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君 杨桂兰
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 丽江
【摘要】相关研究已证明,时间概念是空间源域向时间靶域投射的结果。因此,时间如空间那样呈流动性和序列性。并且时间隐喻的原型为空间—时间隐喻。本研究旨在从时间词汇层面比较汉泰两种语言中空间—时间隐喻模式不同表征的影响深度的异同,旨在说明虽然时间表达是空间隐喻的结果但是在汉泰语中的表现并不相同。
【关键词】空间—时间隐喻;汉泰对比;时间词
一、空间—时间隐喻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还是西方的哲学家或自然科学家,都对时空问题进行过论述。战国时期,尸佼提出“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其中“宇”指空间,“宙”指时间。《墨经·经上》写到“宇,弥异所也。久,弥异时也。”这指出空间和时间覆盖一切,具有广延性和伸展性。西方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认为“时间和空间是先天的存在于心得纯粹形式”。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则认为“空间和时间是一切物体的存在形式”。由上述可见,时间和空间概念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对孪生物,两者密不可分。
和空间概念相比,时间看不见也摸不着,更为抽象和难以表述。人们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当遇到抽象或难以言说的概念、观点或体验时,往往不得不借助熟悉的概念来对新事物进行描述。而隐喻正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借用熟悉概念对新事物进行表征的手段。不借助隐喻难以表征时间,时间表征从本质上讲是隐喻性的。周榕和黄希庭于2000年发表了“时间隐喻表征的跨文化研究”。该研究广泛收集语料,用内容分析和因素分析方法,提取出汉英时间隐喻概念的11个维度:空间—容器、有价物、状态、易逝物、效应、改变者、检验者、动体、工具、人、主宰—被主宰。可以发现“空间—容器”维度具有该范畴的代表性。另外,近十多年来许多时间隐喻研究结果都表明时间隐喻的原型为空间—时间隐喻。蓝纯指出:“空间隐喻是一种意象图示隐喻,即以空间概念为始原域,构建其它非空间性的目标域。由于人类的许多抽象概念都必须通过空间隐喻来构建,因此空间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在所有隐喻中空间隐喻对人类的概念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抽象概念都是通过空间隐喻来表征和理解的。空间—时间隐喻是表征时间概念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法。由上述可知,时间的认知和表征是以空间认知为基础的,时间是空间的隐喻,其靶域为时间,源域为空间。
时空的这种关系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找到了证据。Alverson对英语、汉语、印地语和Sesotho这4种语言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人类的时间经验源于对空间的体验。游顺钊列举了汉、英、法等语言中大量的时间词,它们都是由空间词发展而来。佛教的时间概念需要通过存在于空间的“物体”来表现,尽管这“物体”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已。过去代表曾产生的和被毁灭物体,现在代表已产生并仍存在的物体,将来代表尚未诞生的物体。世界上不同文化对时间得理解可能各不相同,如:有的视时间为一维的直线型,有的视时间为二维的环型,也有的视时间为三维的螺旋型,但究其本质均是空间的。相关的跨文化研究表明,空间—时间隐喻机制具有跨文化普遍性。不同文化中存在的空间—时间隐喻产生于一种泛人类的心理基础,是具有共同性的。虽然空间—时间这两个领域的隐喻关系为多数语言所共有。但受民族文化、心理、认知的影响,这种隐喻在各个语言中的表征可能存在差异,并可以通过词汇层面表现出来。
二、汉泰语空间—时间隐喻表征
(一)时间具有空间运动特征。
从其运动方式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从时间词汇层面上看,汉泰语空间—时间隐喻表现出两套,一套是横向的,即水平运动。一套是纵向的,即垂直运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时间的横向表达
空间水平层面上的线型运动被投射到时间框架后,形成了汉泰语时间词中的“前”、“后”认知。但“前、后”用法不对称,“前”即可以指过去,例如:以前、前任、前身、前辈等;也可以指将来,例如:前途、前景、前进等;而“后”则只能指过去,例如:以后、今后、后患、后生、后记等。如果选择一个时间参照点,“前”表示时序在先的时间,“后”表示时序在后的时间。例如:前汉—后汉、前期—后期等。因为形成了时间水平运动的认知,汉语中还用“来”和“去”表示将来和过去。例如:来年—去年、来日—过去等。泰语中用“????/????”(前)“????”(后)“??”(来)“??????”(去)来表示,用法和汉语相同,但没有汉语的灵活。
2.时间的纵向表达
汉语中常用“上”、“下”来表达时间。就某一时间参照点而言,前面的时间为“上”,后面的时间为“下”。时间参照点是“现在”,“上×”表示过去的时间,“下×”表示未来的时间。例如:上星期—下星期、上世纪—下世纪、上次—下次等。若把某一时间段划分为两个或三个更小的时段,时序在前的为“上”,在后的为“下”,“上×”与“下×”或互为时间参照点,还可以有“中”,例如:上午—中午—下午;上旬—中旬—下旬等。泰语中用“????”(上)“??/??”(下)表示时间的词语很少,笔者只收集到?????????(上午)和 ???????(下午)这两个。?????是太阳的意思,因此这两个词实际上是以太阳的位置表达时间,并不像汉语中的“上”“下”已经从表示空间概念抽象来表示时间。
(二)时间是容器
“里”“中”“内”“外”“进”“入”等具有空间意义的词语的使用,与容器密切相关。时段都是有界的,像是一个有界的空间范围或是一个中空的器皿。用这些空间词语来表达时段,体现着“时段是容器”的隐喻。这在汉泰语表示时间的词语中有体现。例如:春天里—?????????????、一生中—????????? 、三日之内—???????????。
(三)时间距离是空间距离
“远”“近”“长”“短”表示空间距离的词语,在汉泰语中也常用来表示时间。“远”、“长”表示时间距离长,“近”、“短” 表示时间距离短。例如:久远?????????、长远—?????? 等。汉泰语中表达年、月、日的时间词有不少反映了起点和终点的观念。例如:月初—????????、 月中—?????????、 月底—?????????(?????????)、年初—?????。
三、结语
综上所述,汉泰语中的时间词是空间隐喻的结果。但在时间具有运动特征、时间是容器、时间距离是空间距离隐喻中的表现方式和深度有差别。
参考文献:
【1】陈元晖.康德的时空观[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2.
【2】游顺钊.视觉语言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
【3】陈燕,黄希庭.时间隐喻研究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6.
【4】周榕,黄希庭.时间隐喻表征的跨文化研究[J].心理科学,2000.
论文作者:张伟君,杨桂兰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时间论文; 空间论文; 泰语论文; 表征论文; 概念论文; 汉语论文; 认知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