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二次设计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策略论文_肖菊芬

变电二次设计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策略论文_肖菊芬

(瑞能工程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各项建设事业对电力供给要求的不断提升和我国电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的运营效益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而我国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模式的转型促使电力企业在技术和管理方面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与完善,以迎合未来发展对于电力系统的更高要求。虽然目前电力系统中已经逐步应用了大批新型的高性能微电子设备,使得变电所保护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电力系统的升级使得变电保护装置的更新仍然显得比较滞后。基于此,有必要围绕变电二次设计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二次设计;问题;措施

引言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变电站逐渐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果。智能变电站建设中,数字化技术逐渐引入到电气二次设计中,二次设备是否能够安全运行,直接关乎到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供电质量。而二次设备的构成部分较多,其中包括远程传动、测量控制、在线监测和故障录波装置等等,为了确保二次设备可以安全稳定运行,需要电气二次设计质量控制,满足标准化设计需要。由此,加强变电二次设计质量研究,把握技术要点,可以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支持。

1变电二次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1电缆问题

变电所的运行电缆是必不可少的传输载体,变电二次设计中二次电缆是经常发生的问题之一,在电缆设计中二次回路的负荷特性对电缆设计造成直接影响,直接关系二次电缆设计的是否可行。通常情况下,二次电缆的敷设方式选择是二次回路的重要所在,同时还应该符合二次强电与弱电的电磁干扰。从当前情况看,科技水平持续升高,设计人员应该注重相关技术的创新与研究,提升工作积极性,确保二次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由于技术人员工作不到位、电缆选用不合理,使得二次设计故障现象频发。实际工程应用当中,施工设计人员可利用电缆相间距增加的方式增加电缆额定电流改善这类问题,设计人员要综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电缆敷设设计方案,更好地满足变电运行需求。

1.2变电二次设计中的回路问题

在变电二次设计中,二次回路连接问题也是容易被忽略的,首先应当保证回路连接的正确性,不错接回路,错误的回路将导致二次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系统的保护装置功能也无法正常实现,出现严重的误动故障。在变电二次设计中还应该考虑到具体的工作环境的差异性与实际情况,避免一些经典的回路设计被反复利用的情况出现,应当做到因地制宜,符合电力生产部门对地区电网调度安全运行的相关要求。

2变电二次设计中常见问题的处理策略

虽然变电二次设计的方法和策略相对比较多,但整个电力系统保护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并不是任何设计方法都可以随意地使用的,要在设计工作过程中注意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1电缆优化设计

对于现代化变电站来讲,变电站监控系统中应当对一次设备、二次设备以及监控加强重视,基于二次电缆传递电力设备运行数据信息。二次电缆犹如变电站系统的神经,连接着每一台电力设备,并且对其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就电力系统而言,电缆应用特别严格,根据《电力装置的电气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3-2008中规定: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电缆芯线截面,应按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二次负荷计算,5A的计量回路不宜小于4mm,1A的计量回路不宜小于2.5mm,其他测量回路不宜小于2.5mm;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回路的电缆芯线截面,应按本规范第9.2.1条的要求计算,一般计量回路不应小于4mm,其他测量回路不应小于2.5mm;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导线截面规程要求是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铜芯线,并且不得使用多芯软线,户外电缆应当做好防水处理。从实践来看,若电缆的截面积较小,则会导致电缆压降较大,此时继电保护设施所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不准确,以致于继电保护装置误判设备故障问题,甚至继电保护出现误动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变压器瓦斯保护系统而言,二次电缆设计过程中应当严禁经中间设备进行转接,而是一根电缆直接进入保护室非电量保护屏,切忌超过两台瓦斯继电器同用一根电缆,否则电缆中间转接会造成直流接地并引发瓦斯保护误操作。二次电缆安装接线一方面要满足电力设备的接线图,另一方面还要充分考虑电缆的具体敷设路径。

对于同一个通道中各电压等级电缆而言,应当严格按照电压等级自下而向上进行排列,将其分层敷设于电缆支架之上。同时,还要避免电缆通道与附近热力管线以及腐蚀性介质管道邻近。对电缆两端的屏蔽层进行严格控制,可靠接地处理一定要到位,以免电磁干扰;同时,还要对电缆段长进行合理安排,采用电缆沟、排管、隧道以及桥梁和桥架布设阻燃电缆,成束阻燃性能至少要达到 C 级标准。二次电缆设计过程中,与电缆敷设在同一个通道的低压电缆以及非阻燃通讯光缆,均应当穿入阻燃管。在串补平台上,电缆应当采取一次和二次设备间防护与隔离措施,比如非磁性铠装电缆应当外穿串补平台并接屏蔽管。

2.2强化对零序保护的设计以及管理

110KV及以上的高电压等级系统,通常采用大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的故障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大。在对线路保护当中,通过零序电流的保护方式可以迅速安全的将单行接地的故障给予切除。所以在变电二次设计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单相接地进行详细设计,做好零序电流保护措施,避免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即便出现这方面的问题也能够及时解决和排除,设计人员要提高对零序电流应用情况的设计与管理。

2.3 重视母线电压的切换工作

母线电压切换问题作为电力传输控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问题,在其问题的控制处理过程中,为了能够将电力传输安全控制好,相关的电力传输人员,在进行电力传输的建设控制过程中,特别针对电力传输中的母线接线进行了研究,以保障能够将母线接线问题协调好,同时也能保障母线的接线控制管理满足现有的电力传输控制建设需求。二次保护装置的控制实施过程中,相关的人员为了能够提升整体的电力传输控制效果,在运行母线电压接线控制措施的处理实施中,采用了两项开关直流控制电压,并且借助二次电压保护装置的控制实施进行了专门的控制装置整改,减少装置因配置中存在问题而出现较为严重的失误。在针对母线电压切换装置的控制实施中,由于错误性操作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装置配置的控制实施,只有保障在装置电压母线接线的控制实施过程中能够实现装置控制的母线接线分流,才能保障整体的实验控制效果,为实验装置的控制效果提升奠定基础。

2.4对一次设备的要求

为了尽可能多地简化二次回路,避免由于长电缆开入等而引起保护误动等问题,在进行二次保护设计过程中,要去除断路器,实施三相一致保护,让断路器本体机构箱来负责跳合闸压力闭锁、断路器防跳等功能,从而达到简化线路的目的。此外在进行二次保护设计过程中,还要对双母线接线的线路电压互感器进行相关的标准要求,在每个双母线接线间隔之间使用三相线路电压互感器,在简化电压切换回路的同时保护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可靠运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几年我国科技不断发展,促进了电力系统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逐渐向着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先进的继电保护设备得到广泛应用,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安全保障。然而,不同环境中对与电力系统运行要求是不变的,变电二次设计对电力设备的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变电二次设计中容易出现的电缆问题、回路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把握重点、关注细节从而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杨龙,王伟.智能站设计在变电二次继电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4):18-19.

[2]张磊.变电站改建中的变电一次设计思考[J].中国新通信,2018,20(12):236-237.

[3]顾水福,赵智成.变电工程三维设计系统二次专业解决方案探讨[J].电子世界,2018(06):11-15.

[4]张蕊,刘晖.智能站设计在变电二次继电保护中的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01):166+169.

论文作者:肖菊芬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  ;  ;  ;  ;  ;  ;  ;  

变电二次设计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策略论文_肖菊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