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可能性思考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可能性思考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可能性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建设论文,政治理论论文,可能性论文,课程建设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0)10-0038-06

通过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供学科支撑,是实施“05方案”同以往几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相比的重要区别之一。当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在于为党传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学理支撑;同时,我们要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骨干,以马克思主义分领域研究为支撑的大学科体系,而非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于是,为了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便需要认真思考三个问题:其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学科建设何以是可能的?亦即在已有马克思主义各个分领域研究的二级学科存在的情况下,建设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的价值何在?其二,由此所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相对独立的师资队伍进行建设又何以是可能的?亦即在已有一支庞大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即辅导员)存在的情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究竟何在?其三,由此所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课程建设又何以是可能的?亦即在大学教育已成为大众教育,而网络已使大学生时刻在感受社会生活的情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其实效性的重点又何在?

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比较优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可能性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已有传统的三个组成部分的认识,以及为此在学科建设中已设立已久并长期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二级学科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人们主要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论证了它的必要性:从实践角度看,是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它的设立,可以更集中和有效地为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订和宣传提供学理支撑,同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提供学科支持;从理论角度看,是更加适应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需要,它的设立,可以使人们能从整体上更全面和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基本原理,以避免它因分在三个学科门类,而割裂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把握并从而影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整体推进。这些论证,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必要性的论证,还不足以构成充分的论证,因为要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设立为一级学科作充分的论证,不仅需要必要性的论证,还需要可能性的论证。

所谓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建设是何以可能的问题,主要是,作为一个学术性的学科,其整体性是否仅仅是将原有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理论成果的整合?如果仅是这样,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同三个组成部分相应学科的关系,就成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那就不仅体现不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地位,也会遭到其他三个马克思主义相应学科的不屑甚至非议,这就不利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为主体、以马克思主义分领域学科研究为支撑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建设的推进。同时,作为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也不能把它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对社会历史和现实社会的研究,简单地视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这样同样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交流,从而会制约本学科的相对独立地位的确立和发展。这一问题,其背后深层次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的地位,是否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地位应居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之上。如果后者不等同于前者,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该提供怎样的理论上的比较优势,使其在学科建设上,获得相对独立的学术地位,同时,又能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指导作用。由此,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可能性论证的重要切入点之一(当然不是全部),是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相应学科研究成果的比较优势。如果不能体现其理论上的比较优势,而将其作用仅仅定位于对其他学科理论成果的整合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建设,是没有可能性的,也就不存在将其设立为一级学科的充分理由。本文仅对此谈些思路性的想法。

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比较优势何在呢?作为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其比较优势体现在它的研究对象的理论优势上,最突出的,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

马克思恩格斯强烈主张“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1](P416)他们多次强调,他们的共产主义思想同以往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区别,在于对欧洲资本主义现实的矛盾及其根源的批判,以及对由这一根源所蕴涵着的前景的揭示,正如他们自己所精辟地表达的那样:“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2](P87)“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再被看做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被看做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它的任务不再是构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体系,而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3](P739)

马克思恩格斯用以对资本主义现实所作批判的武器,不是现成的被给予的东西,而同样是通过意识形态批判形成和造就的。这一批判的过程,既是扬弃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以来思想材料的过程,也是马克思思想的自我批判过程,它们统一于马克思得以回答时代课题的核心概念或范畴的确立过程。仅按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的标志性著作的书名,就可见一斑:确定“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命题,表明马克思摆脱了唯心主义的,是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导言;确立“异化劳动”范畴用以解释“市民社会”,从而开始以劳动发展史作为探索历史秘密的钥匙的,是《政治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后部分手稿被苏联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名义发表);确立“物质生产”和“人民群众”的地位,深化了对劳动的本质和主体的论证的,是1844年秋与恩格斯合著的《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后以《神圣家族》为名出版);而最终确立科学的“实践观”的地位,从而标志着唯物史观诞生的,是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及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鲁诺·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

体现在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中的批判精神,是一种“彻底”的批判精神。所谓“彻底”,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的结合,对资本主义现实及其意识形态的总体性批判,以及自我批判。这一彻底的批判精神,既体现了人类文明精神的发展,更超越了当时以所谓人类理性精神所包装的所有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无疑成为真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之所以能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因为马克思的批判,不是单一的哲学的批判,或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或社会主义思想的批判,而是将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与意识形态批判结合在一起的总体性的批判;同时,这一批判包含了因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对自己原有具体结论的批判,因而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因此,将传统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割裂,只是局限于一个部分的研究,或脱离时空条件,只是抽象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是无法充分地体现马克思这一“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彻底批判精神的,因而也就失去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独立学科建设的可能性。

彻底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正是这一本质特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因为它通过上述三个方面内涵的批判,才实现了人类思想史的革命性变革,从而不仅回答了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发展所面临的时代课题,而且揭示了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已有和可能有的变化及其根源。也正因为如此,尽管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遇到许多艰难曲折,当代资本主义有了许多新的变化,但是,马克思主义批判19世纪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依然是劳动人民获得解放的精神武器,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原则,更是认识当代世界各种矛盾的思想方法,因而具有不可磨灭的时代价值。因此,要使马克思主义作为独立学科建设具有科学性,也必须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本质。

更重要的在于,只有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本质,才能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学科建设的比较优势,即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现实问题,在宏观层面上所具有的对问题揭示的准确性、对矛盾批判的深刻性,以及对价值把握的科学性的优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必须以这个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问题为中心,这是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所确定的基本方针。由于各门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都在不同程度上承担着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服务的任务,有的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律学等,更是直接研究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诸多具体问题的,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现实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的任何方案,因此,在决策咨询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优势,不在于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或模型,它们应该由各门具体科学通过实证研究来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该把“问题”和“主义”的研究结合起来,揭示“问题”背后包含的意识形态成分,评价各种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自觉或不自觉的存在的“主义”(理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导向),因为它的优势在于能在宏观层面上,善于提出问题、科学分析问题、正确评价问题。而这恰恰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上。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可能性之所在。

当然,作为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其理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同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有重要区别;而且执政党也需要意识形态具有为自己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辩护的功能,而批判性和辩护性的统一,应体现在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而不是抛弃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这一问题,需要专题研究和论证,这里无法赘述。)

二、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

既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发挥其理论上的比较优势,那么它所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应该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的责任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一级学科的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更大了,即要将“咨政”和“育人”结合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传承马克思主义思想薪火为己任,在有感召力地宣示党和民族的共同理想,有说服力地引导和激励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同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有学理支撑的阐释,为社会主义的全面进步提供科学的决策咨询意见。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要任务,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服务,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把育人作为首要任务。而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功能,同其他课程的区别在于,它是直接传播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否则,教学方法再生动,教学技巧再丰富,也不会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课堂教学真正获得说服力和实效性。

在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已不是时代和社会生活的主题的条件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确立马克思主义信念的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及其批判性在当代所具有价值的认识。这就需要有深刻的理论功底。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干扰,只有理论深刻,才能思想清醒,而只有思想清醒,才能政治坚定。这种认识,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提升会不断加深。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主要不是体现在对大学生在个人生活中所遇到的所有烦恼提供得以“慰藉”的“心灵鸡汤”,而是为大学生分析社会矛盾和反思思想困惑,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这就需要教师对反映社会热点的各种理论难点的透彻认识和价值评价,否则就很难做好“解疑释惑”的工作。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P9)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批判的武器,并运用它来深刻地分析现实矛盾,才能抓住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本,这样才算彻底,才能说服人。这就对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如果深入到“咨政”的层面,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需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当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否应该承担“咨政”的责任,在本学科内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笔者认为,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作为课程来建设,这一问题并不突出。然而,当有着一级学科支撑的庞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放弃“咨政”的任务,对中国共产党传承马克思主义,对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对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对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社会稳定,都是巨大损失。

凝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教师,要为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提供学理支撑,为各种社会矛盾提供有批判力的解释,对各类学说设计的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进行思维方式和价值导向的评价以为领导者决策选择提供参考,等等,这些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离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术论证,离开对社会矛盾的揭示和解释,离开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批判和评价,又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置身于社会热点问题之外,把对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社会问题都推给各门具体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又怎么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同其他学科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展开对话和讨论,只是在自己原有的话语体系中“兜圈子”,如唱卡拉OK那样“自娱自乐”,又如何通过我们的努力来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生活中的话语主导权?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旗下的教师,只有通过有效的“咨政”,才能更好地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提升整个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而要有效地发挥“咨政”的作用,只有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而没有他途。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现状看,相对而言,老年教师大多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训练,迫切需要世界眼光和与时俱进的心态。而绝大部分青年教师,知识面的宽广和对具体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敏锐程度,都超过中老年教师,但是,即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培养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和理论素养的训练方面,则是较普遍的“软肋”,更不要说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转来留任的青年教师了。当下的择业环境,决定了今天绝大多数青年学者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伊始,首先是作为一个职业。为了上好课,他们不缺教学方法的探索,更有着“各显神通”的内在动力,只要稍加点拨,便能对前人有效的教学方法加以融会贯通的运用,而无须我们将全部精力和主要财力投入于此。更何况自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几轮改革和建设的推进,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已可谓是“十八般武艺”尽而用之,再要创立什么新的方法,应是难乎其难的事了。而要缩短青年教师由职业提升为事业的进程,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则当务之急是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兴趣,以及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研究实际问题的理论水平。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是探索教学方法,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支撑和服务作用就没有足够的空间和可能。因此,所有各级各类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除了课程培训外,应逐步将重点转向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素养上来。

要提高教师队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首先,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青年教师,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著作),特别是各级各类培训班,更要以此作为主线。通过这些研读,更深刻地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华及其时代价值,使他们善于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消除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各种非科学的认识,同时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归属感和建设好这一学科的荣誉感责任感。其次,引导青年学术骨干将对“主义”研究和对“问题”研究结合起来,既不封闭地抽象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少数学者潜心从事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的除外),又不就事论事地研究具体“问题”,而是要敢于和善于揭示具体社会问题背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导向,从而在对社会主义实践发展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的反思中,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以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有深度的研究成果,以开拓事业发展的空间。再次,要引导中青年学术骨干把握好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和教学的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关系,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生活的解释作用而非“遮蔽”作用,同时提高同各种社会思潮对话的能力。

总之,只有将队伍建设的根本放到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上,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最大可能性。

三、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重点

既然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建设要发挥其理论上的比较优势,既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那么,由此所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重点,应该是在课堂上通过各种途径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

现在都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高实效性,但是,什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人们追问的并不多,似乎能够吸引大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就达到了实效性。其实,离开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是无法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何以可能的问题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应体现在“以育人为本”上,也就是要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社会矛盾和反思思想困惑,以帮助大学生不仅能够“适应”社会生活,更能够在此基础上“引领”社会进步。如果这一目标定位是正确的话,那么,实现这一目标(即所谓“实效性”)的可能性,就在于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这就需要努力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以及它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着力点之所在。

在中国越来越快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也带来了应如何承担国际责任的新问题;在改革深化使国力更为强盛的同时,也带来越来越多的新的社会矛盾。中国发展进步的风险和偶然因素增多,使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迷惘和困惑。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分析社会热点是如何形成的,他们之中存在着怎样的矛盾关系,因这些矛盾关系所决定的它的实质及发展前景是怎样的,以帮助学生认清当代中国大局,引导学生把握未来发展大势。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大学生意识到国际上反华势力借各种热点问题抹黑中国,以及借经济科技优势向我输出西方价值观念的现实,又坚持在外交活动中不以意识形态而是以国家主权和利益为最高准则;要帮助大学生抵制腐朽没落思想观念的侵蚀,又承认他们形成适合自己性格特点和成长环境的价值观念的合理性;要鼓励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承担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又要帮助他们以理性务实的态度正确对待各种社会矛盾,避免出现思想偏激和行为偏差;要激励大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但又要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赋予民族情感以理性精神等。做到这些,才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而这一切,都需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理性思维和正确价值导向的功能。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4](P285)生动性只是吸引学生思想入门的技巧,而非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根本。在整个日常社会生活都陷入“泛娱乐化”陷阱时,当我们的大学生还沉湎于“动漫”年代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更需要提升而不是降低它的理论品位。方法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教无定法”,思想政治理论课不管运用什么方法,其直接目的,都应该是展现而不能解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

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并不意味着从抽象的概念出发,对概念做独断论的推演,而是需要从问题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包括其中国化成果的基本观点,放到一定的历史背景中作考察和阐述,重点讲述每一理论成果的逻辑起点与这一理论所面对的历史起点的一致性,讲述这一理论所包含的基本观点同它所涉及的问题的关系,使大学生深切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重要观点,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各个理论观点的内在互补关系体现在历史进程中,具有历史的和时代的必然性,而非先验的产物。以此认识为指导,可帮助大学生自己进一步积极思考,我国已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以及为什么能够发生这样的变化?今天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以及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问题?中华民族和社会主义将有怎样的前途以及它对大学生的成长和责任意味着什么?通过这些思考,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才具有最大的可能性。

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吸引大学生,不仅需要教师将深刻的理论、严密的逻辑与满腔的激情、生动的语言融为一体,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格力量感染人,从而使大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朴实的,又是深刻的;同时还需要创造条件,引导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当然,对于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领域始终存在着“是否需要又何以可能”的争议。这一问题,应作专题研究和论证,这里,仅顺着上述思路,谈一些原则性的想法。

关于必要性。如果我们真心期待大学生哪怕是少数先进分子能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如果我们真心希望部分文科大学生能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兴趣和起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如果我们要使绝大多数大学生能理性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及其中国化的必然性,则在不同层次和内容上,引导大学生学习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就是必要的。因为直接面对经典作家的论述,可以深切感受到他们的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相结合的巨大力量,他们发现问题的敏锐目光,他们分析问题的缜密逻辑,乃至他们的人格魅力和语言魅力。这不仅可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敬畏,更可能征服部分大学生。

关于可能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只能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如果要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必须开一门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原著研究课,这在专门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党校都没有做到,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这一任务,是完全脱离实际的“说辞”而已,是更难做到的。但真心要引导大学生精读“少而精”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至少要研究两个问题:第一,如何精选篇目?应以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为原则,精选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史(包括中国化进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回应重大实践问题时形成基本概念和范畴的重要著作。对于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一门课程选三到五篇,就足够了,其中多数可选片段而不必全文。第二,如何引导学习?围绕教材所讲授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注意这些基本原理的基本概念是如何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怎样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将这些概念构成新的命题,这些命题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又是如何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理论体系的。

总之,如果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能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其他学科和理论的比较优势,如果我们能把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那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中,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便是可能的了。

标签:;  ;  ;  ;  ;  ;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可能性思考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