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人的社会化与心理辅导的本土化_心理咨询论文

论中国人的社会化与心理辅导的本土化_心理咨询论文

论中国人社会化与心理咨询本土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土化论文,心理咨询论文,化与论文,中国人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20(2002)01-0117-03

西方心理咨询踏进古老东方的中国大门伊始,就存在着一个本土化的问题,因为心理咨询毕竟属于“泊来品”,自身带着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和西方人社会化特点。借鉴西方心理咨询理论、模式和经验,可以少走弯路,但在引进西方心理咨询模式的同时,必须适应中国社会文化背景和中国人社会化特点,存在一个改进、消化、吸收、“洋为中用”的本土化过程。本文试图就西方心理咨询模式与中国人社会化特点的矛盾加以分析,探讨心理咨询本土化的必要性,以期促进心理咨询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一、引言

不同民族的人具有显著的心理差异,神经系统和民族的文化是人类心理现象产生的两个最基本条件。不同民族的人在神经系统的构造和机能方面有无基本差异,迄今为止,还没有非常肯定的研究结论,而作为人的心理活动客观基础的文化却具有显著的民族差异性。独特的民族文化,塑造出独特的民族心理面貌,造就了不同民族的心理差异,其中自然包括变态心理的差异,与此相适应的心理咨询模式也具有显著的民族差异性。

二、中国人社会化过程的特点

民族文化的最直接影响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独特的中国民族文化决定了中国人社会化过程不同于西方人社会化过程,呈现出如下显著特点:

1.社会化的基本模式是以家庭为中心,实行多重家长制。“子不孝,父之过”就是典型表现。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非常明确地确立了家庭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而且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成为孩子的家长或其代管人。就连学校教育也带有浓厚的家长制色彩,“严师如父”就是明证。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也是一个从婴儿期的高度宽容、甚至娇纵溺爱到青少年时期高度约束和高度期望值的转变过程,“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始终是每一个家庭对子女的最高期望。由此决定了中国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始终处于被支配的服从地位,并最终完成依赖性训练、顺从训练、谦逊训练、自我克制训练等社会化任务。

2.社会化的重点是服从、行为适当、道德训练和接受社会义务方面,忽视独立性、自恃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以养成教育为重要手段。父母高度关注孩子对冲动的控制,探索、冒险活动往往受阻拦,对攻击性和性好奇(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方面的控制尤其严厉,由此完成自我满足训练、惩罚选择、羞耻策略等一系列社会化任务。

3.社会化过程的核心是权威式的人际关系方式。家长习惯将子女看作长不大的“孩子”,家长不需要与子女进行民主平等式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甚至根本否定子女渴求情感与探索人生的合理性。在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更有“师道尊严”、“天地君亲师”,学生哪敢越雷池一步。“爱生如子”成为师者的至上品德,“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更将师者推上至尊之位,何言人格平等?

4.社会化的关键是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在社会化过程中,社会取向远远重于个人取向,强调社会成就动机的培养,即强调为国家、社会和他人做出成就,而不是个人主义的成就动机。在人的价值上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重“群我”意识而轻“自我”意识。在人际关系上重情讲义,追求“忍辱负重”、“利他克己”,反对表现个人。

中国人社会化特点决定了中国人的人格具有显著的社会倾向性特点,它突出表现为顺从倾向、关系倾向、集体倾向、奉献倾向、自制倾向等方面。正如杨国枢教授指出的那样:“中国人的社会倾向性人格是中国农业社会的特点和文化产物”。这与源于工业化社会,以自我实现倾向、竞争倾向、享受倾向、自由倾向、平等倾向等代表的个人倾向性格大相径庭。

三、西方心理咨询模式与中国人社会化特点的矛盾分析

西方心理咨询模式林林总总不下240种,却没有一种心理咨询模式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更不用说适用于所有的民族了。不过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无论哪种心理咨询模式都是以西方个人主义文化样式为背景的。个人中心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在西方社会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西方文明的核心,也是西方人社会化过程的关键。西方心理咨询模式是适应西方人社会化特点的,却与中国人社会化特点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冲突:

1.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的矛盾。无论哪种心理咨询模式都是建立在共同的西方人性观基础之上的,强调人的个性与独立、自由与平等、个人奋斗与自我实现等等。在西方人心目中,人是与社会和文化相分离而独立存在的个人,个人价值至上。在行为倾向上是个人主义的个人倾向。心理咨询的首要目标是开发潜能,培养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最终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完善自我。这与中国人社会化过程中注重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的主导思想相冲突。中国人的概念是一种“关系人”,总是透过与他人的关系来看待(评价)个人,强调人的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其行为倾向是社会取向。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的矛盾冲突直接影响着心理咨询的目标确定和方法选择。

2.咨询关系与治疗措施的矛盾。西方心理咨询致力于与当事人建立一种具有治疗功能的咨询关系,强调同感、尊重、真诚等基要条件的治疗功能,以此来协助当事人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充分挖掘个人潜能,独立地解决其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克服成长过程中的障碍。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尽量不对当事人提出任何直接建议或具体治疗措施,这与中国人希望得到具体治疗的咨询期望相矛盾。中国人往往将心理咨询员当作权威人物来看待,如同医生或教师,期望从他们那里得到直接指导或具体治疗措施,而不仅仅是建立一种咨询关系而了事。

3.认知上的社会模式与医学模式之矛盾。西方心理咨询的目的在于帮助当事人挖掘自身潜能,克服成长过程中的障碍,使人生有统合而丰富的发展,迈向自我实现。在西方,心理咨询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最美妙的一种精神按摩方式(即对自己心理的调适与保健),人们不将心理问题看成是见不得人的事,也不耻于在心理咨询人员面前彻底剖析自己。相反,还被人们认为是最高级的按摩方式,一种高尚而美妙的自我享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利用,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但在中国,人们还习惯于用医学模式来认识心理问题,将心理困惑与障碍等同于精神病,认为只有“有病”才去心理咨询,更不会在心理咨询人员面前坦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谈论自己的隐私,这与心理咨询要求当事人不断地坦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实行自我暴露的要求相矛盾,直接影响到心理咨询的效能。

4.指导与非指导的矛盾。心理咨询的非指导原则旨在通过同感、尊重、真诚等基要条件建立起来的具有治疗功能的咨询关系来促进当事人去独立思考,挖掘自身潜能,而不是咨询师对当事人提出的问题给予直接而具体的回答或指导。其目的在于强化当事人的自助能力,并避免其因直接为当事人出谋划策而承担责任。然而,对于中国人而言,这种非指导原则与人们对心理咨询的咨询期望背道而驰,有时当事人会强烈要求咨询员给予明确而具体的指导,对当事人提出的问题不予以明确指导,容易使他们对心理咨询产生误解或失望情绪。

 5.价值中立与价值评判的矛盾。西方心理咨询模式大都要求咨询师对当事人的自述内容不加评价(即不对此发表个人意见),而且对当事人的价值观不做任何评判,即完全保持价值中立。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避免价值说教,既不要向当事人宣讲人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也不对当事人的价值观作是非、正误判断,更不应该存在直接或间接(暗示性)地迫其接受或拒绝某种价值观的企图。这种价值中立观与中国人对心理咨询的期望及中国人社会化特点相冲突。中国人交往讲究“至诚至信”,而价值中立则易给人一种缺乏诚信与不可捉摸的感觉,从而在客观上影响了当事人对咨询师的信任与尊重。从我国心理咨询的实际状况来看,目前高校系统心理咨询人员大多是热心于教书育人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其中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人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们的工作性质与所处地位决定了他们不能对当事人的价值观采取简单的中立态度,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道德修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甚至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还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的范畴,这或许就是高校心理咨询的中国特色吧。何况要在心理咨询中完全、划一地杜绝价值评判是困难的,有时心理咨询师需要谈及自己的价值观或对某些价值观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候甚至为了扩大当事人的视野,使其认识到多种价值选择的可能性,而引入必要的价值观,这就难免会对当事人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四、关于心理咨询本土化的思考

西方心理咨询模式与中国人社会化特点存在矛盾,其核心是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的矛盾冲突。因而在我国心理咨询实践中,决不能简单套用或照搬西方心理咨询模式,而必须对其进行消化、吸取和改进,使其本土化,并逐步建立起适应中国国情和民族人格特点的心理咨询模式(体系)。

1.正如加德纳·墨菲和约瑟夫·柯瓦奇在《近代心理学导刊》一书中所言:“西方心理学的大多数问题只有在西方的历史——西方的、地理的、经济的、军事的和科学的背景——的范围内才是有意义的问题。”[1]由此可见心理学本身就带有本土的意蕴,心理咨询也不例外。事实上,心理咨询本土化问题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国外的心理咨询学家也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例如欧美国家的不少心理咨询学理论家就特别关注主要产生于白人中产阶级的咨询理论技术,对黑人、少数民族群体的实用性问题。在中国,心理咨询本土化问题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如《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层次与方向》(台湾,杨国枢,1982);《中国心理分析——认识领悟心理疗法》(钟友彬,1988);《中国化——心理咨询在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江光荣,1992)等,标志着我国学者在心理咨询研究方向上的一个自觉转变;从亦步亦趋地跟在欧美学者研究后面跑到自觉地研究本土化的、中国的心理咨询问题。

心理咨询本土化的任务,大而言之,不外乎两个层面:一是理论层面上的,二是实践层面上的。不管哪一层面的研究与建设,都不可能另起炉灶,“洋为中用”是为捷径,但要遵循引进(借鉴)—→消化、吸收—→创新的基本规律。

2.在理论层面上,要建立本土化的心理咨询理论体系,首要的是确立科学的人性观,这是所有心理咨询理论的基石。具体而言就是如何看待人,如何看待中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人的心理问题。其次是对国外主要理论流派有选择地引进、消化吸收,有取舍地选择和改造,才能洋为中用,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的学理体系。“钟氏领悟疗法”就是这方面成功的典范。这其中也包括作为咨询过程中必要的辅助手段的心理测量(尤其是量表)的本土化。再次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心理学思想,对中国传统的心理咨询(治疗)思想及实践进行去伪存真、去芜存菁的工作。同时可以有选择地结合当代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的咨询与指导,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最终升华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最后是在心理咨询实务中,直面求询者的心理问题,在不带预定的理论套子的情况下,不断观察一些有效咨询的实际过程,实事求是地提炼和概括出新的理念和理论。

3.在实践层面上,有一个非专业化—→专兼职结合—→专业化的本土化过程。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严密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国外,职业心理咨询都有严格的从业要求,必须通过资格认定机构的资格审查和认证,获得相应“执照”,方可上岗“营业”。但在我国大陆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目前还没有一所高校设有咨询心理学专业,就连“心理咨询”这一职业名称也还刚刚进入职业大典之中(劳动部,2000)。一步到位,走专业化的道路显然是不可能的,最现实可行的是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咨询队伍。当然,心理咨询专业化是大势所趋,因此,在心理咨询职业化过程中建立相应的资格审查和认定制度也是非常必要的。在心理咨询实务中,咨询员也不必固守某一理论流派而囿于一家之言,而应兼收并蓄,只要有效,能解决当事人的实际问题都可用之。对于超出自己能力所及的问题,要及时转介,这也是行业规范的基本要求。同时,要恪守职业道德,遵守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另外,建立健全心理支持系统也是至关重要的,包括专业机构、家庭、单位、社区等层面。对高校而言,大学生的心理支持系统,还应包括班级、专业系(科、院)、学生社团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卫生、后勤服务等职能部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摸索出一套可行且实用的专业实践模式。

收稿日期:2001-07-11

标签:;  ;  ;  ;  

论中国人的社会化与心理辅导的本土化_心理咨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