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认知过程探析论文_杨丽萍

湖南师范大学 杨丽萍

【摘 要】本文以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中的认知过程维度为依据,对网络课程的认知过程进行了分类。选取了178个网络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对小学、中学、大学和成人目标人群的认知过程调研与分析,针对调研的结果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网络课程 认知过程 问题解决 创造能力

一.认知过程的维度

布鲁姆新的认知目标分类学将原来的认知过程维度的各项指标提出了较多的改进,共提出了6类19种认知过程具体要素。6类认知过程分别是记忆(具体包括识别、回忆)、理解(具体包括解释、举例、分类、总结、推断、比较、说明)、运用(具体包括执行、实施)、分析(具体包括区分、组织、归属)、评价(具体包括核查、评价)、创造(具体包括生成、计划、贯彻)。新的认知目标分类学拓宽了对学习的理解,学习不仅包括获取知识,还包括在各种各样的新情景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的认知目标分类学另外一个特点是注重认知过程的理解与创造,体现了当代教育理论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创造能力,致力于实现促进“保持”和“迁移”两种教学结果的双赢。“保持”体现为一种记忆能力,是指在教学中学到的学习材料能用相同的方式在后续的情景中加以运用;“迁移”是指运用所学的东西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布鲁姆新的认知目标分类学的特点,笔者对网络课程的认知过程调研之前,将网络课程的认知过程维度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信息呈现:只通过页面呈现的方式传递教学信息。

问题解决:某个知识点或内容通过问题解决而获得认知,从现有状态达到目标状态。

创造与发明:学生通过网上学习,根据相关知识形成原创的产品。如语文中的作文、一幅画作、方案设计、编程中项目的展示等都可认为是创造与发明。

二.现行网络课程的认知过程调研与分析

笔者以教育部制定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的评价标准为依据,选取了178个网络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将网络课程的目标人群分为:小学、中学、大学和成人。部分网络课程的目标人群不止一种。经过整理统计,小学的网络课程数量是48个,占23.5%;中学的网络课程数量是55个,占27.0%;大学的网络课程数量是53个,占26.0%;成人的网络课程数量是48个,占23.5%。下面针对最终所得到的数据,将三种目标人群的不同认知过程维度所占的百分比进行计算,得出统计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从表1的统计数据来看,不同的目标群体(小学、中学、大学、成人)在信息呈现维度所占的比例都较高,其次是问题解决维度,而中学的网络课程中创造与发明维度所占的比例为0%。信息呈现是问题解决和创造能力所不可或缺的,解决问题和创造能力的获得需要学习者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应的知识点之后进行重组和整合,所以大部分的网站的信息呈现维度比例都较高。部分网站建设者注意到了在不同年龄阶段,课程设计要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而注意到培养创造能力的网站则较少,特别是中学的网络课程忽略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网络课程的学习只关注信息的各要素和片段,那么实际上是属于“机械学习”,脱离了相关的情境孤立地死记硬背。建构主义学习要求教学超越单一的事实性知识表征,看中的是有意义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为成功地解决问题所必需的知识和认知过程。创造能力关注是否能提出多种解决方案,是否能论证一种解决方案的优劣并制定行动计划和贯彻落实。信息的呈现是通向有意义学习的手段,决非目的本身。

表2中数据显示,在小学和成人群体中,具有两种认知过程维度的网络课程所占比例较高;中学阶段的网络课程具有三种认知过程维度所占比例为0%;在大学群体中,具有三种认知过程维度的网络课程所占比例较高。从表1中显示中学群体中创造与发明维度占0%,所以在该群体中具有三种认知过程维度的网络课程占0%。网络课程的教学和评估不应该只强调一种认知过程,即信息呈现,应该超越单一的信息呈现,致力于涉及更为广泛全面深刻的认知过程,追求有意义的学习的发生,促进学习结果的迁移,是否有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发明的能力。

三、解决策略:

在教育心理学中,问题解决属于高级形式的学习活动。对人类来说,问题解决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心理序列,是一个在现有手段和目标之间进行分析,根据问题解决策略,从而达到目标的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对国家对民族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国家兴旺、民族振兴所必备的国民素质;创新能力对于人生来说也是创造健康、充实、有意义的人生的重要条件,对个人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根据以上对网络课程认知过程的调研分析,针对问题解决和创造与发明认知过程的不足,提出以下策略:

1.优化网络课程设计

网络课程设计不仅要关注信息呈现方式多样化,同时也要关注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以此提升课程设计的高度。网络课程设计应注意以下方面:第一,课程内容设计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主张建构知识的意义,课程内容应与一个学科相关,整合多个学科,内容以恰当的媒体形式呈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二,课程内容与教材相关,却指向社会生活实践,体现课程背后的生活价值。第三,网络课程应强调复杂问题的设计,设计的问题应有研究的价值,问题的答案无标准,有辩论性。第四,学习者课程学习之后,需要提交作品,有成果的汇报,作品体现了创造和发明,以作品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这样的网络课程设计,内容并不是传统课堂和教材的照搬,学生不止获得了知识,还实现了知识点之间的融合且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思考也付诸实践。在行动力提升的同时,问题解决、创造能力得以提升。例如:小学数学中元、角、分的课程教学设计。原来教学目标是认识圆角分;计算和换算圆角分;应用圆角分。优化后的教学目标是完成20元钱如何花的方案设计,体现圆角分的生活运用,还整合了信息技术中表格的使用,方案交流中学生的价值观得以体现。

2.优化网络教育环境和资源

环境中包含资源,资源中包含环境。利用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设置了多维学习环境,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将问题设置在真实的、有趣的情景中,参与到问题的发现与分析过程,充分调动学生视、听、说等各种感官,再现生活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和体会、情感教学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在获取知识的实践中掌握构建知识的方法及创新能力,促进创造性能力的形成。

网络资源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能让学习者进行发现式的学习,使学习者的角色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实现自主学习。资源要防止是传统课堂和书本的搬家,将资源进行拆分,进行非线性的编排,将不同媒体信息的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资源能实现网络课程之间的链接,不受平台的约束,使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

3.转变教师角色和职能

由于受长期传统教育习惯和思维定势的影响,教师在网络教学中往往不能顺势进行角色转换,或者在普通教育和网络教育两种社会角色间徘徊不定,产生双重角色束缚、冲突和矛盾,影响教育行为和效果。网络课程中教师要扮演远程教学与学生支持的双重角色,承担更多教学设计的工作。网络教育环境下教师应当由“教”为主转变为以“导”为主,从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和建构者,创新人才的先行者和个性化教育的提供者,网络环境中多元信息的定性者和心理调适者,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和学习方法的给予者,网络教学信息的提供者、鉴别者和建构者,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学生心理健康的咨询者和指导者,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教师具有角色融合、团队辅导发展的趋势,真正能够胜任现代网络教育的教师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理查德梅耶. 面向意义学习的认知过程[J]. 远程教育杂志,2007, (3): 16-20.

[2]John. B. Best􀀁 认知心理学[ M] . 黄希庭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3]莫雷. 20 世纪心理学名家名著[M ] .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4]李文光, 何志龙, 何克抗.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理论与试验探索[ EB/ OL] . http: / / www. etc. edu. cn/articledigest18/ shiyan-tansuo. htm.

[5]盛群力,褚献华.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的二维框架[J].课程·教材·教法,2004,(9).

[6]L·W·安德森等.面向学习、教学和评价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修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

[7]张秀芳.布卢姆的教学理论对我国教学理论的影响[J].教书育人:大学频道,2005,(11).

论文作者:杨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网络课程认知过程探析论文_杨丽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