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论文_崔振猛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论文_崔振猛

河北天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省沧州市 061000

摘要: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持续更新和进步,为当前建筑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逐渐加快,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相应的对于施工技术、建设质量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行业也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为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持续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从而使得我国建筑行业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文章中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从而为建筑工程正常施工提供更多的帮助。

1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

1.1地基工程施工技术

稳固的地基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顺利施工的重要前提基础,需要采用科学的、先进的地基工程施工技术,强化地基施工效果。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地质条件下开展地基工程施工工作,都会产生不同的情况,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最为常见的施工土质就是软土地基。软土地基的强度较低,压缩量较高,并且包含一定的有机物质,这种地基类型在施工环节中,如果采用的施工技术不够到位,将会容易出现沉降问题,给后续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和使用埋下较大安全隐患。某市商场大楼建设地基为软土地基,土层含量中以细粒土为主,其抗剪强度较低、空隙比较大,并且含水量较高,经过试验,该地基土层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固结系数较小,并且实际需要固结的时间较长,对于施工单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承建该工程项目的单位充分采用了多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良好应对不同情况的地基。首先,采用真空预压施工技术。该技术将砂井或者塑料排水板设置在需要进行加固作业的软土地基中,铺设专门的砂垫层,其中还需要预埋一定的吸水管道,并将密封膜覆在上方,减少其和空气的接触,这时候需要发挥真空装置作用,通过抽气、排气的作业,产生良好的地基荷载,不会对地基造成剪切和破坏现象。其次,通过换填垫层技术,这主要是处理一些软土地基层厚度不大的情况,挖出软弱土层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并采用其他材料进行换填,增强土层的稳定性和总体强度。通过实施一系列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该施工单位良好强化地基稳定性,提升了商场大楼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

1.2建筑防水施工技术的运用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渗水、漏水等方面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建筑在完工之后的正常使用,同时还会导致建筑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较为严重的威胁。因此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将建筑防水施工技术运用到相应的工作之中,促使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防水功能的提升是一项重要工作。其中建筑防水材料的使用要符合国家的规定,同时还要考量材料的防水性能是否与建筑需求相符,从而使建筑的防水效果得到提升。

1.3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施工建筑的每一个层级,都应注重科学性、后续使用的合理性,在电气接地的处理中,空间的大小不一,电气暖通等设备应结合建筑的整体需求,划分层次建构空间,在金属为主体的建筑中,保障电气的线路完整,使得各部分的细节衔接处理干净,并做好雷电等环境的影响预防工作,抵御环境的冲击压力,使得建筑具备自身的防护屏障。

1.4土石土方工程施工技术

土方工程施工工作中,既要执行有效的测量、放线和开挖、填筑等工作,也要加强对现场的清理,保证土壁支护工作和排水、放水施工环节的完成。土方施工最为主要的因素为土,在较大的施工场地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劳动强度,需要给予机械设备、人员的合理安排,同时,要加强对施工工作的详细分析,明确土的渗透性、密实性和含水量等参数,结合具体情况对土方量进行计算,保证施工方案的科学形成。

2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2.1经济效益

造价处理是施工管理中的一部分,施工中常见造价预算与审计大相径庭的问题,不仅究责困难,更加难以综合化、细节化的排除问题,建筑的质量难以保障,甚至在经济支撑不足的情况下,出现烂尾事件,应注重合同的严谨性,避免经济纠纷,做好现场的经济动态处理,充分的展开市场调研,了解市场材料的经费价值,力求缩减资源的浪费,实现经济的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科学合理

应严格按照有关的施工生产指标、政策、制度展开作业,科学调配人员,合理安置岗位,科学规划设备的维护目标,合理结合施工的时间限制与质量需求,协调各方面的指标与资源,有序推进工程进度。

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实施策略

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需要针对其中涉及到的各方面情况进行细致管理,保证施工效果,提升管理水平。

3.1构建起科学的现场施工管理组织

规划现场施工管理工作进行中,需要针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控制,制定出科学完善的管理组织规划,明确具体的施工计划和方案。首先,需要针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这是施工之前的必要准备工作,需要重点考察好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水文条件以及环境因素等,并以这些因素为重要的根据,合理规划具体施工方案。其次,需要针对现场施工材料进行科学管控,按照材料的不同种类和用途以及保存方式,开展科学保管工作,减少材料出现锈蚀和损坏的情况。

3.2建立健全现场管理监督制度

全方位的推进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切实可行、细致合理的监管制度作为依据。规范合理的管理制度,将能够更好的管控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各项情况,使其能够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规范进行,减少一些施工失误和不合理的情况出现。首先,监督管理制度需要做到权责分明,保证定岗到人、定岗到责,减少职责不明确的情况出现。细致划分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具体管理职责,保证每项环节都有专人进行管理和负责。其次需要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充分有效结合现场管理监督制度和实际施工标准,推进施工环节的顺利开展,保证施工现场具有良好的秩序。

3.3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效果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逐步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养,推进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减少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管理人员需要严格监督各个施工人员的工作情况,减少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出现。同时施工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我安全意识,参与到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中,掌握充分的施工技术。

3.4强化施工工序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较为复杂,管理工作较为困难。在施工前期,要详细分析工程图纸,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构建完善的实施制度,促进施工过程的完善化。在完成工程建设后,还要对其验收,结合具体的施工标准,确保工程都能符合一定的设计标准。

3.5加强混凝土养护工作

养护期间,需要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降低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利用篷布和塑料布等对其覆盖,以免表面的水分被蒸发。在混凝土初凝前期,可以将覆盖物卷起,并利用抹子搓压表面,确保其平整后再次对其覆盖。覆盖物不能和混凝土表面直接接触,需要在混凝土终凝后完成。

结语:建筑企业在开展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相关工程的顺利进行,一般都会将相应的施工技术运用其中,比如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建筑防水施工技术等新型技术的运用,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要建立和完善施工现场管理监管制度、重视现场施工计划的制定及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对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及整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保障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利益。

参考文献:

[1]马明松.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的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339.

[2]颜诗意,李铭.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68.

[3]朱丹华,孙周刚.试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3(22):44.

[4]胡水青.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J].中华建设,2012(12):240-241.

[5]杨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煤炭技术,2012,31(08):237-238.

论文作者:崔振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论文_崔振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