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华[1]2003年在《从接受理论角度论重译现象》文中指出在经典作品的翻译中,重译现象极为普遍。同一个文本,往往有不同译者的不同译本广为流传。我国传统翻译理论在对译文评价标准的探讨中注重原文、译文的对比,追求译文相对于原文的对等。这种以文本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很少涉及译者的能动作用,其结果是追求特定文学文本的标准译本。这与现实存在的重译现象相矛盾。本文试图从接受理论角度探讨重译现象存在的原因及重译的必要性。目前,以读者为中心的西方文学批评理论越来越多地引起中国翻译理论研究者的注意。以康士坦茨学派的汉斯·罗伯特·姚斯和沃尔夫冈·伊瑟尔为代表人物的接受理论标志着文学批评理论由重作者、重作品向重文本-读者关系的转变。姚斯的“期待视野”指出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先在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和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不同期待的存在导致读者对同一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伊瑟尔将文学作品分为艺术极-作者的本文和审美极-读者的阅读阐释。他认为文学本文是在读者阅读过程中才现实地转化为文学作品的,本文的潜在意义是由读者的参与才得以实现的。文本一极存在许多空白(文本中未实写出来的或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有待于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填补与充实。伊瑟尔对文学作品的创作及审美两极的划分和对空白的分析证明了读者的创造性地位。接受理论中的“期待视野”和“空白”强调了文本的不确定性和读者的能动作用。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是原作的读者,然后才是译者。从译者作为原文读者的角度讲,译者的不同先在知识结构和文本的意义的不确定性必然导致译者对文本有不同的理解和阐述,而译者又必须站在译文读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译文,对潜在读者的可能期待视野进行一种预测,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审美情趣等,目的是在将文本空白具体化的过程中使译文与读者的期待视野融合,这就解释了文学翻译中的重译现象。本文从接受理论角度,对孙子兵法的两个英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目的不在于评析二者孰优孰劣,而是在着重分析二者的差异的基础上,尝试阐发重译现象存在的理论根据及重译的必要性。
陆晔[2]2016年在《《孙子兵法》两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比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孙子兵法》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它们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阐释了书中深刻的兵学及哲学思想。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间的文化差异,《孙子兵法》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一直都是这一兵书英译的难题之一。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翻译可被看作是一个双重明示—推理过程。能否正确理解原文作者的认知语境和交际意图,在传达原文信息时能否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是译者翻译成功的关键因素。文化图式理论认为,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框架与文化信息对新知识的解码与编码起着重大作用;如能激活相关的文化图式,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信息的解码,对译文信息的编码就能更高效,更准确。本文将运用关联理论及文化图式理论,对贾尔斯和林戊荪所译的两个极具代表性的英文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位译者在文化负载词翻译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探讨在关联理论与文化图式理论的视角下应当如何处理《孙子兵法》中文化负载词所包含的文化信息。通过对比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两个结论:1.在文化图式对等的情况下,贾尔斯与林戊荪都采取类似的翻译策略,通过激活译文读者大脑中相应的文化图式以达到最佳关联;在文化图式相似或空缺的情况下,贾尔斯倾向于归化译法,旨在传递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而林戊荪倾向于异化译法,在翻译的过程中尽量保留源语文化负载词的文化信息。2.关联理论与文化图式理论能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重要参考:是否保留《孙子兵法》中文化负载词的文化信息取决于该文化信息能否为目标语读者提供充分且必要的认知语境。采用音译加注、注释等多种译法能在保持文化负载词文化内涵的同时帮助目标语读者形成或调整相关的文化图式,从而使目标语读者在明示‐‐推理的过程中获得充分的认知语境。
参考文献:
[1]. 从接受理论角度论重译现象[D]. 张爱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2]. 《孙子兵法》两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比研究[D]. 陆晔. 贵州师范大学. 2016
标签:中国语言文字论文; 文化论文; 孙子兵法论文; 文学论文; 文本分析论文; 翻译理论论文; 艺术论文; 读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