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风险控制研究论文_李磊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风险控制研究论文_李磊

际华三五一五皮革皮鞋有限公司 河南省漯河市 4620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进步,保障施工质量、评估控制风险成为重中之重,本文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和调控措施进行分析,简述项目施工中的风险识别和控制,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并降低风险,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提高可控性,保证项目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风险控制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现代人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时调控风险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施工中存在多种多样的因素都会对工程质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除却一些不可控的自然因素,科学有效的施工管理可以给予大部分的质量保证。除此之外有效的风险预测和防范也可以为施工质量保驾护航。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分析

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1)技术管理方面的因素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比较复杂,有时会采用部分外包的分工方式,这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承包方压力,却加大了管理方面的困难。不同的施工单位的人员、技术参差不一,施工的工序和内容掌握程度不一样,加之管理者水平素质良莠不齐,所以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施工质量。

(2)原料成本方面的因素

与建筑的好坏最直接相关的就是建筑材料,如果原材料的质量不达标,那么施工质量根本无法得到保障。如今很多建筑安全问题都是在材料方面的,部分采购员不够专业,采购质量不过关,或者是无法满足具体建筑的要求的材料,不但不能减少成本,反倒会增加施工风险,埋下安全隐患。

(3)施工方案方面的因素

不同的施工过程涉及到的工艺、技术、工期、侧重点等各不相同,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会采用不同的方案,如果方案使用错误或不当导致的问题最为严峻,但是出现率较低,而下级在执行过程中与初始方案产生的偏差虽然不能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质量,但也同样不容小视。

(4)环境方面的因素

建筑在不同的地区呈现不同的风格样态,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影响最直接也是最不好控制的,而当地的风土人情,政治环境,以及世界发展的大环境对建筑施工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1.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措施

(1)设计层面

在施工开始之前,整体的设计布局是整个工程的内核,由于施工尚未开始,管理者应根据当时的自然环境因素,如建筑位置、施工季节等进行前瞻性预判,对工程整体进度进行可行性规划,并在多方面考量后安排分包任务,明确工程质量目标,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施工材料和可靠的施工团队,协调人员、物质等多方面内容,并合理安排监察制度实现统筹控制。

(2)执行层面

在工程执行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坚持依照计划推进施工进度,加强监管力度,掌握施工和盈亏情况,明晰相关人员的权力、责任分配,以便在发现质量安全隐患时明确责任并及时处理。

2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在项目施工中,由于施工的种类、阶段、人员、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管理过程中面临着多种风险,这些风险又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存在着。强化管理识别和评估风险可以及时对隐患进行预防,避免重大风险带来的人员和财产方面的损失。应根据不同施工方案的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施工中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根据建筑项目施工的具体情况,综合风险评价因素,依照不同评价的目标,划分风险等级,选择对应的几种评价方法,全面评价施工当中的风险,进而实现对风险的合理评判和有效处理。

3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风险控制

3.1内在风险

(1)建筑单位带来的风险控制

建筑单位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业主单位与建设施工单位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导致建筑工程信息传递不畅。工程项目因各种因素条件影响需要变更应进行提前预测,并及时给施工单位下达变更通知单,避免工程返工。业主单位应更多的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严格依据施工承保合同落实双方的责任和权利。业主单位应组建工程项目管理小组,由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工程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和消除业主单位带来的内在风险,保证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工作顺利开展。

(2)承包、设计方所承担的风险

本方面临着多种责任并面临着很多风险,对于承包方而言,在投标、中标、和中标后的风险不一,并贯穿于整个项目实践的过程当中。设计工期、制定施工质量目标、选择合作单位、明确施工人员、保障施工期间的相关人员安全和建筑质量,都是设计方面临的问题。在设计制定整体布局之前应当进行多方面考察,进行有效评估和预判,将初始风险降低到最小,不断跟进施工进度,提高人员和材料的质量,加大监管力度,并尽可能的进行权责细分,使承包方和设计方的控制范围明确,在风险发生时便于追责。

3.2外在风险

外在风险来源于国家宏观政策改变、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环境影响要以及建筑市场变动。建设单位想要更为良好的进行外在风险控制,降低外在风险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造成的不良影响,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那么就必须要进行预防体制建设。预防体制建设应从以下两点出发,第一点及时了解国家宏观政策变动,以政治为导向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进行调整,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法律以及区域政策对工程项目建设进行约束,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项目建设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规避政治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二点,要进行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区域自然灾害预警体系建设,与气象部门进行联系,及时收集和整理气象变动信息,并通知施工企业对施工活动开展进行调整,做好自然风险的预防工作。要对施工区域的季节性特征有深入了解,特别是温差变化情况,因为这些内容不仅会影响建筑施工材料的应用性能,同时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健康状态也会造成影响。例如:施工区域温度较高,现场施工人员工作疲惫感会加重,特别是高空作业人员若因中暑情况高空坠落,对建设单位的社会名誉会造成非常不良影响,施工现场安全控制不仅是施工单位承担的责任同时也是建设单位的责任。建设单位应要求施工企业根据季节特征以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材料以及风险控制制度进行修整。第三点,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前应对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现场进行充分调研工作开展,了解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区域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分析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区域地下管线分布,考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是否会对周围交通造成不良影响,避免工程项目建设施工阶段因不良纠纷导致工程项目建设无法顺利开展。

结语

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风险,而管理者正面临着项目质量和安全的双重挑战,在工程中的每个部分,甚至于每个人都想要在最少成本的基础上获得最高的利润。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可以控制进度成本和质量,保证利益的最大化,及时的风险评估、预测和调控又能够将工程的控制权回归到人为的控制范围内,降低不必要的翻工,浪费,保障工程按时按量完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一个大课题,其中细涵了很多不同的技术管理方法,很多不同的要素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辨别有利因素,并合理加以利用,发现风险并防范于未然。最终达到以最高的性价比完成项目,为相关人员和客户实现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风险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2012,09:271-272.

[2]杨凤婷.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及对策探究[J].科技信息,2012,33:359+396.

[3]刘强.建筑工程施工风险控制浅析[J].石河子科技,2014,01:51-52.

[4]徐静.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风险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门窗,2014,06:72+75.

论文作者:李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风险控制研究论文_李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