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琼
南部县人民医院 637300
【摘 要】目的:探讨一种方便有效的、一次成功率高的采血方法。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采血方法采集血标本,观察采血的一次成功率、血标本合格率等。结果:两种采血方法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实验组的采血方法能有效的提高一次采血的穿刺成功率,缩短了采血时间,提高了血标本的质量,缩短了新生儿的哭闹时间,局部血供恢复快,减少了对新生儿的损伤,提高了工作质量,增加了服务满意度,减少了医患冲突,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血方法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婴儿出生72小时后采集足跟血进行的检查方法。主要对发病率较高、早期无明显症状但有实验室阳性指标、能够确诊并且可以治疗的疾病。目前已列入新生儿疾病筛查范围的项目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这两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宝宝智力严重低下,但是如果在新生儿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进行早期干预,可以使患儿体格和智力发育达到正常水平。新生儿足跟血的采集是新生儿筛查的一个重要环节,血标本的质量是筛查工作的关键,现在越来越多的新生儿检验项目也都通过采用末梢血(足跟血或指尖血)的方法进行采集。掌握采血方法,运用技巧采血,即保证了血标本的质量、缩短了采血时间,又减少了对新生儿的损伤。
在多年采血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我院开始采用右侧斜坡位进行采血,收到良好效果。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出生72小时、充分哺乳后1小时的新生儿,随机分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检验,计数采用x2,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两组平均年龄和平均体重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操作方法 新生儿早晨哺乳1小时后,室温26~28℃、水温38℃左右,常规沐浴后进行采血。实验组以右侧斜坡位放置于床头与床尾呈30°斜坡位的新生儿床上,对照组采用普通方法。实验组与对照组均由同一组护士、同一型号采血针进行采血。
1.2.2 采血方法 采血人员清洗双手并佩戴手套,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待干后,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刺足跟内或外侧,垂直进针,深度小于3毫米,快速出针,弃去第一滴血,当血滴够大时将其滴入滤纸片上,采血完后用消毒棉球轻压针眼处使其止血。
1.2.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采血的一次成功率、采血时间、新生儿哭闹时间、有无溢奶情况等。
1.2.4 采血标本合格标准 每个血斑直径大于8mm;血滴自然渗透,滤纸正反面血斑一致;血斑无污染。
2 结果
3 结论
以上附表可以看出实验组在采血时间、新生儿哭闹时间上明显缩短,溢奶现象明显减少,一次性采血成功率、血片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4 讨论
一次采血成功率和多种原因有关,比如喂养是否充足、环境温度、采血时间等等因素的影响,但其中重要的是新生儿采血部位的局部血液循环充盈度。但新生儿血流的分布多集中于躯干、内脏,四肢少[1],使采血变得相对困难,在采血过程中经常遇到血量不足,重复穿刺,反复过度挤压等。这些不但耗费时间,而且增加新生儿的痛苦,增加新生儿感染机会,增加医患矛盾,可能会带来医疗纠纷。如何能使新生儿采血过程安全、快速、一次成功率高呢?怎样让足跟局部血液循环充盈度增加,我们试过很多方法,比如,复温台上保暖下采血,耗材,不方便;足跟的局部按摩,温水热敷,耗时,操作繁琐,等等。
经过我们临床实际工作的反复实践,用右侧斜坡位的方法,使采血部位处于身体的最低点,由于重力的作用,局部血容量充足,能有效的提高采血穿刺成功率、降低了溢奶率、缩短了采血时间及新生儿哭闹时间,局部血供恢复较快,减少了对新生儿的损伤,提高了工作质量,增加了服务满意度,减少了医患冲突,方法安全、简便、易行、耗时短、易掌握、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 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80-187,488-489
论文作者:李碧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新生儿论文; 方法论文; 实验组论文; 时间论文; 标本论文; 成功率论文; 局部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