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R的区域旅游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竞争力论文,因素论文,区域论文,旅游论文,PCR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0—8462(2007)05—0847—05
1 研究回顾与研究问题
国际上对旅游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一般以目的地为研究对象,目的地可以是一个国家、省、城市或一个景区。目的地旅游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起始于1980年代,研究热点集中于旅游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从当前的研究分析(表1),影响旅游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旅游吸引物、住宿设施、购物设施、服务人员态度、服务技巧、环境卫生、价格、服务质量、娱乐活动、地理标示物、夜生活、人力资源、特殊事件、节日活动、经济环境、政府行为等。在大量的研究基础上,综合分析旅游国际竞争力的模型相继出现。1993年Crouch和Ritchie首次提出旅游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Calgary模型[1],把影响旅游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为吸引物、管理、组织、信息、效率五个方面。1999年作者根据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分析框架并结合旅游业的特征,又提出了比较完善的旅游国际竞争力概念模型[2],该模型经过多次修正,最终版本[3] 把旅游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宏观环境,微观环境,辅助性资源与设施,核心资源与吸引物,目的地管理,目的地政策、规划和开发,限制性和放大性因素七个方面。Lawyer对该模型进行了又一次修正与补充,提出由资源条件、需求条件、目的地管理和环境条件四个方面构成的旅游国际竞争力整合模型[4]。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少数学者的理论分析之外,多数学者运用案例分析方法。
总体上,当前国际上关于旅游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还处在概念模型的构建层次,对具体因素的重要性分析还处在定性分析与比较阶段,从实证角度对影响因素之间相对重要性进行定量研究的还很少。对目的地旅游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定量研究是未来旅游竞争力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2,4]。
国内对于旅游国际竞争力也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以省级区域为单位进行研究的相对较少,并且主要集中在对各省旅游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面[5—7]。对于我国旅游业来说,相对于对各区域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更为重要的任务是,明确影响我国各区域旅游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这一问题对于提高我国各省旅游国际竞争力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
为此,本文的研究问题为:区域旅游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中,哪些因素对于国际竞争力具有显著的影响。
2 旅游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从旅游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可知,影响旅游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很多,因素的分类方法也有很多种。本文从系统角度,把旅游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分为旅游产业因素、旅游环境因素、目的地与客源地的联系因素三个部分。
2.1 旅游产业因素
旅游产业因素指旅游产业能够控制的因素,主要包括旅游资源、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企业管理能力,这些因素是构成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核心资源与要素。
旅游资源作为吸引游客到区域旅游的驱动要素,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作用已被多数学者所认可。旅游资源对旅游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是旅游产业区别于一般产业的最重要标志之一。相关研究[8,9] 认为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对于游客的选择及旅游的满意程度影响很大。
旅游服务设施是旅游经营者向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凭借物。一般包括与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有关的住宿、餐饮、旅游交通、旅行代理、旅游购物、旅游信息咨询等旅游服务设施。Mo C[10] 的研究得出目的地的旅游服务设施是紧随“区域环境”之后的影响游客旅游体验的最重要因素。Murphy[11] 也发现目的地设施的质量水平或不足直接影响游客的体验。
旅游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决定着区域在资源方面所拥有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程度。企业的战略、结构及竞争程度在波特模型中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旅行社业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对于区域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而饭店业、旅行社业、购物、餐饮等企业的服务质 量则对于游客的目的地选择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2.2 区域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指旅游产业不能控制的因素,主要包括:基础设施、自然环境、相关产业发展、经济环境、可进入性。
基础设施指区域城镇建设的基本设施,它们不直接对游客提供服务,但在旅游经营中是旅游部门和企业向旅游者提供服务时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是旅游经历的重要构成要素。与旅游业有关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设施、区域金融服务设施、邮电通讯设施、排污处理设施、环境卫生设施等。
自然环境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影响也已为人们所认识。Mihalic T[12] 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总结,认为影响游客行为选择的环境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区域的水质量、空气质量、噪声、地面整洁等因素。
相关产业指部分为游客提供服务的产业。根据入境游客在我国的消费构成分析,文化、体育、娱乐等休闲业和零售业与旅游产业有着较大的关联性。
经济环境主要指经济发展水平、商业化水平和国际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推动商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地居民接受良好教育、提高素质的必要前提;较高的商业化水平为服务业的发展及旅游业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环境;较高的国际化水平则有助于促进区域与外界的联系及信息交流。Michael J Enright[13] 对香港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显示,经济环境是影响游客选择区域的一个重要因素。
2.3 区域与客源地的联系因素
区域与客源地的联系因素主要包括区位和可进入性。旅游消费的异地性使得区域的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对于区域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区位条件包括区域与客源地的空间距离、区域与相邻区域在客源市场上的竞争与互补关系、国家在不同区域的政策差异等。
可进入性指游客进入区域的可行性及进入的方便程度,是潜在游客能否转化为现实游客的重要约束变量。可进入性条件的改善能够减弱区位劣势对竞争力的影响,但与区位条件并不能完全替代。
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1 指标测量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建立竞争力来源因素与竞争力结果的因果关系模型分析各个竞争力来源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所用模型涉及变量如下:
3.1.1 因变量
旅游区域国际竞争力水平:竞争力水平是竞争业绩的体现。根据Lawyer[4] 对区域竞争业绩评价指标的研究,结合我国地区之间规模差异较大的现实,从绝对和相对两个方面选择6个指标:入境旅游人数
3.1.2 自变量
根据对旅游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自变量选择八个定量变量(旅游资源、旅游服务设施、企业竞争能力、基础设施、自然环境、相关产业发展、经济环境、可进入性)和一个定性变量(区位)。8个定量变量的测量指标如表2所示。
由于区位条件难以量化,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用三个亚变量代替,D[,1]代表北京、上海、广东三个超级发达地区,D[,2]代表东部地区中除北京、上海、广东之外的8个省(包括天津、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海南),D[,3]代表8个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其取值如下:
3.1.3 综合指数的构造
首先利用极差标准化方法对每一个指标无量纲化(公式(1)、(2)),再利用简单求和法(公式(3)、(4))构造变量的综合指数。
3.2 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05年各类年鉴,具体包括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及副本、中国交通年鉴、中国环境年鉴、中国商业年鉴、中国旅游网,多数指标由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3.3 主成分回归方法
主成分回归方法是针对自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而出现的一种回归方法,对于修正直接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导致的偏误具有较好的作用。其基础原理是:对变量进行主成分变换,把一组具有多重共线性的变量转换为相互独立的变量,然后将因变量对新的自变量进行回归,从而达到消除自变量之间共线性的目的。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1)进行回归。结果显示(表3),总体效果极其显著(调整的可决系数A-R[2]=0.979,F统计量的值(F=129.8),说明回归方程整体是显著的。
但是从各变量的回归系数看,有多个回归系数的t检验值较小,初步判断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由于条件数λ,说明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不能直接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出各系数的回归结果。
本文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对8个变量进行主成分变换,然后再利用新得到的主成分对因变量进行回归。
4 结果分析
4.1 主成分结果分析
对进行主成分变换。结果显示(表4),K-M-O检验值为0.849;Bartlett检验值X[2]=172.8,P<0.000,说明主成分分析效果较好。前4个主成分对8个自变量方差的累积贡献率达到90%,说明前4个主成分能够较好地综合8个自变量的信息。
4.2 主成分回归分析
4.3 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分析
方程中变量的系数表示该变量对竞争力的贡献,把8个变量的贡献之和折合为1,得到标准化的贡献率(图1)。
图1 竞争力影响因素的贡献率
Fig.1 Contribute rate of competitiveness factors
4.3.2 从影响因素的三个方面来看,旅游产业因素(旅游企业竞争能力、旅游资源、旅游服务设施)对竞争力的贡献率之和为0.44,对区域旅游竞争力具有最重要的作用;旅游环境因素(基础设施、自然环境、相关产业、经济环境)对竞争力的贡献率之和为0.34,说明环境因素对区域的竞争力也具有重要作用;区域与客源地的联系因素对于竞争力也具有显著的影响,可进入性单独对竞争力的贡献率达到0.217,对区域旅游竞争力影响最大。
4.3.3 从单个变量的影响作用来看,对区域旅游竞争力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可进入性(贡献率为0.217)。可进入性成为对竞争力影响最大的因素这一事实说明我国当前多数地区的交通问题仍是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交通运输发展的滞后,使资源的竞争潜力不能转化为竞争实力、旅游竞争力不能得到提升。这说明大力发展交通对于那些受到交通制约的区域旅游竞争力将会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4.3.4 旅游企业竞争能力和旅游资源是紧随可进入性之后的对区域旅游竞争力影响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旅游企业竞争能力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贡献率(0.212)与可进入性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贡献率几乎相同,大于旅游资源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贡献率(0.155),这与当前的竞争力理论的认识是一致的,即利用资源的能力比拥有资源更为重要。企业的竞争能力作为一种竞争优势,能够通过对资源的整合和有效管理,把区域的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竞争优势。旅游资源作为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第三个最重要影响因素,也说明了旅游资源对于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印证了旅游资源作为旅游区域国际竞争力中核心因素的认识,也说明了旅游产业竞争与其它产业竞争的重要区别。
4.3.5 旅游服务设施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作用较小(贡献率为0.073),这一结果与人们的一般认识有些差别。这里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①我国旅游产业超前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我国各级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高度重视下,各地区都建起了能够满足国际游客最基本需要的旅游服务设施(尤其是住宿设施)。从满足国际游客的需求比较,旅游服务设施在地区之间的差别较小,使对竞争力的重要性下降了。②有些旅游服务设施指标,特别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旅游信息服务设施对游客的区域选择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所使用的指标没有反映这一方面的设施水平,可能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
4.3.6 区域的经济环境(贡献率为0.146)对竞争力的重要作用说明区域的经济环境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经济环境不仅直接影响游客对目的地的选择,也直接为区域创造大量的商务旅游、会务旅游的机会,这一点充分说明了区域经济与旅游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4.3.7 基础设施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贡献率为0.12)。基础设施作为向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重要凭借资源,其供给水平受到当地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资金的制约。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基础设施的供给水平落后于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而经济发达的地区,完备的基础设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我国当前很多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还不能满足国际游客的需要,凸显出基础设施对旅游竞争力的影响。
4.3.8 自然环境对竞争力的影响较小(贡献率为0.044),这一结论与Michael J.Enright[13] 对到香港旅游的国际游客的调查结果一致。他认为,旅游者对景区的自然环境比较重视,但对非景区的自然环境并不很在意,区域的整体环境对游客的行为选择影响不大。相关产业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影响作用最小,贡献率只有0.025。
4.3.9 根据八个因素影响的贡献率大小,可以得出当前影响我国各区域旅游国际竞争力的5个最重要因素是:可进入性、旅游企业竞争能力、旅游资源、经济环境、基础设施。
5 结论
本文把主成分回归分析(PCR)方法应用于国际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有效地避免了变量间的多种共线性对回归结果的影响,该方法的应用对旅游竞争力研究方法的改进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本文的结论使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对于旅游竞争力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为:①区域的旅游竞争力受到区域旅游产业因素、区域环境因素和区域与客源地的联系因素三方面的影响,要提高区域旅游国际竞争力,必须对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寻求平衡发展;②区位条件对于区域的旅游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北京、上海、广东区位优势最大,其它东部地区也具有区位优势,但优势程度低于前三个地区,中西部地区之间区位条件相当;③影响我国各区域旅游国际竞争力的五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可进入性、旅游企业竞争能力、旅游资源、经济环境、基础设施。
标签:国际竞争力论文; 贡献率论文; 旅游产业论文; 成分分析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竞争分析论文; 变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