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日益完善,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备受各方关注与重视。社会大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开展均需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为其提供可靠性保障。其中,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无疑发挥着重要意义。本文试针对以上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
一、引言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当中,继电保护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为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提供可靠性保障,在于其能够为电力系统的更新升级提供技术性支持,应当引起重点关注。
二、继电保护发展现状
我国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其对继电保护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且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及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继电保护技术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现阶段电力系统中应用的主要是微机保护,1984年华北电力大学所研制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通过了验收,标志着微机保护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大规模应用的开端。不同原理和机型的微机保护各具特色,微机保护在算法、保护软件等方面都具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电力系统已经全面进入微机保护时代。
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1.网络化
由于相应的数据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大部分继电保护装置只可以反应保护安装处的实际电气量,而且只可以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将其故障元件切除掉来避免故障范围的扩大。随着当前我国及世界上网络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加上网络化技术对我国其他科技信息技术的强大影响力,为了便于各个保护单元可以及时与重合闸装置对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各项数据与故障信息进行分析、协调处置,从而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必须确保各个保护单元可以有效、快速的共享相关的数据与信息。
因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将逐步朝网络化方向发展,通过将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各部分主要装置及保护设备以网络化技术相互联接起来,从而真正实现网络化的微机保护装置。通过将继电保护技术与网络化技术相结合,可以促使继电保护装置在处理、保护电力系统时,更快速、更精确、更有效的检测其具体的故障位置及故障信息、故障距离等信息。由此可见,将继电保护装置实现网络化发展是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2.智能化
当前,我国的智能化技术发展迅猛,由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控制属于离散型控制技术,继电保护可以有效的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或出现故障时进行快速、全面化的状态评估,以便及时解决故障,从而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正常性,而智能化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机械设备求解非线性问题的精确度与速度。因此,现今的继电保护正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从而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高效性与稳定性。
通过将智能化技术与继电保护装置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的高效性,由此可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朝智能化方向发展亦是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计算机化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迅猛发展,微机保护硬件也在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通信能力,与其它保护、控制装置和调度联网以共享全系统数据、信息和网络资源的能力,高级语言编程等。现在,同微机保护装置大小相似的工控机的功能、速度、存储容量大大超过了当年的小型机,因此,用成套工控机作成继电保护的时机已经成熟,这将是微机保护的发展方向之一。继电保护装置的微机化、计算机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但对如何更好地满足电力系统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如何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尚须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
4.虚拟化
继电保护产品虚拟化,即通过虚拟现实技,由计算机全部或部分生成的多维感觉环境,给参与者产生各种感官信息,使参与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体验、接受和认识客观世界中的客观事物,深化概念和建造新的构想和创意。虚拟化创造了新的仪器模式——虚拟仪器,特别适用于现代越来越复杂的测试系统。软件是虚拟仪器的核心,利用计算机、一组软件和极少的必需硬件,就可在屏幕上虚拟出与传统仪器相似的显示面板,使用者通过鼠标和键盘操纵面板上的虚拟按钮、开关、旋钮来实现传统仪器的各种功能操作,并通过面板上的虚拟显示屏、数码显示器和指示灯了解仪器的状态读取或打印测量结果。因此,随着虚拟技术的不断完善,继电保护虚拟化产品也将是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
四、电力系继电保护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1.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新技术
电力系统的运维检修的技术不断提高,继电保护的技术也在更新换代,通过引用新兴的技术设备,应用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全面提升继电保护的技术水平,远程地实时控制与监督不仅能够使继电系统发挥应有的作用,及时发现电力系统出现的问题,而且有利于为现场的维修人员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信息,标准化的作业施工能够有效地指导现场人员对电力系统的问题进行处理。推进电力系统的继电技术控制、保护和通信的一体化进程,是现代信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电力系统发展自身的要求,需要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大创新力度,实现电力系统的全面网络信息化。
2.继电保护技术网络的整体化和自动适应控制技术
继电保护技术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是一种多功能的计算机设备,作为高级智能终端的继电保护,其技术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继电保护技术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创新的设备装置的数据通信技术缺乏较为人性化的检验设置,全系统的安全运行多采用纵联保护,由于其保护系统中的安全装置具有一定的缺陷,因此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技术的作用较有限。事实上,继电保护的自动适应和控制技术作为特性的新型继电保护技术有效地改善着电力系统的保护性能。更具安全性和经济适用性的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有利于自动适应控制技术的应用市场的扩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能够为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并能够为电力系统的技术更新提供支持,引起了广大电力工作者的重点关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继电保护技术必将更稳定、更高效地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熊小伏、王胜涛、孙鑫等,一种基于小波的继电保护启动元件性能监测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24):43-47.
[2]尹项根、李振兴、刘颖彤等,广域继电保护及其故障元件判别问题的探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40(5):1-9.
论文作者:董游,刘坤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技术论文; 微机论文; 故障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继电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