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槐波,邢昂

高层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槐波,邢昂

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03

摘要:本文首先阐明了高层建筑工程开展地质勘察的必要性,分析高层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并研究高层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技术过程,最后探究高层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措施,为高层建筑的有效地质勘察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应用

1高层建筑工程开展地质勘察的必要性

对于高层建筑工程进行地质勘察,主要是通过勘察,了解拟建场地的地质条件和不良地质作用的种类、数量和影响力等,为高层建筑工程提供有效的地质勘察资料,为工程建设和施工的工艺设计等提供数据参考和依据,方便对地质工程开展评价,进而为工程的基础类型、地基处理、基坑支护、不良地质影响等提供对策,防止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和使用中出现地质灾害,提升高层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延长建筑全生命周期。

2.高层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

就地质勘察工作的性质来看,可以分为公益性地质勘察和商业性地质勘察,高层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属于后者,这种地质勘察工作主要是为特定的主体提供水文工程和环境地质勘察的服务的。高层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于拟建场地的不良地质类型、成因、分布情况、面积、发展情况、危害程度等进行勘测,查明拟建场地的暗藏河道、孤石、防空洞埋藏物情况,分析拟建场地地下水酸碱程度等,通过对于这一系列的地质勘察数据分析,为工程的施工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

3人工挖孔桩基础勘察分析

由实践可知,高层建筑工程所处地质环境不同,相应的项目施工所具体使用地基基础也存在明显差距,如丘陵地区工程大多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方法,尽管该种方法操作实施过程较为简单,但一旦在勘察期间受到第三系砂泥岩影响,就会使其施工难度大大增加。而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第三系砂泥岩和普通类型砂泥岩相比较而言存在着较大不同,具体可将其划分到半成岩范畴内,无论是胀大性还是软化性能都相对较强,因而这就需要工作人员能在实际勘察工作时尽量选择恰当勘察方法,确保人工挖孔桩基础持力层处于稳定状态下,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满足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实现高层建筑施工最佳成效。除此之外,第三系砂泥岩勘察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可采用轻型圆锥动力接触手段来展开详细检测,准确掌握第三系砂泥岩强度情况,便于为后期施工工序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否则将无法保证人工挖孔桩地基持力层满足规范标准,容易引发一系列地基问题隐患,需及时采用灌浆、深挖等多种方法实施解决,为高层建筑工程高效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4地基承载力确定

在详细勘察结束后,需要对于拟建场地的建筑地基承载力进行研究,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根据相关规定中的表格确定;第二,依据静载荷试验的方法确定;第三,依据静力以及动力触探法确定;第四,根据临近条件比较和经验分析确定;第五,按照土地强度理论进行计算确定。

5高层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措施

5.1注重经验积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高层建筑工程的地质勘察技术运用多数是建立在长期的工作经验基础上的,一般情况下,5-6 层砖混结构住宅,如果地层工程地质性质较好,一般勘探孔深 15m 基本可满足要求。在具体的地质勘察过程中,对于埋藏深度不深的岩石地基,勘探孔的深度可以适当减小,但对于地质性质相对较差淤泥、松散图纸的地基,勘探孔应适度加深。在对高层建筑工程进行地质勘察中,要考虑实际的工程地质情况,结合勘探人员的长期工作经验积累,使用合理的参数对于勘探作业进行调整,这需要相关的勘探技术工人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专业基础,这点是目前高层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技术提升的关键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2以加强监督及管理为主导,提升勘察的规范性

首先,在高层建筑地质勘察技术应用阶段,应当以勘察合同为主体,了解勘察的要求及细化内容,明确勘察要素,同时加强对勘察细则的审查,促使管理能效能够渗透到勘察流程中,避免出现勘察方向失误等问题;其次,结合地质勘察要求,对勘察现场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管理,在强化监督能效的基础上,提高勘察结果的精准度及有效性;最后,对勘察报告进行严格审查,无论是工作量还是勘察质量,都需要进行重点分析及评价,确保报告内容与工程地质情况高度相符。因此不难发现,在高层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应用阶段,最为关键的就是精准把控基础选型论证,以提升地基稳定性为主导,确保技术能效能够贯穿于地质勘察中,提升勘察质量,相对的政府及社会的监督机构也应当对勘察市场进行监督,促使体制建设更加完善,从而进一步提升勘察的规范性及有效性。

同时还了解到,该高层建筑所处场所为河流一级阶地,河流和建筑施工场所之间距离为 58m 左右,根据对该区域地表水流通情况的详细调查可知其定期对开展排水作业,如果工作人员对地基基础进行了深度挖掘,那么地表水也会逐渐流入到施工现场环境下,但却并不会对高层建筑施工带来较大影响。除此之外,高层建筑地下水主要包括孔隙水和裂隙水,往往这些类型地下水均与河流水之间有着互补性作用,而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原因便是高层建筑施工场所属于河流一级阶地,在河流两方构建了翻板坝,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如果不将翻板坝闸门打开,那么河流水位标高将局限在 750m 以下,并且需施工人员尽可能采用钻探勘察方法,发现如果高层建筑工程地下水量降低,相应的地基基坑中的用水量也会大幅度减少,这样一来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就能顺利实施,为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5.3合理利用新技术,提升勘察水平

目前,建筑地质勘察技术在进一步研发改进中,需要地质勘察单位不断学习新技术,加强新技术应用,提升地质勘察水平。例如微机电系统在高层建筑地质勘察中的创新应用以及 3D 变形监测在基坑、地质灾害防控中的应用。智慧勘察将成为未来地质勘察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智能钻具在地质勘探和测试中的创新设计和应用,地质大数据云平台建设的规划设计、开发及运营,清洁能源、纳米技术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方面推广应用将成为未来高层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主要技术手段。智能装备与智慧平台能实时监测到环境温度、湿度、数量、压强、地震及基础沉降、结构变形、关键部位应力应变、结构振动等方面的数据。通俗地说,就是在需要岩土、结构监测的地方,放置一个智能监测装备,所需的数据都能在智慧平台上显示出来,这种地质勘察方法打破了人工操作的老常规,不仅能够解放岩土勘察行业的劳动力,更重要的是所有数据将会更及时、更精准。在城市高层建筑等地质勘察中施工创新的勘察技术,将给勘察工作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加快推进高层建筑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

结束语

当前,高层建筑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正在大规模开展中,要确保地质勘察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可以采用有效的地质勘察技术,创新技术应用,提高地质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多样性,提升地质勘察成效。

参考文献:

[1]陈力,吴新宇.高层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7(35):16-17.

[2]曹根林.简析高层建筑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应用[J].低碳世界,2017(28):75-76.

[3]张国经.高层建筑基础地质勘察实例分析[J].西部资源,2017(04):116-117.

[4]张国经.超高层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分析及基础施工建议[J].西部资源,2017(03):96-97.

[5]陈盛金,罗艳.高层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6):173-174.

论文作者:槐波,邢昂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槐波,邢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