更好地容纳进社会。
公共场合内植被的摆设也十分重要,植被能够净化空气、调节气温,更能改善人内心的烦闷。局部小型植被加上整体转角的大型植被可以让公众场合拥有更多的生机,从环境角度改善肢体障碍者内心的烦闷,让他们心理层面有良好的改善。
六、结语
随着世界残疾人口数量的增加,弱势人群对建筑空间使用和体验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愈加提升,肢体障碍者内心更为敏感脆弱,绝大多数肢体障碍者害怕自己为他人带去打扰以及他人眼光而避免公共场所。设计者应从心理、生理层面去减弱他们对社会的恐惧。设计出更适合他们需求的环境空间和设施,这是我们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当考虑到实际设计时,人流变更的不确定性、公共场所场地局限性,这些都会让设计者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困难。设计者需要一种合理、科学的人体工程学的数据,以此在细节上做更好的公共空间设计。而人体工程学所包含的心理内容对肢体障碍者而言,也十分重要。因此笔者希望设计者能够结合人体工程学,进行优化现有公共空间设计,从而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乔希姆?菲希尔.建筑中的无建筑设计[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9787538188202
[2]赵欣.寒地城市户外空间无规划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3]朱倩.基于环境要素的下肢人士上下车的无障碍设计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
[4]董华.浅谈公共环境中的无设施建设[D].天津大学,2007.
论文作者:李梦菲,熊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4
标签:残疾人论文; 肢体论文; 障碍论文; 工程学论文; 电梯论文; 人体论文; 下肢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