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禅代与司马氏霸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司马论文,魏晋论文,氏霸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91(2004)04-0093-06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汉献帝以众望在魏,乃召集群公卿士,将帝位禅让与曹丕,汉魏政权更替在和平禅代中顺利地完成。曹丕能够在曹操死后的短短几个月里顺利地登上皇位,与曹操的霸府统治有着密切的关系。霸府,也称霸朝,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史籍中常见之词,所谓霸府,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权臣建立的控制朝廷和皇帝,发挥实际权力中心功能的府署机构。曹操霸府,开创了皇权更替的新模式,同时也为后来的政治家所仿效。咸熙二年(公元265年),曹魏王朝末帝曹奂下诏,禅位于司马炎,司马炎很快也顺利地实现了皇权更替,建立了晋朝。司马炎能够实现皇权的顺利禅代,与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的霸府统治分不开。可以说,这是汉魏皇权禅代的重演。与汉魏之际曹操霸府(柳春新的论文《曹操霸府述论》,《史学月刊》,2002年第8期,对曹操的霸府有过较为详细的论述,关于曹操霸府的论述可以参考此文)相比,魏晋皇权禅代之际的司马氏霸府既有对曹操霸府统治的借鉴,同时也有所发展。
一、司马氏霸府的确立
司马氏霸府经过了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司马炎三代人的经营。司马懿无疑是司马氏霸府的核心人物。
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朗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晋书》卷1《宣帝纪》第1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进入曹操丞相府,但是并不被曹操看重。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魏国建立后,司马懿成为太子中庶子,辅助曹丕,“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晋书》卷1《宣帝纪》第2页)。曹操逝世后,司马懿是策划汉魏禅代的主要人物之一。由于司马懿是太子党的人,又为曹丕登上皇位出力不少,曹丕即位后,司马懿得到重用。黄初五年(公元224年),司马懿任抚军将军、录尚书事,黄初六年加抚军大将军。曹丕逝世后,司马懿与曹真、陈群、曹休共同辅佐魏明帝。
在魏明帝曹睿时期,司马懿的势力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魏国的重要谋臣,又同时是独当一面的军事将领。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司马懿奉命征伐辽东公孙渊,十一月平定辽东准备撤军。十二月,魏明帝病重,感到自己不久长辞于世,养子曹芳年龄小,有必要对后事作出安排,“帝(魏明帝)以燕王宇为大将军,使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封辅政”(《三国志》卷3《明帝纪》注引《汉晋春秋》第113页,中华书局,1959年版),将司马懿排除在顾命大臣之外。但是,在刘放、孙资的帮助下,这些顾命大臣很快被废除,司马懿顺利地登上顾命大臣的位置,与曹爽一起掌握曹魏的大权,这次斗争对于司马懿的政治生涯十分重要(关于曹睿顾命大臣的改变对于司马懿政治生涯的影响,可以参考王永平《世族势力的复兴与曹睿顾命大臣之变易》,《扬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该文对此有过较为详细的论述)。
曹芳即位后,司马懿为太傅,与曹爽共同辅政。在最初的几年,司马懿和曹爽的矛盾尚未公开化。曹爽为了使自己的权力不被架空,任用了一批心腹之人,进行所谓的改制活动(对于曹爽的改制,后人将其称为正始改制。关于正始改制的内容、性质等问题,已有学者论述,如王晓毅《正始改制与高平陵政变》,《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对正始改制这个问题有过研究,认为正始改制是在早期玄学思潮影响下的一次政治改良运动。杨耀坤《有关司马懿政变的几个问题》,《四川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对于正始改制的内容也有过研究,另外还有其他的论文对此有过论述,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和详细论述)。随着改制的进行,一大批受到打击而心怀不满的老资格官僚聚集在司马懿的周围,形成了一个反对曹爽的集团,骨干分子有王肃、孙礼、王观、高柔、刘放、孙资等人,这些人都是资格较老的官员,威望较高。他们对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控制曹魏政权,建立霸府起了很大的作用。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曹芳前往拜谒高平陵。高平陵与洛阳相距较远,但是曹爽并没有考虑到司马氏方面的威胁,他与其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彦均跟随车驾,司马懿于是趁机发动高平陵政变,曹爽等人毫无办法,听任司马懿摆布。不久,曹爽等人被杀,“同日斩戮,名士减半,而百姓安之,莫或之哀,失民故也”(《三国志》卷28《王凌传》注引《汉晋春秋》第759页)。至此,曹爽集团在高平陵政变中土崩瓦解,曹魏的军政大权全部落到司马懿的手中,司马懿以太傅的身份控制了曹魏政权,确立了霸府统治。
高平陵政变以突然袭击的形式出现,并且带有很多的偶然因素在里面,最后竟然取得了胜利。清人叶适就认为:“嘉平之役,极是异事,曹氏造基之业,虽无两汉本根之固,然自操至此已六十年,民志久定。司马懿再世受遗,信非忠贞,何遽盗夺。而况虚位无权,势同单庶。一旦因人主在外,闭门截桥,劫取事柄,与反何殊,此至愚不敢为,懿号有智,而披猖妄作,然竟以胜”(叶适《习学纪言》卷27,第23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其实,高平陵政变是一个早在酝酿中的计划,其偶然中带有必然性。在司马懿与曹爽集团的斗争过程中,司马懿并不是凭借着个人的力量和曹爽集团进行斗争,以司马懿为首也形成了一个士族集团。司马懿能够取得高平陵政变的成功,与这些大臣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另外,高平陵政变的成功,与司马氏家族及其联姻士族也有密切的联系。司马氏家族是一个渊源久远的家族。司马懿能够控制曹魏政权,消灭曹爽集团,实行霸府统治,不仅凭借着自己的才能,还依靠着河内温县司马氏家族的力量。当然,对于司马氏家族来说,他们真正的崛起还是依靠司马懿;反过来,司马懿又通过家族的力量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众多的司马氏子孙布满曹魏政权内外,从而为司马氏霸府以晋代魏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与此同时,司马氏通过婚姻集结了朝廷中的一大批士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婚姻对于士族具有很大的影响。婚姻不但是一种社会行为,而且还是一种政治行为。恩格斯有一段话说得十分精彩:“对于骑士或男爵,以及对于王公本身,结婚是一种政治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决不是个人的意愿”(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6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司马氏联姻的多是士族大家,河内张氏、太原王氏等,显示出了联姻的政治性,这些联姻家族为司马氏霸府的确立和晋代魏出力不少。
二、司马氏霸府统治的发展
高平陵政变的成功,司马懿的霸府和霸府政治也随之确立,“宣王(司马懿)既诛曹爽,政由己出,网罗英俊,以备天官”(《晋书》卷24《职官志》第724页)。高平陵事变标志着司马氏霸府的肇始,司马氏霸府实际上成为了权力中心,日后的禅让之举不过是走形式而已。从嘉平元年(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确立霸府统治以来,司马氏的霸府统治经过了司马懿的太傅府、司马师的大将军府、司马昭的大将军府、相国府三个发展阶段,司马氏霸府的规模越来越庞大,霸府中的僚佐也越来越多。
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建立了霸府。曹魏天子以司马懿为丞相,增封颖川的繁昌、鄢陵、新汲、父城,奏事不名,但是司马懿却推辞了丞相的职位,而只是担当以前的太傅职位。此时的司马懿虽然仍只是太傅,但是这时候的太傅与他以前担任的太傅所掌握的权力是有很大的不同了。司马懿的太傅府成为了当时的权力中心,曹魏中央政务的处理也由太傅府来进行,“每有大事,天子亲幸第以咨访焉”(《晋书》卷1《宣帝纪》第19页)。
由于司马懿的霸府刚刚起步,所以司马懿霸府的规模不是很大,霸府中的僚佐也不是很多。司马懿太傅中的机构有左右长史,掾属、舍人满十人,岁举掾属任御史、秀才各一人,增官骑百人,鼓吹十四人。在司马懿的霸府统治时期,主要的反对来自王凌。王凌,正始初,为征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是时,王凌外甥令狐愚以为兗州刺史,屯平阿。舅甥并典兵,专淮南之重。司马懿既诛曹爽,进王凌为太尉,假节钺。王凌、令狐愚密协计,谓齐王不任天位,楚王彪长而才,欲迎立彪都许昌。嘉平元年九月,愚遣将张式至白马,与彪往来。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司马懿先发制人,王凌无还手之力,自杀,曹彪被赐死,相连者悉夷三族。这一起反对司马懿霸府政治的行动,在司马懿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很快失败。
251年,司马懿因病薨,司马师担任了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司马师以抚军大将军府署,控制了曹魏政权的大权。在司马师霸府统治时期,霸府规模比司马懿时期的规模有了较大的发展。《宋书·百官志》中对司马师霸府中的机构设置作了一简单的说明:“及晋景帝(司马师)为大将军,置掾十人,西曹、东曹、户曹、仓曹、贼曹、金曹、水曹、兵曹、骑兵各一人,则无属矣”(《宋书》卷39《百官志》第1221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司马师霸府统治时期,遭到了来自中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正元元年(公元254年),曹芳与中书令李丰、光禄大夫张辑、太常夏侯玄等密谋废免司马师,事情暴露,司马师大开杀戒,“遣勇士以刀环筑杀之(李丰)。逮捕玄、缉等,皆夷三族”(《晋书》卷2《景帝纪》第27页),废曹芳,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傀儡皇帝。在地方势力方面,司马师霸府统治遭到了丘俭等人的反对。正元二年(公元255年),镇南将军丘俭矫太后诏,罪状大将军司马师,举兵反。在司马师的进攻下,丘俭失败,被夷三族。
255年,司马师因病薨,司马昭为大将军,司马昭霸府统治时期,霸府的规模有很大的发展。同时,霸府机构的设置也逐渐完备,向着皇权嬗代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司马昭霸府的统治时期,他的霸府统治经历了大将军府和相国府两个发展的过程。
大将军霸府时期(255年—263年)。司马昭的大将军霸府时期,霸府中的机构设置和僚佐都有较大规模的增长。在司马昭的大将军的霸府时期,霸府的机构设置有从事中郎、参军、长史、司马、西曹属、主簿等,在霸府机构中任职的僚佐也较多,并且有许多是当时有名的政治人物,如贾充、胡奋、荀先、荀融、山涛、李胤、阮籍等人。
相国霸府时期(263年—265年)。在司马昭相国霸府时期,霸府的规模进一步膨胀,以晋代魏的条件成熟。263年,司马昭为相国,相国府霸府中机构的设置进一步扩大。关于司马昭相国府霸府中的僚佐设置,《宋书·百官志》中有详细的记载:中卫将军、骁骑将军、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主簿四人,舍人十九人,参军二十二人,参战十一人,掾、属三十三人。东曹掾、属各一人;西曹属一人,户曹掾一人,属二人,贼曹掾一人,属二人,金曹掾、属各一人,兵曹掾、属各一人,骑兵掾二人,属一人,车曹掾、属各一人,铠曹掾、属各一人,水曹掾、属各一人,集曹掾、属各一人,法曹掾、属各一人,奏曹掾、属各一人,仓曹属二人,戎曹属一人,马曹属一人,媒曹属一人,合为三十三人。散属九人,凡四十二人(《宋书》卷39《百官志》第1221-1222页)。从司马昭相国府霸府的机构设置来看,机构设置得非常完备。
司马昭霸府时期,司马昭夺取皇权的野心充分暴露出来。景元元年(公元260年),曹髦不甘心做傀儡皇帝,坐待凌侮,密谋废黜司马昭,亲自率领皇帝的卫兵攻打相府,由于曹髦的权力早已被司马昭霸府所架空,所以曹髦无异于飞蛾投火,被司马昭的手下所杀。在地方上,爆发了诸葛诞反对司马昭霸府政治的斗争。甘露二年(公元257年)五月,镇东大将军诸葛诞杀扬州刺史乐綝,在淮南发动反对司马昭的行动,这次反对霸府的斗争持续到次年(公元258年),诸葛诞被杀,夷三族。
司马氏父子通过建立霸府,终于在泰始元年(公元265年),曹魏天子禅让帝位于司马炎,魏晋皇权更替在和平的氛围中顺利完成。在司马氏霸府统治的过程中,遭到了来自曹魏皇室和地方所谓“淮南三叛”的反对。由于司马氏霸府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曹魏的大权,所以这些反对霸府统治的斗争并没有给司马氏的霸府统治带来多大的冲击,司马氏在与反对霸府统治的斗争中,对于反对霸府统治的势力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包括废除和杀戮皇帝以及对王凌等人的残酷镇压,通过一系列的斗争,终于肃清了忠于曹魏政权的势力,从而为魏晋皇权禅代铺平了道路。
三、司马氏霸府的运作
从司马懿249年建立霸府到265年司马炎以晋代魏,司马氏的霸府统治持续了16年之久。在这16年的统治中,司马氏霸府是实际的权力中心,而曹魏朝廷只是傀儡。在正常的状态下,以皇帝为中心的朝廷机构是权力中心。但是,在霸府统治的时期,权力中心却发生了转移,霸府成为了实际的权力中心,而皇帝和朝廷机构只是空有名号,并没有实际的权力。司马氏霸府是如何发挥实际权力中心的作用,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架空曹魏朝廷是司马氏霸府运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司马氏霸府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司马氏霸府不同的阶段的规模有大有小,但是,控制皇帝、架空皇权是司马氏霸府运作的一个基本的原则。在司马懿霸府统治时期,司马懿霸府的规模不是很大,在霸府中的僚佐也不是很多。司马懿霸府在运作的时候,一方面依靠霸府中的僚佐来发挥功能,另外一方面,从司马懿霸府确立的过程来看,有一大批的朝廷官员支持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他们拥有一定的权力,虽然不在司马懿的霸府中,但是,实际上是为司马懿效劳,这也是司马懿霸府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却能有效地控制曹魏皇权,发挥权力中心作用的原因所在。例如傅嘏,正始初,因为曹爽排斥异己,被免官,司马懿请他担任太傅府的从事中郎,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建立霸府,傅嘏担任曹魏朝廷的尚书,成为司马氏霸府安排在朝廷的心腹,后来为司马昭在司马师死后继续掌握曹魏的大权,实施霸府统治出力不少。《三国志·钟会传》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丘俭作乱,大将军司马景王(司马师)东征,……卫将军司马文王(司马昭)为大军后继,……时中诏敕尚书傅嘏,以东南新定,权留卫将军屯许昌为内外之援,令嘏率诸军还。会(钟会)与嘏谋,使嘏表上,辄与卫将军俱发,还到雒水南屯住。于是朝廷拜文王为大将军、辅政……”(《三国志》卷28《钟会传》第785页)。从这则记载可以知道,当司马师病死的时候,曹魏皇帝试图摆脱司马氏霸府的控制,傅嘏从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帮助司马昭顺利地继承了司马师的霸府统治。在司马师霸府统治时期,霸府的统治规模也还不是很大,司马师霸府的运作应该是和司马懿霸府的运作方式相同。在司马昭霸府统治时期,司马昭加紧篡夺皇权,霸府的规模进一步膨胀,司马昭霸府架空皇权、发挥实际权力中心的作用的运作方式就变得非常明显了。司马昭霸府统治时期,霸府中机构的设置很完备,可以很好地处理曹魏中央政权的事务;同时,司马昭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将原来曹魏政权中的官员纳入到霸府中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架空皇帝,使曹魏的皇帝只是空有名号,而其权力早已被司马昭的霸府所夺取。司马氏在架空曹魏朝廷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对皇帝的控制。司马氏霸府一直没有离开过洛阳,从来没有像曹操那样将霸府和汉朝廷所在地分离。
司马氏霸府实施军政一体化的措施,以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司马氏霸府实行军政一体化,这可以从司马氏霸府职官的设置来得到说明。从司马氏霸府职官的设置来看,霸府中的职官可以分为处理行政事务的职官和处理军事事务的职官。在司马懿霸府和司马师霸府中,由于其霸府中的职官设置还不是很完备,所以霸府中职官军政设置合一的趋势不是很明显。通过司马昭相国府霸府职官的设置来看,霸府职官军政一体化的趋势就十分明显。在司马昭的相国府中,职官设置得比较完备。在司马昭的相国府中,府事系统的职官包括左右长史、从事中郎、主簿、诸曹掾属;军事系统的职官包括中卫将军、骁骑将军、参军、参战、司马诸职。从司马昭的霸府中,就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出在其霸府中存在着两套职官系统。在司马氏霸府统治的过程中,对于军事系统的职官的设置十分注意,如在司马昭的相国府中,设有参军22人,参战11人,仅是这两个军事职官的职位就有33人,充分说明霸府对军事的重视。
从司马氏霸府的确立和发展的过程来看,霸府是以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司马氏霸府确立的高平陵政变,武力是关键的因素。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之前,他的儿子都拥有一定的军权,“帝(司马师)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晋书》卷2《景帝纪》第25页)。在高平陵政变的时候,司马懿父子调集军队,首先占领储存兵器的武库,并以郭太后的诏令关闭城门,司马懿和太尉蒋济率军占领洛水浮桥,切断了洛阳和高平陵的交通。一批对曹爽集团不满的官僚也参加了这次政变,被司马懿派去接收了曹爽集团控制的军队,例如王观被任命为中领军,“据爽弟羲营”(《三国志》卷24《王观传》第694页),七十六岁高龄的高柔被委派“假节行大将军事,据爽营。太傅(司马懿)谓柔曰:‘君为周勃矣’!”(《三国志》卷24《高柔传》第690页)。可见,武力在高平陵政变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司马氏实施霸府政治的过程中,遭到了来自曹魏皇室和地方势力的反对,但是,在司马氏霸府的强大军事力量的打击下,这些反对都失败。这充分说明没有军事实力是不能够实施霸府统治的。
司马氏霸府僚佐职官功能的扩大化,曹魏朝廷官员的霸府化。所谓司马氏霸府僚佐职官功能的扩大化,是指在司马氏霸府中的僚佐,他们虽然只是司马氏霸府中的僚佐,但是,他们所发挥的功能却是十分大,远远超出一般的僚佐的功能,实际上发挥的是中央官员的职能,他们并不局限于形式上的约束,只要有利于霸府的统治就可以。在司马氏的霸府中,虽然职官的设置有府事系统和军事系统的区别,但是,在行使功能的时候,却并没有什么区别。例如,荀勖曾是司马昭霸府中的参军,但是后来又转为从事中郎,领记室,由军事系统的僚佐转为府事系统的僚佐。另外,司马氏在实施霸府统治的时候,遇到重要的事情时,往往将霸府中的僚佐派遣出去作为管理的官员。例如,司马昭霸府中的从事中郎山涛,咸熙元年司马昭挟曹魏天子西征的时候,曹魏的诸侯王都在邺城,于是司马昭“命从事中郎行军司事,镇于邺”(《晋书》卷2《文帝纪》第43页)。“(咸熙元年)冬十月丁亥,奏遣相国参军徐劭、散骑常侍水曹属孙彧使吴”(《晋书》卷2《文帝纪》第44页),在这里,司马昭霸府中的僚佐作为外交大臣出使。通过这样的措施,司马氏霸府中僚佐的职能大大扩大。
所谓曹魏朝廷官员的霸府化,是指司马氏霸府在运作的过程中,将曹魏中央的官员纳入到霸府中来。在司马氏霸府发展的过程中,就很注意对曹魏朝廷官员的吸纳。在司马氏的霸府僚佐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朝廷的官员转化而来,特别是在司马昭的相国府时期,朝廷官员转化而来的僚佐占有很大的比例。例如,刘寔,“历吏部郎,参文帝相国军事”(《晋书》卷41《刘寔传》第1191页)。通过这种朝廷官员的霸府化,扩大了司马氏霸府统治的基础,从而进一步弱化了曹魏的皇权。
通过以上的措施,司马氏的霸府牢牢地控制了曹魏政权,发挥了权力中心的功能,从而为以晋代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司马氏霸府的特征
司马氏霸府,作为曹魏政权从249年—265年间的实际权力中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曹魏政权统治的时期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以司马氏霸府统治的形态出现的。从上面的论述来看,司马氏的霸府具有以下的特征。
司马氏霸府的特殊性。通过上面有关司马氏霸府的研究来看,司马氏霸府具有特殊性,它已经不同于一般的幕府(《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版,其中给幕府下了一个定义:军队出征,施用帐幕,所以古代将军的府署称幕府,后世地方军政大吏的府署,亦称幕府。但是在后来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般官员的府署也可以称为幕府)和军府(所谓军府是指地方长官带将军号、统兵、开府置属官的称谓。魏晋以来,由于战事频繁,各地设有军府,其名称常依统兵将军所带将军号,如骠骑、车骑、抚军、前后及杂号将军等不同而不同)。高平陵政变的成功,司马懿的府署的性质就已经发生了转变,成为了一个实际上的中央政权机构,而不是一般府署和军府,虽然曹魏中央政府依然存在,但已只是名义上的最高机构,实际的权力已经被司马氏霸府所控制。司马氏霸府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这一点是其它幕府和军府所不具有的。
司马氏霸府的临时性和灵活性。所谓司马氏霸府的临时性和灵活性,是指司马氏霸府中的官员和机构的设置都是根据当时政治的需要而设置,只要是霸府统治的需要,而不在乎形式,这是司马氏霸府灵活性的表现。霸府中职官和机构的设置具有临时性,也就是说,霸府职官的设置是根据当时的形势需要而设置。例如,在司马昭的相国府中,设有参战一职,这种职官在以前的府署中没有存在过,以后也没有发现,这是司马昭为了扩大霸府的规模和行使职能的需要而设置。从司马氏霸府中的僚佐来看,他们也是经常变动,担任不同的职务。
司马氏霸府的过渡性。由于司马氏霸府是魏晋皇权嬗代的工具,所以无论在霸府的职官和机构上都有过渡性的痕迹。从司马氏霸府的发展来看,司马氏霸府有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从司马氏霸府的发展,可以看出司马氏霸府是如何一步步地谋夺皇权的。从霸府中的僚佐来说,他们原来是司马氏霸府中的职官,但是,当司马炎以晋代魏时,司马氏霸府中的僚佐就转化为西晋朝廷中央机构的官员。
司马氏开创了权臣由内向外建立霸府的模式。司马懿原来是曹魏政权中的大臣,通过高平陵政变掌握了大权,然后通过掌握中央朝廷军政大权来对全国实行统治。司马氏的这种霸府模式,引起的政治变动较小,王夫之论司马氏代魏时就认为:“祸不加于士,毒不加于民,苟易姓而无原野流血之惨,则轻授他人则民不病,魏之授晋,上虽逆而下固安,无乃不可乎”(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1第416页,岳麓书社,1988年版)。司马氏的霸府统治,为魏晋皇权和平禅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收稿日期:2004-04-26
标签:司马懿论文; 司马师论文; 司马昭论文; 三国人物论文; 曹操后人论文; 魏晋论文; 三国论文; 三国志论文; 历史论文; 晋书论文; 曹魏论文; 曹爽论文; 曹操论文; 晋朝论文; 东汉论文; 汉朝论文; 二十四史论文; 汉书论文; 史记论文; 魏晋南北朝论文; 文化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