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建筑工程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1岩土工程勘察概述
岩土工程勘察指的是对于工程所在区域的岩土地质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勘察,为工程的施工设计提供相关的地质信息数据。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测施工中岩土层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的工作进展奠定一定的基础,是工程设计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不到位的勘察工作将无法显示场地的地基基础问题,若在有问题的工地上进行施工,即使建筑的结构设计再好,所用材料和施工水平再优质,在该地基上建设的建筑物依然会被破坏,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主要为分析地质条件,对拟建场地的岩土层进行采集及试验,对该地区进行测绘和调查,现场测试等等,并对这些可以影响施工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到工地的地质问题并做出工程地质评价。在进行实际的施工时,首先对该工程的实施进行可行性分析,在场地地质条件可行的情况下保证项目施工的可行性,项目施工的可行性得到确认后最后进行项目的预设计、施工图设计,完成上述准备后再进行检查补充,和施工前期勘察,最后进行详细勘察。
2 岩土工程勘察中综合勘察技术的应用
2.1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
浅层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在岩、土介质中的进行传播,根据地震波的振幅、波形、频率及其变化规律进而推测浅层地下构造、物质组成以及物理力学参数等信息。实际操作中根据地震波传播特点可以细化为折射波法、反射波法、透射波法。其中反射波应用较为普遍,这种方法利用反射波在不同介质分界面上按一定规律产生反射这一原理完成探测,这与人在山谷里的呼喊及其回声的原理近似,通过记录声波反射来回的时间就可以准确推算出由障碍物至呼喊者之间的距离。
2.2 高密度电阻率技术应用
高密度电阻率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且具有较大的适用性与优势。对常规的电法进行进一步地改良,并在此技术上发展出来的新型勘察技术。岩土介质之间会存在着差异性,高密度电阻率技术便是采用这种原理开展勘察工作的。所以,在进行岩土勘察的过程中,相关的勘察人员需要在勘察地点施加相应的电场,并在施加电场的基础上对地下的传导电流分布状况进行相应的探测,从而根据勘察的结果分析岩土的性质。其次,高密度电阻率技术能够有效地采用供电电极,并通过电极向地下输送电流。所以,高密度电阻率技术会将地下电流的分布状况改变,并以此为基础对地面的电场变化状况进行探测。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将地表的电阻率准确的探测出来,同时利用这种方式能自动地对野外数据进行信息采集。
2.3 探地雷达
探地雷达通过利用宽带电磁波以脉冲形式从而有效确认探测对象地下介质的分布规律,这种方法的基础理论来自高频电磁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向对应的地下介质发射一定强度的高频电磁脉冲波,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地下介质电性参数以及地质形态的差异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反射或者散射,在这个过程中电磁波的传播路径、电磁场强度以及电磁波波形等要素都会发生改变,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具体的波形资料来判断地下空间位置及其物质构造。
2.4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通过地理坐标来获取某一地区的相关数据资料,从而再整理出相关的数据信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而且我们在应用的过程中对于地理信息系统也在进行不断地完善,它的功能也在不断地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地理信息系统在勘察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动态查询和检索相关的地理数据信息,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有利于我们对建筑进行更加合理的设计。
2.5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我们的测量范围,使我们的测量信息更加精确。同时我们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相关的数据,并且对其进行动态的实时监测,而且我们还可以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储存和传输,这样增加我们对于信息使用的便利性。最重要的是,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将不同地区特殊的地貌特征显示出来,使我们对其进行更加有效地分析,及时掌握有关的地质状况,为我们的建筑设计提供更加有力地依据。
2.6 BIM系统
地质勘查BIM系统是针对地质体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技术。水利水电、电力、交通等行业也相继展开了BIM系统的开发与应用。BIM系统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应用标志着岩土工程勘察已进入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BIM系统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地质中确定性、不确定性对象进行描述和处理,解决勘察、地质专业平台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信息兼容不畅的问题,是一款基于岩土工程勘察进行系统架构和开发,涵盖勘察、分析设计、施工运行、安全预警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平台软件性质的勘察技术,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岩土工程BIM平台,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3 岩土工程勘察的措施
3.1工程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之一,大都在初期进行。该方法的特征就是通过地质、工程地质的分析运用,在面对地质情况时依据现象判断和处理,准确剖析其性质和规律,为勘察、测定工作提供充足的数据信息。
3.2勘探与取样
工程地质测绘只能查明地表地质现象,对于深部的地质情况则需借助勘探手段来查明。现场确定钻孔位置,水、电和施工准备,勘察工作施工(钻探,岩芯编录,实测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相邻钻孔之间岩土层的变化情况、以确定是否增加勘探工作量,岩性鉴别,取样、封样,原位测试)。勘探方法包括钻探、井探、槽探、坑探、硐探和物探等。可采取岩土试样和水试样,以作室内试验和水质分析。可利用勘探的坑、孔、硐进行原位试验或作长期观测,如在坑内作荷载试验、在硐内作声波测试、在孔内作抽、压水试验等。静力触探、动力触探作为勘探手段时应与钻探或其它勘探方法配合使用。
3.3定位测试与室内实验检测
定位测试和室内实验检测的重要任务就是对岩土工程问题的剖析情况进行评价并提供优化方案和技术指导,这其中包括岩土的物性标识、硬度系数、固化变形性系数和应力以及应变时间范围等的系数数据。其不足在于在进行实验时,应力途径难以控制、限制条件也难以控制,完成人力物力消耗过多。室内实验检测的加分点就在于其实验条件明确易于调控,应力应变范围内也可以进行数据采集处理。
结束语:岩土工程勘察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规划与设计,科学合理的勘察能够为工程的基础施工设计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确保工程的规划设计能够得到充足有效的信息数据。在岩土工程勘察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一定要重视对工程勘察过程的质量控制,最大程度上确保勘察的质量,为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徐刚.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要点分析[J].四川水泥,2016,01:70.
[2]朱进.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要点分析[J].门窗,2016,06:98.
[3]聂泽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发展趋势[J].中华民居,2012,03:192.
[4]党彦.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要点分析[J].山西建筑,2012,20:74-75.
[5]王洪波,杜旭.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5,06:70.
论文作者:李惠元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岩土论文; 工程勘察论文; 地质论文; 技术论文; 电阻率论文; 信息论文; 反射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