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地理图的解译方法_地理论文

地理学科几种图表的判读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种论文,图表论文,学科论文,地理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理图表是地理高考命题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考查考生观察、判断、分析等综合能力的理想工具。针对不同类型的图表,同学们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判断和解析。

一、经纬网图

1.图形特点:由抽象的经纬线构成,在不同的视角下,经纬线有不同的表现。

2.识读要点:

(1)通过审题,确定是何种视图(北极俯视、南极俯视、赤道俯视以及其他角度俯视)。

(2)确定视图类型后,识别经纬线。

(3)通过题干所给的条件,计算或推算出图中经纬线的数值。

(4)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回答所提的各种问题,有些情况需要对图像进行变换,如转换为同时刻的北极俯视图,以便于回答问题。

3.例图判读:

读下图,A、B位于同一纬线上,PA、PB是晨昏线的一部分,A点时间为19时20分。完成(1)~(3)题。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可能为()

A.20°N,145°W B.20°N,35°E

C.20°S,35°ED.20°S,145°W

(2)对这一天图中各点昼夜状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A.A、B点昼长相等 B.Q点昼夜可能相等

C.P点出现极昼 D.Q点一定出现极夜

(3)这一天,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

A.非洲好望角阴雨连绵

B.北冰洋考察活动繁忙

C.北印度洋上的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D.潘帕斯草原一片嫩绿

判读方法:原图为日照图的局部,需先进行图像转换,即把试题所给图像还原到更为完整、更容易理解的日照图(如下图所示),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如第(2)题通过对下图的分析可知,Q点有可能位于赤道上,也有可能位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但并不是一定会出现极夜现象。

参考答案:(1)B (2)D (3)D

二、区域地理图及假想区域地理图

1.图形特点:由中国或世界全部范围或局部区域构成,当取局部区域时,如果仅抽象出其中的某一特征值的分布图(如等高线、等降水线等),则要求对区域轮廓及经纬位置有较深刻的认识。

2.识读要点:

(1)调动脑海中存储的区域图像,通过比对,先确定可能是哪一个地区的地图。可以对轮廓形状进行直觉推测,也可以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判定,或利用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地形、河流、地名、资源等)辅助判断。

(2)结合试题所提出的问题,进一步确定地理区域(事实上试题本身对审图也有一定的提示)。

(3)根据所掌握的区域地理知识,回答提问的各种问题(国家或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地形区名称、河流、海峡、运河、矿产资源、气候特征、农业发展条件、主要农业区和主要农作物、工业发展条件、主要工业区及重要城市及其他问题)。

(4)假想的区域地理图,多涉及地形与气候、土地利用与农业生产、交通和资源条件与工业区位选择等,在判读时应尽可能联系与假想地区条件相似的实际地区的情况。

3.例图判读:

读上图,完成(1)~(4)题。

(1)图中并不包括的省级行政区有()

A.广东 B.山西 C.云南 D.青海

(2)图示区域内,具有全国意义的优势资源是()

A.太阳能 B.煤炭 C.天然气 D.铝土

(3)图中各地国土整治的重点是()

A.甲——农业低产区的治理 B.乙——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

C.丙——沙漠化的防治D.丁——地质灾害的防治

(4)2008年5月12日,图示地区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为了迅速查明灾区堰塞湖状况,组织人员及时排除险情,采用的技术手段是()

A.RS B.GIS C.GPS D.数字地球

判读方法:通过对图中城市分布、省区轮廓、水系形状及题干提示,可以确定该区域为我国西南部的局部区域,主要包括四川、贵州、湖南、重庆等省区和云贵高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横断山区等地形区,基于对中国各区域的了解并不难得出正确结论。

参考答案:(1)BD (2)CD (3)BD (4)AC

三、等值线图

1.图形特点:地理课本中常见的等值线图有等高线图、等压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盐度线图等。等值线图通过等值线的延伸和弯曲、疏密、数值大小等来反映某地理要素值在某一区域的分布状况,借以反映或说明该区域地理特征(位置、地形、河流、天气或气候、洋流等)。另外,等值线图,通常还可转换成剖面图。

2.识读要点:

(1)根据等值线的排列状况判读。在等值线图上,等值线沿一定方向延伸,所表示的数值按一定方向变化,相邻等值线之间的差值为常数。根据这一特性,我们可以判定等值线的数值(相邻两条等值线的数值要么相等,要么相差一个常数值)及小范围闭合等值线内的数值(其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说明所表示的地理数值如气温、气压、海拔及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2)根据等值线的疏密程度判读。在同一幅图内,等值线的疏(稀)密(集)程度表示在一定方向上地理事物差异的大小。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地面起伏的大小,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等温线密集说明水平方向温差大;稀疏说明水平方向温差小。等压线密集的地方气压差异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的地方气压差异小,风力小。

(3)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判读。在等值线图上,有时等值线呈封闭状,等值线的数值由外向内递增或递减。如果中心数值最高,在等高线图上表示山顶地形,在等压线图上表示高气压。如果中心数值最低,在等高线图上表示凹地(或盆地)地形,在等压线图上表示低气压。

(4)根据等值线的弯曲方向判读。等值线弯曲(凹凸)方向也表示地理事物的特点。

①在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其弯曲最大处的连线为分水线;等高线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其弯曲最大处的连线为集水线。

②在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凸出表示高压脊,其弯曲最大处的连线为脊线;向高压方向凸出表示低压槽,其弯曲最大处的连线为槽线,通常形成锋面,北半球气旋东部槽线形成暖锋,西部槽线形成冷锋。

③在等温线图上,等温线的判读遵循“高高低低”规律,即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凸出,说明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向低纬方向凸出则相反。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一致。

(5)各类等值线图的设问

①等高线图中的地形种类、坡度及坡向、崖高、坝址及库区的判定、画沿某线的地形剖面图。.

②等压线图中的气压类型、低压槽线与气旋锋面、风向、风力和天气变化确定。

③等温线图中的海陆与季节、洋流及分布地区的确定。

④等辐射线图中太阳辐射强度与纬度、海拔、云量的关系。

3.例图判读:

下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读图回答(1)~(3)题。

(2)当图中所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沙尘暴 B.干旱 C.泥石流 D.暴雪

(3)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B.太阳耀斑爆发

C.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早于6点升起 D.太阳直射北半球

判读方法: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判读的方法,很容易解出第(1)题。第(2)、(3)题与季节相关,在等值线图上,要注意气温数值、气压数值、降雨量数值对季节的指示作用,当陆地上高压中心气压值大于1035hPa时,应理解为冬季。

参考答案:(1)A (2)C (3)B

四、统计图

(一)坐标轴图

1.图形特点:

(1)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坐标轴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理事物。

(2)表示地理事物相对或绝对的数量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通常由等值线图转变而来。

(3)反映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因果关系,如海拔与气温。

2.识读要点:

(1)读清坐标轴上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单位、尺度。

(2)关注图形的总体变化趋势,归纳总体特征。

(3)读准图形中的重要转折点在横轴和纵轴上的对应数据及其含义。

(4)分析各轴所代表的几个地理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5)能通过对数据的定量分析,推测上述各种特征蕴涵的成因与可能的结果。

3.例图判读:

读人口增长统计图,回答(1)~(3)题。

(1)图中Ⅰ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是()

A.原始低增长阶段

B.加速增长阶段

C.增长减缓阶段

D.低速增长阶段

(2)目前欧洲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类同于()

A.Ⅰ B.Ⅱ C.Ⅲ D.Ⅳ

(3)对图中人口增长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是Ⅰ

B.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Ⅱ

C.最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Ⅲ

D.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是Ⅳ

判读方法:这是一个三维坐标图,图中每一个点可读出三个数值,解题时先应清楚这三个数据的数学关系,同时还要关注不同类型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出生率等的数值特征,能进行定量分析。通常,人口出生率大于2%即为高出生率,人口的死亡率大于1%即为高死亡率。

参考答案:(1)A (2)B (3)B

(二)饼图或扇形图

1.图形特点:反映某些地理事物局部与全部的比例关系。一般要求能透过抽象的数据,说明隐含着的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或说明某些地理事物的重要性。

2.识读要点:先读清是何种地理事物(土地利用类型、能源利用类型、水能分布等)局部与全部的关系,然后读出具体的数据,最后再推测这种局部与全局关系的成因与可能的结果。

3.例图判读:

下图展示了1992年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当时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构成的突出特点。

(2)根据图并结合地区农业生产及环境特点,可以推测,长江中下游平原农村的生活能源以_________为主,东南丘陵农村的生活能源以__________为主。

(3)指出这种能源构成引发的环境问题以及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途径。

判读方法:第(1)题考查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即所谓的图文转换能力。第(3)题难度较大,要求说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解题时要回归教材,分析破坏植被与焚烧秸秆对环境的影响,对于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措施的回答,应注意与产生该问题的原因的对应。

参考答案:(1)以生物能(秸秆、薪柴)为主要生活能源,共占71.5%。

(2)秸秆 薪柴

(3)引发的环境问题:第一,砍伐植被(森林),破坏生态结构,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第二,秸秆不能还田,减少耕地有机肥的供应,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途径:第一,(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类型的能源;第二,(大力)建设薪炭林;第三,提高能源利用率。

五、因果联系图

1.图形特点:地理属于文理兼备的学科,不仅综合性很强,逻辑推理性也很强,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用箭头指出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间的联系。

2.识读要点:

(1)通过审题,先确定是哪几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间的关联。

(2)根据所掌握的地理事象间的关联及日常的生活经验,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通常下列地理事象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植被与水土保持等环境功能、大气层结构改变与全球性环境问题、气候特征与气象灾害、人类活动与农业生态环境、海陆或纬度位置与气温、气温与气压和降水、人口增加与贫困、湖泊或人工水库与河流径流变化、地形与农业类型、流量流速与水能等。

3.例图判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间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粮食生产重心开始北移,东北地区成为粮食产量增长的重点区域,我国东北地区粮食产量的增长,与播种面积扩大等多种因素有关,但这些因素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1)阅读下面的结构框图,将代表相关内容的字母填入图中的空格内。(每个字母限用一次,每框限填一个字母)

A.毁草种粮 B.导致水土污染 C.扩大灌溉面积 D.提高机械化程度 E.减少生物多样性,加剧荒漠化 F.增加播种面积 G.培育优良品种

(2)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实现我国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注意哪些问题?

判读方法: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许多地理事象间是有因果联系的,平时复习应注意它们之间的关联。本题考查了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解题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地理事象间的因果关系,如增施化肥会导致水土污染等。

参考答案:(1)

(2)①要适度开发我国东北地区的宜农荒地;②要利益兼顾,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统筹考虑;③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④应充分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标签:;  ;  ;  

几种地理图的解译方法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