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血液透析病人应该怎样护理论文_白芙蓉

请问血液透析病人应该怎样护理论文_白芙蓉

白芙蓉

(广元市中心医院;四川广元628000)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又称为人工肾、洗肾,是一种血液净化技术,主要原理是利用半透膜,并且通过弥散、对流作用、,将体内过多电解质以及各种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最终达到血液净化以及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的治疗目的。

首先,需要明确人体正常的肾脏功能:排泄功能、调节电解质平衡功能、调节体液平衡功能、调节酸碱平衡功能以及分泌生物活性物质;其次,明确血液透析的禁忌症。伴随血液净化的方法逐渐增多,血液透析已经不存在绝对的禁忌症,因此,相对禁忌症为:①严重感染伴发休克或者低血压;②患有晚期肿瘤等疾病,出现全身衰竭;③由于心肌病导致心力衰竭或者肺水肿的发生;④非容量依赖性高血压,收缩压水平高于200mmHg;⑤不能配合的精神障碍人群。

(一)血液透析病人置管后的护理

稳妥固定导管,穿刺成功后,于穿刺部位使用医用透气的敷贴进行覆盖和固定,将双腔管末端拧上肝素帽,并且使用无菌纱布进行包裹和保护。避免导管的脱出、弯曲、折叠以及漏液,并且叮嘱病人睡觉时呈现健侧卧位或者平卧体位,避免导致导管的移位或者压迫;穿刺部位在换药的时候,需要使用安尔碘进行导管和病人皮肤的消毒,消毒范围必须超过辅料的覆盖面积,时刻确保辅料的干燥和干净,操作的过程中,动作需要十分轻柔,避免牵拉导管,若导管脱落,不能直接推入,避免发生感染。时刻观察病人伤口是否出现红肿、发热以及疼痛等感染征兆,利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手术当天或者透析后,加强观察力度,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渗液或者出血。穿刺口出现血痂时,不可强行撕掉,需要使用生理盐水擦拭周围皮肤,将血痂浸湿后使用棉签轻轻擦除周围血痂或者周围分泌物。

(二)血透置管并发症的护理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置管后感染、血栓以及出血等并发症十分常见,包括:①导管出口感染。具体表现出导管口周围的皮肤或者隧道表面皮肤出现红肿、发热或者伴有脓性分泌物的症状;②隧道感染。皮下隧道肿胀以及出口出现脓性分泌物;③血液扩散感染。血透病人开始15到1h时间内,将会出现全身颤抖以及畏寒的情况,还将会出现发热的症状。

导致感染的原因是由于操作不规范、自身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由于置管以及导管使用时并未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将会增加感染的发生。除此之外,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时,由于糖代谢异常情况将会长时间持续,在一定程度加重了微血管的病变程度,导致患者组织损伤,含糖局部组织为病菌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细菌以及真菌的生长十分迅速,也会导致感染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因此,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加强对病人导管部位皮肤的护理,加强导管接头处的消毒和清洁,及时处理导管出口的分泌物以及血痂,定期换药及封管,局部敷料妥善包扎及固定。发生导管感染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必要时拔管处理。

(三)出血的护理

对于置管时出血的病人,则是由于置管时过度扩张皮肤所致,在置管的过程中,需要适当扩张病人皮肤以及皮下组织,使导管得以顺利通过。在透析过程中,抗凝剂的使用也加重了出血的风险。所以需要对病人进行充分评估,对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则需要减少抗凝剂的用量或者使用无肝素透析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出血严重的病人,则需要使用止血药物进行处理。对于已经形成血肿的患者,需要按压局部皮肤,并于24h内进行冰敷处理,进而减少出血量。24h后局部可行热敷处理,促进血肿的消散。

(四)血栓的护理

由于留置导管的时间较长,导致病人的血液呈现高凝的状态,此时,肝素的用量不足或者导管受压、弯曲,将会增加血栓的发生几率,一旦出现血栓,则需要及时给予尿激酶溶栓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操作方法为:将10万U尿激酶加入到4ml生理盐水中,根据相应的双腔导管刻度分别注入相应的尿激酶,持续30min后,回抽出已经被溶解的血凝块以及纤维蛋白。值得注意的是,在注射过程中,如果导管发生阻塞,不可管腔内强行推注尿激酶溶液。

(五)动静脉内瘘护理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而言,首先,需要保护患者造瘘一侧的肢体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同时,保护造瘘一侧的血管完整,切勿在造瘘一侧肢体进行动静脉穿刺。对于造瘘术完成后的病人,需要抬高患肢30°,确保患者血流的畅通,加强保暖护理。触摸病人手术部位是否存在血管震颤及搏动情况,并且用听诊器监听血管是否存在杂音,内瘘部位避免包扎过于紧实,避免内瘘部位出现血肿、渗血以及瘀斑的情况。术后第72h,适当进行功能锻炼,指导病人反复握拳或者挤压握力球,间断热敷内瘘及以上静脉部位,每天进行3到4次,进而促进病人的血管扩张。但是在此期间进行锻炼的时候,需要按照由轻到重的动作进行,握力则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内瘘一侧的肢体禁止进行输液、测量血压以及抽血等一系列操作,病人的衣袖切勿过紧,避免拿重物。内瘘最好在手术结束后的6到8周内使用,理想的内瘘为静脉肥厚、充分扩张,同时,准备好医用绷带,避免拔针后出血。在透析治疗的过程中,避免患者患肢过度活动,避免穿刺针头损伤血管,导致血肿的发生。透析结束,拔针时,压迫穿刺点进行止血,也是保护内瘘的一项重要措施,护士应教会病人掌握按压的技巧,于穿刺口处,需要使用1cm大小的正方形纱布给予按压止血。压迫力度适中,使其达到止血效果,还能够确保血管震颤良好,通常于15-20分钟后停止按压,24h内穿刺点禁止沾水,以免发生内瘘感染。

论文作者:白芙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5月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4

标签:;  ;  ;  ;  ;  ;  ;  ;  

请问血液透析病人应该怎样护理论文_白芙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