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人民医院 154200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包括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患沟通以及强化安全管理等,减少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减少医患纠纷,维护社会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应对
由于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疾病种类复杂,病情轻重程度不一,患者死亡率较高,导致心血管内科护理的风险较高,难度较大,一旦护理不当,极易引导医疗纠纷。因此加大力度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1.1护理人员的因素
1.1.1责任心欠缺,服务意识淡薄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繁杂、负担较重,大部分护理人员为超负荷工作,精神紧张,易产生厌烦心理。个别护士的责任心不强,未能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交接班准备工作做的不够充分,未能及时巡视病房,未能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由此造成不良后果将会导致护理纠纷。另外,个别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不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未能耐心解释,没有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对新近住院的患者宣传教育不够,这些也会引发护理纠纷。
1.1.2业务水平不高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医院大多实行护士聘任制,部分护士业务水平不高、临床经验不丰富,加上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使得部分护士不能单独执行某项护理操作,不能熟练使用心内科的常见医疗器械,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未能及时发现患者急剧的病情变化,由此所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将会引发护患纠纷。与此同时,传统的护理理念由于过分注重护理技术操作,往往缺乏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这不仅难以满足患者的心理、健康需求,还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
1.1.3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护理记录是病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作为司法鉴定的重要法律依据。尽管大部分护理人员能认识到护理记录的重要性,但还有一部分护士存在麻痹心理,未能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的相应措施,护理记录的不齐全或漏记,使得护理记录的完整性不高;②护理工作监督不到位,一些患者离开病房的时间正好是护士巡查房的时间,使得护士未能得到及时的监测记录,最后凭借她们的主观臆测而随意填写,导致临床资料真实性不高;记录病情时字迹潦草,甚至无法辨认,容易造成误诊或者护理意外。
1.2患者的因素
护理工作是一项需要护患双方协同参与的活动,因此,需要得到患者的密切配合与大力支持。由于心血管内科中的很多疾病的病情变化快,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而部分患者未能严格执行医嘱,未经告知就私自离开病房、医院,有时请假后也不及时返回,使得外界很多不确定因素导致患者旧病发作,给下一步的治疗和护理均带来不安全隐患,使得护理风险明显上升。此外,由于部分患者和家属对心血管内科疾病缺乏认识,对治疗效果要求过高,一旦患者出现病情恶化,就把责任完全推给医护人员和医院,从而失去了及时治疗与抢救的时间,进而引起法律纠纷。
1.3医院的因素
该院心血管内科病房的床位多,相对拥挤,噪声大,特别是在夜间治疗操作时容易影响到患者的睡眠,使患者对环境因素产生很多抱怨。而医院的环境的不足,比如病房的地面湿滑容易摔倒等容易引起患者的情绪改变,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患者的睡眠和康复,有时甚至会加重病情,容易引发护患纠纷。其次,医疗费用是院方不安全因素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大多心血管疾病的医疗费用相对较高,加上部分患者的经济条件有限,如果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如未能向患者或家属讲清楚费用明细,或者护士在催款时的说话技巧方式的不当,也会引发护患纠纷。此外,患者对有些医院的护理规章制度不太理解,对医院饮食不满意,做检查时的等待时间偏长等因素均可能引发纠纷。
2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应对策略
2.1强化护理风险认知,明确岗位职责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应当在健全护理相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认知,明确岗位职责,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以及相关护理操作规程,依据护理规章制度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进行有效监控,严格落实护士长-责任组长-护士的三级管理制度,为心血管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最大程度上减少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2.2增强法制观念,规范护理记录
为进一步提高心血管内科的护理效果,减少不安全因素,护理科室应当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知识,对护理人员开展医疗安全教育,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规范其护理行为,以心血管护理为例,其护理风险较高,护理人员应当在知法懂法的基础上,开展内科护理工作。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当提高护理记录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时护理记录将发挥着重要的举证作用。在规范心血管内科护理记录的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严肃认真的书写护理记录,做到准确、及时且真实。护士长应当定期对护理记录进行严格仔细的检查和监督,并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记录进行妥善保管。
2.3改善护理服务态度,增进护患关系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为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减少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应当积极改善自身护理服务的态度,优化护理质量,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的基础上,在护理过程中使用文明用语,面带微笑,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几率。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开展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应当合理运用语言,以诚恳的态度与患者交流,对心血管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解释,给予心血管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以实际行动取得心血管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2.4改善护理环境,加强安全管理
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不一,为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效果,应当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且温馨的护理环境,杜绝医源性噪声,委婉制止影响心血管患者休息的各种现象,为患者创建一个优良的病房环境,全面提升医院形象。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安全管理,在心血管患者病房内设置防滑标志,对老弱患者和意识障碍患者设置床防护栏,以免患者跌落摔伤。护理人员应当定期将费用清单发放到患者手中,针对患者存在疑问之处进行耐心解释,以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几率。护理人员应当对刚入院的心血管患者开展全面的健康教育,在心血管患者出院时做出院指导,以促进患者康复。
3 结束语
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社会群体的维权意识不断提升,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逐渐提升,由于心血管内科护理具有一定特殊性,因此相关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的认知,明确岗位职责,增强法制观念,规范护理记录,全面提高护理水平,强化安全管理,最大程度上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 白菊娥. 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安徽医学. 2011(10)
[2] 栗超,刘冬梅. 心内科护理安全与风险防范[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06)
[3] 陈少梅. 心内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对策[J]. 河北医学. 2010(07)
论文作者:李志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7
标签:患者论文; 心血管论文; 内科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病情论文; 护士论文; 纠纷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