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史料仍需有意挖掘--兼论非故意史料的价值与应用_农政全书论文

“无意”史料还需“有意”开掘——浅谈无意史料的价值及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料论文,浅谈论文,还需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论著是史学家根据历史事实写成,所谓历史事实,一般称之为史料。史料分类很多。

1200年前,刘知几将史料分为“当时之简”与“后来之笔”:“书事记言,出于当时之简,勒成删定,归于后来之笔。”(《史通·史官建置》)20世纪的史学家多将史料分为原始史料与转手史料,其见解大致与此相同[1](P190-193)。但近代史料还有另外一种分类法,即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台湾学者杜维运先生曾提到:史料分为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为近代对史料的另一重要分类。有意史料是指为史料作者蓄意存留的某一部分往事,大凡名流的回忆录,公家的宣传册子,以及肆意颂扬或诋毁的一类文字,绝少不是有意史料。无意史料则为不知不觉中的表现,没有预定的目的,周密的计划,只有自然地流露出来。一种是无意流露,“报纸中的套红结婚广告,如十之八九为在美国结婚仅在国内登启事以昭告亲友,足以说明此一时代留美风气的盛行。法院的判决书,如大半属于杀人越货方面,也可以证明这是一个社会秩序不良的时代”[1](P113)。再如,“看到《唐蕃会盟碑》,可以见当时条约格式。观西汉之《赵王上寿》、《鲁王泮池》两刻石之年号,而知当时诸侯王所在封国内各自纪年”[2](P56)。还有一种是无心流露。陈桥兵变是一次有计划的政变,还是突发事件,颇值争议。但就《宋史·杜太后传》看,则可以肯定是一次有计划的政变。是如何看出来的呢?是因为当杜太后听到其子赵匡胤即帝位后,冲口而出“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陈桥兵变的真相由赵母来说,更见真实。再如唐高祖起兵时曾称臣于突厥,结为外援,唐初史册,百般隐讳。贞观三年(629年),突利可汗来朝时唐太宗谓侍臣曰:“往者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突厥。今单于稽颡,庶几可雪前耻。”感慨之际,真相自明。

无意史料往往于不经意间流露真史实,因此无意史料的价值远在有意史料之上,历史的真相,最需无意史料来表白。史学家以敏锐的眼光,细密的心思,积极发现无意史料,是真历史的保障[1](P116)。从这一角度来说,史料的价值虽有高低,但没有毫无价值的史料。

笔者认为,史料的这一学术分类对于教学与命题有很大启示。笔者筛选了近两年各地高考试卷,也从中发现了无意史料的身影,借此谈谈无意史料的运用类型及教学启示。

一、正反型——反其道而“省”之

例1:(2011年福建卷.15)《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此段材料选自《汉书·食货志》,原文是:“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反映作者主张贵农劝农。这则史料从正面解读,我们只能看出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了底层松动,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政治担忧。

再看下面这道试题:

例2:(2011年海南卷.2)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

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

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

与例1基本相同的内容,但命题者的视角发生了很大转变,从统治阶层眼光转换到汉初的普通平民的眼光,与统治者的消极观不同,这一时期的百姓看到的是商业活动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从事商业有利可图这一事实,体现的是积极观。

例1体现了消极性,例2转到积极性一面,倒着看历史看到历史真实的另一面。可以看出海南卷的命题比福建卷的确更有深意,这一视角的转换更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体现社会发展意识。海南卷中第10题选择题(略)也体现了这种有意史料中折射无意史实的命题手法。如果从作者本意来看,材料作者想表达的是科学素养还没有深刻影响人们生活,但从另一面来看,却是科学方法取得了广泛认同这一史实,这也是从消极处看出积极性的命题手法。

2011年海南卷不仅在选择题中体现了这种无意史料的利用价值,在非选择题中也有所体现。如第26题命题者在设问中直接点出:杜佑所批评的“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他技”现象,实际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说,目前对无意史料的研究利用,海南卷突出了它的鲜明特点和明显的导向性,而其他试卷少有提及。

教学建议:分析史料时要从材料内容之消极处看出其积极的一面,这需要我们转换身份,包括社会身份、时代身份等多重身份,于不经意处发现真史实。这类史料中的史实常呈现明显的互逆性、变化性、对比性,多基于原始文献。

二、归拢型——打开历史这面“扇”

布鲁姆将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元认知知识。就历史学科特点而言,事实性知识主要指细节性知识和线索性知识。概念性的知识则是更为复杂的、结构化的、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知识,代表高阶认知。从事实性知识向概念性知识的转换中,历史思维的层次和水平渐次提高。如果再细分,细节性知识和线索性知识中也含有次一级的概念性知识。如果我们把细节性知识(小概念)比作扇面,线索性知识(中概念)比作扇骨,那么概念性知识(这里指大概念)就是扇轴。打开扇子,我们看到了生动的历史,收起扇子,我们读懂了历史的深沉。如下面这道试题:

例3:(2011全国课标卷.25)下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这一历史地图是根据文献中相关文字材料转换得来的。《隋书·食货志》记载,“梁初,唯京师及三吴、荆、郢、江、湘、梁、益(长江流域)用钱。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交、广(两广地区)之域,全以金银为货”;“冀州(黄河中下游)之北,钱皆不行,交贸者皆以绢布”;“河西诸郡(甘肃一带),或用西域金银之钱,而官不禁”;“时梁、益之境,又杂用古钱交易。……山东之人,犹杂用齐氏旧钱”;“初令私铸者绞,从者远配为户”。文献记载描述了当时货币不统一的情况,并没有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直接记载。但命题者通过部分地区铜币使用的稳定性发现了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而其他地区由于动乱频生、私铸钱猖獗而铜币弃之不用,甚至古钱都能在交易中流通。这一题通过对货币使用情况的统计,将货币这一流通手段与长江流域经济发展联结起来,以小见大,起到管窥作用。

例4:(2011年海南卷5)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

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

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此题材料取自明《农政全书》卷36《木棉》,清代褚华著《木棉谱》,也有此段记载。原文如下:“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此皆事之不可解者。若以北之棉,教南方之织,岂不反贱为贵?反贱为贵,余居恒谓北方之人必须从事者。若云彼土风高不能抽引,此语诚然,顾其无善巧之法,而总料其不然。”从材料看出,徐光启描述的这一现象在当时盛行,并提出要打破自然条件不足,通过引进棉纺织技术改变这种状况,使棉布反贵为贱。材料中徐光启也没有直接提到南方经济的优势。命题者从原作者不经意处落笔,从棉花、棉布销售中管窥出南方经济发展的优势。

货币流通、棉花销售都是历史“扇面”中的一个位素,而其核心是经济发展的驱动。这样的试题风格,据笔者粗略统计,只有全国课标卷和海南卷,体现了命题者深厚史学研究底蕴和素养。

教学建议:分析史料时,首先要将现象进行归类,将小概念逐次并入大概念。如货币归入流通手段,棉花归入生产资料,再进一步将流通手段和生产资料归入到经济发展这一大概念中。大概念就是核心史实,而细节性的、线索性的知识是背景史实、辅助史实。这样通过逐渐扩大概念范畴,实现向核心史实归拢从而发现历史真相。史料通常采用的是细节性、线索性的内容,多基于原始文献。

三、比观型——比事而观之

“大抵史料之为物,往往有单举一事,觉其无足轻重,及汇集同类之若干事比而观之,则一时代之状况可跳活表现”[2](p69)。此种方法恒注意于人所不注意处,从中看出可贵之史料。如梁启超“检前清道咸以后中外交涉档案,觉其关于教案者什而六七,当时士大夫关于时事之论著,亦认此为一极大问题。至光宣之交,所谓教案者已日少一日,入民国以来,则几无有。因此可以下一断案曰:‘自义和团事件以来,中国民教互仇之现象殆绝。’”[2](p72-73)梁启超也关注到这类史料,并将无意史料比作消极史料,认为此等史料,其重要程度不让积极史料。此等史料恰如无声处寄音节,不著笔墨处传神。正所谓“属辞比事,《春秋》之教也”。“比事而观之”的研究视角在高考试题中也多有体现。如:

例5:(2010年海南卷17)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

例6:(2010年全国课标卷.30)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例7:(2011年天津卷.5)《新青年》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

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

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

教学建议:这类试题通过某一事件或现象前后比较而得出结论。史料中常有时问的提示,如例5中1895年广州起义与1900年惠州起义、例6中19世纪中期与20世纪初年、例7中的“其后十余年间”都是极重要的时间提示语,包括上述梁启超语中的“前清道咸以后”“光宣之交”“入民国以来”等都是这样。这些提示语构成了历史发展阶段的时间坐标,提示人们发现其中变化和动因,所以试题设问多是要求分析原因。其材料呈现前后对比性,其反映的史实具有阶段性,设问大多为考察原因和实质。教学中要求我们博搜史料而比观确实不易,但只要我们善于积极发现这类史料,加以辑录,积极使用,便能发挥无意史料的价值。

四、边缘型——社会边际研究

无意史料除上述几种类型外,还有边缘性研究的视角。目前高考试题中似乎还没有出现这类试题,教学中也是空白。我们看下面一则史料。

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其俗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十二世后相与婚姻。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厘嫂。……不立君臣,无相长一。

——《后汉书·西羌传》

这一记载从正面解读,是关于汉晋时人对于西羌的生活习俗的描述。看似很平常,但如果从华夏族与非华夏族的族群边缘来看,是另一番意味:相对于华夏族的规律与秩序,羌人的非华夏性在于他们的“不规律”性:没有一定的居所;没有一定的亲族体系;没有一定的政治秩序。从中透露当时华夏民族主观上诠释“为什么他们不是我们之一”诸如此类的真实信息[3](p91-103)。体现了华夏中心观和族群认同的基本标准是汉化等信息,因为人群定义“同我”是以将“非我”排除在人群边缘外来达成。这是借鉴了社会学成果研究历史,也是无意史料价值开掘的一个视角。

几点认识:

1.无意史料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佐料”。目前教学中对无意史料的运用很少。王雅贞《高考试题应该“借题发挥”——2009年高考广东历史卷第4题的教学启示》(《历史教学(中学版)》2010年第4期)一文有所提及,但总体而言,从各种期刊登载的教学设计中很难看到无意史料的运用,即使是高考试题也仅集中在海南卷和课标卷中,而且在一份试卷中的比重也很有限。但无意史料的出现确实能起到“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的作用。真历史不是史料直接告诉的,还需要我们与史料交流、对话,甚至是盘问、质问。

2.无意史料的使用是一个解构的过程。传统教学中我们常从史料正面解读史料,近年来研读史料时出现新局面:从史料中读出作者的立场、意图、时代性,甚至站到材料背后看出史料中价值判断的标准,这已成为一种研读趋势,收到不错效果。这不仅是考订史料的过程,也是一个解构史料的过程。从学习论来说,无意史料的使用属于归因学习。归因涉及学生能够定义交流背后的观点、倾向、价值或意图,归因与解释不同的是,归因超出了基本理解的范围而进一步推断材料中隐含的信息。

3.无意史料的选取和运用是重点。首先,选择无意史料时一定要基于原始史料,这是基础和前提;其次,选择原始史料时要结合上下文,看出作者的原意,设计问题时视角要超越作者原意。如笔者在查找《农政全书》中关于北棉南运、南布北运的原始文献时,由于没有现成的纸质图书,且六十卷的古籍版也不易找到,只能从网上查找,但网上所搜到的PDF简体版也够简略的,并且恰在这一关键信息处又缺失,只能查找DJVU影印版,首先要根据目录查找在哪一卷,找到了相应卷册,就是逐行搜索,且不说是繁体竖排,字小而挤,加之扫描模糊,花了几个小时才找到,实属不易,但找到后的喜悦感又是自不待言的。再次,要注意无意史料的组合规则,或正反型、或归拢型、或比观型、或边缘型,灵活运用。最后,还可就地取材,以免实际操作中“断炊”之苦。如当选取一段关于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发展维艰的史料时,其中涉及女工操作技术水平不高、所有产品都要运到外国市场、资金周转困难等内容,在进行问题引导时,教师不仅要带着学生“神入”到当时情境中分析中国早期缫丝厂经营困难的现状及原因,还要跳出材料,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出中国早期缫丝厂已采用了资本主义生产经营方式,产品销往国外,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等无意史实。

当历史学习从无史料到有史料,从开始匍匐于史料脚下、奉史料为神明的奴仆身份,到开始打量、盘问史料的价值、意图、隐喻的主人身份,历史学习便实现了转变。这标志着人文意识的充分觉醒,也阐明了诠释在当代话语中的重要作用。从此历史学习有了可依偎的哲学之母。

标签:;  

“无意”史料仍需有意挖掘--兼论非故意史料的价值与应用_农政全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