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论文_郭岩磊,郭黎洋

浅谈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论文_郭岩磊,郭黎洋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薛家湾供电局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0300)

摘要:随着经济和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传统的调度方式效率低下,存在非常明显的安全隐患,已经不适应现代电力行业转型升级的要求。电力企业应该积极加大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的深入研究,确保机电设备实现自动化、综合化和多功能,提高电力行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现代化的电气设备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替代了传统的电力设备,提高了电力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保证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的生产效率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一体化技术;电力调度自动化;生产效率

引言

电力系统供电安全性对于人们正常用电至关重要,配电运行维护对于电力系统工作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做好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保障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但目前,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中还存在一定不足,本文主要对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专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升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的措施,以供参考。

1一体化技术

一体化技术将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对电气设备的主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及控制功能等工作模块进行改进,加强软件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保证一体化技术设备形成一个信息化、自动化的工作体系。一体化技术的核心技术包括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硬件技术主要是指机械本体的技术,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让整个机电设备的质量更轻,精度更高,性能更优。信息处理技术是现代一体化技术设备的主要特点,对机电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记录和分析,保障整个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加强信息处理的输入输出速度,保证整个设备的处理效率得到增强。一体化技术的特点包括柔性化和智能化。柔性化就是能够直接利用计算机网络对整个机电设备的运行项目进行自动化管理,确保严格按照相关的操控指示对项目设施进行协调优化,无需对设备的软硬件进行更换。电力一体化技术开展的过程中,只要预先在机电设备设置相应的程序,就能够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生产进行全自动管理,如果发现故障隐患还能够及时地发出警报,确保整个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一体化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够确保整个电力生产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显著增强,也能够减少电力生产人员的工作量,保证井下调度更加安全。

2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2自动化水平比较低

配电运行维护较为复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应用越来越多,近年来配电运行维护过程中也应用了自动化技术,极大的提升了企业配电运行维护的水平。但是目前部分工业企业配电运行维护还没有实现自动化,对于配电系统中可靠性管理、配网调度系统等技术功能还不能有效使用。同时,由于配电运行维护管理过程中包括大量数据整理和分析,但由于配电运行维护管理的信息自动化水平较低,极大的影响了信息数据的统计和处理效率。

2.2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于提升

对于配电运行维护管理人员来说,其是配电运维工作的执行者,需求具备专业的配电运行维护管理知识,才能保障配电运行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在配电运行维护管理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差距较大,这也影响了配电运行维护管理的质量。运行维护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足是阻碍配电运维工作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3调度一体化的对策

3.1提高调度管理能力

电网系统中主网主要连接输电线路系统网络与变电系统网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配电网主要根据用电部门所在区域的用电情况为其配送电能,如果系统运行出现故障会影响其配电范围内用电部门的正常用电,但是不会对电网系统整体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配电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的重要性要弱于主网,在电网系统配网调度一体化建设中,需要更加重视主网安全性与稳定性运行。同时,配网调度一体化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电力调度能力的基础上,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背景下,各区域用电部门的用电信息能够较为及时地传输至配电、调度部门,但是一些电网单位由于调度系统及电力调度设备的限制,无法有效地实现电力在区域范围内的调度,如果能够提高其电力调度管理能力,将有效促进配电调度一体化的推广应用进程。

3.2完善工作体系及自动化构建

在部分工业企业中配电运行维护自动化水平较低,因此部分工业企业需要加强配电运行维护工作的自动化建设水平,完善配电运维工作体系可以极大的提升运维管理的工作效率。例如:工业企业可以开发可靠性管理系统和配网调度系统,及时的更新软件,此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需要建立完善工作流程和标准。

3.3提升电网软件系统智能化程度

智能电网的建设大大提高了电网系统的信息传输能力,为电力的生产、输送、配网等工作环节都提供了信息支持。但是电网监测与用电信息的增加也提升了电网软件系统的工作量,对于软件系统的数据运算处理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多数电网单位使用的软件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还较低,大数据处理及机器学习等高级算法的应用还比较少,一些核心数据的处理算法设计还较为落后,在处理大量数据时效率过低,无法满足智能电网的作业要求,因此对于电网的软件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也是推进电网配网调度一体化工作中的重点内容。

4电力生产中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智能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未来一体化技术必然会实现智能化发展。为实现机电产品的智能化控制,必须要实现微控制器和接口技术的统一,确保一体化技术能够更加充分地运用数字化技术。一体化技术还能够实现人机交互操作,为电气设备维修提供更加全面的方式。电力调度自动化在电力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电力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也减少了人工成本。但是我国自动化技术与国际技术存在明显差异,必须要积极探索有效的自动化技术,确保整个电力调度自动化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有效增强。运用电力调度自动化,确保整个电力设备和系统实现智能化。例如,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对整个电力运行的流程进行在线监测,并且及时将观测到的数据信息传输给人工控制界面,还能针对潜在的风险隐患进行及时报警。如果电力在不同的线路,自动化控制系统就结合不同线路的特点进行调整,确保整个线路运行的整体效果和质量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此外,电力调度自动化也能有效减少人工成本[4]。这是因为计算机实现电力自动化运行的智能操控,减少了人工劳动力的强度。利用自动化电力设备,可对电力系统的周边情况进行自动检查和自我调节,也可对故障进行及时判断,提高故障检测的整体效果。

结语

我国电力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实现配电运维一体化专业管理对于促进电力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提升配电运维工作质量和效率,保障居民用电安全,进而提升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供电企业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运维工作,并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使我国供电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隋世亚.综合机械化和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38(20):76-77.

[2]麻 刚.一体化技术在负荷管理械中的应用[J].矿业装备,2018,(5):44-45.

[3]张 逊.电力综合机械化运行下一体化技术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21):73,70.

[4]王 永.现代负荷管理械中一体化技术综述[J].机械管理开发,2018,33(8):255-256,287.

论文作者:郭岩磊,郭黎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浅谈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论文_郭岩磊,郭黎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