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学习课程设计原则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设计论文,视野论文,原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3)04—0060—07
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学习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人们也逐渐感觉到了移动学习正在悄然改变着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并存在着巨大的潜力。谷歌项目主管安迪·鲁宾(Andy Rubin)在2012年移动世界大会上透露:每天大约有85万台Android设备被激活,迄今为止,共有3亿台设备搭载Android系统。同时,Android市场上为用户提供多达45万款不同类型的应用。据新东方在线统计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iPad国内占有率达79%,智能终端数量10月达2亿,半年内增长率为125%[1]。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达18.1%,远超网民整体增幅。此外,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继续提升,由69.3%上升至74.5%,其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2]。大量移动终端、手机新功能的闪亮登场,以及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的出现,成就了移动学习时代的到来。
可以说,移动学习已从探索阶段转入了如何真正对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产生影响的阶段。当技术的支撑不再成为问题的时候,如何使移动学习课程更有效地应用于教育和培训,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成为了重中之重。然而,目前的移动学习课程更多的只是解决了“课堂搬家”,离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学习还有很大的距离。移动设备为丰富的多媒体学习提供了潜力,但是,使用和开发移动学习的模式仍有所欠缺[3]。移动学习的主要挑战在于缺乏专为移动设备开发的学习内容[4]。2004-2005年,荷兰开展了Manolo项目,该项目主要关注电子学习、无线学习和移动学习的集成。Manolo项目的评估者得出结论,移动学习只有在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和必要的服务时才有效。这条规则不仅适用于移动学习,同时也适用于其它技术与教育的整合。例如,研究人员发现,将网络上现有的纸质课程材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发布,对于材料的质量或效果的影响甚微,除非对课程进行重新设计。根据Wentzel等人[5]的研究,荷兰开展的GIPSY和Manolo项目表明,仅仅通过另一种方式(移动设备)提供与网络上相同的数字化学习资料,其价值对于学生的教育经历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教育工作者和教学设计者面临着如何在学习应用中使用移动设备这些功能强大的新工具这一挑战。他们要做的不是期待下一个伟大的技术进步,而是致力于应用现有的工具合理地设计课程[6]。在设计微型学习课程时,要为学习者设计,而不是为技术设计,在学习者的需求和技术手段发生冲突时,站在学习者的角度,考虑学习者的使用环境、学习需求和经济能力等。为了有效地支持移动教育,要确定符合教学法的课程设计原则,并将这些原则灵活应用于教学设计中,为课程设计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确保他们能尽可能的适用于最广泛的学生群体,使微型学习从边缘走向主流。下文将对相关的学习理论、现有的设计原则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炼微型课程的设计原则,以为课程设计者提供参考。
一、研究现状
(一)相关学习理论
现有的几种学习理论可以作为制定移动课程设计原则的出发点。Arnedillo-Sánchez等人认为,许多现有的学习理论与移动学习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移动学习课程设计的依据[7]。
Uden提出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可作为设计移动学习环境和移动学习活动的理论框架。他认为活动理论是一种包括意向、思考、历史、合作和发展这些理念在内的学习理论。它重点是通过利用包括主体、客体和工具在内的活动来理解人类活动和工作实践。在微型移动学习中,学习者和学习活动之间的互动可以作为一项活动,而移动设备就是工具。按照Uden[8]的观点,活动理论的四个步骤可以用来有效地设计移动学习框架:(1)明确活动的目的;(2)分析学习和使用的情境;(3)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活动和其构成成分和行动;(4)寻找内部矛盾,即活动系统中的干扰因素,创新和变化背后的驱动力量。
目前,许多远程教育研究者将国际著名远程教育专家穆尔(Moore)博士提出的“交互影响距离理论(Transactional Distance Theory,简称TDT)”这一理论看做是理解远程教育系统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并用于指导远程教育的实践。穆尔等人以远程技术创新为前提建构的交互影响距离理论反映了后工业化时代的远程教育的核心本质。Park提出可以基于交互影响距离理论开发一套移动教学设计指导原则。他应用这一理论将移动学习归为四类:(1)高度交互距离和社会化的移动学习活动(high transactional distance and socialized mobile learning activity);(2)高度交互距离和个性化的移动学习活动(high transactional distance and individualized mobile learning activity);(3)低度交互距离和社会化的移动学习活动(low transactional distance and socialized mobile learning activity);(4)低度交互距离和个性化的移动学习活动(low transactional distance and individualized mobile learning activity)。Park认为,交互影响距离理论证实,移动设备可以支持学习者在个性化学习和社会化学习之间进行转换[9]。
Ally提出,移动学习原则的设计需要利用认知学习理论、双重编码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10]。认知学习理论[11]将学习看做是内部过程,认为学习的数量取决于学习者的处理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花费的精力和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结构。Paivio的双重编码理论指出,以语言和视觉的形式呈现信息能够提高记忆水平。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解析信息和世界,他们通过观察、处理和解析,然后将信息进行个性化,融入到个人的知识体系中。当学习者将所学内容情境化时,取得的学习效果最好。移动学习能够促进个性化学习,因为随时随地地学习(和合作)能使学习情境化[12]。
Sharples等人发现,移动学习与社会建构主义(socialconstructivist)学习理论相匹配,这一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在一个能够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中进行实践来建构知识和技能的积极过程[13]。
在支持移动学习情境的学习理论方面,专家们还尚未达成共识。而事实上,Kukulska-Hulme等人认为,任何单一的理论都无法全面地描述移动学习[14]。Muyinda也认为现有的学习理论无法全面地考虑到移动学习情境的各种因素,但在移动学习理论得到充分发展前,教学人员至少可以在移动学习情境中利用现有的学习理论。他提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协同学习理论、非正式学习和终身学习理论都可以在教学人员设计移动学习内容时加以利用[15]。Herrington等人[16]建议教学人员采用基于设计的方法,着眼于改善学习经验,而不是证明某一理论优于另一理论。然而,很显然,我们需要评估现有的学习理论与移动学习的相关性,以便于教学设计人员充分利用现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方法来促进移动学习的良好发展。
(二)相关的研究现状
在开发成人移动学习内容时,由于移动学习环境的独特性,需要建立一系列有效的教学设计原则。而目前来看,移动学习课程的设计还没有形成特定的框架。但是,已有一些研究对微型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形成了一些受到广泛认可的设计原则,这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对成人微型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Dillard认为,了解移动学习环境和其它学习环境之间的差异,可以为课程设计原则的制定提供一些参考[17]。表1中列出了移动学习的七大优势和五个相关的挑战。
移动学习环境为教学设计者提供了对教育进行重新设想的机会,并重新界定了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基于以上所述的优势和挑战,Dillard提出了六条移动教学设计的原则(见表2)。
Mlearning[18]提出移动设备屏幕尺寸较小,存储量和带宽也小,在学习过程中,设计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组织提出了移动学习设计的一些指导原则:(1)使用较小的文本块:由于移动设备屏幕尺寸小,在课程设计中文字越少越好。丰富的多媒体内容比文字内容更加适合移动设备。最好使用概念图、可视化图形和声音而不是文字。(2)避免水平滚动:在一般的网上课程中也很少建议使用水平滚动,更不用说在移动设备的小屏幕上提供的课程了。在设计中,要减小图形的大小,以确保它正确地显示在尺寸最小的屏幕上。使用层级形式展现内容可以避免水平滚动。(3)避免使用资源时需要下载插件:学习者会极力避免下载或安装应用程序来访问课程。事实上,当需要安装一个插件来开展学习时,只有10%的学习者可能会这样做。
Gibbons等人认为移动学习原则应包括:(1)以学习者为中心;(2)促进自主学习;(3)学习内容有意义,便于记忆[19]。
Sharples,Taylor和Vavoula[20]提出移动学习理论应以如下准则作为评估依据:(1)是否与现有的教室、工作场所或终身学习理论有显著不同;(2)是否考虑到了学习者的流动性;(3)是否同时涵盖了正式和非正式学习;(4)是否将学习作为一个建设性的和社会化的过程;(5)是否将学习作为一项以技术为依托的个性化的、情境化的活动。
Kineo作为一家全球性的电子学习服务公司,该公司和世界上最大的流动通讯网络公司之一沃达丰公司、尼康、惠普、乐购、英国石油集团公司,以及目前英国最大的服装零售商马莎百货公司都有过合作。它提出了设计移动学习的10条原则[21]:(1)常问“为什么要移动?”,比如对于这个内容来说是最佳的选择吗?对于观看者来说是最佳的选择吗?从预算角度看是最佳的选择吗?(2)使用现成的信息和通讯应用程序;(3)吸引学习者参与非正式学习;(4)考虑到学习者不止是利用平板电脑进行数字化学习,设计要吸引学习者注意并促使他们参与;(5)多种触摸操作;(6)物有所值,学习者能随时随地地应用移动学习应用程序,信息简单易懂,并且学习经历简短而舒心;(7)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移动设备不同呈现方式和设计也应有所不同;(8)延长已有媒体资源的影响,如在已有的视频中插入音频驱动问题,并给学习者留有反思的时间;(9)考虑开发高效的设计模板;(10)找到合适的位置使用移动学习。
Ally提出[22],(1)因为人类短期记忆能力有限,信息应以有意义的序列的方式呈现。移动设备上的学习内容应由5-9个有意义的内容块组成,以弥补短期记忆能力和移动设备显示屏幕带来的限制。(2)信息应该以概念图或者网络而不是以文本的形式呈现,以表达重要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也可以要求学习者在移动设备上形成自己的概念图。Stoyanova和Kommers[23]认为,概念图的产生需要批判性的反思,同时也是一种将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外化,促进深加工的过程。作为一项高层次的协作活动,可以要求学习者在虚拟小组中合作完成概念图,并互相检查。此外,还应使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鉴于大部分移动设备屏幕较小,应更多使用视频形式来设计学习内容。(3)应使用始前教学策略(Pre-instructional strategies)使学习者了解课程的框架:这将有助于他们了解课程的细节,以防止信息过载。这对于移动学习非常重要,因为在移动学习中信息是片断化的,学习者需要总体框架将信息进行集成。移动学习材料应有相应的预先说明(expository advance organizers),以让学习者了解课程的总体框架;并提供比较说明(comparative advance organizers)使学习者能够将新知识与现有的知识进行比较,使新知识在知识体系中产生意义。
Clark和Mayer提出了六条设计原则[24]:(1)多媒体原则:创建内容时使用较小的文本块;使用弹出窗口呈现图片;尽量减少滚动条的使用。(2)形式原则:使用音频来替代文本;解说要尽量简短,以减少下载时间;为学习者提供耳机。(3)接近原则:使用Flash Lite或类似的技术来实现在图片上弹出文本;不要将具有相关性的内容分开。(4)冗余原则:避免出现重复的信息;在语言学习中进行重复叙述;在此原则中,他还提出了一个算法:
If there are graphics,then
Include narration;
Exclude text;
Else
If there are limited graphics,
OR content is technical,
OR the language is difficult,then
Consider redundant text.
End if.(5)连贯性原则:不要使用任何与学习内容和情境不相关的信息;不要添加插图、音乐或环境噪音。(6)个性化原则:使用音频小助手,或在屏幕上放置一个小图标使学习者获得指导;与用户创建对话;使用第一或第二人称的旁白或文字。
二、微型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原则
本文旨在提出一组适合微型移动学习课程的设计原则,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应对移动学习环境的独特之处。微型移动学习设计的概念性框架应该确保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高度情境感知、个性化和协同的移动学习,同时也为教育者提供理解和应对系统性挑战的能力,以实现高效率和有效的移动学习和教学。在制定框架时要将学习者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发挥合作、沟通和批判的精神考虑在内,以提升学习者的知识和技能。
(一)最小模块原则
移动设备上的学习内容应该是微型化的,也就是说,要将学习内容设计成足够小的模块,以使学习者能够很容易在繁忙的日程中开展学习,并成功地排除其它干扰因素[25]。微型移动课程设计在学习内容方面,应充分体现模块化的特征,以模块最小化为设计原则。每门课程应由5-9个有意义的内容块组成,以弥补短期记忆能力和移动设备显示屏幕带来的限制[26]。以最小模块的形式提供的学习内容,更加容易被学习者所接受,学习者在移动过程中,注意力处于高度分散状态,微小的学习模块能够将知识点拆解并细化,把课程分割成最适合于零碎时间学习,不易受外界干扰的学习内容。短小的、模块化的课程也使学习者能够利用零碎的等待时间或空闲时间来学习[27]。
然而,将某一主题的移动学习内容拆分成最小模块并不意味着使学习内容变得“零碎”。这里的“最小”意味着模块大小要符合学习者在零碎时间学习的需求,以实用短小的内容模块来呈现学习内容并组织学习活动,强调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相对短小的、松散连接的、自包含的模块,以满足成人学习者短小、松散、实用的学习需求。在设计学习内容时,应针对知识点开展,一个学习模块涵盖一个知识点,尽量将课程分割成微小或者极小的知识点,以便学习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模块的安排要合理,信息分类要清晰,使一门课程的几个模块之间有一定的连续性,便于学习者清楚地了解课程的全貌以及前后的关联。
(二)多样化原则
课程设计的多样化原则应包括两方面:版本多样化以及内容多样化。
版本多样化是指针对不同移动设备的特性,设计同一内容、不同格式、能够充分发挥移动设备特性的学习内容。目前的移动学习设备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手机。Nielson又将手机分为了三大类:(1)功能手机(非智能手机):屏幕小、有数字键盘;(2)智能手机:中等大小的屏幕、A-Z全键盘;(3)触摸屏手机:屏幕覆盖几乎整个手机,可通过触摸激活。第二种是声音设备,如mp3/mp4播放器。第三种是轻便、易携带的电脑,如平板产品、平板电脑、上网本和小型笔记本电脑。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设备的范围与日俱增,设备也具有越来越多的功能,能够支持发音、听、看、读、写、搜索信息、计算和玩游戏等。不同年龄的学习者,因地点、学习任务等因素的不同对设备的选择也不同。青少年和年轻的成人学习者通常使用手机和个人媒体播放器。成熟的学习者可能因工作原因会有个人数字助理(PDA)、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一些教育项目和应用还没有充分利用新型移动设备的独特优势,例如,使在特定地方的学习具有特殊性或让学生使用智能手机上的摄像头收集数据等。微型移动学习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这种多样性的存在[28]。
微型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还应注重学习内容的多样化。目前,虽然已经有了一些为移动设备优化学习内容的创新尝试,但是这一过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可以肯定的是,大量的移动内容仍然是相当基本的,学习者通常可以下载到数字化的教学卡片与一些简单的教育游戏,但此类内容也为数不多。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移动学习内容的设计和开发往往会受到移动设备本身的限制,目前提供的学习内容很多是为在旧手机上使用而设计的。总体而言,软件已难以跟上硬件的发展。学习内容也往往把重点放在某些学科上,例如,有许多旨在帮助学习者提高成绩的数学、英语移动学习应用程序,而人文或社会科学方面的学习内容则少之又少[29]。
(三)互动性原则
近期的一些研究表明,移动技术和无线技术为建构创造性的、协作的、交互性的学习环境提供了相当大的支持。很多研究人员都指出了移动学习在提高学习协作性和互动性方面的能力。Zurita和Nussbaum[30]在研究中证实,移动技术消除了在缺乏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环境中出现的协调、沟通、组织、交互性和移动性方面的不足。同样,Naismith等人也指出了移动技术在提供共享的对话空间方面的强大能力,他们认为“当人们互相交谈,质问和分享他们对世界的理解时,学习才更加有效”[31]。Beale和Jones,McGovern和Gray,以及Field认为在混合学习环境中,移动技术有利于促进大学里教职员工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32][33][34]。Divitini等人也探讨了移动技术在协调和沟通方面的“潜力”[35]。UNESCO的报告指出,移动学习可以用来促进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这对于社区建设和学习环境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Kukulska-Hulme等人对欧盟资助的移动学习项目开展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Manolo项目的研究人员也认为,就学习内容传播而言,移动技术似乎是沟通和协作的最有效工具[36]。
在微型移动学习课程中设计互动性环节,有利于学习者在知识应用的过程中更具批判性、创造性和协作性,更善于沟通,且有利于知识的社会建构。学习者通过协作性地参与学习内容或游戏的创建,有助于他们与积极参与创造性活动的学习者构建分布式的学习网络,并对自己和他人的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37]。
(四)快乐体验原则
成人学习者大部分是在生活和工作甚至消遣之余,在开放的状态中,体验移动计算技术带来的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感受,因此,为他们创设自由快乐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微型移动学习体验中始终有一种自由、开放、快乐、愉悦的感觉,这也是相当重要的设计原则,
首先,要针对学习者的及时需求提供相关的支持和信息,设计适合学习者需要的、有趣的活动,以提高学习效率。成人学习者在移动状态中,自身的学习动机不强烈。基本处于一种边缘性的投入与非连续的注意状态,课程设计者应考虑不断给予可激发学习投入和持续的刺激与反馈。
其次,应基于微型移动学习的特性,并结合文字、声音、音乐、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针对不同的微型学习内容,进行不同的媒体设计[38]。鉴于大多数移动设备屏幕较小的特点,应更多使用音频和视频的格式,而不是文本。
再次,创设自由快乐的学习体验,除了考虑课程内容的设计、媒体的设计之外,还要使课程符合一定的可用性设计原则,即从用户的角度对课程可用性进行设计。移动设备在微型移动学习中的使用使得用户体验有着更高的可用性要求,如界面应简单、一致,使学习者能够快速、轻松地学习如何使用;保持各级菜单显示格式和操作方式的一致性;保持图标指向意义的一致性;为了保持学习者的新鲜感,需要设计者在保持网站视觉形象一贯性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学习内容等等[39]。
(五)个性化原则
Manolo项目的研究者认为,个性化对于移动学习非常重要,但在目前的设计中尚未得到充分的实现——这不是因为个性化工具不存在,而是因为很多课程具有整体性,这使得针对每个人的不同需求设计课程困难重重且费用颇高[40]。
UNESCO的研究报告认为,移动技术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特别是促进了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教师在一节课或者一个单元的教学中收集学生反馈的过程。不像期末考试或在课程单元最后对学生进行评估的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估是在整个课程中定期开展,使教师根据学生的进度和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形成性评价能让教师获得有关学生学习进度的、即时的、个性化的数据,并立即在教学中做出反应。如果学生对某一概念还不理解,教师可以为整个班级、某组学生或个别学生做出教学上的调整。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上传作业,并告知第二天的教学计划。移动技术使教师能够迅速并有效地收集和分析学生的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开展个性化教育,选择最能满足学生需求的内容和教学策略[41]。
很多人反对移动学习,因为他们认为移动学习内容的教育针对性不强,一些国家和公司最近正在开发高品质的数字资源,为移动设备优化教育内容。在亚洲,特别是韩国和新加坡的移动项目都在力求利用移动技术使教育更个性化,更具协作性。例如,韩国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到2015年将纸质教材转化为数字教科书。政府希望能够在各种移动设备中获取教科书,包括大屏幕的平板电脑。并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兴趣和学习进度将数字教科书进行个性化[42]。
三、总结与展望
总体而言,虽然目前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数量较多,支持移动学习的技术相当丰富,但是在课程设计方面却不尽如人意,可用的内容仍然非常有限。因此,教学人员和设计人员要做的并不在于提供多少数量的学习内容,而是在于提高其质量[43]。尽管,仍有一些质疑移动学习的声浪,移动学习的风潮仍将继续延续并且逐渐普及。当网络基础设施和个人终端已经具备以后,如何通过课程设计和技术整合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未来微型移动学习课程的设计将有如下发展趋势。
首先,微型移动学习课程将越来越重视互动性和个性化设计,以学习者为本的特性将愈加突出。目前,微型移动学习课程最为常见的设计就是课程内容的简单呈现加上死记硬背与重复的练习。虽然有一定程度的互动,但最多也就是告诉学习者他是否正确回答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个新问题。此外,大部分在移动设备上提供的课程内容是固定的,也就是说,教师无法为学习者定制学习模块,以满足他们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移动学习课程缺乏互动性和个性化这两个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人们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移动技术本身将越来越被淡化,如何以学习者为中心,应用他们已有的移动设备来构建学习活动,设计课程,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的世界将成为重中之重。
其次,为教学人员和学习者提供课程设计的简单方法将成为发展趋势之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现成的学习内容,不如为其提供设计学习内容的方法。目前,已有一些研究项目开始着手优化微型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为教师提供相关的设计方法,以提高学习效果。智利的ViDHaC2项目(Videojuegos para el Desarrollo de Habilidades en Ciencia a través de Celulares,or Video Games for Developing Science Skills through Mobile Phones)通过为教师提供在手机上定制科学视频游戏的机会,开辟了移动学习的新天地。理想情况下,这些方法将逐渐成为主流。由于教师更接近学习者,更了解学习者的个体需要,应该使得他们能够对学习内容进行微调,以确保教学工作的开展,最大限度地为学习者创造利益。这不仅是一个技术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教学设计的难点。一般来说,技术挑战在于移动设备较难编程。因此,开发人员的工作就是让教育工作者在无需编写如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之类的代码的情况下,更简便地对学习内容进行调整。像Moodle这样的课堂管理平台在这方面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路。就在几年前,Moodle的诉求仅仅是专为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并且愿意使用复杂菜单的教师提供上传文件和对学生开展评估的机会。不过,渐渐的,这一开源软件变得越来越便于使用,而现在拥有计算机基础技能的教师也会觉得它很有用而且容易操作。移动设备上的教育内容也应该使教师能够进行同样的操作[44]。
最后,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也将在微型移动学习课程设计中越来越受到关注。虽然在技术支持的学习中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学习效果评价方法,但由于移动学习是继数字化学习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目前,尚未形成适合移动环境的综合性评价框架。随着微型移动学习的发展,也应有新的评价方式与该学习模式相适应。当前,移动设备和学习活动越来越个性化发展是大势所趋,这意味着学习者将被鼓励开展自我评估(其实,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也鼓励这种做法),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也将越来越多地嵌入反馈模块来促进学习者开展自我评估。
收稿日期:2013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