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第三人民医院 甘肃武威 733000)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在产妇产后抑郁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3800例,随机分为乙组(1900例)、甲组(1900例)。乙组产妇是常规产科护理,甲组是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总结产后抑郁、满意度、自我效能。结果:甲组产后抑郁的总发生率(2.68%)显著低于乙组(6.53%)(P<0.05), 甲组总满意度(98.89%)显著高于乙组(90.32%)(P<0.05),甲组的自我效能评分(30.31±6.21)分显著高于乙组(25.32±5.08)分(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可有效预防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提高产妇满意度及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产妇;产后抑郁;以家庭为中心;产科优质护理;自我效能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1-0214-02
产后抑郁症是指分娩后产妇出现抑郁症状,属于产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情感精神障碍性疾病[1]。分娩后,产妇的心理和身体都出现较大的变化,较突出的变化是情绪持久低落,易哭泣,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本研究旨在探讨和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在产妇产后抑郁预防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以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38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1900例)、甲组(1900例)。产妇年龄在21~38岁之间,平均为(29.25±2.15)岁;1520例是经产妇、2280例是初产妇。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乙组产妇给予常规产科护理:产前指导、健康宣教、临产指导、并发症预防和产褥期护理。甲组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住院环境家庭化管理:尽量按产妇居家状况来布置病房,根据喜好播放音乐,使环境温馨舒适。在入院后全程一对一陪伴,嘱家属陪护,缓解负性情绪。(2)产前健康教育:主动关心患者,护患沟通要做好,专职护理人员实施健康教育,主要是分娩过程、分娩心理调整、减轻疼痛等,缓解焦虑。(3)产时护理:在临产前用温和语言同产妇沟通,鼓励放松情绪,降低可刺激精神状态的因素。介绍临产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与应对方法,解答顾虑,缓解担忧。嘱丈夫全程陪护,并给予按摩、安慰,缓解疼痛、焦虑。(4)产后心理护理:嘱家属关注产妇身心,情绪波动时要尽快安慰、疏导,要正确对待新生儿性别,缓解产妇心理的负担。(5)延续性护理:在产妇出院时进行宣教,嘱家属提供舒适、安静的康复环境。通过QQ群或者微信群发布产后康复以及新生儿照护等宣传资料、图片。告知咨询热线电话,告知产妇可随时电话咨询,详细询问产妇的产后康复情况、哺乳状况、情绪状况、黄疸情况以及脐带脱落等,给予建议与帮助。当产妇语言异常或非语言异常,要及时认知行为干预指导,症状严重或干预后未缓解者,要立即邀请精神科医师参与门诊。
1.3 评价标准
选EPD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产后抑郁进行评价,30分满分,无产后抑郁:0~9分;轻度产后抑郁9~13分;中度产后抑郁:13~20分;重度产后抑郁:20~30分[2]。
选自行研制的调查问卷对满意度进行评价,一百分满分,不满意:0~60分;较为满意:60~85分;极其满意:85~100分[3]。
选GSES(一般自我效能感表)对自我效能进行评价,分数低则自我效能感低。
1.4 统计学分析
选SPSS21.0软件对数据做出分析,(x-±s)表示自我效能,做t检验,(%)表示产后抑郁、满意度,做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产后抑郁发生情况
甲组产后抑郁的总发生率(2.68%)显著低于乙组(6.53%)(P<0.05)。见表1。
表1 比较产后抑郁发生情况[n(%)]
3.讨论
对于女性来说,从怀孕到分娩是自然生理过程,但是因孕期身体不适、激素水平变化、社会因素、并发症以及产后疲惫等,产妇产后易出现负性情绪[4]。特别是对初产妇来说,缺乏经验和知识储备,再加上担心身材走样,情绪应激明显,无法适应角色的转换,以发生产后抑郁。传统护理的主体是医护人员,中心是护理任务需要,尽管可满足基本的诊疗护理,但无法满足产后康复和生活问题、护理需求,效果不佳。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属于新型的护理模式,中心是个体管理,有机结合护理技术、患者配合以及家属情感支持,提高患者依从性、自我管理效能以及配合度[5]。实际上,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是人文关怀以及整体护理理念典型的体现,主要追求人性化护理,围产期就开始实施可使整个分娩都在家庭支持以及鼓励中完成,确保顺利分娩并促进产妇产后康复。营造良好环境以及家庭支持,使产妇身心舒适,减少分娩时的痛苦、负性情绪应激,可减轻预防产后抑郁;健康宣教可帮助产妇适应角色的转变:心理护理可持续调整产妇的心理状况,激发产妇为人母喜悦,消除负性情绪;而延续护理可帮助产妇适应母亲这个角色。心理状况改善后,产妇应对应激事件能力也随之提高,以积极心态面对身材走样、婴儿喂养等,使自我效能感提高[6]。
综上所述,在产妇中,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可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并且还可提高满意度以及自我效能感。
【参考文献】
[1]李婕,赵梦然.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25(7):86.
[2]白桂芳,陶承燕.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7,35(24):249.
[3]崔妍.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24(11):417.
[4]张璐璐,金斐斐.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8,19(27):280-281.
[5]李辉.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28(13):138.
[6]刘菊,张宇,刘家彬.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家庭医药,2018,30(7):278-279.
论文作者:屈秀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产后论文; 产妇论文; 产科论文; 抑郁论文; 家庭论文; 效能论文; 中心论文; 《心理医生》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