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远安县鸣凤镇中心小学 444200
2017年11月全县小学体育生本课堂教学竞赛在我校举办。接到竞赛通知后,我迅速确定了授课内容——《足球脚内侧传接球》。备好课,开启了磨课模式。第一次试教,当我宣布课堂内容的时候,学生们议论纷纷:“老师,我们都会了。”“这么简单啊。”于是,他们迫不及待地在操场上操练起来,场面瞬间失控,学生笑的笑,闹的闹,拍的拍,跑的跑,一片混乱。我竭尽全力,拿出男人威猛的“狮子吼”,也无济于事,费了好长的时间才让学生安定下来。可是看看时间,已接近下课了。唉,一次失败的试教课。这节课结束后,我和体育组的老师们一起交流,对这节课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并对课堂流程及组织形式进行了重新构建。
一、随风潜入课,润生细无声
1.小组合作形式,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我另选了一个班级,分成了五个组,每组八名同学。在组内每两个人一小组,一人拿球,一人协助。课始,熟悉球性,我让小组内一人踩球或拨球,另一人数数,小组分工,相互协作,课堂纪律好了许多。我发现组内两个同学还自发地相互找熟悉球性、球感中存在的问题,有的甚至亲自示范。看到学生这种自发的合作意识,我心中暗自窃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原来,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动脑,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每个人有事可作,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组织教学,学生学得投入,老师教得轻松,真是一举两得啊。
2.游戏激趣,激发学习意识。课前,我让学生先在网上查阅打“门球”的资料,掌握“门球”的规则和玩法。课始,我宣布这节课我们来玩打“门球”的游戏,同学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兴奋不已。我顺势介绍游戏规则:小组内五个开展比赛,每个同学只有一次机会,靶子最准、进球最多的小组获胜。用脚尖、脚内侧、脚外侧都行。我摆好标志桶,游戏正式开始了。只见每组的同学屏息凝神、杏眼圆睁,生怕瞄不准、踢不进,那认真劲儿不亚于赛场上的运动健儿们。一轮比赛结束,第一组荣获冠军。我把第一小组的同学们请出来,让他们分享一下自己成功的经验。接下来,我让学生分小组总结、讨论、比较,准备第二轮比赛。学生很快就总结出了,要想靶子打得准,必须用脚内侧传球。于是我因势利导进行脚内侧传接球教学,示范、讲解、再示范、再游戏。有了第一次游戏失败的教训,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小组练习一丝不苟。组内大家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纠正,那份热情与投入,那份认真与执着,让我着实有些感动。我们总是报怨学生不听话,学习不积极。其实分析原因,是我们没有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如果我们在课堂中巧设情境,通过游戏等方式把学生带入情境中,让他们愉快地学习,多好!我们老师要做的,就只是把他们引向牧场,难道不是嘛?
3.小组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当前足球教学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学生感到单调无味。在我讲解示范的基础上,学生两个人一小组练习、展示过后,我们继续玩打“门球”游戏。这次,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脚内侧传接球技术,他们个个胸有成竹,胜券在握。在“必胜”的信念支撑下,好几个小组八个人都打进了。可是,比赛终归有胜负之分,当我宣布结果的时候,赢的欢呼雀跃,输的垂头丧气。趁着斗志昂扬,我增加了比赛难度,让每队的同学离标志桶八米远,进行第三场打“门球”比赛……课堂在有序进行,“战斗”的硝烟四起……本节课,我设计了三次竞赛,让游戏竞争模式贯穿整堂课,学生学习的激情始终没有减弱,一次比一次高涨。因为我相信主,有竞赛的地方,才有奇迹产生。
在磨课中我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从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游戏中学习脚内侧传接球技术,最终获得了成功。
二、问渠清如许,为有活水来
1.兴趣是学习者最好的导师。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准确把握技术要领,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融合在一起,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兴趣引领学习过程,寓教于乐,其乐无穷。
本节课,我通过打“门球”游戏,激发了学生对“脚内侧传接球”的兴趣。整节课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游戏”来进行。脚内侧传接球是足球技术中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动作方法,学生对动作的完整概念往往不能理解,这就导致不同错误的发生,如踢球腿的膝盖和脚尖外旋不够、踝关节放松、身体不会协调用力、脚型控制不好等等。这节课中,如果哪个动作出了问题,做游戏的时候球就容易打歪。为了游戏的胜利,学生必须认真地学习技能、掌握技巧,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思考中提升,真可谓一箭三雕。
2.体育竞争是体育课堂的一支强心剂。没有竞争的体育课堂是没有色彩的山水画。知识学习的主角是学生,而不是教师,首先学生必须有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但光靠兴趣也不能持续一节课的时间,不会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过程看似只是一种体力的参与,有的人更认为是一种体力劳动。我认为体育技能的学习不是一种只需要体力和身体参与的活动,更多的是智力的参与。那么,什么时候学生才会用大脑思考问题呢?唯有竞争,学生通过比赛能增强斗志,可利用小学生求胜心切的心理,以“竞赛”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兴趣引领激发学习的自觉性,我们的课堂定会生机盎然,充满勃勃生机。
论文作者:赵正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2月总第1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学生论文; 小组论文; 门球论文; 游戏论文; 课堂论文; 兴趣论文; 体育论文; 《教育学》2017年12月总第1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