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企业敏捷供应链:环境、模式与运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供应链论文,敏捷论文,模式论文,环境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敏捷供应链,是当今供应链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一个前沿领域。它是指以核心企业为驱动中心,通过对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最终消费者用户整合为一个集成性的功能网络链,其主要特征有市场敏感性、过程集成性和网络分布性。具体来讲,其一,市场敏感性是敏捷供应链的本质特征,即它能够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平稳地解构和重构。其二,一般供应链只注重信息交换和共享,而敏捷供应链进行的是跨企业的业务过程集成。其三,敏捷供应链是基于业务过程集成而将地理上分散的企业实体联系起来,以实现供应链伙伴的合作、协调、重构及利益分配,它不是单一的纵向“金字塔”结构。
面对市场的不断扩张,企业间的竞争逐渐演变为企业所参与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面对当今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供应链竞争力则主要体现为迅速响应客户需求并使之转化为商机的能力。敏捷供应链,正是强调适应市场“动态”变化的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战略“联盟”。
一、当前我国出版企业供应链面临的市场环境分析
当前,我国读者图书消费市场变化日新月异,并对出版企业供应链现状提出了挑战和新要求。加强对目前市场环境变化内容与影响的分析与认识,有助于及时应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现有出版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这对提升出版企业竞争实力和促进整个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1.我国图书消费市场的新变化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新技术和新理念的不断引入,人们对知识的需要日益多样化和小众化,图书消费发生着全新而快速的变化:图书消费市场结构由大众化走向分众化,需要多品种、少批量、多频次的图书发行;图书商品的市场生命周期越来越短。那么,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生产经营模式中,谁能把握并最快满足图书消费市场需要的变化,谁就能占领市场先机,这对出版企业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和考验。
2.当前我国出版企业供应链存在的主要问题
面对新的市场环境,现行的出版供应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就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出版业供应链模式可归为两大类:出版集团供应链和中小企业供应链。前者运行状况基本是一种行政性的联系和“金字塔”式业务组织模式,其结构与功能过于“刚性”而少有适应市场的“动态”性;后者模式中各企业实力参差不齐,又缺乏有效的联动平台和机制,因而实际运作表现为过于“松散”而不是“联盟”。可以说,这两种供应链都没有很好地实现供应链应有的效能,同时也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要求。
(2)现行的出版供应链运行大多以图书生产为出发点,产品问世后从分销商开始逐级推向读者,出版商的下游企业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因而通常采取提高安全库存的方法应付需求的变化,由此导致整个出版供应链上的库存量不断升级,对读者需求变动的响应能力差,最终导致出版供应链库存逐级放大的“牛鞭效应”。
(3)传统出版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和业务协作机制不到位,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信息的相对闭塞,使得一些关键的管理信息无法迅速、准确地传递;而业务协作机制的缺失也使得各节点企业很难对顾客需求作出同步反应,从而影响了出版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效率
据《中国出版年鉴》2006统计,2005年全国国有发行单位出版物总销售157.98亿册(张/份/盒)、1229.81亿元;而年末库存42.48亿册(张/份/盒)、482.92亿元,与上年相比数量增长2.02%,金额增长7.52%。其库存量占总销售量的26.9%,库存金额占总销售额的39.3%。出版业的这种“滞胀”运行正越来越多地吞食着出版利润,影响着出版业的健康发展。而这种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目前与市场环境变化不相适应的出版企业供应链低效运行的结果。
对此,出版企业应该从一个全新的战略发展角度去积极组建基于动态联盟的出版企业敏捷供应链。
二、当前基于动态联盟的出版企业敏捷供应链的构建
1.出版企业敏捷供应链构建的基本原则
对包括出版企业在内的大多数企业而言,敏捷供应链是一个新概念,但作为内容产业的出版产业又具有自己的一些特殊性。因此,为使出版企业敏捷供应链实践卓有成效,除了要注意信息标准化和企业共赢互利等一般性原则外,在构建中必须遵循以下4个基本原则:
(1)在拟建的敏捷供应链中必须要确立核心企业(或称主导企业。这也是一般供应链有效运行的基本要求)。如果没有核心企业,整个供应链条就会因为没有组织力和驱动力而难以进行实质性的运作。这种核心企业一般是整体竞争实力较强或是具有某方面的竞争优势。
(2)敏捷供应链集成的关注点是产品链上的业务过程而不是企业。只有对业务过程进行合理调控,才可能对企业内外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和利用。所以,在管理上要从产业链的角度将产品生产经营的所有环节和主要业务过程进行分解,并基本掌握各业务过程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经营实体的信息。
(3)在核心企业的组织下,建立面向供应链整体的相对稳定的体系结构和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其体系结构有如印刷电路板,它规定了上面插槽的规范和插槽之间的联接协议,符合条件的构件就可以安放于插槽中。这种装配式系统生产方式,应用开放的标准、“构件”自治、广泛共享通用功能、插拔兼容性、容许异构的环境、模块的自学习和自组织能力,由此可实现敏捷供应链系统的迅速可重构的特征要求。
(4)构建出版企业敏捷供应链还要考虑国家的相关出版政策,比如我国的图书编辑生产环节尚未对非国有经济成分开放,由此,非国有经济成分的图书编辑生产实体就不能纳入我国的出版企业敏捷供应链。
2.出版企业敏捷供应链构建的三种模式
从产业链的角度基于业务过程的分解可将出版企业敏捷供应链可构建的类型分为三大类。
(1)以出版社为核心企业的敏捷供应链模式。目前我国一些实力较强的如中国出版集团、上海的世纪出版集团和辽宁出版集团等,可以建立以出版社为核心企业的敏捷供应链。它们可以凭借其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吸引优秀资源,通过合同选择适合自己产品性质的批发商、零售商,或通过合同外包自己的非核心业务,如装帧美编、制版印刷、物流等,以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同时负责组织建立并维护供应链全局的体系结构规划和信息交流平台,协调和沟通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和信息。
(2)以出版流通企业为核心企业的敏捷供应链模式。这类敏捷供应链的主要特点是:①由出版流通企业主导该敏捷供应链上的全局计划与信息交流系统。出版流通企业向供应链上的其他成员实时提供出版产品的配送管理情况,并对整个供应链的信息交流进行管理和维护。②由于处在产业链“中游”的流通企业具有沟通上下游的优势地位,因此,较之另外两类供应链,这类供应链运行起来应该更容易一些。③出版流通企业根据不同图书产品的特点,选择适合的上下游节点企业组成多种形式的动态联盟,以最优的途径和速度将出版产品配送至零售点。
(3)以出版零售企业为核心企业的敏捷供应链模式。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经营模式的发展和“终端为王”经营理念的形成,图书零售终端和大型现代化书城发展迅速。这些出版零售企业的扩张使得他们需要而且有能力根据自己的经营战略和经营特点,选择出版物和出版商,选择供货渠道和经销商,也即是建立以出版零售企业为核心企业的敏捷供应链。该敏捷供应链的主要特点是:①由出版零售企业主导该敏捷供应链上的全局计划与信息交流系统。出版零售企业向供应链上的其他成员实时提供出版产品的市场销售和读者需求信息,并对整个供应链的信息交流进行管理和维护。②出版零售企业根据不同出版产品的销售情况,选择适合的上下游节点企业组成动态联盟,对图书市场做出快速反应以尽可能达到“为出版社找读者,为读者找书”的最终目的。
三、基于动态联盟的出版企业敏捷供应链运行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必须关注影响出版企业敏捷供应链动态联盟运行的几个主要因素。
1.信息传递机制的有效性
敏捷供应链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支持就是各节点企业之间信息的即时、准确和完整的传递。但是,一方面,由于供应链各成员企业是各自独立的利益主体,加盟供应链的目的具有多重性,单靠一纸契约可能无法解决利益差异而引起的冲突,从而容易造成供应链中信息传递的延误和扭曲;另一方面由于在信息传递的实际过程中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性,信息的发送方占有着接受方无法掌握的真实信息。这些都使得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会出现信息发送者发送有利于自身效用的行为或信息,信息接收者从这些信息中捕捉背后隐藏的真实信息,即进行信息博弈的行为。
以供应链中的批发商和书店为例,如果书店对批发商隐瞒需求信息,就会造成批发商的库存积压;而批发商对自身的流通能力和流通进度等企业信息的保密,则会影响到书店的图书到货和质量等。也就是说,对出版供应链中的下游节点各企业来说,每个企业都不愿意让对方共享自己的信息;但对上游节点企业来说,其提供共享的知识量越多,利润越大,因此,上游企业有动力让供应链上的下游企业共享自己的信息。显然,这种信息的博弈行为会影响信息传递机制的有效性。
要有效防范这种上述信息博弈行为的负面影响,一个根本的措施就是在供应链企业之间建立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风险共担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此减少信息不对称。如此,供应链双方可能合作的原因是一种激励机制,对合作不利的一方进行一定的补偿从而促使供应链双方合作;而对实施非合作策略的背叛行为进行惩罚,即博弈均衡是通过惩罚任何一个博弈者的不合作行为来实现的。
2.各成员企业知识和文化的一致性
敏捷供应链战略联盟的成功除了信息充分共享外,还依赖于战略伙伴之间战略资源和知识的交换,从而使多方共同增强竞争力,减少短板现象出现。但资源和知识的获取特别依赖伙伴的战略意图和企业间知识的相容性。在选择战略伙伴上,如果二者的知识水平差异较大,接收者无法准确理解和吸收知识,造成双方交流存在障碍,动态联盟就会失去效率。
另外,每个企业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在建立战略联盟的敏捷供应链时,企业文化的兼容性同样对联盟的成败具有深刻的影响。文化和战略的一致性越高,战略联盟的效率也就越高。因此,在动态选择供应链上的成员企业时,还要考虑企业文化是否与供应链上大多数企业文化的协调程度。
3.各成员企业行政结构的兼容性
由于中国现行的出版发行网络体系是基于行政区域划分形成的,长期以来出版发行集团垂直一体化供应链的运作已逐步形成固定的利益团体群,如何打破内部系统的利益结构,耦合包括行政差在内的各种现实差异,真正实现跨地区、跨企业的基于业务本身效率和效益的供应链系统,是我国出版企业敏捷供应链运行和动态重组时必须要慎重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