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胆结石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6.2±18.5)min、术中出血量(48.7±10.6)ml、住院时间(4.5±1.6)d;对照组手术时间(78.8±21.4)min、术中出血量(142.6±37.2)ml、住院时间(7.8±1.9)d;P<0.05。观察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70%;对照组出现2例切口感染,3例腹腔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8.52%,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疗效显著,同时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结石
胆结石为常见的外科疾病,该病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部分患者伴有发热症状。结石较小患者多采取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结石较大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常规开腹术对患者创伤较大,易出现并发症[1],而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通过对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胆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胆结石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腹痛、发热、寒颤等症状;所有患者均符合胆结石的相关诊断标准;入选患者为胆结石直径在0.05cm以上,或保守治疗失败患者。患者对本次试验目的、方法等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协议通知书。排除器质性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31~68岁,平均(50.4±2.7)岁;病程1~7年,平均(3.1±1.2)年;对照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33~67岁,平均(50.7±2.3)岁;病程1~8年,平均(3.3±1.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可进行临床研究对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患者平卧位,切口位置选择有肋缘下,切口长度约为8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壁等,对胆囊管、胆囊动脉结扎,剥离胆囊,将胆囊切除,闭合切口,放置引流管;术后采取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选择患者仰卧位,切口部位选择脐部,置入腹腔镜后在右侧肋骨处放置5mm套针套管,将胆囊用钳子提起,放置10mm套针套管于中线右侧。采取电凝气、钳夹等奖胆囊分离,采用钳夹夹住胆囊管、胆囊动脉;采取剪刀将但胆囊动脉、胆囊管剪断,将胆囊取出。术后留置引流管,无异常情况下关闭气腹;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均数±(`χ±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成功率对比
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2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46.2±18.5)min、术中出血量(48.7±10.6)ml、住院时间(4.5±1.6)d;对照组手术时间(78.8±21.4)min、术中出血量(142.6±37.2)ml、住院时间(7.8±1.9)d;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3两组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70%;对照组出现2例切口感染,3例腹腔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8.52%;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发生变化,饮食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胆结石的发病率有所上升。细菌在血液循环或胃肠道进入胆囊,导致胆囊感染,形成胆囊炎;而胆汁不断浓缩,成分不断发生变化,最终造成胆结石发生。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发热等症状,临床治疗以手术方法为主,常规开腹手术治疗为常用的治疗手段,该方法操作简单、术中视野清晰,通过直接开腹、胆总管进行取石,效果较为显著,手术成功率高。但开腹手术也存在一定缺点,手术切口大、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影响。随着腹腔镜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结石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手术效果和开腹手术基本一致,均能达到良好治疗效果,但腹腔镜具有创伤小、切口小、并发症少等优点[2],在操作时,减少腹腔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同时有良好的手术视野,有利于对腹腔进行全面观察[3],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另外,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切口小,出现切口感染的几率较低,在合并糖尿病、肥胖等患者中效果更佳。本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52%,P<0.05。表明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仅疗效确切,同时并发症少,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岳晔玮.对行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的胆结石患者发生术后肠粘连几率的比较[J].当代医药论丛,2014,29(17):188-189.
[2]凌杰,葛海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9):1693-1695.
[3]夏智.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下半月),2014,5(3):249-250.
论文作者:井春雨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胆囊论文; 患者论文; 胆结石论文; 手术论文; 并发症论文; 切口论文; 腹腔镜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