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论文_耿君范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论文_耿君范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山东 淄博 255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救治情况、住院费用、护理质量与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急诊抢救时间、分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护理质量与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抢救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路径;满意度;护理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为典型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起病迅速,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可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而在实施抢救过程中,护理质量决定着抢救效果,因此如何选择最佳护理方案成为急诊科一项重要课题[2]。本研究旨在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水平的影响,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0例。观察组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47-81岁,平均年龄(63.12±2.94)岁。对照组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48-80岁,平均年龄(63.17±2.9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术前消毒、预防并发症等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①成立护理路径小组。待患者入院后立即组建护理路径小组,并根据患者病情为其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②合理分配资源。通过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合理分配医院资源,以提高利用度;③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对参加护理工作的所有护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包括急救模拟演练、急诊护理路径实施步骤等;④心理疏导。因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大危害性,常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等负性心理,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内心恐惧;⑤疼痛护理。对患者进行血气分析,必要时可给予给氧护理,对于胸痛、严重心律失常甚至休克患者可适当给予止痛护理,并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⑥饮食护理。在患者接受抢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富含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同时控制食量,食物应根据患者病情由流食或半流食逐渐向正常饮食过渡;⑦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将每一项急诊护理路径操作落实到个人,确保抢救工作能够高效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比较两组救治情况,包括急诊抢救时间、分诊时间、住院时间。②观察并比较两组住院费用、护理质量与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应用护理质量自评量表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评分采用问卷答题方式进行,所有问卷当场回收,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价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救治情况 观察组急诊抢救时间、分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0.23±5.56)min、(0.84±0.23)min、(8.92±1.33)d,均低于对照组的(59.05±6.87)min、(2.73±1.89)min、(15.34±3.05)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16、8.305、16.143,P<0.05)。

2.2 住院费用、护理质量与满意度评分 观察组住院费用为(5626.31±692.48)元,低于对照组的(7354.32±984.29)元,护理质量与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1.26±2.17)分、(90.48±2.0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8.45±3.23)分、(77.63±3.54)分,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13、49.044、26.282,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可在短时间内发作且危险性极高的心内科急症,因病情变化较快,患者在入院后常需要采取急救处理措施,以提高其生存率[3-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急诊抢救时间、分诊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护理质量与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将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抢救时间并提高护理水平。该护理模式根据疾病特点,将一套完整的护理计划事先制定好,并结合图表的形式将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可有效减少项目遗漏现象的发生,最终提高临床治疗、护理水平[5]。其中成立护理路径领导小组可为患者提供更具专业化的护理团队,以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资源的合理分配能够提高院方资源利用度,从而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加强培训力度可使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心理疏导能够有效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等负性心理,有利于提高其对治疗依从性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疼痛护理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止痛处理措施,可帮助患者减少因疼痛带来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推进治疗工作的顺利进展;饮食护理对患者食量进行了严格控制,可有效减少其胃肠道损伤程度;急诊护理路径的实施将具体护理工作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可在确保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抢救工作的实施效果[6]。

综上所述,将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可有效减少抢救时间,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有利于加快患者的病情恢复。

参考文献

[1]苏娟娟,陈玉芬.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15):2398-2400.

[2]赵静.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7):1919-1921.

[3]田兰松.急诊护理路径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5):2075-2077,2160.

[4]文建英,陈朝琼,张会文.急诊护理路径对比传统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z1):207-208.

[5]杨华,黄贵祥,曾俊.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14(02):83-85.

[6]张立新,师树田,聂绍平.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5,13(07):666-668.

论文作者:耿君范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下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论文_耿君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