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胜永 河北省崇礼县驿马图中心小学 076361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在课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想,信息技术是一枚“金针”。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个性化 阅读
一、利用信息技术,唤起学生阅读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学生能对某种知识感兴趣,一是学生情感心理的作用,二是外部条件刺激的作用。教师要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最重要的是要创设浓烈的学习氛围。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优势,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唤醒学生的情感以及内在的求知欲、好奇心,造成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愤悱心理,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并进入自主式阅读的最佳学习状态之中。
《月光曲》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但学生距离主人翁贝多芬遥远,对文间所蕴含的人文性更是难以体悟。于漪老师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心灵上,激发他们的思维火花,好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于是,许多老师在上课开始,就播放动听的乐曲《月光曲》,并配上一组悠远恬静的画面,使学生沉浸其中、陶醉其中。这时,老师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大家刚才欣赏的是世界著名钢琴曲——《月光曲》,它是著名音乐大师贝多芬创作的。贝多芬是如何创作《月光曲》的呢?课文就向我们讲述了这一美妙的经历……此时,学生的情感已被老师撩拨到了“愤悱”状态,他们的阅读热情陡然高涨,涌动着一股一睹为快、一看方休的迫切情绪。这时,老师让同学们阅读,无须提任何要求,他们一下子就投入到了撷取信息的个性阅读之中。
个性阅读不是学生的随意阅读,而是需要教师不留斧凿之迹地、巧妙地把阅读的要求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完成阅读的目标、提高阅读的能力。所以,维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像《月光曲》,上课开始的第一锤已激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但有的学生读完一遍,明白了事情的大概之后,就进入了阅读欲低谷,甚至是休眠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时,教师要采用种种方法,或朗读,或提问,或讨论……再次激励学生。如对曲中所表达的月亮升起、月亮升高、波涛汹涌的海面这三个画面,就可让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用简笔画画出来,并上台用视频展示台展示。这会极大地催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让学生看有关的录像或动画,再闭上眼睛听《月光曲》音乐,把音乐与画面景象联系起来进行联想,体悟乐声所表达的意思、寄托的情感。无论是听音乐还是看画面,都唤起了学生多种感知器官的活动,学生始终能兴致勃勃地参加课堂阅读活动,从而提高了语言感受能力,享受到了审美乐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启发学生心灵交流
我常有这样的阅读体验:当读到文章感人的地方,往往会鼻子一酸,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原始的感动。有的甚至是教过几轮的课文。我想,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阅读时融进了自己的感受、理解和体验,我已经与文本进行了深入的心灵的交流。这样的阅读才是全身心投入的阅读,才会让人感受到阅读是惬意美妙的,是幸福温馨的。但学生缺乏阅读语感的积淀,对一些阅读材料往往感悟能力不强,影响阅读的进行。借助信息技术,可以促成学生与文本心灵交流、唤起鲜明的“内心视象”,使学生也深得文章旨趣。
三、利用信息技术,鼓励学生思维碰撞
由于受历史、环境等背景的制约,加之本身的个性、学识、经历、气质、情趣等因素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常常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解。而这些,正是学生智力发展所必需的,特别是创新思维发展所必需的。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是个性阅读的重要目标。利用多媒体,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直接与大师对话,直接亲近原汁原味的“绿色文本”,创造自己的“哈姆雷特”,而且能使自己的哈姆雷特形象不断丰满、生动。
四、利用信息技术,夯实学生阅读基础
传统语文教学往往为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而把非常完美的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孤立地进行字词句段的教学,“纠缠于离开了课文整体背景的那种字词训练”。结果,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枉费了一片风景,更辜负了作者的满腔热情。自主式阅读不仅需要质的保证,更需要量的积淀。抛开了细碎的肢解式阅读,教师就有一部分时间组织课外的感悟性的、放松惬意的阅读。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就有这个无与伦比的优越条件,精心安排,可以读一带一,就是说,能够读完课文,再带上一篇甚至一串文章,使学生领悟到语文艺术天地和“精神家园”的广阔。
例如阅读《草船借箭》,学生们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马上调出《空城计》、《借东风》等有关内容让学生品读,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通过补充阅读,学生对诸葛亮的形象认识更加厚实,同时调动了他们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敦促他们看更多的有关诸葛亮及三国战事的文学作品。好多同学都看了整部《三国演义》。尽管他们对书中的内容理解得不很全面,但他们已获得了靠传统媒体无法得到的收获。况且,他们还会不断追寻更多的故事、阅读更多的作品,从而培养阅读的习惯。最终,语文能力、人文素养的培养,都将成为水到渠成的事。
论文作者:金胜永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4年1月第14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8
标签:学生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课文论文; 兴趣论文; 贝多芬论文; 自己的论文; 他们的论文; 《素质教育》2014年1月第14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