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0
摘要:现阶段城市的发展,对河道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障河道防洪功能,而且要将生态、人文、景观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将河道打造为防洪为主,兼顾景观效果的生态型自然型河道。本文所述的萧太后河工程,基于上述原则进行了设计,工程建成后,有效改善了河道防洪现状,明显提升了区域环境品质,为河道综合治理提供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河道防洪;生态治理;景观建设
传统的河道治理一般是按防洪等级确定过水断面,设计为渠化的人工河道,岸线边缘通常为数米高的梯形或复式的防洪堤。河岸堤线的位置选择决定了可设计绿地的规模与空间尺度,本次萧太后河工程设计时,综合考虑防洪和景观的前提下,将河道蓝线和绿化带结合,扩宽上口,融合河道设计与景观设计,形成缓坡微地形景观;堤防与规划道路结合,节省工程投资;工程措施与人文休闲结合,营造滨水绿道;将萧太后河建设为一条具有浅滩湿地、生态驳岸的生态景观河道。
1 工程概况
萧太后河原为辽代开凿的运河,属凉水河支流,起点位于西大望路和弘燕路交会处东南,向东穿越四环路、垡头西路以及十八里店、豆各庄、黑庄户等地区,最后穿通马路进入通州区界内,于张家湾汇入凉水河,长约22.5km。1958年通惠排干修建时,将萧太后河“拦腰”截断,上游段位于通惠排干以西,长约8.9km,经通惠排干由北向南汇入凉水河;下游段位于通惠排干以东,长13.6km,流域面积74.6km2,河道走向保持不变。通州区萧太后河由区界向东穿越京哈高速、东六环路于张家湾村汇入凉水河,长10.14km。
本次设计范围为南大沟汇入处至大高力庄闸,总长4.46km。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开挖、岸坡防护、景观建设等。治理段河道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设计,洪峰流量为240m³/s。堤防工程等别为Ⅱ等,建筑物级别为2级。工程区地表动峰值加速度为0.2g,主要建筑物地震设防烈度为Ⅷ度。
2 工程地质
工程场地位于潮白河冲洪积扇中下部地带,场地自西向东倾斜。项目区地层分布为人工填土层和一般第四系沉积层两大类,地层岩性为粘质粉土填土、杂填土、粉质粘土~粘质粉土、重粉质粘土~填土、粘质粉土、粉砂、粉细砂、细中砂等。河床岩性主要坐落于粉质粘土~粘质粉土层、砂质粉土~粉砂层、粉质粘土~粘质粉土层夹砂质粉土~粉砂层。
3 工程设计
3.1 河道工程
(1)断面设计
本次采用规划断面和河道景观融合断面进行了断面形式比选。
方案一:采用规划断面。规划采用两种断面型式:断面一为梯形断面,底宽50m,边坡比不大于1:3,上口宽80m~120m(详见图1);断面二为矩形断面,底宽40m,上口宽40m(详见图2)。规划绿化隔离带宽度为20m~30m。
图1 规划梯形断面
图2 规划矩形断面
方案二:河道断面采用两种岸坡型式:1)不同坡比的连续缓坡加平台;2)左岸退台式岸坡+右岸梯形加直墙。
1)不同坡比的连续缓坡加平台
河道断面由主槽、浅滩、亲水步道及连续的缓坡组成,主槽宽不小于30m~50m,缓坡坡比不陡于1:4,上口宽103m~239m(详见图3)。河道常水位为19.50m,在高程19.00m以下采用梯形断面营造3m~14.35m宽不等的浅水区形成浅水湿地,种植水生植物。河道中利用宽阔的水面,布设生态岛;同时在河道两岸边坡设置亲水步道。
图3 设计断面1
图4 设计断面2
2)左岸退台式岸坡+右岸梯形加直墙
河道断面由左岸梯级退台岸坡、主槽、浅滩、右岸梯形加直墙组成,主槽宽40m,上口宽50m~100m(详见图4)。两岸直墙采用加筋挡墙护砌。
方案一、二均能满足防洪要求。
方案一优点是土方开挖量小,工程占地较为节省,适合于两岸建筑物密集和土地资源紧张的河段;缺点是边坡过渡不自然,亲水性和景观性较差;矩形断面两岸采用的重力式挡墙结构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工程量较大,施工要求和难度相对较高,工程造价也相对较高。
方案二优点是边坡过渡比较自然,断面自然柔和,更接近于河道天然岸坡,亲水性较强;增加了浅水平台可种植芦苇等各类水生植被,景观效果良好,同时能为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对地基承载力要求相对较低,施工难度较小。缺点是断面较大,土方开挖量大,占地面积相对较大。
河道北侧紧邻规划建设用地,南侧为绿地,河道两岸基本已拆迁,结合两岸用地情况,采用自然柔和、亲水性较强的护岸断面,更加有利于增强河道的生态性,增加河道两岸环境的亲水性,提升河道的水景观整体品味,提升土地价值。因此,推荐采用方案二。
(2)水面线及冲刷深度计算
河道水面线计算采用恒定非均匀流方法计算, 由大高力庄闸闸前50年一遇洪水位向上游逐段推求水面线,河道综合糙率取n=0.03。经计算,该河段50年一遇洪水位为22.09 m~21.17m,流速为0.3 m/s~1.12m/s。
根据《水力计算手册》(第二版)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附录D.2,计算河道冲刷深度,见表1、表2。
表1 弯道最大冲刷深度计算成果表
表2 顺直段冲刷深度计算成果表
(3)护岸工程
河道断面分为3个重点防护区域:一是河道底脚防护区;二是常水位以下河坡防护区;三是常水位至设计地面。
结合水面线计算成果、工程地质资料、河道冲刷计算结果,对河道进行了护砌:
1)河底护砌采用1m宽铅丝石笼加2m宽连锁砌块护砌,连锁砌块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抗冻等级为F150,规格为500mm×400mm×100mm;下铺250g/㎡土工无纺布。
2)常水位以下河坡护砌
高程19.00m以下河坡采用混凝土联锁砌块护砌;高程19.00m~19.60m处采用ER生态挡墙护砌,下铺规格为250g/㎡的土工无纺布,孔内回填种植土扦插灌木柳枝。
高程19.00m~19.50m处为浅水湿地区,种植水生植物,如荷花、荇菜、香蒲、菖蒲、千屈菜、慈姑、水葱、美人蕉和芦苇等,利用植物根系固坡,同时营造景观效果。
3)常水位~设计地面
河道水流流速小于2m/s,亲水步道~设计地面河坡采用灌草护坡,以满足防洪要求,同时铺设生态植被护坡可减少土壤流失,也可有效拦截通过坡面进入河道的面源污染,在有效保护堤岸的同时,达到绿化、美化、自然、生态的治理目标。
图5 护岸典型断面图
图6 节点效果图
3.2 景观工程
结合河道两岸规划用地情况,分区分节点设置休闲活动的景观小品和功能节点。河道常水位以上设置亲水步道或栈道。
景观种植遵循“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原则,树种选用北京本地乡土树种,同时增加色叶树种(紫叶李、银杏、黄栌、白蜡等)和常绿树种(油松、白皮松、河南桧和云杉等)的比例,令河道两岸的季相变化和色彩更为丰富多彩,也形成了段段不同、景景有别、在变化中而不失统一的线性自然河道景观。
参考文献
[1]水力计算手册(第二版)[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6.
[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S].2017.
[3]《河道整治设计规范》(GB50707-2011)[S].2011.
[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S].2013.
[5]《防洪标准》(GB50201-2014)[S].2014.
论文作者:钟小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河道论文; 断面论文; 景观论文; 工程论文; 梯形论文; 太后论文; 缓坡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