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筑工程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施工管理作为建筑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工程质量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所以,建筑企业与建筑单位必须认识到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问题,不断改进方法,满足人们对建筑的需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一、建筑施工管理的原则和内容
1.1 建筑施工管理的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
在施工管理中,不仅要注意项目的质量和施工进度,还要充分重视成本。同时,也不能一味的追求降低成本而忽略了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因此,建筑施工管理模式要能够协调好质量、进度、成本之间的关系。施工企业应当在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做好节省成本的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消耗和资金支出,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科学管理原则
对建筑进行施工管理,一定要符合科学、合理的原则。企业所进行的一切施工管理活动,都应该严格遵循科学化管理的要求。这样,能够使建筑的现场施工操作和流程更加的规范、合理。同时,还有利于对现场的资源、设备、机械、人力等进行优化配置,以达到各项资源的最高利用率,最大限度的提升施工效果。
(3)标准规范原则
规范化和标准化是建筑施工管理模式最基本的要求,在对建筑的施工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严格遵守这项原则。这样,才能够保障建筑的施工建设工作顺利、高效的进行,保质保量、并且按时完成工程项目的建设要求。
1.2 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的内容
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条件之下,要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更加高效、快捷的完成建筑的施工建设任务。在建筑施工管理的实际操作中,应当要注意做好对成本的控制工作,充分提高对现场各项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的避免资源浪费所导致的成本升高的问题,以实现高效的施工建设。
此外,还应当注重对现场的施工人员以及现场协调作业等方面进行优化。在一个施工建设团队当中,工作素质和工作效率是由团队中的每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共同决定的。
所以,在建筑的施工管理中,要特别注重对人员配置的优化,以达到提高全体施工团队工作效率和整体素质的目的。同时还要通过对现场各个施工团队的协调配合作业方式的优化,来提高施工效率。充分的发挥出建筑施工管理的作用,对施工现场的各项投入进行有效的控制,争取实现以最小的投入换来最大的产出。
二、建筑施工和管理现存问题
2.1 质量管理不严格
现阶段,很多施工单位在管理工作如职责落实、资源分配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导致质量管理与实物质量管理出现很多不合格的现象。施工管理工作者对很多项目承包方的质量考察多局限在所持证件的验证方面,忽视了实际的操作能力。另外,政府监管部门对建筑工程的验收也没有严格的把关,很多质量监督人员只进行过程性的检查,而实际的验收工作仍由开发企业为主导。在建筑材料质量方面,很多施工企业为节约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如使用劣质钢材代替优质钢材、低标号水泥的使用等,直接导致建筑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成本管理意识不足
建筑在我国建筑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生产数量和规模大,往往一些大型建筑投资高达数亿,十几亿甚至上千亿,因此,做好建筑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对整个工程的利益极为重要。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中的管理人员一般为监理人员,但很多监理人员并未在建设项目的初期即设计阶段就进入监理程序,导致监理人员在后续的施工管理中对具体工序不了解,又迫于自身的经济利益,对于施工单位的有些行为不管不问,导致很多原材料及设备以过高的价格进入施工场地,整个建筑施工过程成本就高,导致项目资金大量流失。并且很多材料乱放乱扔,甚至出现其过期不能使用问题,严重降低了原材料的利用率,严重者影响施工的质量及工期,这都是施工管理人员成本管理意识不足产生的问题,因此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至关重要。
2.3 施工管理工作秩序差
施工管理的安全和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直接导致了施工管理的秩序性差,这就导致了很多施工人员出现空挡、工作时间搭接不当,进而导致工期延长的问题,并且难以保证两个施工工序搭接的质量问题,导致过多的不合格工程出现,降低整体建筑工程的等级,损害建筑公司的利益。因而,建筑公司想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就要在设计阶段严格规划好施工管理工作的秩序,在施工时进一步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进行管理,确保人员不出现浪费,工期不出现延误,质量不出现问题。
三、建筑施工管理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3.1 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的完善需政府部门、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应发挥质量监督职能,加大对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的监督力度,严格保证工程质量。而施工单位必须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机构,进行内部秩序的重组,如管理制度、考核和激励制度的落实;对企业工作人员实行教育培训并重视起企业文化建设。另外,监理单位应严格按照规定到位履职,对工程质量、分项工程或设计变更等方面做到切实的审查、复查,做出相应的质量评估报告。只有政府部门、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建筑质量符合技术标准,同时满足用户的要求。
3.2 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成本管理的意识
为了实现建筑企业与施工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就要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于不同的问题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其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成本的意识有助于为施工后期开展的各项措施提供财务基础保证,进而为建筑企业与施工企业提供更加稳定的效益保证。
3.3 严格要求施工管理的工作秩序
只有严格各施工工序的工作及搭接时间,在现场施工时才能有条不紊的工作,节约工作时间并保证工作质量,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阶段做出详细的施工工序步骤及交接程序,还包括制定好在现场施工时严格要求施工管理的工作程序。
四、结束语
建筑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质量、施工期,以及后期维护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建筑施工管理在建筑施工建设中的作用就不言而喻。在平常的工作当中,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充分的认识到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并遵循其各项重要原则,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分析和解决,采取最合适的建筑施工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促进建筑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信晓飞.浅谈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8).
[2]尹红俊.建筑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3(16).
[3]姚艺.浅论建筑施工管理[J].科技风,2013(22).
论文作者:俞凯明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建筑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工作论文; 现场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6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