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本文就小组在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一些途径进行初步探索,与同行们共勉。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优化;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5-117-01
一、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优势
1、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
教育理念。合作学习环境下,学生之间更能产生集体荣誉感、体现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精神,而且他们的思维也会在开放的氛围中更加活跃,也更愿意参与进来。所有的学生特别是在群体中比较弱势的学生都能获得平等的学习和表现的机会,从而在合作学习中激发学习兴趣,得到更好发展。
2、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学生展开,由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讨论问题,所以这是一个学生主导的学习过程,注重对学生思维的激发与表现。因而,整体中的每个学生都是被关注的对象,每个学生都有去参与的机会,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们的个体以及集体的主观能动性。
3、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意识向内
转化为心理品质。合作学习的目标是让学生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形成集体意识、社会意识,并在解决问题、完成课堂任务的整个过程中既能体会团队精神、领导意识、合作意识的概念,又能初步掌握交流、沟通、协调等社会交往技能。这种教学方式的长期应用,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化意识、合作意识向个人心理品质、合作品质的转化,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渴望合作、并善于合作的个人品质。
4、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和学
习资源的增值。合作学习教学活动中,学生们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每个学生都可以从别人那里得到新的知识,从而拓宽自身的知识面与思维模式,让自己原有的观念和知识体系更加丰富,进而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宽泛。而在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取更丰富更广博的知识,可以促使学生对知识的重新构建与完善。
5、有利于学生的自我价值意识的
建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都在自己思考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意见,并在完成集体任务中体现了自己的能力,并在互相帮助、彼此尊重、协同合作的过程中满足了归属感需求与成就感,这样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大家更愿意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从自我价值提升的角度完成了学生的品质发展。
二、分组合作数学教学的策略
1.教师树立榜样,更新观念
教师对课堂形式的变革要有深刻的认知和感悟,进而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找准自己在课堂中的定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新课标的课堂中,教师越来越少地讲授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自我思考,在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走到学生当中,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了解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想法和结论做出适当的指引和纠正,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问,对学生的回答也要积极的回应和鼓励。
2.教师提出问题,激励引导
教学时,教师对于学生完成任务的方式和方法和要达成的目标,要进行基本的讲解。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对组员的想法进行组内分析,得出一个结论,进行发言,阐述原因。待学生基本阐述后,老师公布正确答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日历。这样不仅突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习探究的兴趣,还锻炼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当中的能力。
3.以学生为中心,分组合作讨论
为了增强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将学生分为最少4人、最多6人的小组,视情况而定,并注意小组学生分配时学生的安排,可以将掌握知识水平不同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相互监督和学习,使分组合作教学更加有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课堂的主体性地位更加显著。在学生获得知识基础,有直观浅显的认识时,展开分组合作讨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获得新知,得出正确的结论。
4.以主动学习为前提,分组合作练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是最重要的一环。教师讲授新知识后,通过做题进行知识的升华,拓展和巩固。现在我们强调分组合作的开放式练习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为学生思维的拓展提供空间,让他们在轻松的交流中就巩固了知识。教学中,教师讲授知识后,学生接受新知识快慢程度有所差异,这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分组练习,在活动中,学生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和启迪。当然,在刚开始执行分组练习时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合作不积极、小组内分工不明确,可以多安排一些讨论的问题,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以后更好地进行分组合作练习打好基础。
5.师生合作交流,协同进步
在小组开展合作与交流时,教师的角色又变为一个合作者,要使小组合作真正有成效教师除适时的组织、引导外,还必须置身于学习小组中,参与到学生中间去,在内容,时间,学生的情绪等方面,适时进行调控,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都要采用一种友好的,平等的,建设性地态度和行为,既不能过多地干涉学生的学习过程,又不能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袖手旁观,要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处。要建构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让学生学会尊重,帮助别人,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但不盲从。要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教师要适时变换角色,参与其中的学习、合作、交流,做个平等的参与者,耐心的引导者,热情的帮助者。让学生树立“我与大家”,“我与集体”的观念。良好的小组合作氛围是实施合作交流学习的关键。老师应注重在学生中培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敢于承认自身不足和虚心向他人请教的良好风尚。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单维交流模式,形成师生间、学生间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交流模式。同时,把课堂空间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来,在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从而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这样,即照顾了学生的差异性,又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于娟.小学数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讨[J].新课程(教研版), 2011(9).
论文作者:胡仕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学生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教师论文; 小组论文; 知识论文; 意识论文; 自己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