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资企业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外贸易视角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对外贸易论文,视角论文,产业结构调整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0年代以来,三资企业的进出口在我国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针对这种态势,本文从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的角度,实证分析了三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我国国内企业之间的角色转换,进而指出了它们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不论在出口支撑和进口替代产业间贸易,还是在产业内贸易中,三资企业都已取代我国国内企业而处在领头位置,并起着主导作用。我国经济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三资企业化”过程,影响远大。
一、引论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整个经济的发展必须利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对外贸易不仅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力量,更重要地,它还是结构升级、产业换代的主要依靠。
三资企业,作为进行全球化经营活动的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其贸易活动是促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及与世界经济融合的重要手段和渠道。近几年来,三资企业的进出口增长迅速,进出口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987年的5.6%上升到1996年的47.3%;同一时期,出口比例由3.1%上升到40.7%,进口比例由7.9%上升到54.5%。那么, 三资企业在我国外贸中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与我国国内企业的关系如何,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怎样?这些问题都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联合国贸发会议下的跨国公司与投资委员会曾研究过三资企业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分析的重心主要在加工贸易方面(UNCTAD,1995)。万中心(1996,1997)、王振中(1998)的研究均注意到了我国进口贸易中三资企业大规模机器设备进口情况,并指出了其中二手设备的引入比例。但这些研究都没有进一步分析三资企业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及与我国国内企业之间的角色转换问题。本文的研究将集中在这些方面。
二、理论背景和分析框架
经济发展集中地体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落后通常表现为经济中普遍地存在着技术陈旧、管理落后的过时产业和产品。因而,进行大规模的产业置换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外贸易是一国发挥比较优势,弥补比较劣势,吐故纳新,实现结构调整的重要通道;也是支持和实现这种产业置换的主要依靠。
从对外贸易的角度讲,产业结构的调整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产业间贸易从技术水平较低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向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由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渐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有序演进上(注:对经济“小国”而言,其经济发展可以跳跃,或只完成这种发展链条上的一个阶段,并依靠这种积累而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从而不必完全完成这种演进。)。“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等都是国际间的相对概念,在任何历史时刻,这些产品类型的组合在国际间都存在。不同国家贸易产品种类上的差别正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别的一个反映。同样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也正是这些产品类型的有序演进过程。其二,是产业内贸易的比例不断上升。产业内贸易主要由规模经济或重叠需求引致。规模经济是企业规模不断增大,国际分工由产业间分工深入到产业内分工的结果。在规模收益递增的情况下,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产业内贸易)产生的独立源泉(注:规模经济,从需求方面看,则表现为各国需求的整合和重叠。)。
产业间结构调整的内在机制是一部分产业的出口赚汇支撑着另外一部分产业的进口替代;表现在不同企业身上,即是一部分或某一类企业的出口赚汇支撑着另一部分或另一类企业的进口替代。产业内结构调整的机制是同一产业内部不同产品间的新旧替换。由于这种替换发生在一个产业内部,因而粗略地表现为产业内贸易的比例。产业内贸易水平是一个产业自主改进、独立发展程度的一个反映。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整个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既有比较优势的充分利用以及积极有序地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上。对外贸易的有序演进反映在这样两个方面:其一,产业间比较优势沿着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方向演进;其二,在总体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的比例不断上升。沿着这两个方向,越是推动我国向更高阶段迈进的努力,越能促进结构调整,从而对整个经济发展越有利。这是判断三资企业对我国贸易及结构调整影响的理论背景。我们要分析三资企业如何促进我国贸易水平和结构的不断演进及升级,并在这个过程中,判断三资企业和国内企业之间的角色变化。
为了衡量各国产业内贸易水平,格鲁布和劳德(Grubel & P.Lloyd,1979)曾经设计了一个指数,其公式为:
ITT=1-IEX[,i]-IM[,i]I(EX[,i]+IM[,i]) (1)
其中,ITT为产业内贸易指标,EX[,i]为出口量,IM[,i] 为进口量。产业内贸易指标ITT的数值在0到1之间, 数值越大表示产业内贸易的比例越高,反之则相反。该公式的缺陷在于:(1 )只是给出了产业内贸易的数量,没有进一步分析一个国家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即未分析产业间的进口替代和出口支撑贸易。(2 )产业内贸易的计算方法只是一种间接计算方法。
另一方面,显性比较优势(Balassa,1989 )则主要关注产业间贸易,而忽视了产业内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是指在一国外贸产品的进出口差额中所间接反映出来的比较优势。它所揭示的是产品在流通领域中而不是在生产领域中的比较优势。巴伦(Ballance,1988)曾总结过显性比较优势的多种衡量方法。净出口与外贸总额的比值,即贸易竞争指数(RNX),因计算简便,包含了外贸净出口数值, 并联系到产业内贸易指数而成为衡量显性比较优势的标准公式。该指标可表达为:
RNX=(EX[,i]-IM[,i])/(EX[,i]+IM[,i]) (2)
该指标的取值在(-1,1)之间。RNX大于零的产品或产业, 是该国的比较优势产业;RNX小于零的产品或产业是该国的比较劣势产业。
本文的分析将如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并同时考虑到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首先,我们在显性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出口支撑产业”和“进口替代产业”的概念(注:出口支撑和进口替代产业还可以再细分。譬如,出口支撑产业,在进口为零时,即演化为“完全”出口支撑产业;同样,进口替代产业,在出口为零时,即演化为“完全”进口替代产业。),以便于分析不同产业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三资企业和我国国内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为研究三资企业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方法上的支持。其次,用产业内贸易的直接计算方法代替了公式(1)的间接法, 并分析各个产业内部贸易的数量和程度。这样,一个国家在每种商品上的进出口贸易都可以分解成两部分:其一是产业间贸易,其二是产业内贸易。计算公式如下:
(1)出口支撑产业或净出口产业,亦即出口大于进口的产业:
EX[,i]+IM[,i]=(EX[,i]-IM[,i])+2IM[,i](EX[,i]〉IM[,i])
(3a)
(2)进口替代产业或净进口产业,亦即出口小于进口的产业:
EX[,i]+IM[,i]=(IM[,i]-EX[,i])+2EX[,i](EX[,i]〈IM[,i])
(4a)
(3)完全产业内贸易产业,即出口等于进口的产业:
EX[,i]+IM[,i]=2EX[,i]或2IM[,i](EX[,i]=IM[,i]) (5a)
公式(3a)、(4a)中,右式第一项表示产业间贸易数量;第二项
表示产业内贸易数量。用比率的形式来表示:
(1)出口支撑产业:
1=(EX[,i]-IM[,i])/(EX[,i]+IM[,i])+2IM[,i]/(EX[,i]+
IM[,i])(EX[,i]〉IM[,i]) (3b)
(2)进口替代产业:
1=(IM[,i]-EX[,i])/(EX[,i]+IM[,i])+2EX[,i]/(EX[,i]+
IM[,i])(EX[,i]〈IM[,i]) (4b)
(3)完全产业内贸易产业:
1=2EX[,i]/(EX[,i]+IM[,i])或2IM[,i]/(EX[,i]+IM[ ,i])(
EX[,i]=IM[,i]) (5b)
其中,公式(3b)、(4b)的右式第一项表示产业间贸易比率;第二项表示产业内贸易比率;任何一种产品的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比率之和都等于1。这就是本文分析的基本框架。
在分析外贸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时,人们经常面临着这样一个困惑:即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和国际产业标准分类(ISIC)之间的对接问题。根据笔者对这两类分类标准的研究,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大体如表1所示。表中还列出了根据1996 年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数量及人均净固定资产数判断出的我国39个工业部门的类别划分。
本文的分析,基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中两位数产品类别,共64种。产业内和产业间贸易的划分也以这64种产品为基础(注:对产业内贸易的分析,国际上的实证研究一般多采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中的三位数产品类别作为产业分类的标准。由于资料来源上的限制,本文只好以两位数产品类别代替。这种分析会低估产业内贸易的比例。)。我们的分析,主要将三资企业的情况和从我国贸易总体中剔除掉三资企业后的“非三资企业”情况相比较。“非三资企业”贸易行为也就是我国国内企业的贸易行为。资料主要取自1996年的《海关统计》,其他由中国海关总署提供。
为了分析三资企业对我国贸易及产业结构的影响, 我们还选择了1985年我国贸易情况作为一个参照系。之所以选择1985年的情况,是因为:(1)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1984年10 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我国城市经济改革也拉开了序幕。1985年的贸易情况更真实地反映了国内企业的迫切要求,比较典型地代表了我国改革开放前的贸易格局。(2)从引进外资的情况来看,1985年是我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第一个高潮年,自此之后,三资企业的介入开始大幅度增加。因此,这一年的贸易是我国国内企业“在没有三资企业介入”(注:这一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总额为3亿美元,占我国总出口的1.1%(王辽平,1991)。)条件下的一个很好参照系。这样,1985年贸易情况将起两个方面的作用:(1)作为1985年的总体贸易,与1996年我国贸易总体情况相比较, 以判断我国贸易模式及产业结构的演进;(2 )作为在“没有三资企业介入条件下”我国国内企业贸易情况的近似反映,为分析我国国内企业和三资企业贸易行为的演进提供了一个对照。
三、实证分析结果
表2显示了根据如上公式(3b)、(4b)、(5b )计算出的我国1996年各个产品类别中出口支撑或进口替代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比例。
为了叙述和理解方便,下文将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一位数类别上,对比分析每一种贸易产品上不同贸易主体之间的百分比偏差。表3 显示了不同贸易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百分比。实证分析结果如下。
(一)产业间贸易
1.出口支撑贸易
表1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V3)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V3)对照表
注:如果以各个行业中工程技术人员在总人数中所占百分比来表示技术密集度(EE),以各个行业中人均净固定资产数量来表示资本密集度(EFC),那末,我国共有技术资本双密集型行业8个(EE〉均值6.98且EFC〉均值5.90),技术密集型行业9个(EE(均值6.98且EFC〈均值5.90),资本密集型行业1个(EE〈均值6.98且EFC〉均值5.90), 劳动密集型行业21个(EE〈均值6.98且EFC〈均值5.90)。 我们同时将采掘业及制造业中的8~11部门归入资源密集型产业。
资料来源:笔者依据SITC(V3)和ISIC(V3)总;《中国统计年鉴(1997)》第119~120,412,425页。
表2 1996年我国贸易的构成分析, %(占进出口总贸易额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1996)》第6~7页;三资企业的资料由海关总署提供。
1985年,我国出口支撑产业的64.25%集中在初级产品业上, 其中,仅石油品(3类)就占了40.28%;工业制成品出口仅占35.75%, 其中,纺织和服装两项占了22.46%。1996年时,我国出口支撑产业中, 初级产品仅占15.83%,工业制成品的份额增加到84.17%。其中, 仅8类产品就占了64.02%。与1985年相比,我国出口支撑加强的产品有1、5、7、8类产品,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产品是8类,提高了47.19 个百分点,7类上升了8.93个百分点。出口支撑减弱的产品有:0、2、3、4、6、9类产品。下降幅度最大产品依次是3类产品、9类和0类产品。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出口支撑产业已经由资源密集型的石油等矿产行业转移到了以服装、鞋和杂项制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并且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的出口也在不断增多(参表3)。
表3
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在大类商品上的百分比结构(单位:%)
贸易 贸易 0类 1类2类
类型 主体 食品及活动物 饮料及烟酒 非食用原料
口总体 9.83 1.102.52
支三企 7.14 0.160.85
撑内企 10.331.573.62
贸1985 15.170.306.47
口总体 4.64 0.0013.28
替三企 0.42 0.05 7.08
代内企 11.09 0.0021.92
贸1985 0.63 0.48 5.14
业总体 37.28 6.92-54.40
间三企 14.50 0.19-20.92
贸内企 9.60 3.10-14.08
易1985 15.51-0.69 -3.66
业总体 3.59 0.67 2.85
内三企 2.37 0.42 1.24
贸内企 5.15 0.93 4.05
易1985 12.34 0.53 14.70
贸易 贸易3类 4类
类型 主体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原料 动植物油、脂及蜡
口总体
2.380.00
支三企
0.940.00
撑内企
2.940.02
贸1985 42.030.28
口总体
4.282.06
替三企
2.851.22
代内企
5.793.06
贸1985
0.170.11
业总体 -7.65-10.91
间三企 -7.08-3.92
贸内企
0.19-2.92
易1985 46.30 0.09
业总体
5.54 0.50
内三企
0.22 0.99
贸内企 10.71 0.17
易1985
1.09 0.82
贸易 贸易
5类6类7类
类型 主体 化学品及有关品 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机械及运输设备
口总体 3.797.49 8.93
支三企 0.611.67 20.07
撑内企 6.89
19.13 1.97
贸1985 2.40
10.72 0.00
口总体 18.76 13.34 40.72
替三企 14.16 25.02 46.78
代内企 25.75
7.71 21.77
贸1985 10.94 29.00 49.88
业总体 -75.35 -23.46 -159.22
间三企
44.25 -76.87 -106.08
贸内企 -11.35 30.18 -17.17
易1985 -20.43 49.30 -105.26
业总体
8.0430.66 38.34
内三企
5.1424.98 50.04
贸内企
9.4827.85 34.09
易1985
8.9625.30
7.14
贸易 贸易
8类9类总计
类型 主体 杂项制品
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
口总体 63.980.00 100
支三企 68.540.00 100
撑内企 53.490.00 100
贸1985 16.790.00 100
口总体
1.870.99
100
替三企
1.780.65
100
代内企
1.571.32
100
贸1985
3.750.00
100
业总体 392.48 -5.23100
间三企 146.41 -2.09
-100
贸内企 103.68 -1.27100
易1985
10.73 6.47
-100
业总体
9.81 0.02
100
内三企 14.61 0.00
100
贸内企
7.56 0.03
100
易1985
6.7322.38
100
资源来源:表2。
1996年,在三资企业的出口支撑产业中,初级产品仅占9.08%,工业制成品的比例高达90.92%。其中,劳动密集型的8类产品占了68.54%,技术密集型的7类占了20.07%。三资企业的出口支撑产业非常集中,如上两类产品出口就占了总出口支撑产业的88.61%。与1985 年的情况相比较,三资企业加强的产品有两项,7类和8类产品。其中,8 类产品上升了51.75个百分点,7类产品上升了20.07个百分点。减弱的产品有0、1、2、3、4、5、6、9类产品。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依次是3类产品、 6类和0类。显然, 三资企业在竭力拉动我国出口支撑产业向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转移。
1996年国内企业的出口支撑产业中,初级产品的比例为18.48%,工业制成品的份额为81.52%,其中,8类占了53.49%,6类占了19.13%,5类占了6.89%。出口支撑产业相对比较分散。与1985 年的情况相比较,出口支撑加强的产品有1、5、6、7、8类产品, 上升幅度较大的产品是8类、6类和5类。减弱的产品是0、2、3、4、9类产品。下降幅度最大的产品依次是3类、9类和0类。因此, 国内企业在拉动我国出口支撑产业由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密集型产业移动。
对比1996年三资企业和我国国内企业出口支撑产业的情况,可以看出:三资企业的出口支撑产品更多地集中在7、8两类贸易品上。在技术密集型的7类产品上,三资企业比国内企业的比例要高18.1 个百分点,在劳动密集型的8类产品上,要高15.05个百分点。相比较而言,1996年国内企业出口主要集中在8、6、5类上,在技术密集水平最高的7类产品上进展不大。虽然三资企业和国内企业都在拉动我国出口支撑产业向劳动密集型产品过渡,并且三资企业的幅度更大,但是,这里却有一个重要的分工:即国内企业的拉动基本上局限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而三资企业则在还在拉动我国出口支撑产品在向技术密集型的7 类产品转移,是我国这类产品出口的主要力量。
从出口支撑产业的分工中可以看出:三资企业在竭力拉动我国出口支撑产业向更高级的技术密集型产品转移,并且已经占据了我国出口产品演进序列的领头位置,是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绝对主力。
2.进口替代贸易
1985年,我国的进口替代,在初级产品上仅分布了6.53%,其余93.47%都集中在工业制成品上。其中,技术密集度最高的7 类产品上分布了49.88%,劳动密集型的6类产品上分布了29.00%, 技术和资本密集度较高的5类产品上分布了10.94%。这三类产品就占了整个进口替代的89.82%,相当集中。1996 年我国进口替代产业的分布相对比较分散。初级产品的份额为24.26%,工业制成品的比例为75.74%。其中, 7类产品为40.72%,5类产品占了18.76%,6类产品占了13.34 %。 与1985年相比,进口替代程度加强的产品类别有:初级产品中的0、2、 3、4类产品以及工业制成品5类中的初级塑料品。总体上讲,进口替代加强的产品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替代减弱的产品基本都是技术、资本密集型或技术资本双密型产品。显然,我国的进口替代在进行一种“逆向”演进,和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向相矛盾。
1996年, 三资企业在进口替代上的分布是这样的:初级产品占11.62%,工业制成品占88.38%。三资企业进口替代集中的行业是7、6、5类,尤其是在第7类的机械和交通运输产品上。与1985年我国国内企业的情形相比,三资企业进口替代加强的产品有初级产品中的2、3、4 类产品以及工业制成品中的5类产品(初级塑料品)。 进口替代减弱的产品有:初级产品中的0、1类产品,工业制成品中的6、7、8、9类产品(参见表3)。但是,总体上讲,三资企业与1985年的情况相比, 结构分布十分相似:进口替代的前四位产品,不仅排序相同,而且程度相仿。我们计算发现,两者的秩相关系数高达83.64 %, 而同期国内企业与1985年的情况相比,秩相关系数仅为68.48%。 用结构相似系数来衡量,三资企业的进口替代结构与1985年的结构相似系数高达99.40%, 而国内企业与1985年的结构相似系数仅为67.67 %(注:秩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为:1-6∑d[2]/n(n[2]-1);结构相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xinxjn/(∑x[2]in∑x[2]jn)[1/2])。
1996年国内企业的进口替代,在初级产品上的比例高达41.86%, 工业制成品上的比例仅为58.14%。与1985年相比, 国内企业进口替代加强的产品有0、2、3、4、5(初级塑料品和制成化肥品)、9类产品。进口替代减弱的产品有6、7、8类产品。其中, 下降幅度最大的产品依次是7类和6类,分别下降了28.11个百分点和21.29个百分点。总之,在代表我国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第7类和6类产品上,国内企业进口替代的程度大大减弱,而在中低档技术水平的产品,尤其是原材料上的进口替代幅度则大大增强。显然,国内企业处在“逆向”进口替代状态。
对比1996年三资企业与我国国内企业的进口替代情况,三资企业进口替代比例较高的产品有:6、7、8类产品,分别高出17.31、25.01和0.21个百分点。三资企业进口替代比例比较低的产品有0、2、3、4、5、9类产品,其中,在2、5(初级塑料品和制成化肥品)、0类产品上分别低出14.8、11.59和10.67个百分点。总之, 三资企业在技术密集型的7类产品上,以及在劳动密集型的6 类产品上比我国国内企业有更加强烈的进口替代倾向;在资源密集型的2和0类产品、以及5 类中劳动密集型的初级塑料品和制成化肥品上,国内企业的进口替代倾向则更强烈些。因此,在我国进口替代产业中,三资企业和国内企业之间也有一个分工存在:三资企业在“正向”演进,向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而国内企业则在“逆向”退化,向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倒退。
总起来讲,1996年三资企业的进口替代倾向与1985年时的我国国内企业的情况非常相似。那时,我国城市改革刚刚起步,三资企业的介入还很少,国内企业更新改造、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的愿望很强烈,进口替代行为也比较真实地反映了长期处在封闭、落后状态的我国企业的发展愿望。令人不可思议的是,1996年三资企业的进口替代行为竟然和那时我国企业的行为十分相似。这种情况表明:三资企业已占据了我国传统国内企业的地位,并扮演着它们的角色,而国内企业则被挤出了进口替代领头羊的地位。因此,三资企业在构筑和领导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这种变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产业间贸易平衡
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集中地体现在产业间贸易的平衡上。从这里,不仅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最终平衡状况,而且也可以判断出该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和方向。具体地讲,出口支撑产业表现了一国的现时比较优势,是该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依靠;进口替代产业则代表着该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一个国家的外贸平衡也由出口支撑产业和进口替代产业的平衡决定。当进口替代产业的进口用汇大于出口支撑产业的出口赚汇时,一个国家的贸易平衡将会出现赤字,反之则相反。
1985年,我国贸易在3、0、8、9、4 类产品上是顺差(即出口支撑产品);在7、6、5、2、1类产品上是逆差(即进口替代产品)。 那时,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格局是主要依靠资源密集型产品上的出口赚汇来支撑劳动、资本、技术及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品上的进口替代。由于赚汇能力有限,贸易平衡为逆差。1996年,我国出口支撑产品是8、0、 1类产品;进口替代产品是7、5、2、6、4、3、9,其中主要是7、5、2类产品。就产业间配置而言,三大类产品的出口支撑着我国七大类产品的进口替代。产业结构调整的格局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劳动力密集型的8类产品成为最大的出口赚汇项目,支撑着资本、 技术及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品上的进口替代。与1985年相比,我国贸易平衡改进的产品有0、1、6、7、8类,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产品是8类,上升了381.75个百分点,7类,53.96个百分点,6类,25.84个百分点,0类,21.77个百分点。恶化的产品类别有2、3、4、5、9类,其中, 下降幅度最大的产品是5类,54.92个百分点,3类,53.95个百分点,2类,50.74个百分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贸易平衡在加工水平比较高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改进幅度最大,在资源密集型的产品上贸易平衡的下降幅度最大;并且出口支撑产品的种类越来越集中,进口替代的范围则越来越广泛。
1996年,三资企业在劳动密集型的8类产品上的出口支撑着其在5、6、7类资本、技术及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品上的进口替代。这一年,三资企业的进口替代倾向非常强烈,贸易平衡为逆差。与1985年相比,三资企业贸易平衡改进的产品是8、1类产品,分别上升了135.68个百分点和0.88个百分点。在其余八类产品中,三资企业的贸易平衡情况都不同程度地恶化了。总体上讲,三资企业只是在劳动密集型的8 类产品上改进了我国的贸易平衡状况。
1996年,国内企业的出口赚汇主要来自8、6、0类产品, 进口替代主要在7、2、5类产品进行。国内企业出口赚汇的倾向很强烈, 而进口替代的倾向则很弱,贸易平衡为巨额顺差。与1985年的情况相比较,贸易平衡改进的产品有1、5、6、7、8类产品,其中, 改进幅度最大的产品依次是8类(上升了92.95个百分点)、7类(88.09个百分点)和6 类(79.48个百分点)。贸易平衡恶化的产品有0、2、3、4、9类。其中,程度较大的产品是3类和2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国内企业的贸易平衡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但是,这种改进却主要是由于国内企业的进口替代倾向减弱促成的:从表 2中可以看出,1996 年国内企业出口支撑产业占其总贸易的百分比为 33.88%,1985年为23.75%,两者相差10个百分点;而在进口替代产业占其总贸易的百分比方面,两者分别为16.65%和45.15%,相差高达28.5个百分点——国内企业培育潜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意愿大大减弱了。
对比1996年三资企业和国内企业的情况,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令人疑惑的现象:即三资企业的进口替代倾向非常强烈(两者相差33.09- 16.65=16.44个百分点),与此相对照是,国内企业的出口赚汇倾向更浓烈(两者相差33.88-22.82=11.06个百分点)。这一年中, 三资企业的贸易平衡是140.92亿美元逆差,而国内企业则为263.25亿美元顺差。在同样的经营环境之中,两类企业的贸易行为迥然对立。国内企业的出口赚汇不仅支撑着自己的进口替代,而且还支撑着三资企业的进口替代,并直接增加着我国的外汇积累。三资企业的巨额贸易赤字和国内企业的巨额顺差表明:国内企业在向三资企业输血。
与国内企业相对比,三资企业贸易平衡改进的产品只有0和8类产品,改进幅度分别为4.90和42.73个百分点。在其余产品上, 三资企业的贸易平衡都在恶化。下降幅度较大的产品有6类、7类和5类。 值得注意的是,在6类产品上,国内企业在进行出口赚汇,与此同时, 三资企业却在进行进口替代。从表2中可以看出,这不是偶然现象(注:从表2中可以看出,这种情况在第51,52,53,63,65和77类产品中都存在。但却没有一类产品是三资企业进行出口赚汇,并支持国内企业的进口替代。)。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三资企业与国内企业间的相互融合并不紧密。
综合以上的分析,并结合表2,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判断:我国产业间结构调整的内在机制是国内企业在用劳动密集型产品(8 类)和资本密集型产品(6 类)上的绝大部分出口赚汇支撑着三资企业在资本、技术及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品(5、6、7类)上的进口替代。
(二)产业内贸易
克鲁格曼和奥思费尔德(Krugman & Obstfeld,1994)对1989年美国贸易情况的分析显示:一种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比例与该产品生产过程的技术密集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讲,技术水平越高,产业内贸易的程度越大,反之则相反。产业内贸易主要由规模经济引致,它代表着国际分工、尤其是产业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技术水平提高的标志。
1996年我国产业内贸易占总贸易的51.21%,主要集中在6、7、8类产品上(集中了整个产业内贸易的78.81%)。1985 年我国产业内贸易的比率为31.10%,主要分布在6、9、2、0 类产品上(集中了产业内贸易的72.75%)。与1985年的情形相比,在产品1、3、6、7、8类别上,1996年产业内贸易的分布比例都上升了,其中,幅度最高的产品依次是7类(31.20个百分点)、6类和8类。在0、2、4、5、9类别上,1996 年产业内贸易的分布比例下降了。其中,下降幅度较大的产品有9类、2类和0类。总体上讲,1985~1996 年间我国产业内贸易比例大大提高:由31.10%上升到51.21%,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产业内贸易比例及结构变化和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升级的方向一致,都在向资本、技术及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倾斜。
1996年我国国内企业的产业内贸易主要分布在3、5、6、7类产品上(占了82.13%)。与1985年时的情况相比较,可以看出:国内企业在1、3类初级产品和5、6、7、8类制成品上, 产业内贸易的分布比例上升了。其中幅度较大的产品依次是7类、3类和6类;在0、2、4、9 类产品上,产业内贸易的比例下降了,其中幅度较大的产品依次是9类、2 类和0类。演进方向基本正常。
1996年,三资企业产业内贸易集中在6、7和8类产品上(占了89.63%)。与1985年相比,三资企业在7、8、4类产品,尤其是7类产品上的产业内贸易分布比例大大提高(提升了42.9个百分点)。在0、1、2、3、5、6、9类产品上,产业内贸易的分布比例都降低了。 其中幅度较大的产品有9类(22.38个百分点)、2类(13.46个百分点)和0类(9.97 个百分点)。与出口支撑产业间贸易中所反映的情况一样,三资企业在拉动我国贸易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演进。
1996年三资企业与国内企业相比,在技术密集度最高的第7 类产品上提高很大,上升了15.95个百分点。在劳动密集型的第8类产品上,三资企业的提高也不小,达到了7.05个百分点。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三资企业在代表我国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中走得很快。
总体上讲,产业内贸易所反映的情况和我国出口支撑产业间贸易上的情况相吻合。但是,这一年三资企业的产业内贸易比例却低于我国国内企业,也更低于总体情况(参见表2)。 这显然和人们的一般认识相矛盾。一般来讲,企业的规模越大、全球化水平越高,其内部贸易、从而产业内贸易的比例会越高。我国贸易中,三资企业悖理行为的存在说明:(1)三资企业更重视产业间贸易;(2)我国境内的三资企业一体化程度较低,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的模式并未成为普遍现象。
四、结论和启示
以上关于三资企业和我国贸易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可以使我们得出若干重要的结论和启示:
第一,三资企业促使我国出口支撑产业向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倾斜,是我国这类产品出口的主要力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国内企业的出口支撑产业大幅度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但目前仍然集中在这些产业上。
第二,三资企业的替代行为与1985年我国企业的行为非常相似。在代表我国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机电产业上,三资企业的进口替代倾向非常强烈,而我国国内企业则在向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退化。
第三,1996年,三资企业保持着140.92亿美元的巨大贸易赤字,与此相对照的是,国内企业却拥有263.25亿美元的贸易盈余。国内企业的出口创汇不仅支持着自己的进口替代,积累着我们国家的外汇储备,而且还直接支持着三资企业的进口替代。国内企业在用自己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赚取的外汇支持着三资企业在技术密集型产品上的进口替代。
第四,三资企业产业内贸易的比例远低于我国国内企业和总体情况,这和人们的一般认识相矛盾。这种现象的存在表明:跨国公司在我国所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比较肤浅——它们所进行的相当大一部分生产经营活动只是生产过程最后阶段的组装和调试活动,与我国经济的融合和关联比较少;或者只是在精巧外衣的掩盖下,利用我国国内企业的外汇收入来推销它们的过时机器设备。
综合以上四点结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判断:在我国对外贸易及产业结构调整中,三资企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不仅反映在三资企业已取代了我国国内企业处在出口支撑和进口替代的领头位置,而且,更重要的是,三资企业更加重视产业间(而不是产业内)贸易,国内企业已经成为三资企业的“支持者或贸易附庸”——它们的出口赚汇培育着三资企业的发展,而不是相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我国经济目前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三资企业化”过程。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建议:
其一,政府应加强对三资企业机器、设备进口的审查和监督。三资企业产业间贸易上的不平衡主要是由这类产品的进口引起的(万中心,1996;王振中,1998);国内企业对三资企业的支撑也主要体现在这些产品上。为确保“物有所值”,减少二手设备的进口,加强评估、审查和监督是非常必要的。
其二,三资企业在我国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是由我们对三资企业的特殊优惠政策造成的。国内绝大多数企业,因为没有进出口经营权,不能直接进行进出口贸易,一方面,只能通过外贸公司中介,间接出口,实现自己的既有优势,显现经营效绩;另一方面,只好借着“三资企业”的名分,绕道贸易。同时对三资企业的许多优惠政策也促使国内企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加入“三资企业”的行列。这是造成同一种经营环境中,三资企业与国内企业贸易行为截然对立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三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拉平各类企业之间政策上的偏差是既符合我国经济健康发展要求,又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政策选择。
其三,鼓励、并大力支持国内企业与三资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使三资企业的主导地位能够充分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标签:三资企业论文; 产业内贸易论文; 劳动密集型论文; 进口替代论文; 资本密集型产业论文; 贸易结构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比较优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