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成因剖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产业结构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多年来,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其中“大而全”、“小而全”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的产业结构趋同化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否则将严重影响两个转变的实现。
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问题由来已久。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史上,我们曾多次步入产业趋同化误区,比较突出的有三次。一是五六十年代,当时我国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和要准备打仗的方针,全国各地区围绕建立各自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大小“三线”的目标进行了长达几十年建设,随之各地区出现了一批规模相当、技术层次相近的工业企业。二是在80年代,针对我国短缺经济的客观现状,在带有补偿性的以轻工业主导的结构调整和“财政包干”体制的推动下,许多地区为了增产值,增利润,增税收,纷纷上马电冰箱、洗衣机、彩电等家电项目。此外,小纺织、小酒厂、小烟厂、小塑料、小炼油等许多小加工项目也遍地开花。据测算,1989年我国地区内工业部门产业结构与全国部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达0.9以上的省市区有22个,占省、市区总数的75.9%,比1981年增加了13.8个百分点。如果除去几个资源偏在型产业,相似系数在0.9以上的省区有26个,占省、市区总数的89.7%,比1981年增加了6.9个百分点,严重地降低了经济的规模效益、分工效益和结构效益。三是从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结构趋同化所波及的产业已由加工工业发展到支柱产业,各地围绕“九五”计划的制定实施,纷纷推出了以汽车、石化、钢铁、电子等产业为重点的庞大的发展计划。有关部门测算,将汽车列为支柱产业的省、市区有22个,几乎都是整车厂;将电子列为支柱产业的有24个,发展重点又都是通讯设备、计算机、电子声像设备等;将化工列为支柱产业的有23个,大多以石化为重点,如果这些规划付诸实施,新一轮更大规模重复建设造成的产业趋同化将更为严重,由此带来的损失和浪费会更大。
对上述这种屡屡出现产业趋同现象应如何认识,笔者认为,在五六十年代,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市场短缺严重,从发展生产,全面展开生产力布局来说,当时出现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可以理解,也很难完全避免。但经济发展到今天,我国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整个经济已达到相当规模和水平,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买方市场取代卖方市场”的态势下,为什么还重复出现产业趋同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仍在蔓延,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又有卷土重来之势。显然,搞清产生这个问题的症结,对于搞好产业结构调整,走出产业结构趋同误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里笔者从经济根源与非经济根源作些分析。
从经济根源看,主要受以下三大因素的推动:
首先是增长推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增长时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是紧密相联的。一方面产业结构随着经济增长而变化,经济增长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础;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也有重要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增长依赖于产业结构转换。80年代为解决我国经济短缺问题,加快发展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主要是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产品,包括家电行业等主导产业群,在结构转换中各地加工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产业趋同问题,同类产品如家电出现了过度的市场竞争。很明显,这种产业趋同是经济增长推动的结果。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又处于加速工业化的结构成长阶段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产业结构的再度重工业化已成为“九五”期间乃至下世纪初叶我国产业结构转换的必然趋势,包括汽车、石化、微电子、建筑在内的重化工业,将取代轻纺工业而成为新的主导产业。这些主导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收入弹性大、经济效益好的特点,无疑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重化工业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鉴于此,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中均想发展这些产业,以加快本地的经济发展,这样各地在“九五”规划中主导产业雷同现象的出现也就很自然了。这种由结构转换所决定的产业发展推动是积极的,是确保我国工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问题是重点建设不等于重复建设,增长推动也并不与重复建设同义。各地主导产业的选择不能离开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如果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盲目进行结构升级,片面追求产业高度化,那末,未来几年彩电、冰箱市场大战的硝烟散尽之时,也就是汽车、石化等产品市场争夺开始之日。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其次是体制推动。在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各地区产业的规划和建设,资源的流动和组合,完全由独立的投资主体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决定的,决策失误者或竞争实力不强者,必然会被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所淘汰。由于产业的规模和效益,乃至产业的兴起与衰败要受强大的市场力量所影响和制约。因此在产业发展决策上,投资主体是要十分慎重的。特别是对一些竞争性强的产业,投资主体必须在全国统一市场的范围内考虑规模经济的要求和产品的市场容量。没有自身的比较优势,一般不会轻易进入发展与其他地区雷同的产业、产品。这里不存在所谓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目前在我国不断蔓延的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与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相关。由于我们正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诸多方面的体制关系远未理顺,几项重大改革还未到位,这样就难以从体制上遏制产业趋同现象的滋生、蔓延,主要表现在:
一是政企不分。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还未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各级地方政府仍然是最主要的投资主体与决策主体,仍可凭借行政权力决定企业的投资方向、投资重点,决定产业配置格局,这是造成各地产业趋同的一大原因所在。试想,如果不是各级地方政府在策划立项、筹措资金、配备人员等方面进行直接或间接地干预及参与,也就不可能出现各地都上某一项目、发展某一产品的状况。如果国有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完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企业不会一厢情愿,明明知道供给能够满足需求甚至超过需求,还去上那些投产之日就是停产之时的项目;也不会在自己的投资能力、技术能力均不具备条件,达不到合理规模的情况下,还去和强手竞争,发展力所不及的项目和产品。可见不解决政企不分问题,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企业制度创新,克服产业趋同现象是不可能的。
二是投资体制不完善。一般而言,产业结构状态受制于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投资结构;而投资行为、投资结构又受制于投资体制。我国的投资体制经过多年的改革虽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现行的投资体制依然深深留着旧体制的印记,存在着不少弊端。集中反映在投资主体的责权利不统一,投资的约束机制和风险机制不健全,投资主体不承担投资风险,不担负投资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在这种体制下,投资决策中的主观随意性很大,无市场竞争力的投资活动可以被允许长期存在,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也可一再反复出现,这样各地产业趋同化现象屡屡产生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是价格关系不顺。价格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机制,价格高低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状态。现在大部分商品已形成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但价格扭曲现象还未完全消除,特别是资源类产品价格较低,加工类产品价格较高。因加工类行业大都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产业进入成本低、壁垒小,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各地投资总量总是流向产品价格较高的行业,纷纷上马生产加工类产品。这是造成我国前阶段加工类产业趋同严重,而基础产业投资不足,瓶颈制约不断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说明要克服我国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必须理顺价格关系,特别要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加大市场供求状况变化对于确定价格的作用。
四是宏观调控不力。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固然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但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特别是在我国的市场体系、市场组织、市场机制、市场结构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政府对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控显得尤为重要,更为紧迫。应该看到我国产业趋同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与政府宏观调控不力不无关系。大量事实表明,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体系还处于建立和健全过程中,诸多环节不完善、不配套。对各地出现的产业趋同现象也缺少有效的调控措施、调控手段。以国家的产业政策来说,产业政策是中央政府实施产业调控的重要政策,但目前我国产业政策存在一个重大缺陷,即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结合不紧,产业政策未落实到区域政策上,这样的产业政策是空的,实施的力度很小。加之又缺乏对产业政策实施状况的检查与监督,产业政策也就起不到对产业配置的调控作用。
再次是利益推动。我国的地方政府既是利益主体又是管理主体。作为一个地方的利益主体,它要以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为目标;作为管理主体,它受中央政府的委托,按照中央宏观调控意图,管好用好本地区的国有资产,增进国家全局的整体利益,完成国家规定的宏观经济任务。在以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没有多少自身独立的利益,其主要任务和职责是搞好管理。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搞活地方经济,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放权让利的措施,使地方政府有了诸多较为独立的经济利益,利益主体身份越来越明确,也越来越突出。作为利益主体,为了扩大本地区的经济总量,提高本地就业水平,职工收入水平,力图多发展一些新的产业,多上一些新的项目,多开发一些新的产品,显然无可非议。多年来各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这种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问题是作为利益主体的地方政府,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政绩意识的支配,价格机制的驱动等等,往往认不清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不懂得各地经济发展的互补性,以及发挥比较优势和动态分工的好处。因而在规划本地经济增长,决定投资方向、重点,很少顾及国家产业政策,也较少考虑自身条件与局限性,而是把重点放在“自成体系”,追求“填空”上,致力于实行本地区内产业门类齐全的投资结构政策。人家上什么,自己也上什么;有条件想上,没有条件也想上;即使某个行业本来生产能力已很大,可是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地方利益,还是硬着头皮上。每个地区、部门、企业都只是考虑自身利益,重复建设、产业雷同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
从非经济根源看,以下几个方面是导致产业结构趋同化的主要原因:
一是观念束缚。由于我国长期受封建的自然经济的小生产思想影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跋涉的时间又较长,因而在相当部分人的头脑里缺乏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观念。那种“万事不求人”,追求自给自足,“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小生产观念根深蒂固,而对于什么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协作原则,什么是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什么是区域比较优势以及如何利用区域优势知之甚少。因而搞建设,上项目,追求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目光短浅、狭窄;在认为某些产业能够盈利时便一哄而上,却意识不到如果大家都发展某一项目、某一产品,必然导致同类产品过剩,导致过度的市场竞争,无异是作茧自缚。现实经济生活中,为什么不少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就险象环生,前途暗淡;有些企业刚投产,就走入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低效益的“盘陀路”,以致产品竞争乏力,设备闲置,面临亏损倒闭的厄运?原因就在于产业配置的指导思想有问题,因为这些项目本来就不是市场需要的,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违背了经济规律,结果只能是自己吃亏。
二是政绩意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我国地方政府官员的传统政绩意识,也是其为民造福的良好愿望。而发展新项目,增铺新摊子,实现本地区产业结构完整化,这是地方政府官员显示政绩的主要方式、主要标志。每一任政府官员均想在任期内改变本地原有面貌或留下能使人对其记忆和称赞的建设项目。在好大喜功心理的驱动下,争投资、上项目、赶速度、追求数量型扩张行为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这种追求数量扩张行为如果不顾市场供求状况,也不顾自身优势与劣势,必然造成各地产业结构趋同化问题,最终引发频繁的产业结构调整,阻碍增长方式或转变。
三是区域攀比。近年来各地在经济增长问题上,相互攀比的现象甚为普遍,各地政府官员都非常看重本地区的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等经济指标在全国、全省的排位。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相互间都表现为不甘落后,孕育着强烈的进取精神和竞争观念,这固然有值得肯定的因素。问题是不少地区脱离实际,不顾条件,竞相提出“赶超”战略,盲目地与其他地区比规模,赛速度,刮攀比风。你上我也上,你快我更快,唯恐落后,掉在人家后面。这样攀比的结果,无疑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对产业趋同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是考核机制。从一定意义上说,考核机制是指挥棒。有什么样的考核机制,就有什么样的政府行为去组织和领导经济增长。时下我们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偏重于经济发展的数量、规模、速度等指标。往往是哪个地方经济增长速度快,就认为那个地方干部有政绩,提拔使用就快。有的地方甚至还只把上新项目的大小、多少作为考核、提拔干部的依据和标准。由于地方政府政绩的考核同本地投资规模相联系,而政绩大小又同政府官员升迁提拔相联系,这就成为导致一些地方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导致产业趋同的重要原因,也是地方政府热衷粗放增长的主要原因所在。
综上所述,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这个问题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思想观念、增长模式、体制条件、宏观经济政策、考核办法等多方面入手,相互配套进行,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才能在全局协调前提下得到健康发展。
标签:投资结构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建设投资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体制化论文; 经济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