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中职校生源质量下降之策略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源论文,职校论文,策略论文,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职业教育近年的形势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不少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遇到了较大的困难。这是前所未有的。以上海为例,首先,在数量上,高中阶段中的职业教育的比例逐年减少:高中阶段的职普比,1997年为60.4:39.6,1998年为58.1:41.9,1999年降到53.5:46.5,2000年更降到50:50;其次,在质量上,生源质量的下降比数量的下降更为严重:上海1997年中职学校的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为300分,1998年跌至270分,1999年进一步跌到250分,2000年竟已降到200分。按现在的走势估计,今后几年中等职业教育的数量、质量还将可能进一步下降。
对于生源质量的下降,一味埋怨和责怪是无济于事的,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不利于发展职教事业。我们应该分析形势,立足自身,寻找良策,攻克难关,只有这样,中等职业教育才能走出当前的尴尬境地,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首先,对生源质量下降的现象要有正确的认识。
由于要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普通高中还将不断扩大招生,在初中毕业生不能全部进入高中的情况下,按目前初中的办学模式和水平,挑选下来的学生必然质量越来越差。因此,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中等职业教育还须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将一大批质量可能并不太理想的初中毕业生培养成高素质劳动者,继续发挥职教的分流功能。
然而,生源质量的下降,必定会影响中等职业教育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功能的发挥,处理不当,更会进一步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声誉和地位,极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和独特作用的发挥。
这就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不可回避的现实,必须勇敢、理智地面对。在当前特殊的时代条件下,中等职业教育既要发挥好分流功能,更要充分发挥全面的功能,其中充满了种种困难的挑战,也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要解决这个似乎是两难的问题,回顾我国职教所经过的艰难历程,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以创造性的努力,迎难而上,再创新天地。
其次,面对生源质量下降和学生之间差距极大的现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必须采取科学的策略。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界的同仁们采取了不少“练好内功”的办法,而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是最常用的策略。
但是,对“因材施教”,有不同的理解,就会采用不同的措施,其产生的效果是不尽相同的。如下表所示:
这两种“因材施教”,近期结果看似相同——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了不同“各得其所”的安置。但远期效果可能大不一样。
前者就学生当前的状况,按学业水平分班进行分层教学,其实质是将学生又一次进行了选拔,大部分的学生仍作为失败者继续在中职校学习。可想而知,他们的学习效果不会好,必然产生恶性循环。
后者是将学生看作是可变化发展的能动体,其目前的状况是暂时的;同时认为,教育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特长和个性倾向性,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去进行各自个性化的主动学习。因此,教育须针对每个学生的现有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具体情况,指导他们制定符合自身要求和特点的学习目标、内容、形式、进程和速度,让学生进行各具特色的有效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可能。这才是一种积极的、真正的“因材施教”。
在职教办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中,一种可能有效的措施——弹性学习制度下的多种证书学习,就比较完善地体现了这种“因材施教”的策略思想。
“弹性学习、多证书制”是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我选择不同的学习目标——通过选课,取得毕业证书(文化课、专业课和技能课齐全)、专业证书(以专业课为主)或技能证书(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三种不同证书所要求的学分;三种证书的学习内容存在连续、递加的关系(三种程度或级别);后两者可以在之后规定的年限内,通过再学习相应取得前两者的证书。
这样的学习,主要优点在于:
1.同时进校的不同情况的学生,可以选择适合于自身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明确的目标是人类一切活动得以成功的基本保证,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不例外。过去中等职业学校只有单一的学历教育目标和大致统一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而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实际上他们具有多种学习目标的需要:有一定文化基础或文化基础较差,但有继续学习(考普通大学或高职)要求的学生;有一定技能基础或潜力,但文化基础差,甚至厌学情绪严重的学生,希望习得一技之长能就业;还有目前“双差”的、家长只是希望让学校“管”几年不要出事的学生,等等。职业学校必须能设法满足这些目标需求,才会具有吸引力和生机活力;学生才能真正“各得其所”,进行有效的学习。
2.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进程和进度,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到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95%以上的学习者能够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只是由于各自学习倾向性的不同,各人的学习速度会各不相同。也就是说,只要给予学习者足够的学习时间,大部分的学习者都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的任务就是要能为学生提供成功学习的条件。
成功的学习,其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内在学习动力。学校要使每个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成功者。实践表明,“弹性学习、多证书制”的实施,学生自主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进程,不仅大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信心,而且还能充分挖掘和发现他们自己的学习潜能。有的学生从厌学到发现自己原来有能力学好数学、外语时,就会有兴趣,并以坚强的毅力转向基础文化的学习。
3.按不同程度组织教学,便于教学的顺利进行,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质量。
同一门课程或课程组合按不同的目标要求和程度,划分成系列的、有类型和层次区别的、分阶段的模块和模块组,组织相应的学生进行教学。这对于具体的现场教学来说,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相对整齐,有利于区别对待不同对象,以保证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益。
4.学校能办出职教特色,同时能广泛吸引各种生源,扩大招生数量。
现代职业教育理应办成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正规和非正规学习并举、短期终结性学习与终身化教育结合,具有多类型、多层次、多规格、多模式,集时代特征的职业和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弹性学习、多证书制”后,学习对象不只限于青少年,还可扩充到下岗待业人员、在职人员、外地务工人员等更广泛的学习对象。
因此,实施“弹性学习、多证书制”是现代职教模式的一种创新,能开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广阔天地,为中等职业学校提供一个极佳的发展机遇。
当然,“弹性学习、多证书制”是一种全新的职教办学与教学模式,与现行的模式无论在思想观念、运作方式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距离,因而要达到如此理想境界,尚有不少难点:
1.要实施弹性学制和完全学分制有难度。就目前的教育制度、相关政策和师资、设备等主客观条件以及软硬件技术等方面,都有大量的改革与创新工作要做。
2.由于首选学习技能证书的学生年龄尚小,城市学生毕业时未到法定就业年龄,难以处理。
3.要迅速转变长期养成的失败者的心态,需要花较大的力气;而且多种对象混杂,使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要求高而复杂。
其实,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和新教育技术的开发与运用。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和学生观。要改变职教是终结性、一次性教育和中等职业学校只能“正规”办学的观念;要树立学习者为主体、职技教育与培训也必须适应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求和相信绝大部分学习者都能成功的观念。其次,在教育技术上,要着手进行课程综合化、模块化、阶段化改革,开设不同要求的文化课、专业课、技能课供学习者成组自由选择目标方向和内容;要积极推行完全学分制,按证书选课和开设升学班、专业班、就业班等类型的教学班,允许学生中途转变证书学习方向。再次,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全面实施“掌握性学习”与“行为导向学习”等现代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争取大面积丰收。城市学生在取得技能证书之后,可通过提升技能级别、补习文化知识、选修体育文艺等学科和活动课程,在达到规定年龄后再离校就业。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并不奇怪,只要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深化改革,大胆探索,大部分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当前我国职教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的形势,我们要坚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因为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希望还在于我们自身,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迎接职教事业新的发展!
标签:中等职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