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媒介论文,时代论文,电子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O-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09]05-0060-05
新世纪以来,在文学研究领域,与文学有关、曾引起广泛关注的有两个相互关联的话题:文学的“终结”与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文学“终结论”在2000年前后随着一股“终结”热潮兴起,现在已渐沉寂,而关于电子媒介时代文学命运的话题还在继续着。综合来看,对于这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热热闹闹的讨论并未澄清有关疑虑。比如,文学终结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是什么造成了文学的终结?在电子媒介兴起的当下,文学的命运会怎样?文学以及文学研究的重点有什么变化?等等。这些问题看上去似乎不言自明,实际上语焉不详。本文将从电子媒介与文学的关系角度对上述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电子媒介造成文学终结?
“文学的终结”实在不能算是一个新话题。据说,在西方自从文学批评诞生之日起,它就盼望文学死亡;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距今也足有一个半世纪之久了。近几十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图像艺术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发出来,对传统的艺术形式(尤其是文学)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于是,各种艺术终结论又纷纷登场。综合分析各种论述,可以发现大致有两类观点:一类是以黑格尔和美国学者阿瑟·丹托为代表的“哲学替代论”,认为艺术缘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将“自我否定”并最终走向哲学;一类是以德里达等学者为代表的“媒介决定论”,认为由于现代传媒的冲击,艺术将走向它的没落。我们就从后一个角度谈起。
出现在印刷之后的每一种新的媒介的兴起都会引起悲观主义者对于纸质读物命运的担忧。1894年,美国的《斯克里布纳杂志》发表了一篇哀叹广播出现后纸质读物将要消亡的文章。作者说:印刷“这个被里瓦洛尔伯爵称作思想的大炮的事物,这个被卢梭称为是上帝的恩赐的事物,这个改变欧洲命运的事物,这个1436年以来通过纸质读物和报纸统治人们思想的事物”,“生存受到了最近发明的各种能发出生硬的设备的威胁”。①在上个世纪,电子媒介——包括电影、电视、网络等兴起之后,同样有人从艺术赖以存在的媒介的角度对艺术(主要是依赖印刷和文字的艺术)的未来做出预测。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F·W·兰卡斯特就曾预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印刷型出版物将被电子出版物所取代,未来社会将成为“无纸社会”②。德里达的观点与此相类似。他认为:“……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影响倒在其次),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哲学、精神分析学都在劫难逃,甚至连情书也不能幸免……”③我国也有学者认为,电影将成为文学的“终结者”,因为电影是动态影像的艺术,能够给受众带来比文学强烈得多的直观快感。当电影不仅仅满足于谋求基于自身形式特质的自主性,并进入传统上为文学独占的领域的时候,就必将会带来一场意义深远的艺术革命。
单纯从这些表述看,似乎文学真的是已经穷途末路、无处安身了。实际上并不能这样从字面上去理解。一种新事物的兴起势必会对相关事物和领域产生影响。电信技术、电子媒介的兴起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极大影响。文学受其影响并不为怪。只不过,在常识反应层面上,“文学终结论”的论断是过于武断和粗暴了,而在学理层次上,也是一个过于笼统和简单化的论题。当年美国批评家希利斯·米勒2001年在《文学评论》上发表《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一文之后,在中国文学研究界引起了广泛争论。时过境迁之后,我们可以理解,当时之所以会有出乎意料的强烈反应,除了其中的误读成分外,与论题本身的简单化不无关系。
每种媒介都既有优点也有缺陷,所以我们看到了自历史到现在,印刷、广播、电视、网络呈现出多种媒介并存的局面。不能想象,至少是在现在,哪种媒介会独霸天下。因此,说在电子媒介兴起之后,文学会被“终结”只是一种比喻性说法,并不意味着文学的真正“死亡”,而是边缘化。这种边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印刷文学失去中心地位,走向边缘;二是文学创作不再独立,而是要与新的媒介合作。所以,先前热热闹闹的“文学终结论”可以看作是熟悉或习惯传统文学形式的文学研究者对于电子媒介时代文学命运转折的一声意义复杂的叹惜。其意义在于提醒我们,无论是否愿意,都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电子媒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造了文学的形态和本质。
二、电子媒介的“阿卡琉斯”之踵
对于电子媒介已经影响和改变了文学形态和本质这样的事实,无论是毫不妥协地坚持文学神圣和不可侵犯,还是旗帜鲜明地断言文学终结,都不符合事实本身,也有违科学的研究态度。我们要做的应该是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冷静深入地分析电子媒介在什么程度上并以何种方式影响和改造了文学;二是客观全面地梳理在电子媒介一统天下的形势下,文学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方式。关于前者已经有不少探讨,这里我们将侧重于后者,即在电子媒介冲击下,文学的生存空间及生存方式。当然,这个侧重点是需要以前一点为基础的。因此,我们首先要从分析电子媒介对文学的影响和改造说起。
关于电子媒介对于文学形态和本质的影响与改造的研究成果数量已经不少,颇有见地和启发性的是金惠敏的《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在该书中,作者从德里达的《明信片》入手,分析了电信技术对全球性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的支配性影响,并进而对文学所产生的冲击。作者认为,媒介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趋零距离、图像增殖、球域化。而文学的生命在于“距离”、“深度”和“地域性”。因此,媒介所带来的文学危机在所难免。
如果我们认同以上关于文学在电子媒介时代处境的观点的话,那么我们的任务就不是急着为文学唱挽歌,也不是对电子媒介一味地谴责或牢骚,而是要冷静地分析这些后果的实质,以便发现文学的真实境遇。
(一)“趋零距离”的实质:渐行渐远的“物自身”
在电子媒介异常发达的时代,时间和空间不再成为问题,交流成为即时性的,认识也成为即时性的。无论何时何地,电子媒介无孔不入地传递着各种信息和知识。地球遥远角落里正在发生的事情可以通过直播呈现在眼前,某一生物漫长的生长过程可以在高科技手段下几秒钟完成。借助电子媒介,时间压缩了,世界压缩了。这就是所谓的“趋零距离”。
“趋零距离”的结果,从表面上看,是方便了生活,拓展了视野。在深层次上却是让我们对于“真实”似近实远。关于这一点海德格尔早有提醒。在海德格尔看来,虽然“人类以最小的距离把一切都带到自己面前”,但是“这种对一切距离的匆忙消除并不带来任何切近”④,“在对距离的种种消除活动中,切近付诸阙如”⑤。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手段竭尽所能地让一切事物即时呈现,一切都无距离或者说等距离,是比原子弹让世界变得支离破碎更可怕的事情,因为在无距离的前提下,事物的表象无限扩大,而事物自身却被“遮蔽”了。
按照我们的理解,这种“遮蔽”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我们在媒介中所见到的只是事物的影像,无论是直播还是重复“回放”,都不是那个“真正”的“事”自身,只是经过过滤的“表象”,就像经过咀嚼后的食物;其次,无距离地接近事物,即时地“消费”事物,更多的只是感官的任务,而与“思”无关,因而只是感性地而非理性地接近事物,而在海德格尔看来,“只有当我们的思维首先达到了物之为物时,我们才能达到物自身”。⑥
概而言之,趋零距离的结果在深层次上是“物自身”的渐行渐远。无限接近、无限清晰的事物表象构成了种种假象却让人信以为真。在这个意义上,趋零距离的后果又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客观上“遮蔽”了真正的“事”本身;二是“遮蔽”事物本身的表象被当成生活的真实。所以趋零距离对于事实本身的遮蔽是双重的。
忽略了电子媒介所造成的遮蔽对于人类来说是致命的。因为人需要认识自己,认识周围的环境以便准确自我定位,但准确定位与社会真实如何将自己表现给我们有很大关系。在电子媒介充当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媒介的前提下,双重的遮蔽直接让人误以为媒介呈现的世界——用波得里亚的话说就是“超现实”——即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从而形成错误的自我定位。双重遮蔽所导致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心态浮躁、性格分裂、贫家孩子因为不能买名牌而打母亲耳光等令人吃惊的举动,等等,都与双重遮蔽不无关系。
(二)“图像增殖”的后果:失去主体性的主体
根据美国传播学者哈罗德·施拉姆的媒介选择原则,人们选择哪一种媒介,取决于两个要素:满足需求的可能性与费力的程度。也就是说,人们总是要选择那些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求又省时省力的媒介方式。显然,由于图像具有直观性和逼真性,以图像为主的艺术形式,比如电影、电视等,就成为大多数人首选的娱乐方式。
但是,图像也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陷,那就是对于主体深度阅读、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的消弭,使主体失去主体性,从而解构了主体。
文学的媒介是文字,文字是一种极为简单的符号,它仅仅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一种框架,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必须动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填空”,去创造。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必须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玩味思考,所以呈现在读者心目中的艺术形象永远是丰富多彩、各个不同的。也正因为阅读过程中存在着由文字到图像的必然“转换”,才使得阅读成为一种真正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在这个主动接受过程中,读者虽然付出了一定的劳动,但同时也收获了创造的快乐、丰富了想象力,获得了较为深刻的思想。相较而言,读图就简单多了。一方面图像艺术给我们提供了现成的既定形象,既让人们免去了“转换”的麻烦,也免去了沉潜玩味深沉思考的“苦恼”,从而读图成了真正的消费,观看成了一种消极的接受。这些都是由图像艺术的组成要素所决定的。图像艺术在声、光、色等方面具有确定性。这种确定性使艺术形象具有了直观性,但同时也使艺术失去了意义再生或深化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要说文学的虚拟与图像艺术(电子游戏)的虚拟有不同的话,那么其差别就在于:一个是主动的创造,一个是被动的接受。主动的创造丰富了读者的想象力,提高了读者的理解力;而被动的接受在给我们的接受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形成了我们的接受惰性。长期被图像“牵着鼻子走”的结果就是想象力的萎缩和理解力的下降,还可能带来脑神经的失调。
“图像增殖”对于主体的解构还表现在媒介爆炸的深度和广度上。时至今日,视像成为我们的生活现实。无论是在家庭中,在工作场所,还是公共领域,感官所及,处处是图像。图像已经不仅仅是生活的部分,而是全部生活。这个现实状况的根本后果就是:图像成了人们进入生活、认识世界的唯一媒介,而当我们赖以认识世界的渠道是一种既无关深度、无关思想和精神的媒介时,主体便被解构了,所以有学者称“主体之被景观化的过程同时即是一个去主体化的过程”。⑦
三、文学与电子媒介
2008年7月4日,盛大网络宣布成立文学公司,海岩、刘震云、余华、柯云路、郭敬明和陈凯歌、李宇春搅在了一起,中国作协副主席张抗抗在讲话时坦白:“我原来以为这是一个很私人的聚会,却看到了盛大文学有限公司的成立,对我来讲,有一点点别扭,我们第一次把文学和公司联系在一起。当然,这个时代出现任何事情都不会感到惊奇。”这的确是一个有意思的事情。这个场景再次说明,文学与电子媒介已经无法绝缘。面对这种情形,传统的文学研究者和写作者难免会像张抗抗一样有点别扭。但是,事实已经摆在面前,如何认识和应对这个现实,如何能够既有效地运用媒介又尽可能地保持文学关注现实、直指内心的本性成为一个大的课题。
(一)文学并不拒绝电子媒介
自从电子媒介兴起并伴以文学不景气以来,人们一直在关注电子媒介对于文学的冲击。这也造成了一种假象:似乎文学的不景气都是电子媒介惹的祸。这其实并不准确。除了电子媒介、高科技的原因外,文学不景气的现状与写作者的创造力下滑、浮躁的心态不无关系。我们这里无意于分析文学不景气的原因,兴趣仍然在于文学与电子媒介的关系。作为媒介,电子媒介可以成为任何事物的媒介。从理论上讲,文学与电子媒介不会是全然水火不容的关系,关键在于如何运用这一媒介。抛开图像与文字的不相容及电子媒介的负面影响,文学借助电子媒介的一大好处是接受者数量会大量增加。因为,在纸质书籍阅读已经大量减少、出版业萎缩、电子出版业超过传统出版业的前提下,电子媒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传播优秀作品的方式。目前,网络已经成为文字交流的最低门槛,有着超强的群众基础,对于文学来说,这是一个强大的阅读群。虽然网络传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弊端,但了解总比不了解强,了解得不深不透也总比不了解好。
文学运用电子媒介,将会大大拓展文学的生存空间。目前存在的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一部作品往往是先成为电影或电视剧之后,才为大家所知悉,然后带动书籍的销售。也就是说,在目前形势下,电子媒介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文学作品的广告代言人,是文学运用电子媒介这种新“媒介”的表现之一。文学的这个改变并不需要我们的同情,因为,无论怎样,我们已经不能期望文学可以凭借其神圣不可侵犯而“藏之深山,流传后世”。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情形下,好的文学作品也需要电子媒介这个酒幌。
实际上,广告作用根本算不上电子媒介对于文学生存空间的拓展。盛大文学CEO侯小强为版权作品寻找了三个出口:一是提供线下的出版资源,比如2007年盛大旗下三大网站累计出版了1100多万册简体图书,同时每年向港台地区输出100余种作品;二是大量的玄幻、穿越类小说,可以为盛大的游戏制作部门提供游戏脚本和智力支持;三是与影视娱乐机构和著名导演签约,输送电影、电视、动漫等改编权,目前,盛大已与香港英皇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⑧
单从表面上看,这三大出口大大拓展了文学的生存空间,也赋予文学更多的功能:不仅是影视的起点,还是其他艺术形式的基础。这样的文学自然不存在能否生存的问题。当然,这会产生新的疑问:改变了形式的文学还是文学吗?与影视联姻的文学不是只剩下一点文学的残迹吗?这牵涉到另一个大的问题:文学是什么?这里我们暂不做探讨。但是,单从电子媒介作为“媒介”这个层次来说,文学与电子媒介结缘是自然的事情。2008年9月10日,由原创文学网站起点中文网主办的“全国30省市作协主席小说竞赛”已经启动,全国30个省市作协的主席或副主席组成的豪华作家阵容落户网络。这个行动被称为“传统文学与网络的融通”。关于这次触网,作家们的态度尽管不尽一致但并未表示出对于网络这一传播平台的排斥。作家阿城说,网络改变了人们接触文学的方式,文学的性质不能改变;秦文君说,只是将自己的东西放在不同的平台上发表。也有作家对于网络表示出更强的好奇心,用一种积极的态度看待这个变化,并心怀期待:“世间每一扇门都是沉默的,试着推一推,门后或许藏着别样的风景。恰如网络写作,之前一直觉得很遥远,如今却徐徐走来。”⑨无论如何,参加网络小说竞赛这一行动本身实际上意味着作家愿意接纳网络这样一个新的文学传播的平台。
其实,文学应该借助电子媒介这样新兴的“媒介”的道理并不难理解。这就好比造纸技术以及印刷技术发明之后,我们不能再坚持文学只能由游吟诗人口头传唱一样。文学沦为电影、电视的脚本并不是文学的没落,恰恰是文学对于新的媒介的运用。实际上,当我们抱怨文学已经沦落为影视的脚本时,已经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影视脚本的质量。成功的影视作品是否需要优质的文学作品?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在电子媒介大行其道的当下,文学始终是基础和起点。拿我国的电影为例,很多导演、演员、摄像水平都是很高的,但片子质量却一般。比如《英雄》、《十面埋伏》、《功夫》等电影画面都非常漂亮,音乐、动作设计也很美,惟因故事差,导致电影缺乏感染力。在2007年底、2008年初的多部大片中,《集结号》不仅获得了市场的成功,也获得了官方和观众的一致赞誉,根本原因在于影片讲了一个能触动人的故事。而在2008年的金鹰奖上,山东影视制作中心制作的电视剧《闯关东》收获了7项大奖,成为本年度到目前为止最受瞩目的电视剧。该剧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其作品所展示的厚重的民族奋斗史以及塑造了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以致于让国内其他编剧认为是“高山仰止”,也让演员羡慕“这样的作品可遇而不可求”。归根结底,借助电子媒介的新艺术形式最终还是要以好的故事为起点。
概而言之,对于喜欢文学并具有文学天赋的创作者和研究者来说,应该担心的不是文学能否生存的问题,而是如何生产出好的文学作品的问题。当然,我们说文学不应该排斥电子媒介,并不意味着文学要放弃独立性完全迎合媒介。在高科技支持下的电子媒介虽然在艺术制作方式和方法上具有文学无法相比的优势,但是技巧和形式包装下的艺术不能空洞无物,艺术化不能违背事物的本质。就文学而言,电子媒介只是一个展示文学对于生活思考成果的途径,文学仍然要保持思想和意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这就是文学在电子媒介时代的生存空间。
(二)文学之思:文学在电子媒介时代的生存理由
在电子媒介时代,文学能否生存关乎两点:一是文学的本性,二是电子媒介的能力。如果一种艺术形式符合人类的某种需要,而且尚无其他方式可以满足这种需要,那么只要人类的需要存在,艺术形式就会存在。
在电子媒介盛行的当下,文学能继续生存,首先系于人类崇尚高雅和深刻的需要。
撇开文学与图像艺术的表层差异,从更深层意义上说,文学(语言艺术)较之图像艺术,对于人类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一方面,语言艺术因为需要逐行解读,就更有利于培养人的注意力,有利于训练记忆力,也从而有利于知识的连续性。这些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甚至整个人类的文明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另一方面,语言艺术(文学)有助于深刻思想的诞生。人就其本性来说,不会仅仅止步于感官的满足。人作为一种“能思考的意识”,总是要寻求生的意义和价值。而语言恰恰与思想有着一种天生的共生关系。在传统意义上,通过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来进行自我认识是人认识自我的方式之一。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蕴涵着人的认识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于是,阅读就成了领会关于人生微言大义的主要方式。而在海德格尔看来,我们本来就是在言说中体验认识世界,认识我们自己的,也正是在言说中形成了我们人类引以为荣的思想。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才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在文学文本中,我们得到的远不仅仅是暂时逃避的肤浅的快乐,还有对于复杂人性的洞察,对生命丰富性的领悟,我们在对文学文本触觉式的阅读中思考追索被日常偏见所遮蔽的存在的意义。
从功能来看,诚如上述,电子媒介并不是万能的。前述趋零距离所造成的对于事物自身的“遮蔽”以及“虚假性”已经清晰地昭示了文学的任务:揭示被遮蔽的事物本身。文学的任务不在于跟在高科技背后为其做脚本,也不能躲在高科技的背后搞种种吸引眼球的奇怪表象,而是要使被遮蔽的事物达到澄明,使“虚假”显现其“真”,还原事物的“本真”。这个任务显然是“屏幕”或“银幕”、网络所不能单独胜任的,还需要写作者的体验和思考。
这里的体验是指保持对于生活的关注,对于生存的切身理解。一个写作者不能依靠闭门造车来保持吸引力,而是要显示出粗砺的生活本身,必须保持对于“活着”的真切体验。这里的思考是指作家要有自己的立场和思想。写作从来都是需要立场和思想的,就像谈话总要有东西可谈一样。若没有立场就易于摇摆和肤浅,思想也难以形成。没有思想支持的谈话终难进行也难以吸引注意力。写作也一样,没有思想的写作是难以持久的。这一点对于任何写作形式都是一样的。比如博客。有资料显示,尽管中国互联网使用者的数量将在2008年末达到2.44亿人,但中国博客的增长速度却没有同步增长。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日语博客占据全球博客数量的37%,其次是英语博客,占36%,中文博客仅占8%。就更新率来说,日本平均为20%,美国为13%,而中国则要低于15%。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要针对中文博客写作和更新率下滑以及日本博客上升的原因进行分析。有从业者分析,中国博客写作数量下滑以及更新率下降的原因在于“中国网络人群的素质本身,决定了博客写作需要沉淀。并不是草根就彻底停留于地面,也不是名人博客永远引人注目,博客书写的经营在渐渐自发靠拢,在中国真正有想法、好玩的人就那么多,肯定要出现一个淘汰过程。”而对于日本的高博客写作数量及高更新率,芝加哥大学的扎克分析说,“博客之所以出现日文的极端繁荣,很大程度上并非纯粹的技术和商业模式问题,而是日本网民的态度问题。日本人真的拿博客当日记,并且认认真真记录”。⑩
总之,无论是何种写作,写作者的思想、素养和态度都是具有基础性意义的。这是文学在电子媒介时代生存的理由,也是每个热爱文学并为之努力的文学研究者工作的出发点。
收稿日期:2008-12-08
注释:
①②甘英:《信息时代的阅读》,《作家报》1998年12月3日。
③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④⑤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165、1182页。
⑥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第1168页。
⑦金惠敏:《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8页。
⑧潘滨:《文学公司的商业计划——出售文学》,《新周刊》2008年第281期。
⑨30省作协主席小说擂台赛,http://www.qidian.com/ploy/20080905。
⑩尚进:《博客过时了》,《三联生活周刊》200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