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道治理是自古至今一直在进行的一项古老的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被大规模的建设,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有效的帮助,但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河道污染问题日益加剧。针对此情况,有关部门要加强生态水利的建设,从而有效的缓解和治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态水利;现代河道治理;应用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水利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也随之增加,这就导致河流循环效率严重降低,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得河道无法发挥其供水和疏导水利以及维持生态环境的作用,增加了汛期的危险。因此,随着当前人们生态意识不断的提升,如何改善水环境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生态水利是当前河道治理的重要内容,将河流看做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基础上对生态体系的完整性进行了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自然河流造成了断流,使得河流的自然环境呈现出单一化的情况,这就导致河流生态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的退化的现象。生态水利工程的目的是为了恢复河流的多样性,提高生物的种类和群落,单兵是简单的人工种植或放养,要充分的结合河流的地貌学原理,提高河流形态的异质性,从而为恢复生物的多样性打下基础。河道治理工作要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只看眼前进行短期的操作。同时,要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掌握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理办法,而不是仅仅考虑河道水文系统的修复问题,也不仅仅是修复单一动物或修复河岸植被[1]。
二、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都是在天然河道上修建的,而这样使得河流长期演化成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直接的破坏,导致河流局部形态的均一化和非连续化,最终使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得到了改变。使得天然河道的水质水温有所改变,特别是对水库的建设。水库由于其本身的一些特性加上外界太阳的辐射使得其具有特殊的水温结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且由于在太阳辐射下增大了水面热量辐射值,从而使得蓄水后的坝前水温要高于天然河道水温,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繁殖;影响河流的水质。河流水速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而减小,因此,使得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受到了降低,致使水质自净能力下降,同时,也会导致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2]。
2、水利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大量植被的破坏。水利工程建设必然会使得施工占地而破坏大量的植被,影响了陆生动物的栖息地,并且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和污水将会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道中,使得河道的理化性质得到了改变,河道岸边的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进一步被恶化。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导致大量动物的被迫迁移,使得该区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三、在河道治理中应用生态水利的具体策略
1、建设生态河堤
生态河堤的概念是人工去帮助自然河堤进行恢复形成人工护岸,不仅具有原来河床的所有功能,还具有良好的渗透和兼容性,河流与河岸之间可以顺利而充分地交换水分,同时具有良好的抗洪能力。生态河堤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自然原型护岸,使用芦苇、杨柳等植物来对河堤进行保护;二是自然型护岸,比起自然原型护岸来说多了天然材料制成的护底;三是人工自然型护岸,相比起自然型护岸来说具有更强的防洪功能,因为增加了混凝土等。在设计生态护岸的时候要从经济性和协调性两个原则出发,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尽量控制成本,同时出于工程环境美观的角度考虑尽量少出现刚性结构[3]。
2、恢复退化河岸带
河水高低水位之间和高水位之上的河岸带,为生物群体构筑明显的边缘效应,是复杂的生态系统模式,通常蕴含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并且能够储藏地下和地下水资源,因此河道治理工程必须恢复河道的河岸带功能[4]。一方面是恢复河岸带的生物群体,包括选育、培植、引入、保护物种,协调生态群体在河岸带的生存空间,优化配置生物群落。另一方面是恢复河岸缓冲带的生态环境,在河道和陆地的交接处,种植一定宽度的树木和草皮,并提高生态的异质性水平,通常采用的技术有坡面工程技术、土壤污染控制技术、土壤肥力恢复技术等,控制河岸线水土流失的情况。
3、恢复河道环境的自然状态
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重点就在于河道的浅滩以及保持水体内生物的多样性,水利工程原有的防洪蓄水功能是一定要有的,还要在此基础上努力恢复河道附近的环境,使其接近最初的自然生态状态。
首先要通过多样化结构的创造,来为河道自然环境的恢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例如为了与水体势能相适应,可以将河道沿岸设计成为不规则形状并且有高低错落,这样在河道冲刷和淤积过程中就可以成为自然的河岸河道,营造出了多样化的生态系统,这种良好的自然环境可以供生物在其中繁衍生息,有效的保证了生物的多样性和数量。
同时在进行生态水利设计的时候,还要恰当的将河道与周围的生态网络搭配起来,保证人工营造的生态系统与周围的环境可以完美融为一体,这样在以后的生活中食物链范围就得到了进一步的、自然的扩大。并且还可以改造传统的混凝土河岸、河床,在沿岸多种植绿色植物,有效的融合起绿地和水环境这两种生态系统,保证河道范围内生态环境体系的稳定性。
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河道治理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这就需要在进行水利工程时实现生态化,在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基础上,建设生态河堤,恢复退化河岸带河道自然环境,从而为恢复生物群落多样性打下基础,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进而促进水利工程的有效发展,推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冬然.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南方农机,2018,49(24):131.
[2]孙晓波.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重要性及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47(09):6+13.
[3]万军.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07):119-121+131.
[4]邢伟.生态水利技术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18,1(03):70-72.
论文作者:陈菊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5
标签:河道论文; 生态论文; 水利论文; 河流论文; 河岸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